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wU9Z china.huanqiu.comarticle内蒙古:张润爱/e3pmh1nnq/e3pmtdr7f张润爱推荐理由:该同志于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连续四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民政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同时多次被评举为年度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护士。2010 年被评选为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工作者,2011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政系统孺子牛奖。人物事迹:张润爱同志于1992年由内蒙古医院附属卫生学校毕业,分配到内蒙古荣誉军人康复医院工作,内蒙古荣誉军人康复医院是内蒙古民政厅下属的一所优抚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主要任务是接收全国各军兵种内蒙古籍相关等级伤残军人进行住院治疗、康复和休养。近20年来,张润爱同志在优抚医疗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兢兢业业工作,全心全意为伤残军人服务,工作中取得的事迹突出,在本单位本系统有很好反映,受到广大群众的赞誉,是一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民政战线先进典型。每天天还没亮,当大家都还在熟睡中,荣康医院的护理人员就已经上班了,在做好交接班后就开始为伤残军人做晨间护理。洗漱穿衣起床吃饭,这些看似简单工作,由于伤残军人很多都是高位截瘫,都得由护理人员帮助他们完成,尤其是起床,护理人员要把伤残军人从床上背到轮椅上,张润爱同志身高不足160CM,体重不足55公斤,却要把超过她体重将近2倍的伤残军人背在轮椅上,她经常是咬着牙憋着气,稍一松气就会2个人一起摔倒,如此这样,午间和晚间还要再重复一遍。由于常年这样工作,包括张润爱同志在内很多同志都有不同程度的腰肌和腰椎扭伤。 伤残军人中,高位截瘫占绝大多数,按照医院规定,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要始终坚持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有长年卧床的病人还需要按摩,通常是第一轮翻完没有休息,就要开始第二轮的翻身,正是以张润爱同志为代表的医护人员常年辛勤的工作,整个医院卧床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病人从未发生褥疮,这也达到了国内乃至世界较高的护理水平和标准。由于护理对象的特殊病情,喂饭有时候也成为很有难度的工作,有些伤残军人吞咽困难,每喂一次,需要活动病人下巴帮助其吞咽下去,这样喂下来,一顿饭需要半小时,为了更加精细护理,中间根据食物情况,还需要加热1次,以免伤残军人因为吃了凉食物发生肠胃反应。为了能更好更高标准进行生活护理,对一些长期卧床不能移动的伤残军人,护理人员要在床上用湿毛巾一点一点擦,一次洗澡下来需要两个多小时,洗澡护理结束后,他们自己也用自己的汗水给自己洗了一次澡。对于护理因头部外伤导致的智障伤残军人,张润爱同志就象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给他们穿衣、喂饭、洗澡、刮胡子、剪指甲、收拾大小便,整理房间。由于一些伤残军人行动非常不便,也很难找到能够上门提供服务的理发师,理发也成为了护理工作一项内容。高位截瘫的伤残军人,由于常年卧床,肠蠕动慢,都不能自行排便,每次排便都需要灌肠,灌肠排不出就戴上手套用手抠。心理护理在荣康医院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课,由于伤残军人常年卧床,心理变得非常脆弱,情绪很容易因为外界微小因素变得敏感和低落,张润爱同志在进行医疗及生活护理之外,还时刻注意情绪变化,及时进行交谈沟通和开导,保持伤残军人有一个健康的心理。除了生活护理外,荣康医院的护理工作还需要过硬的专业技术,张润爱同志努力钻研业务,争做护理业务领头人。比如医务护理中最简单的输液,由于伤残军人常年室内室外活动量小,身体皮下脂肪较普通人厚得很多,血管很难找到,不少伤残军人曾经去别的医院穿刺经常达到十次以上,而张润爱同志却能做到一次穿刺成功。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医院实行倒班制度,为了让伤残军人及时早起锻炼身体,医院早晨的交接班定在早7点,加班加点工作更是家常便饭,为了更好为伤残军人护理,在轮班到治疗班时,张润爱同志坚持每天上午早到半小时,每天下午早到1小时,这样算来,平均每周一个治疗班就相当义务加班两天。每遇到特殊情况,更是随叫随到,有时候后半夜伤残军人发烧需要输液,接到电话就毫无怨言从家中赶到医院进行护理,遇到伤残军人病重病危,更是上至医院领导康复科主任大夫,下到护理人员,不分白天黑夜全部到场。张润爱同志十数年如一日,默默奉献在护理工作第一线,在对伤残军人的护理工作中,张润爱同志也把党的关怀政府的温暖带给了伤残军人。134612178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王潇环球网134612178000011[]{"email":"wangxiao@huanqiu.com","name":"王潇"}
