重庆
重庆的环境优美,气候比较潮湿,被人们称为“雾都”。夜景、火锅、美女,是重庆的三大名片。
美食
第一类为麻辣类味型,其中鱼香、陈皮、怪味是川菜独有的味型,烹调难度大,菜品有鱼香肉丝、陈皮牛肉、水煮牛肉、宫保鸡丁等。
第二类为辛香类味型,具有代表性的菜品有烟熏排骨、麻酱凤尾、五香熏鱼、酱爆羊肉等。
第三类为咸鲜酸甜类味型,这一类味型使用较广,菜品极多,有代表性的如干烧鱼翅、芙蓉鸡片、鸡豆花、锅巴肉片等。
鸳鸯火锅
成菜风味别致,麻辣鲜香,鲜醇浓厚,各有特色。鸳鸯火锅,是以传统毛肚火锅的红汤卤和宴席菊花火锅的清汤卤,两者合并改制而成的四川创新火锅。此品原名“双味火锅”。这种火锅用铜片隔成两半,造成一个太极图形,一边放清汤卤,一边放红汤卤,入锅烫涮的原料可随人意。后“双味火锅”改名为“鸳鸯火锅”,更富有文化韵味和饮食情趣。它巧妙地将四川传统的红汤火锅和清汤火锅汇于一锅,风味别致,颇有特色。更可取的是这个菜的容器,这种太极图锅耐人寻味。”
用红白两种汤汁入火锅的双锅内,配以各种动物生肉片和蔬菜,涮烫而成。红汤卤的调制有三种著名的配方,基本调味品为高汤(或鸡汤、牛肉汤)、牛油、郫县豆瓣、永川豆豉、冰糖、辣椒末、姜末、花椒、川盐、绍酒、醪糟汁,要求口感丰富,味浓味厚,麻辣适口,鲜香回甜。清汤卤又称白汤卤,主要调味品为清汤、白酱油和味精。其汤用老母鸡、老肥鸭、火腿蹄子、火腿棒子骨、猪排骨加水吊制,用猪肉茸和鸡脯肉茸来扫汤至汤清亮才成。
干煸鳝丝
“干煸”为川菜独特的烹制法,掌握火候十分关键,干煸菜品的特色是酥软香爽,麻辣味鲜,回味无穷。
脆皮鱼
用800克鲜鱼一条,加工洗净,上水豆粉,然后用热油淋炸定型,熟透浇糖醋味汁。特色是甜酸爽口,皮酥香,肉细嫩,回味绵长。
竹荪鸽蛋
用山珍中之上品竹荪,加高汤煮鸽蛋,是一道极富营养的汤菜。特色是汤清味鲜,质嫩爽口。
抄手
调馅非常考究,肉茸要保持充足的水分,制好后的馅能浮于水面。成品特色是滋润滑软,细嫩咸鲜。
因其独特的饮食方法而闻名,食用时将碗中抄手夹入味碟中,蘸上碟中调味品后食用,犹如过桥,故名。特色是细嫩爽口,因人而宜,味多变化。
干烧岩鲤
选用600克左右一条岩鲤鱼,采用川菜独有的“干烧”烹制法,成菜具有鱼形完整,色泽红亮,肉嫩味鲜,微辣香甜的特色。
凉糍粑
用糯米制作,中间夹有“洗沙馅”,表面粘有白糖、芝麻面、蜜桂花、黄豆面。特色是形状多样,香甜滋糯。
油醪糟
用糯米制成醪糟坯,下油锅,加芝麻、桔饼、核桃仁、油酥花生仁、蜜枣、白糖等稍煎,然后放入沸开水中煮沸即成。特色是香甜不腻口,营养十分丰富。当地居民在孕妇生产后,都要做给产妇吃,以尽快恢复身体.
