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zUQ0 china.huanqiu.comarticle2012“边疆之星”年度人物——曹保明/e3pmh1nnq/e3pmtdr7f曹保明抢救长白山森林文化遗产。。;。。曹保明,男,汉族,1949年9月11日生于黑龙江省泰赉县,中共党员。现为吉林省文联副主席,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民间故事》杂志社长、主编、编审,吉林省人民政府参事,《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吉林卷》副主编。中国文联全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六、七、八届副主席,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组组长,吉林省委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历史文化资源建设指导组专家,吉林省高级专家。主要代表性著作有:1.森林文化系列《长白山森林文化》《木帮文化》《最后的森林部落》《森林号子》等;2.渔猎、狩猎文化系列《长白山渔猎文化》《狩猎》《最后一个猎鹰人》《最后的狼群》《最后的渔猎部落》等;3.农耕文化系列《关东粮行》《大泉源传奇》《关东大烧锅》“老作坊”系列等;4.民族文化系列《满族剪纸》《朝鲜族服饰》《朝鲜族古村落》《恒久查干淖尔》等;5.行帮文化系列《挖参》《淘金》《土匪》《伐木》《马帮》《中国东北行帮》等;6.地域民俗系列《皮匠》《火炕》《河灯》《关东十怪》《世上最后一个懂鸟兽语言的人》《神秘的关东奇俗》等。作品总量计2000多万字。 曹保明的文化贡献具有不替代性。他挖掘东北的文化,恰恰是过去我们对文化认识的一项空白领域,也正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认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他做的早,做的及时。他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抢救,至今他采访过的那些当事人,传承人早已过世,他已成为记录和连接这些传承人的最主要代表,并已形成著述。他和他的著作在东北文化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现象。吉林省已在省会长春建有“曹保明先生文库”,将其部分著作和手稿全部收藏。曹保明同志政治素质好,思想敏锐,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改革开放,能认真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注重贯彻执行党的文艺方针和政策,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曹保明同志为人正派,作风朴实,学识渊博,从上世纪70年代到本世纪近40年间,他把主要精力用于对东北地区民族民间文化的搜集整理,抢救挖掘、研究论证,推广宣传上,他走遍了东北的各大车店,敬老院及吉林的村村屯屯,对东北和吉林地区的历史,文化,民俗事项,行业人物,老作坊,重大事件,特殊场景,进行全面的、立体的挖掘和研究,其作品提高了东北、吉林黑土地文化的知名度。丰富了东北文化的内涵,构建了东北民族民间文化的主体框架,“他像一只山老鼠一样勤奋劳作,把东北文化辛勤地归集起来……”(邴正语,《东北老故事丛书·前言》,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他培养作者,勤奋写作,和采访对象交知心朋友,使他成为黑土地家喻户晓、百姓喜爱的文化工作者、民俗学者。由于他写作的内容都是人们比较熟悉和喜爱的人物或事项,因此,他的作品也格外使人喜爱。他发表的作品具有鲜明的黑土地文化特色,是反映东北吉林地域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方面的,有许多作品已脍炙人口。每当他参加公共场合会议,许多志愿者打着标语去欢迎他:“曹保明,你爱吉林!我们爱你!”曹保明同志最突出的特点是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多年来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使民族民间文化得以繁荣发展;他领导的学术团体出色地完成了本职工作,也使他成为东北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他为吉林文化,东北文化做出了自己的突出贡献。根据他的贡献和影响,我们推荐曹保明同志为中国十大边疆杰出人物。136495554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贺超环球网136495554000011[]{"email":"hechao@huanqiu.com","name":"贺超"}
曹保明抢救长白山森林文化遗产。。;。。曹保明,男,汉族,1949年9月11日生于黑龙江省泰赉县,中共党员。现为吉林省文联副主席,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民间故事》杂志社长、主编、编审,吉林省人民政府参事,《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吉林卷》副主编。中国文联全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六、七、八届副主席,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组组长,吉林省委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历史文化资源建设指导组专家,吉林省高级专家。主要代表性著作有:1.森林文化系列《长白山森林文化》《木帮文化》《最后的森林部落》《森林号子》等;2.渔猎、狩猎文化系列《长白山渔猎文化》《狩猎》《最后一个猎鹰人》《最后的狼群》《最后的渔猎部落》等;3.农耕文化系列《关东粮行》《大泉源传奇》《关东大烧锅》“老作坊”系列等;4.民族文化系列《满族剪纸》《朝鲜族服饰》《朝鲜族古村落》《恒久查干淖尔》等;5.行帮文化系列《挖参》《淘金》《土匪》《伐木》《马帮》《中国东北行帮》等;6.地域民俗系列《皮匠》《火炕》《河灯》《关东十怪》《世上最后一个懂鸟兽语言的人》《神秘的关东奇俗》等。作品总量计2000多万字。 曹保明的文化贡献具有不替代性。他挖掘东北的文化,恰恰是过去我们对文化认识的一项空白领域,也正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认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他做的早,做的及时。他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抢救,至今他采访过的那些当事人,传承人早已过世,他已成为记录和连接这些传承人的最主要代表,并已形成著述。他和他的著作在东北文化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现象。吉林省已在省会长春建有“曹保明先生文库”,将其部分著作和手稿全部收藏。曹保明同志政治素质好,思想敏锐,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改革开放,能认真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注重贯彻执行党的文艺方针和政策,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曹保明同志为人正派,作风朴实,学识渊博,从上世纪70年代到本世纪近40年间,他把主要精力用于对东北地区民族民间文化的搜集整理,抢救挖掘、研究论证,推广宣传上,他走遍了东北的各大车店,敬老院及吉林的村村屯屯,对东北和吉林地区的历史,文化,民俗事项,行业人物,老作坊,重大事件,特殊场景,进行全面的、立体的挖掘和研究,其作品提高了东北、吉林黑土地文化的知名度。丰富了东北文化的内涵,构建了东北民族民间文化的主体框架,“他像一只山老鼠一样勤奋劳作,把东北文化辛勤地归集起来……”(邴正语,《东北老故事丛书·前言》,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他培养作者,勤奋写作,和采访对象交知心朋友,使他成为黑土地家喻户晓、百姓喜爱的文化工作者、民俗学者。由于他写作的内容都是人们比较熟悉和喜爱的人物或事项,因此,他的作品也格外使人喜爱。他发表的作品具有鲜明的黑土地文化特色,是反映东北吉林地域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方面的,有许多作品已脍炙人口。每当他参加公共场合会议,许多志愿者打着标语去欢迎他:“曹保明,你爱吉林!我们爱你!”曹保明同志最突出的特点是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多年来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使民族民间文化得以繁荣发展;他领导的学术团体出色地完成了本职工作,也使他成为东北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他为吉林文化,东北文化做出了自己的突出贡献。根据他的贡献和影响,我们推荐曹保明同志为中国十大边疆杰出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