张润爱推荐理由:该同志于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连续四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民政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同时多次被评举为年度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护士。2010 年被评选为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工作者,2011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政系统孺子牛奖。人物事迹:张润爱同志于1992年由内蒙古医院附属卫生学校毕业,分配到内蒙古荣誉军人康复医院工作,内蒙古荣誉军人康复医院是内蒙古民政厅下属的一所优抚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主要任务是接收全国各军兵种内蒙古籍相关等级伤残军人进行住院治疗、康复和休养。近20年来,张润爱同志在优抚医疗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兢兢业业工作,全心全意为伤残军人服务,工作中取得的事迹突出,在本单位本系统有很好反映,受到广大群众的赞誉,是一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民政战线先进典型。每天天还没亮,当大家都还在熟睡中,荣康医院的护理人员就已经上班了,在做好交接班后就开始为伤残军人做晨间护理。洗漱穿衣起床吃饭,这些看似简单工作,由于伤残军人很多都是高位截瘫,都得由护理人员帮助他们完成,尤其是起床,护理人员要把伤残军人从床上背到轮椅上,张润爱同志身高不足160CM,体重不足55公斤,却要把超过她体重将近2倍的伤残军人背在轮椅上,她经常是咬着牙憋着气,稍一松气就会2个人一起摔倒,如此这样,午间和晚间还要再重复一遍。由于常年这样工作,包括张润爱同志在内很多同志都有不同程度的腰肌和腰椎扭伤。 伤残军人中,高位截瘫占绝大多数,按照医院规定,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要始终坚持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有长年卧床的病人还需要按摩,通常是第一轮翻完没有休息,就要开始第二轮的翻身,正是以张润爱同志为代表的医护人员常年辛勤的工作,整个医院卧床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病人从未发生褥疮,这也达到了国内乃至世界较高的护理水平和标准。由于护理对象的特殊病情,喂饭有时候也成为很有难度的工作,有些伤残军人吞咽困难,每喂一次,需要活动病人下巴帮助其吞咽下去,这样喂下来,一顿饭需要半小时,为了更加精细护理,中间根据食物情况,还需要加热1次,以免伤残军人因为吃了凉食物发生肠胃反应。为了能更好更高标准进行生活护理,对一些长期卧床不能移动的伤残军人,护理人员要在床上用湿毛巾一点一点擦,一次洗澡下来需要两个多小时,洗澡护理结束后,他们自己也用自己的汗水给自己洗了一次澡。对于护理因头部外伤导致的智障伤残军人,张润爱同志就象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给他们穿衣、喂饭、洗澡、刮胡子、剪指甲、收拾大小便,整理房间。由于一些伤残军人行动非常不便,也很难找到能够上门提供服务的理发师,理发也成为了护理工作一项内容。高位截瘫的伤残军人,由于常年卧床,肠蠕动慢,都不能自行排便,每次排便都需要灌肠,灌肠排不出就戴上手套用手抠。心理护理在荣康医院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课,由于伤残军人常年卧床,心理变得非常脆弱,情绪很容易因为外界微小因素变得敏感和低落,张润爱同志在进行医疗及生活护理之外,还时刻注意情绪变化,及时进行交谈沟通和开导,保持伤残军人有一个健康的心理。除了生活护理外,荣康医院的护理工作还需要过硬的专业技术,张润爱同志努力钻研业务,争做护理业务领头人。比如医务护理中最简单的输液,由于伤残军人常年室内室外活动量小,身体皮下脂肪较普通人厚得很多,血管很难找到,不少伤残军人曾经去别的医院穿刺经常达到十次以上,而张润爱同志却能做到一次穿刺成功。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医院实行倒班制度,为了让伤残军人及时早起锻炼身体,医院早晨的交接班定在早7点,加班加点工作更是家常便饭,为了更好为伤残军人护理,在轮班到治疗班时,张润爱同志坚持每天上午早到半小时,每天下午早到1小时,这样算来,平均每周一个治疗班就相当义务加班两天。每遇到特殊情况,更是随叫随到,有时候后半夜伤残军人发烧需要输液,接到电话就毫无怨言从家中赶到医院进行护理,遇到伤残军人病重病危,更是上至医院领导康复科主任大夫,下到护理人员,不分白天黑夜全部到场。张润爱同志十数年如一日,默默奉献在护理工作第一线,在对伤残军人的护理工作中,张润爱同志也把党的关怀政府的温暖带给了伤残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