重庆年俗
重庆在中国有山城和雾都的称号,在那里过春节,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大街小巷都能看到腊梅花。
当地人喜欢春节在家里摆上淡黄色的腊梅花,其花瓣带有清香的味道。重庆南山盛产腊梅花,从腊月开始,不论你到花市还是在普通街道,到处都能看到来自近郊的农民身背背笼,里面装满含苞待放的蜡梅花。在街上,你经常能碰到手持蜡梅花的市民,它的价格非常便宜,一束(4支)人民币两元。
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更喜欢用鲜花来装饰房间。重庆港务局宣传部长李学勤表示,她喜欢春节在家里摆上一大束红玫瑰,红色给人热烈和红火的感觉,与春节气氛很相衬。
提到春节,不能不提年夜饭。中国北方年夜晚最后一道一定吃饺子,重庆人则必须吃汤圆,象征团团圆圆。他们在汤圆的数量上有许多讲究。例如正在读书的学生,一般家长会让他们吃三粒,意思是三步登科,在学业上不断进步。上班族一般吃四粒,意思是四季平安。
吃完团圆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通常是一边打牌,一边看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打牌主要玩斗地主(谁先出完牌谁就是赢家)或者是麻将,也有的一家人一边做汤圆一边看晚会。
大年三十很多人都要玩到零点以后或者通宵。到了除夕午夜12点,一家人会将提前准备好的小气球踩破,发出类似鞭炮的响声,以示辞旧迎新。
那些想放鞭炮的人可以开车到郊区,在划定的地方尽情大放一番。那些在农村有亲戚的重庆人会乘机到乡下放鞭炮,过过瘾。
大年初一,重庆人不出门守在家里。重庆晚报记者陈雪莲说,大年初一家里不能扫地和倒垃圾,这样做会扫走家里的财气。那天不能睡午觉,当地人成为“霉睡”,是一年倒霉的意思。当然,这一天,大人小孩都必须说吉利话,不能说丧气话,预示来年大吉大利。
大年初二开始拜年,当地人称为“走人户”,意思就是到亲朋好友家里拜访。重庆人还喜欢初二之后吃“转转饭”,就是到亲戚之间轮流吃饭,一家负责一天的饭菜。通常吃饭后打牌,大家一边打牌,一边聊天。
当地人拜年活动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也就是中国的灯节。正月十五这一天,晚上所有房间的灯都要亮着,家家户户吃汤圆。而且这时候经常是搞灯展的时候,大街小巷,灯火通明。各种民间庆祝从十三就开始了,有表演鱼翁和蚌仙,踩高跷,耍狮子等。
元宵节一过,也就意味着春节结束了,人们又开始新的一年的工作。
四川
美食
四川小吃与川菜一样,在全国居于首屈一指的地位,成都小吃尤其如此,素有“成都小吃甲天下”的美誉。四川小吃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是因其自身独特的麻辣、香辣等菜品风味,加之独特的制作工艺及其气候环境多层决定。一是风味突出它同川菜一样,不仅选用多种调味品和复合调味品,并且十分讲究调味的技巧,形成了多种风格。二是善于用汤,成都风味小吃中用的汤,是用多种原料和调料精心熬制的,汤浓味美。收起
夫妻肺片
夫妻肺片,四川汉族特色小吃,以牛头皮、牛心、牛舌、牛肚、牛肉为料,并不用肺。注重选料,制作精细,调味考究。夫妻肺片片大而薄,粑糯入味,麻辣鲜香,细嫩化渣。深受群众喜爱,为区别于其他肺片,便以“夫妻肺片”称之
担担面
担担面,是四川民间极为普遍且颇具特殊风味的一种著名小吃。因常由小贩挑担叫卖,由此得名。此面色泽红亮,冬菜、麻酱浓香,麻辣酸味突出,鲜而不腻,辣而不燥,堪称川味面食中的佼佼者。其面条细滑,主要佐料有红辣椒油、肉末、川冬菜、芽菜、花椒面、红酱油、蒜末、豌豆尖和葱花等,口味油香麻辣,比较适口。
