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wU7n china.huanqiu.comarticle内蒙古:苏雅拉/e3pmh1nnq/e3pmtdr7f苏雅拉推荐理由:苏雅拉入伍以来扎根边疆,一心为民,默默奉献。2006年7月他被任命为乌兰苏木巴音查干嘎查副书记,与医学院毕业的妻子在边境地区建立起集警务室、医务室于一体的“夫妻警务室”。累计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300余件,帮助牧民挽回经济损失6万余元,参与抢险5次。成为辖区群众可亲、可信、可敬的好“安达”。他先后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曾当选巴彦淖尔市首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2009年被公安部评为公安边防部队群众工作先进个人;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先进工作者”,被授予“内蒙古五四青年奖章”;2011年在第三届感动内蒙古人物评选活动中荣获感动内蒙古人物奖。事迹材料:苏雅拉,现任内蒙古巴彦淖尔乌拉特中旗巴音乌兰边防派出所副所长。入伍以来,他始终牢记宗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奉献边疆,在乌拉特草原谱写了一曲曲警民鱼水情深的赞歌,被群众喻为好“安达”。2007年以来,先后荣获巴彦淖尔市首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感动内蒙古十大人物”、“内蒙古百佳文明服务标兵”以及“自治区先进工作者”、“内蒙古青年五四奖章”等多项殊荣,被公安部评为“公安边防部队新时期群众工作先进个人”,荣立个人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苏雅拉负责的第二警务区面积916平方公里、人口287户,群众居住高度分散,交通通信不便,治安防范、打击难度较大。苏雅拉发挥一名民族干部地利人和的优势,广泛布建治安耳目和信息员,并把警务区群众按地理位置划分成12个联防组,构建群众性防范网络;调整完善各个治保会和草原110联防队,开展经常性的巡逻、宣传活动,提高接处警效率。2011年5月,通过草原110及时制止近30人参与的械斗事件,避免了事态扩大;2012年2月,将路过时顺手牵羊的2名盗窃人员在还未走出警务区时就顺利抓获,赢得群众的好评……在苏雅拉的努力下,现在,他的警务区已成为发案最少、群众安全感最高的地区之一。 情感所系、职责所在的苏雅拉,每次走访都会详细掌握群众生产生活、邻里关系等情况,及时发现矛盾纠纷隐患,迂回引导调解,消除于萌芽、化解于无形。担任管区民警以来,他先后消除邻里矛盾25起,化解劳资纠纷11起……2010年9月,他帮助2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讨回拖欠工钱12万元,成功化解了务工人员因围困项目部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但,令人赞不绝口的是,他曾将一个远近闻名的“边境问题村”变成“牧区和谐村”。那是第二警务区的吉日格楞图嘎查,面积28平方公里,仅100多户群众来自近10个省区,人均耕地不足2亩,土地纠纷、争抢水源纠纷时有发生,村民曾多次进旗、进市甚至进京上访。接管工作后,苏雅拉积极争取相关部门对耕地进行重新测定,发动嘎查支部开展“五星级文明示范户”评选活动,组织24名党员成立“农忙互助突击队”,经过3年努力,如今吉日格楞图嘎查上访没了、纠纷少了、风气好了,乌拉特中旗政法委书记曾撰文《意想不到的变化》,表示欣慰与鼓励。群众的困难牵动着苏雅拉的心,他以牧民儿子的纯朴内心与边防卫士的爱民情怀,倾其所能、尽心尽力为辖区返贫的群众排忧解难做好事。他先后帮助5户新出现的无固定收入群众申请享受低保补助,帮助7个家庭渡过生产生活难关……苏雅拉把工作重心放在“授人以渔”,经与嘎查支部协商、认真商讨改进群众生产结构的基础上,由嘎查支部担保争取贷款30万元,帮助8户群众发展绒山羊养殖项目;为4户特困群众协调争取小额贷款5万元,帮助引进种兔和长白瘦肉猪;充分开发和利用嘎查天然水库,帮助群众发展渔业,增加了经济收入。苏雅拉同志就是这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塑造着不平凡的人生,他的心中永远装着祖国的边防保卫事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为创造平安和谐辖区贡献自己的青春年华!134612118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王潇环球网134612118000011[]{"email":"wangxiao@huanqiu.com","name":"王潇"}
