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wU6k china.huanqiu.comarticle内蒙古:马晓丽/e3pmh1nnq/e3pmtdr7f马晓丽推荐理由:马晓丽是满洲里市第五中学的一名一线教师,2000年走上工作岗位。在她11年的教师生涯中,以高尚的师德风范、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认真扎实的工作作风,不辞辛劳的班主任工作,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热情真诚的待人品质,不竭的创新意识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信任、学校的任可。2010年12月马晓丽老师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班主任,在平凡的岗位上她用自己的激情、执着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人物事迹:辛苦从教,埋头躬耕自小受恩师的影响,立志长大后要做一名人民教师,高考志愿栏里她坚定的填下师范院校的名字,而后如愿以偿的做了一名教师。对学生,她有一种特殊的情怀。为了她的学生,直到临产的当天她仍然坚持着两个班级的课,老师们都劝她快点休假吧,万一正上课时孩子要出生那多危险啊,她却笑笑风趣的说:“那样太好了,我的宝贝着急出来听我讲课啊,哈哈,我多自豪啊!”老师们无奈的摇摇头,眼中满是关切和怜惜。 为了她的学生,3岁的儿子全身3度烫伤的时候她都没有请假一天。看着每天躺在床上用铁架罩住的不停的哭的儿子,她的心如刀绞,那么小的宝贝疼的受不了啊,又怕他乱动,无奈只能用铁罩罩住,心疼啊,多想陪在孩子身边啊,可是想到她即将面临中考的学生们,她咬紧牙关,请来了保姆照顾孩子,为的是能够全身心的陪伴她的学生们顺利度过中考前的冲刺的日子。同为教师的老公给予了她理解和支持,家长们得知此情况后,纷纷来到学校告诉马老师他们可以轮班看护孩子,谢谢马老师为他们的孩子们所做的一切。望着诚恳无比的家长们,马老师感动着,更是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自己的理念:以父母之心做教育。为了她的学生,十年来她一直坚持着在班级家长出差的时候每天给孩子打去关切的电话;十年来她一直坚持每天为来不及吃早饭的孩子准备早餐,她会事先在办公室的抽屉里准备好或者早上现跑出去给孩子买来,第一节下课后拉着孩子的手来到办公室看着孩子把早饭吃完;十年来她一直坚持每周走进一个家庭,进行家访工作,每次都提前准备家访的材料,依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家庭制定对应的家访方案,在家访的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她与家长们自然、真诚的沟通,本着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与家长间达成共识。为了她的学生,每天她都会第一个来到班级,是全校来的最早的老师;每天她都会最后一个离开,是全校走的最晚的老师……她深深懂得对每个学生家庭来说,每位学生都是百分之百,不允许老师对孩子受教育的权利有任何侵害,老师应集社会责任感与人们美好情感于一身。铸就师魂,走进学生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 “师爱”是为师之“魂”。教育的全部秘诀就是一个字——“爱”,“爱”每一个孩子,让孩子们在被爱中学会“爱”,学会做人。马晓丽老师在用自己的生命和激情面对她的教师工作,在她的举手投足间,一颦一蹙间无不充溢着深厚真诚的“师爱”。她的学生对她有着超乎寻常的向心力和信赖感,也因此在学生的心理满是对她的认同与由衷的敬佩。作为班主任最担心的应该是接“二手班”,为了能够让孩子们接受她,在见面的前一天晚上她对着学籍表记下每个人的名字和面貌,向自己的记忆力发出挑战,当全部记完名字时天都已经亮了。早早的来到班级门口,当她握着每位进教室的同学的手叫出他们的名字欢迎他们来到新家时,孩子们脸上写着诧异,写着惊喜,写着幸福,写着对未来家的期望,可想而知这一刻,她和孩子们之间变得亲密起来,同时也开始了属于她们自己的新的生活……作为班主任她一直在努力构建民主、和谐、彰显个性的班集体。在班级里她让学生制定班规,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他们感受到的是我是班级的主人,懂得了必须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作为班主任她特别注重班集体的文化建设;布置班级文化墙,创建班级博客,彰显学生个性、才艺,通过设立自我介绍、班级要闻、班务日志、学生随笔、留言版、美文赏析等板块,为学生成功搭建了展示平台,同时也让家长们随时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为家校联系搭建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作为班主任,她注重教育的潜移默化,在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寓教于乐。(1)班级“拍卖会”为了募集班级活动经费,马老师和学生们想到了“拍卖自己物品”。