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又称陈麻婆豆腐,是四川地区汉族传统名菜之一,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中的名品。由国家命名的一家“中华老字号”老牌名店。其创业于清朝同治初(1862年),开业于成都北郊的万福桥。原名陈兴盛饭铺,主厨为陈春富之妻。陈氏所烹豆腐色泽红亮,牛肉粒酥香,麻、辣、香、酥、嫩、烫、形整,极富川味特色,陈氏豆腐很快便名播遐尔,求食者趋之若鹜,文人骚客常会于此。有好事者观其陈氏脸生麻痕,便戏之为"陈麻婆豆腐",此言不胫而走遂为美谈。饭铺因此冠为"陈麻婆豆腐店"。清朝末年,陈麻婆豆腐就被列为成都的著名食品。
川北凉粉
川北凉粉发源于清末民初的四川省南充市,原为农舍小食,现已成为川菜代表性汉族特色著名小吃之一。川北凉粉是采用优质豌豆去壳,用水浸泡后,磨成细浆,然后过滤去渣,沉淀脱水,制成豆粉。再经加热搅拌成糊状,装入盆、盘待用。凉粉制作法有很多种,可也用绿豆、大米等做出不同味道的凉粉区别,及营养价值与凉粉的影响。
赖汤圆
汤圆选料精、做工细、质优价廉、细腻柔和、皮薄馅丰、软糯香甜。有煮时不浑汤,吃时三不粘(不粘筷、不粘碗、不粘牙)的特点。而且通过一段时间,品种不断扩大。从开始的黑芝麻、洗沙心,逐渐增加了玫瑰、冰桔、枣泥、桂花、樱桃等十多个品种。各种馅心的汤圆又形状不同,有圆的、椭圆的、锥形的、枕头形的。上桌时,一碗四个,四种馅心,四种形状,小巧玲珑,称为鸡油四味汤圆。吃时配以白糖、芝麻酱蘸食,更是风味别具。
糖油果子,米食,特点:色泽黄亮,外酥内糯,香甜可口。烹制法:炸。糖油果子,又叫“天鹅蛋”。因形似而得名,是成都著名小吃,青石桥三绝之一。
糖油果子以糯米、红糖和芝麻为原料,将糯米粉团在油中炸制后裹上白芝麻并用竹签穿起来。一串有四五颗左右,每串约一两元钱。每一颗糖油果子浑圆光亮,呈棕红色,有焦糖香味,表面有喷香的白芝麻,咬下去皮脆内软,更有炸的好的果子里面是空心的。微带酸味的粘软糯米和焦脆香甜的外皮和着白芝麻嚼在嘴里,越吃越有味道。
宫爆鸡丁
宫保鸡丁是汉族传统经典名菜,属于川菜中最具代表性的菜品之一。创始人为贵州织金人时任四川总督丁宝桢,在任四川总督时创制该菜,流传至今。由于一般认为宫保鸡丁正式创制是丁宝桢任四川总督之时,在蜀地创制并流传开,且其后至今的漫长岁月中,宫保鸡丁主要通过市场巨大的川菜馆作为载体走向大江南北及海外,声名远播,因此宫保鸡丁在菜系定位属于川菜系,同时由于丁宝桢为贵州人,所以宫保鸡丁也可被认为是贵州菜系即黔菜系。
四川年俗
四川大概在冬至节一过就开始腌制腊肉、灌香肠了,有猪的杀猪,没猪的就上街买肉,这过年要吃的腊肉香肠是少不了的。 到了腊月初八,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吃腊八饭了。在煮饭的时候,把花生米、核桃仁什么的和米一起下锅去煮,注意了,所加的这些东西除米之外,必须要有八种哦。等饭煮好了以后,年长的人就叫子孙聚在一起吃腊八饭,饭好不好吃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那种吃饭的气氛。 腊月二十三,是各家各户打扬尘的时间了。在这天,每家都会找一根长杆,在杆上绑一把扫帚或是一大把带竹叶的竹枝,用它来打扫房屋顶部的蜘蛛网、灰尘什么的。经过这样一打整,整个屋子就清爽多了,就可以干干净净等过年了。要是这天没有时间打扬尘的话,那就要等到腊月二十七了,因为腊月间打扬尘可不是在每天都行的哦,只有这两天才行,这是规矩。这天晚上,还要焚香、点蜡、烧纸钱来请灶神来家过年的,感谢菩萨赐于的食物,至于什么时候送灶神,我就不记得了。
七不出门,八不归家。这是说,在腊月二十七、八这两天,二十七号是不出远门的,在外地的人二十八号这两也不回家。