苏雅拉推荐理由:苏雅拉入伍以来扎根边疆,一心为民,默默奉献。2006年7月他被任命为乌兰苏木巴音查干嘎查副书记,与医学院毕业的妻子在边境地区建立起集警务室、医务室于一体的“夫妻警务室”。累计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300余件,帮助牧民挽回经济损失6万余元,参与抢险5次。成为辖区群众可亲、可信、可敬的好“安达”。他先后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曾当选巴彦淖尔市首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2009年被公安部评为公安边防部队群众工作先进个人;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先进工作者”,被授予“内蒙古五四青年奖章”;2011年在第三届感动内蒙古人物评选活动中荣获感动内蒙古人物奖。事迹材料:苏雅拉,现任内蒙古巴彦淖尔乌拉特中旗巴音乌兰边防派出所副所长。入伍以来,他始终牢记宗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奉献边疆,在乌拉特草原谱写了一曲曲警民鱼水情深的赞歌,被群众喻为好“安达”。2007年以来,先后荣获巴彦淖尔市首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感动内蒙古十大人物”、“内蒙古百佳文明服务标兵”以及“自治区先进工作者”、“内蒙古青年五四奖章”等多项殊荣,被公安部评为“公安边防部队新时期群众工作先进个人”,荣立个人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苏雅拉负责的第二警务区面积916平方公里、人口287户,群众居住高度分散,交通通信不便,治安防范、打击难度较大。苏雅拉发挥一名民族干部地利人和的优势,广泛布建治安耳目和信息员,并把警务区群众按地理位置划分成12个联防组,构建群众性防范网络;调整完善各个治保会和草原110联防队,开展经常性的巡逻、宣传活动,提高接处警效率。2011年5月,通过草原110及时制止近30人参与的械斗事件,避免了事态扩大;2012年2月,将路过时顺手牵羊的2名盗窃人员在还未走出警务区时就顺利抓获,赢得群众的好评……在苏雅拉的努力下,现在,他的警务区已成为发案最少、群众安全感最高的地区之一。 情感所系、职责所在的苏雅拉,每次走访都会详细掌握群众生产生活、邻里关系等情况,及时发现矛盾纠纷隐患,迂回引导调解,消除于萌芽、化解于无形。担任管区民警以来,他先后消除邻里矛盾25起,化解劳资纠纷11起……2010年9月,他帮助2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讨回拖欠工钱12万元,成功化解了务工人员因围困项目部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但,令人赞不绝口的是,他曾将一个远近闻名的“边境问题村”变成“牧区和谐村”。那是第二警务区的吉日格楞图嘎查,面积28平方公里,仅100多户群众来自近10个省区,人均耕地不足2亩,土地纠纷、争抢水源纠纷时有发生,村民曾多次进旗、进市甚至进京上访。接管工作后,苏雅拉积极争取相关部门对耕地进行重新测定,发动嘎查支部开展“五星级文明示范户”评选活动,组织24名党员成立“农忙互助突击队”,经过3年努力,如今吉日格楞图嘎查上访没了、纠纷少了、风气好了,乌拉特中旗政法委书记曾撰文《意想不到的变化》,表示欣慰与鼓励。群众的困难牵动着苏雅拉的心,他以牧民儿子的纯朴内心与边防卫士的爱民情怀,倾其所能、尽心尽力为辖区返贫的群众排忧解难做好事。他先后帮助5户新出现的无固定收入群众申请享受低保补助,帮助7个家庭渡过生产生活难关……苏雅拉把工作重心放在“授人以渔”,经与嘎查支部协商、认真商讨改进群众生产结构的基础上,由嘎查支部担保争取贷款30万元,帮助8户群众发展绒山羊养殖项目;为4户特困群众协调争取小额贷款5万元,帮助引进种兔和长白瘦肉猪;充分开发和利用嘎查天然水库,帮助群众发展渔业,增加了经济收入。苏雅拉同志就是这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塑造着不平凡的人生,他的心中永远装着祖国的边防保卫事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为创造平安和谐辖区贡献自己的青春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