在征得家长同意的情况下,同学们带来自己珍藏的物品作为拍卖品,现场拍卖,起价2元,30元封顶(钱原则上是自己的压岁钱,再次感谢家长朋友们的大力支持)。策划小组进行了精心的准备,拍卖师三名,礼仪员4名,记录员一名,摄像师两名。拍卖会现场热闹非凡,大家带着新奇,带着对家的热爱,纷纷响应,争先恐后的不停的出价,涨价,哈哈哈,笑声不断,拍卖锤敲击讲桌的声音不断,拍卖师的喊声不断......相信这段记忆会永存马老师和孩子们的心中.(2)开展班级阳光体育运动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当下教育的主题,为了让孩子们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很好的意志力,马老师带领孩子在班级积极的开展了阳光体育运动。每两周进行一次,以小组为单位,她与学生共同商议确立比赛项目,比如二人三足、20米钓瓶、智力拼图等等,孩子们以极高的热情参与到活动中来,当其他班级的孩子驻足观战的时候,当他们投来羡慕的目光时,孩子们脸上无比的自豪和幸福。在活动中学生不但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力,同时更加懂得在集体中生活要有团队意识、互帮互助,在班级形成极强的凝聚力。(3)“感恩节”主题活动七年级的感恩节班级邀请了部分家长代表与学生一起召开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父母的录音、孩子为父母写的信在互动中所有人感受到的是浓浓的爱;八年级的感恩节马老师有了新创意,在每位学生给父母的感谢信后面我都均附上一段话(与家长的交流、送上的祝福、对七仔的肯定、期许),她教孩子们把写好的信叠成了同心结,孩子们学的非常快,在兴奋中完成。感恩节当天,她和孩子们为每位到班级上课的老师送上真挚的祝福,尤其是语文课上,段老师因病在家休息,所有七仔对着电话高喊:“段老师,节日快乐,您辛苦了,我们想念您,好好休息,我们等着您回来......"这点点滴滴的记忆,这温馨的画面让我们每一个人倍感温暖;九年级的感恩节正好赶上家长会,布置班级的时候每位同学的桌上都有一朵康乃馨、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在迎接家长的到来……(4)温馨的生日祝福自七年级开始,马老师带领她的学生们为过生日的同学送上一份特别的祝福——当天过生日的同学,早上进校门时,在校门口会有一位她最好的朋友站在门口手拿气球或鲜花(男、女生不同)及老师和同学们前一天为她准备的祝福卡片等候她的到来,收到这份礼物后,在校园里拿着气球(鲜花)的她(他)们自豪的、开心的在别人的羡慕的目光下来到教学楼前,那里还有一位她的好友等待她的到来,带给她的是拥抱和祝福,来到班级,全体同学会列队迎接她的到来,一起为她唱起生日祝福歌,小寿星在这一天感受到的是来自大家庭的温暖和浓浓情谊……就这样,马晓丽老师与学生朋友般地交流感情,让心灵体味心灵,用尊重赢得尊重,让学生在被爱中学会爱……执着探寻,构建理想课堂我们理想中的课堂应该是充满人文情怀、时时刻刻闪耀智慧光芒的课堂,是洋溢成长气息的课堂。马晓丽老师的课堂人文情怀浓郁,成为学生快乐学习、快乐交流、快乐成长的快乐梦工厂。在她的课堂上迟到了要在课间表演节目——唱京剧、打太极拳、学小沈阳的“超级大明星”、唱自己喜欢的歌、跳“篮球火”舞蹈,就这样看似呆板的课堂规矩变成了娱乐效果的“惩罚”,学生很喜欢。每周的数学辅导课,正常讲授内容后,要预留5分钟做游戏,比如兔子舞表演、徒手传递苹果……这样,每周的这节数学辅导课,学生不觉得厌烦,相反很盼望这节课的到来。她的课堂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她的课堂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把。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的“场”,设置问题“串”等等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为广阔的空间,在解决问题中逐步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和掌握了一系列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在经历了知识探寻中培养了推理能力,养成了良好的思维品质。当学生茫无头绪时,她能够及时给他们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她能够及时的唤起他们的力量。她努力的从学生的眼中读出愿望;她努力的从学生的回答中找出创造;她努力的使学生感受到在课堂上她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她努力的使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她努力的在课堂上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让学生们感受到和谐的欢快,发现的欣喜;以诚待人,谦逊做人无论是在哪个年级工作,总是用心做事、以诚待人与同事相处和睦。在工作中能团结老同志,带领新同志,认真落实学校部署安排的各项工作。