除夕这天,重头戏当然是吃团年饭了。根据各家的习惯,有的在早晨天不见亮吃团年饭。大人深更半夜就起床忙碌准备饭菜,准备好了就叫年长的、小孩子起床吃团年饭,有的小孩子在吃饭的时候还在打瞌睡呢。中午吃团年饭的比较多,在吃饭之前,是要安排人去祭祖的,首先到祠堂拜祭,随后到家族各个坟头焚香烧纸钱,是至亲的,还会放一串鞭炮。 吃团年饭之前,会在门外放鞭炮,意思是告诉别人,我们家要吃团年饭了,请不要来打扰,然后关紧大门开始吃饭。我们这里有个习惯,吃团年饭的时候是不能有外人打扰的,不然今后一年都不顺当。 团年饭吃过之后,就是扫地、贴春联、贴门神,听说这扫地后的灰尘,要倒得远远的。除夕夜,家人聚在一起看电视、打牌、聊天、放鞭炮,这叫守岁。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晚辈则向长辈说些祝福的话,热热闹闹,知道深夜才休息。
除夕夜是要洗脚的,这可和平常的洗脚不一样,今天要找一个大盆子,一家人坐在一起,洗去即将过去一年的各种不如意。有的家庭还会在灶塘里点上一个油灯,加满油,让灯亮通夜,这叫长明灯,祈求家人幸福长寿。 终于到了正月初一了。老一辈的在除夕夜就会在家的大门口放上一捆柴禾,初一早上男主人开门将柴禾抱进屋,大家猜对了,这就是取抱财进门的意思。早饭一般都是汤圆或者面条,同样是男主人来煮。吃过早饭,大家就轮流出门)到处去转转、登高,说的是出门望转(赚)嘛。中午吃青菜煮的稀饭,意为今年家人和和睦睦,清清净净不吵架。晚饭也是稀饭或者汤圆、面条,全天忌荤。除了这些,还有很多的规矩,比如不晾晒衣服啦,不扫地啦,不打骂小孩子啦等等老规矩。
云南
过桥米线
凡是来云南的游客,都不会忘记品尝过桥米线。过桥米线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鸡汤一碗,每碗不少于600克。二是切成片类的食品,其中包括生的薄肉片、腰片、鸡片、鱼片各一盘,加上处理过的豆腐皮、韭菜、绿豆芽、豌豆尖、香菜和葱各一盘。三是米线。除了最为著名的过桥米线,米线还有很多种吃法,有机会的话,不妨都尝一尝。
红烧鸡枞
红烧鸡枞是昆明特有的一道名菜。鸡枞是云南特产的名贵野生食用菌,味道鲜、甜、嫩、香,简直可以和鸡肉相媲美,还能养胃、提神。
青椒松茸
昆明名菜之一。用青辣椒、红辣椒加蒜片与松茸片相炒,以肉汤加湿淀粉勾芡,白中缀红绿,清香味醇厚。小知识:有“菌中之王”美称的松茸,肉质细嫩,甜润甘滑,有一种特殊香味,日本人还来这里收购,据说能延年益寿。
宣威火腿
宣威火腿又称云腿,是我国特产“三腿”之一,早在60多年前就远销香港、新加坡等地,在中外享有盛誉。由于宣威火腿是季节性产品,每年霜降到次年立春之前为加工季节,气温约在5℃~10℃之间为最佳。云腿肉质红白鲜艳,具有独特的风味和香气,且便于长期保存。
汽锅鸡
汽锅鸡,因用汽锅蒸制而得名。昆明南部建水出产的紫陶汽锅,采用当地的红、黄、青、紫、白五色陶土制成,具有“色如紫铜,声如罄鸣,光洁如镜,永不褪色”的特点。制作时,艺人先将五色土泡水,搅浆,再过滤成绿红色的陶泥。制成泥坯后,绘上山水、花卉等图案,再雕刻和嵌上其它颜色的陶土,经过烧炼和用石器打磨,使之浑然一体,图案清晰。那些用久了的汽锅,光可鉴人,俨然是古朴典雅的民间工艺品。
制作汽锅鸡时,先将鸡块入锅,放上佐料后,搁进放了水的大砂锅里,封严锅盖。用旺火蒸煮约四小时。这时,蒸汽从汽锅底部中间的一根管道不断地喷进里面。既蒸熟了鸡块,又在锅内凝成水珠,成为汤汁。从而,使汽锅蒸出的鸡块肉烂骨离,汤鲜肉嫩,最能保持鸡的原味和营养。
云南盛产药材,当地人在蒸制汽锅鸡时,还爱加上一些中药材。例如,产于高寒草甸山地的冬虫夏草,冬为虫,夏为草,富含虫草酸、维生素、蛋白质等,可治疗肺结核、肺气虚、肺肾两虚,对肾虚阳萎、腰酸背疼等症亦有疗效,因而与人参、鹿茸齐名。三七,医学界认为它有治疗冠心病、抗癌和提神补气之效。天麻则对头痛、头晕、手足抽搐、痉挛和风湿痛有显著疗效。因此,人们在蒸制汽锅鸡时,常常对病下药,分别放进适量的冬虫夏草、三七、天麻等,以滋补强身,祛病延年。
油炸豌豆粉
