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wU99 china.huanqiu.comarticle内蒙古:廷•巴特尔/e3pmh1nnq/e3pmtdr7f廷•巴特尔推荐理由:参选“在边疆地区各行业工作岗位上具有杰出贡献或重大表现,受到过表彰”人物牧民的好书记、贴心人,草原的好儿子——廷•巴特尔廷•巴特尔被当地牧民视为英雄。他下乡来到萨茹拉图亚草原后,一干就是28年。他为改变牧区的落后面貌,为当地牧民群众脱贫致富,为建设草原和保护生态环境,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他给嘎查干部立下几条牢不可破的规矩:不以任何理由公款吃喝、请客送礼;不动用集体畜群;不出钱为干部购买交通工具;不支付油费。多年来,嘎查账目中没有一笔招待费。2009年9月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人物事迹:廷•巴特尔,男,蒙古族,中共党员,1955年出生,老将军廷懋之子,现任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苏木萨如拉图亚嘎查党支部书记。“巴特尔”蒙古语意为“英雄”,廷•巴特尔也被当地牧民视为英雄。1974年,廷•巴特尔下乡到了偏远的牧区,在草原上一干就是38年,为改变牧区的落后面貌,为当地牧民群众脱贫致富,为建设草原和保护生态环境,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脚踏实地地为牧民办好事、办实事,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1974年,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运动中,他走进了苍凉、偏远、闭塞的萨茹拉图亚草原。面对陌生的环境,廷•巴特尔从头学起,骑马、放牧、打草、讲蒙语……廷•巴特尔用心贴近草原、贴近牧民,短短两年就基本掌握了牧区生产、生活所需得知识和技能。1976年可以返城的时候,作为知青的廷•巴特尔却选择了留在萨茹拉图亚草原。他对父母说:“我的事业在萨如拉图亚,我深情地热爱着这片草原!” 萨如拉图亚位于浑善克沙地西北边缘,面积437.5 平方公里。曾经是一望无际的草原,108眼泉水汇聚而成的高格斯如河在这里流过。20世纪80年代,牧民在追求养畜头数时无视对草原的破坏,使草原变成黄沙漫漫的沙地。为了让草原绿起来,1986年,廷•巴特尔把他和妻子辛辛苦苦发展起来的60多只羊全部卖掉,用卖羊钱买回网护栏,圈起300多亩草场,一年后的实际效果更是让牧民感到震惊。廷•巴特尔围封的300亩草场打下9马车草,相当于其他牧民1000亩草场的打草量。廷•巴特尔家出栏一头牛收入1200元,别人家两头牛才卖1000元。这些鲜明的对比使牧民们悟出一个道理:跟着廷•巴特尔干,没错。在廷•巴特尔的悉心指导下,牧民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保护和建设草原的理念,出现了轮牧区、休牧区,在建设养畜中,牧民人均收入从500元飚升到3600元。2001年锡林郭勒草原历史上遭受了一场罕见的雪灾。身为萨如拉图亚嘎查党支部书记的廷•巴特尔牵挂着雪灾中的每一家牧民。他用铁锹和双手开出一条通往牧民家的“雪路”,走访每一个需要帮助的牧民。萨如拉图亚嘎查有83户牧民如星星般散落在草原的各个角落,从一家到另一家,最远距离达80多公里。廷•巴特尔不止一次地挨家挨户地访寒问暖,把党的关怀送到每一户牧民家里,送到每一个牧民心中。廷•巴特尔给嘎查干部立下几条牢不可破的规矩:不能以任何理由公款吃喝、请客送礼;不能动用集体畜群;不出钱为干部购买交通工具;不支付油费。2001年,阿巴嘎旗经营管理站对嘎查账目进行清查核资时发现,2000年萨如拉图亚嘎查没有一笔招待费,没有一笔汽油条子下账,之前8年的账目中也没有查出一笔招待费。2009年9月10日,在“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廷•巴特尔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134612148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王潇环球网134612148000011[]{"email":"wangxiao@huanqiu.com","name":"王潇"}