同时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虚心向他人学习,把自己的教学经验无私传授给别人。年轻的班主任们总是将“疑难杂症”交给她,她总是会尽自己所能的帮忙。年轻的教师们亲切称她为“丽姐”,马老师也总是以自己特有的工作方法和热情带动和影响身边的教师,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总是换位思考,替别人想的多。同事们遇到不顺心的事,都愿意跟她说。她也总是耐心地倾听,对她们进行谈心、开导,力所能及帮助她们解决困难,从而得到了绝大多数教职工们的一致认可。汗水的甘霖浇灌出璀璨的花朵,她先后获得了如下荣誉:(1) 2010年6月在第二十一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中教学成绩优异,被评为数学竞赛优秀教练;(2) 2010年12月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班主任;(3) 2010年9月荣获满洲里市第六届“名教师”称号;(4) 2009年9月获得满洲里市“学科骨干教师”荣誉称号;(5) 2010年4月在呼伦贝尔市第五届初中数学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6) 2004年12月在满洲里市第五届教学能手评选中荣获优秀教学能手称号;(7)2006年10月《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性质》优质课被评为2006年“辽教杯”内蒙古自治区现代教育技术成果三等奖;(8)2008年10月论文《“实数”教学设计》在呼伦贝尔市教育学会数学教学研究会第三届年会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9)2008年12月教案《一次函数的性质》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届青年教师新课程教案设计大赛中荣获初中组数学科二等奖;(10)2009年12月论文《教学与实际“手”相牵,数学与生活紧相连》被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学术委员会评为2009年优秀论文二等奖;(11)2009年12月论文《捕捉生活数学元素,提升学生思维空间》获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创新教育教学优秀学术论文奖”(12)2010年12月学术论文《增强作业的实效,减轻学生的负担》被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学会评为二等奖;(13)2005年3月所参与的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中学数学“自学探究式”教学研究》结题;(14)2008年5月所带的九年十二班在“2007—2008学年度被评为呼伦贝尔市级先进班集体”;(15)2010年4月所带的八年七班在“2009—2010学年度被评为呼伦贝尔市级先进班集体”;(16)2008年4月所带学生荀彦涵获得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二等奖;(17)2009年6月所带的二名学生获得“希望杯”全国邀请赛中学组国家级三等奖(18)2010年6月所带的三名学生获得“希望杯”全国邀请赛中学组国家级二等奖教海无涯,丹心永驻,征途漫漫,烛光不息。一个人只有酷爱自己的事业,他的生命之火才会灼灼燃烧。“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永远是激励她前进的座右铭。134612076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王潇环球网134612076000011[]{"email":"wangxiao@huanqiu.com","name":"王潇"}
马晓丽推荐理由:马晓丽是满洲里市第五中学的一名一线教师,2000年走上工作岗位。在她11年的教师生涯中,以高尚的师德风范、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认真扎实的工作作风,不辞辛劳的班主任工作,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热情真诚的待人品质,不竭的创新意识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信任、学校的任可。2010年12月马晓丽老师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班主任,在平凡的岗位上她用自己的激情、执着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人物事迹:辛苦从教,埋头躬耕自小受恩师的影响,立志长大后要做一名人民教师,高考志愿栏里她坚定的填下师范院校的名字,而后如愿以偿的做了一名教师。对学生,她有一种特殊的情怀。为了她的学生,直到临产的当天她仍然坚持着两个班级的课,老师们都劝她快点休假吧,万一正上课时孩子要出生那多危险啊,她却笑笑风趣的说:“那样太好了,我的宝贝着急出来听我讲课啊,哈哈,我多自豪啊!”老师们无奈的摇摇头,眼中满是关切和怜惜。 