油炸豌豆粉是传统民间小吃,已有了悠久的历史。具体做法是先将质量上乘的豌豆用水泡涨去壳,然后磨成浆,用筛子过滤,再把浆水放入锅里用文火慢慢煮成糨糊状冷却后即成豌豆粉。用刀将豌豆粉切成小片,放入锅内用清香油和熟猪油混合炸,半熟后捞起来晾一晾,再重入锅内油炸待熟透后捞起。吃时洒上椒盐,吃起来香脆、鲜嫩,口味佳,令人回味无穷。
菠萝紫米饭
菠萝紫米饭也是具有傣族特色的糯米制食品,首先要将紫糯米浸泡7-8个小时,将菠萝顶端切一个盖,掏去菠萝心,放入紫糯米,盖上菠萝盖后放到甄锅里煮,闻到香味后,即可开盖食用,味道有点甜,且有补血润肺的功效。
云南过年时与汉族一样也要贴对联。但那“对联”是红纸剪成的各种图案。不仅“书写”方式不同,连贴的方式也别具一格。除夕之夜,全家老小每人拿着自制的春联,合唱立脚点《祝年歌》,依序在院里院外、菜地果园和田边地角为万物张贴。因为边贴边唱,白族的春联被称为“歌联”。大门上贴的是春树和大象的图案,由家中年纪最大的老人制作,最小的娃娃粘贴。一边贴一边唱“春回大地百福生,万物更新千祥临;户对青山六畜旺,门含田畴五谷增;丰衣足食家和顺,国泰民安享太平”这样的民歌。贴好大门的“歌联”,接着贴堂屋门、楼门、房门、厨房门,再贴犁、耙、鞍等生产工具,最后贴花草树木……“歌联”贴到什么东西上面,就以那种东西为“主题”,唱首联歌“表达”联意。如贴在竹枝上的是一副鞭炮的剪纸,人们唱的“联歌”是竹报平安值千金,清白传家振家声;东风得意花千里,红日高照万木春。这种剪纸、唱歌融为一体的“歌联”,堪称白族文化的一朵奇葩。
贵州
肠旺面
肠旺面的主要原料是猪大肠、新鲜的猪血旺和擀制的鸭蛋面条。配料和调料有20多种。主料和配料的制作都非常讲究。猪大肠越肥越好,里外洗净,用盐、醋反复揉搓,将肠壁的粘状物揉净,再用清水反复浸漂,除去腥味。然后放在木盆或瓷瓦盆中(忌放金属器皿内),把肠子花椒、山奈、八角放入锅内煮熟,捞出切成片。然后又用姜、葱、山奈、八角放入砂锅小火慢炖。血旺要嫩,也切成片吃时在汤锅里放一下。配料如脆哨即用猪糟头肉或五花肉,用以鸡蛋面、猪肠、血旺、脆哨四大原料为本,再调放鸡汤、红油辣椒等佐料,经12道工序,才出成品一份。其汤色鲜红、面条蛋黄、肥肠粉白,葱花嫩绿,豆芽金黄,一碗捧出,使人顿感赏心悦目,待举箸下咽,更是满口生香。面条脆细爽口、食不粘牙;肉哨香脆、肠旺鲜嫩;辣而不猛、油而不腻;汤鲜味美、回味悠长。
贵阳丝娃娃
丝娃娃是一种贵阳街头最常见的小吃。乍听这名字,真吓人一跳,如同《西游记》中唐僧面对高徒拿来娃娃状的长生果大喊:罪过,罪过!丝娃娃因其形状上大下小犹如裹在襁褓中的婴儿,故名。贵阳丝娃娃用米面粉做成薄氏状小圆饼烙熟,将萝卜丝、折耳根、绿豆芽、海带丝、炸黄豆、糊辣椒等多种佐料,包在面皮裹成小卷食用,别名素春卷。口感绵香四溢,极富特色。
贵阳酸汤鱼
酸汤鱼,苗族独有的食品,入口酸味鲜美,辣劲十足,令人胃口大开。一般是先加入特产糟辣椒和本地许多有营养的中草药,借番茄酸烹出自然酸汤,然后将清洗的活鱼下锅煮。酸汤是用烧开的米泔水酿制而成的,上好的酸汤应为白色。清酸汤味酸而清香,但醇厚味略差些,另加上用西红柿泡制的红酸汤,味道就更加完美了。如再加些黄豆芽、小竹笋和野葱作辅料,风味就更加独特。
恋爱豆腐果
恋爱豆腐果,是贵阳名小吃之一。以其名奇特、意味深长、风味别致为特色。将豆腐切成小块,经适量碱水发酵后,放在擦有食油的有眼铁片或铁网上,用糠壳、锯木屑小火烘烤。待烤至外壳焦黄油亮、象吹进气一样鼓起来时,剖开填进用辣椒、酱油、食醋、麻油、味精、葱花、蒜泥、姜末、折耳根等混合而成的"蘸水"、趁热吃下、辣香嫩烫、咸鲜爽口。
冰粉
粉是贵州各地夏季最为畅销的好东西,当你走在街上大汗淋漓,口干舌燥的时候,看见有冰粉卖是最高兴不过的事了,来一碗冰冰凉凉,吃到嘴里香甜滑爽的冰粉,一身的燥热马上就消除了,真是痛快无比。
西藏
由于地域环境的影响,西藏的美食跟平时我们所见的美食可不一样。不过,如果你以为西藏没有美食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下面吃货们赶快收藏一下西藏的美景与美食,去西藏旅游的时候不要错过哦!