廷•巴特尔推荐理由:参选“在边疆地区各行业工作岗位上具有杰出贡献或重大表现,受到过表彰”人物牧民的好书记、贴心人,草原的好儿子——廷•巴特尔廷•巴特尔被当地牧民视为英雄。他下乡来到萨茹拉图亚草原后,一干就是28年。他为改变牧区的落后面貌,为当地牧民群众脱贫致富,为建设草原和保护生态环境,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他给嘎查干部立下几条牢不可破的规矩:不以任何理由公款吃喝、请客送礼;不动用集体畜群;不出钱为干部购买交通工具;不支付油费。多年来,嘎查账目中没有一笔招待费。2009年9月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人物事迹:廷•巴特尔,男,蒙古族,中共党员,1955年出生,老将军廷懋之子,现任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苏木萨如拉图亚嘎查党支部书记。“巴特尔”蒙古语意为“英雄”,廷•巴特尔也被当地牧民视为英雄。1974年,廷•巴特尔下乡到了偏远的牧区,在草原上一干就是38年,为改变牧区的落后面貌,为当地牧民群众脱贫致富,为建设草原和保护生态环境,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脚踏实地地为牧民办好事、办实事,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1974年,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运动中,他走进了苍凉、偏远、闭塞的萨茹拉图亚草原。面对陌生的环境,廷•巴特尔从头学起,骑马、放牧、打草、讲蒙语……廷•巴特尔用心贴近草原、贴近牧民,短短两年就基本掌握了牧区生产、生活所需得知识和技能。1976年可以返城的时候,作为知青的廷•巴特尔却选择了留在萨茹拉图亚草原。他对父母说:“我的事业在萨如拉图亚,我深情地热爱着这片草原!” 萨如拉图亚位于浑善克沙地西北边缘,面积437.5 平方公里。曾经是一望无际的草原,108眼泉水汇聚而成的高格斯如河在这里流过。20世纪80年代,牧民在追求养畜头数时无视对草原的破坏,使草原变成黄沙漫漫的沙地。为了让草原绿起来,1986年,廷•巴特尔把他和妻子辛辛苦苦发展起来的60多只羊全部卖掉,用卖羊钱买回网护栏,圈起300多亩草场,一年后的实际效果更是让牧民感到震惊。廷•巴特尔围封的300亩草场打下9马车草,相当于其他牧民1000亩草场的打草量。廷•巴特尔家出栏一头牛收入1200元,别人家两头牛才卖1000元。这些鲜明的对比使牧民们悟出一个道理:跟着廷•巴特尔干,没错。在廷•巴特尔的悉心指导下,牧民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保护和建设草原的理念,出现了轮牧区、休牧区,在建设养畜中,牧民人均收入从500元飚升到3600元。2001年锡林郭勒草原历史上遭受了一场罕见的雪灾。身为萨如拉图亚嘎查党支部书记的廷•巴特尔牵挂着雪灾中的每一家牧民。他用铁锹和双手开出一条通往牧民家的“雪路”,走访每一个需要帮助的牧民。萨如拉图亚嘎查有83户牧民如星星般散落在草原的各个角落,从一家到另一家,最远距离达80多公里。廷•巴特尔不止一次地挨家挨户地访寒问暖,把党的关怀送到每一户牧民家里,送到每一个牧民心中。廷•巴特尔给嘎查干部立下几条牢不可破的规矩:不能以任何理由公款吃喝、请客送礼;不能动用集体畜群;不出钱为干部购买交通工具;不支付油费。2001年,阿巴嘎旗经营管理站对嘎查账目进行清查核资时发现,2000年萨如拉图亚嘎查没有一笔招待费,没有一笔汽油条子下账,之前8年的账目中也没有查出一笔招待费。2009年9月10日,在“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廷•巴特尔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