土豆包子
在西藏品尝一下地道的西藏土豆是必须的,因为高原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所以土豆淀粉含量高,吃起来特别粉香甜美。
酥油茶
酥油茶是藏族群众每日必备的饮品。是西藏高原生活的必需。寒冷的时候可以驱寒;吃肉的时候可以去腻;饥饿的时候可以充饥;困乏的时候可以解 乏;瞌睡的时候,还可以清醒头脑。
糌粑
糌粑,藏语,即用青稞炒熟磨成的粉面。食用方便,不仅可以用茶水拌合食用,而且在不宜生火和情况下可以拌雪食服或冷水冲服。所以藏民常称糌粑是“百食不厌”的食物。
青稞酒
青稞酒主要是藏族、土族等民族的民间传统酒精饮料,流行于西藏、青海、四川及云南等地藏族、土族聚居区。 青稞酒,藏语叫做“羌”,是用西藏本地出产的一种主要粮食——青稞制成的。它是藏族人民最喜欢喝的酒,逢年过节、结婚、生孩子、迎送亲友,必不可少。
糌粑肉粥
糌粑可以说是藏家人民的主食之一。糌粑除了可以做成糌粑团之外,也可以做成香浓的“糌粑肉粥”。如果你不喜欢糌粑团黏黏的感觉,那么香喷喷的美味糌粑粥就会更加适合你哦!现在拉萨许多藏餐厅都可以吃到这一美食
酸奶
到了拉萨又怎能错过牦牛酸奶呢?拉萨的牦牛酸奶,看起来有点像豆腐花。不过吃起来比豆腐花刺激多了。牦牛酸奶的味道很原始,一个字:酸!但是加上蜂蜜,或者撒上白糖,舌尖上的感觉就会变得非常有趣。
藏历年是我国藏族人民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藏历年是按藏历推算出来的。它基本上与我们现在的农历相同。只是在藏历中每月的日数有重有缺。藏历元月一日开始,到十五日结束,持续十五天。因为全民信仰佛教,节日活动洋溢着浓厚的宗教气氛,是一个娱神和娱人、庆祝和祈祷兼具的民族节日。新年的准备工作一般在前一年的十二月初就开始了。除购置吃喝玩乐的年货外,家家户户都要制作一个名叫“切玛”的五谷斗。
十二月二十九日进入除夕。这天,要给窗户门相换上新布帘,在房顶插上簇新的经幡,门前、房梁和厨房也要用白粉画上十字符号等吉祥图案,构成一派喜庆的气氛。入夜,全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例行的“古突”,类似汉族新年的团圆饭。
大年初一这天,家庭主妇起得最早。五点钟左右就要煮一锅“羌枯”,即放有糟巴、红糖和奶渣的青稞酒,给每人送上一碗。家人尚未起床,就在被窝里喝完“羌枯”,继续蒙头睡觉。主妇则坐在窗前等待日出,当东方晨曦初露的时节,匆匆背上水桶去河边或水井汲取新年的第一桶水。天亮了,全家穿上新衣服,洗漱完毕,晚辈就开始向长辈恭贺新年,互道“扎西德勒”(吉祥如意);然后开始早餐,互敬青稞酒。大年初一这天,一般都闭门谢客。大街冷清,人们只在家里举行庆祝和佛事活动。元月初二开始,亲朋好友开始串门拜年。
申明:本文来源网络,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