为了她的学生,3岁的儿子全身3度烫伤的时候她都没有请假一天。看着每天躺在床上用铁架罩住的不停的哭的儿子,她的心如刀绞,那么小的宝贝疼的受不了啊,又怕他乱动,无奈只能用铁罩罩住,心疼啊,多想陪在孩子身边啊,可是想到她即将面临中考的学生们,她咬紧牙关,请来了保姆照顾孩子,为的是能够全身心的陪伴她的学生们顺利度过中考前的冲刺的日子。同为教师的老公给予了她理解和支持,家长们得知此情况后,纷纷来到学校告诉马老师他们可以轮班看护孩子,谢谢马老师为他们的孩子们所做的一切。望着诚恳无比的家长们,马老师感动着,更是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自己的理念:以父母之心做教育。为了她的学生,十年来她一直坚持着在班级家长出差的时候每天给孩子打去关切的电话;十年来她一直坚持每天为来不及吃早饭的孩子准备早餐,她会事先在办公室的抽屉里准备好或者早上现跑出去给孩子买来,第一节下课后拉着孩子的手来到办公室看着孩子把早饭吃完;十年来她一直坚持每周走进一个家庭,进行家访工作,每次都提前准备家访的材料,依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家庭制定对应的家访方案,在家访的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她与家长们自然、真诚的沟通,本着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与家长间达成共识。为了她的学生,每天她都会第一个来到班级,是全校来的最早的老师;每天她都会最后一个离开,是全校走的最晚的老师……她深深懂得对每个学生家庭来说,每位学生都是百分之百,不允许老师对孩子受教育的权利有任何侵害,老师应集社会责任感与人们美好情感于一身。铸就师魂,走进学生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 “师爱”是为师之“魂”。教育的全部秘诀就是一个字——“爱”,“爱”每一个孩子,让孩子们在被爱中学会“爱”,学会做人。马晓丽老师在用自己的生命和激情面对她的教师工作,在她的举手投足间,一颦一蹙间无不充溢着深厚真诚的“师爱”。她的学生对她有着超乎寻常的向心力和信赖感,也因此在学生的心理满是对她的认同与由衷的敬佩。作为班主任最担心的应该是接“二手班”,为了能够让孩子们接受她,在见面的前一天晚上她对着学籍表记下每个人的名字和面貌,向自己的记忆力发出挑战,当全部记完名字时天都已经亮了。早早的来到班级门口,当她握着每位进教室的同学的手叫出他们的名字欢迎他们来到新家时,孩子们脸上写着诧异,写着惊喜,写着幸福,写着对未来家的期望,可想而知这一刻,她和孩子们之间变得亲密起来,同时也开始了属于她们自己的新的生活……作为班主任她一直在努力构建民主、和谐、彰显个性的班集体。在班级里她让学生制定班规,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他们感受到的是我是班级的主人,懂得了必须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作为班主任她特别注重班集体的文化建设;布置班级文化墙,创建班级博客,彰显学生个性、才艺,通过设立自我介绍、班级要闻、班务日志、学生随笔、留言版、美文赏析等板块,为学生成功搭建了展示平台,同时也让家长们随时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为家校联系搭建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作为班主任,她注重教育的潜移默化,在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寓教于乐。(1)班级“拍卖会”为了募集班级活动经费,马老师和学生们想到了“拍卖自己物品”。在征得家长同意的情况下,同学们带来自己珍藏的物品作为拍卖品,现场拍卖,起价2元,30元封顶(钱原则上是自己的压岁钱,再次感谢家长朋友们的大力支持)。策划小组进行了精心的准备,拍卖师三名,礼仪员4名,记录员一名,摄像师两名。拍卖会现场热闹非凡,大家带着新奇,带着对家的热爱,纷纷响应,争先恐后的不停的出价,涨价,哈哈哈,笑声不断,拍卖锤敲击讲桌的声音不断,拍卖师的喊声不断......相信这段记忆会永存马老师和孩子们的心中.(2)开展班级阳光体育运动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当下教育的主题,为了让孩子们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很好的意志力,马老师带领孩子在班级积极的开展了阳光体育运动。每两周进行一次,以小组为单位,她与学生共同商议确立比赛项目,比如二人三足、20米钓瓶、智力拼图等等,孩子们以极高的热情参与到活动中来,当其他班级的孩子驻足观战的时候,当他们投来羡慕的目光时,孩子们脸上无比的自豪和幸福。在活动中学生不但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力,同时更加懂得在集体中生活要有团队意识、互帮互助,在班级形成极强的凝聚力。(3)“感恩节”主题活动七年级的感恩节班级邀请了部分家长代表与学生一起召开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父母的录音、孩子为父母写的信在互动中所有人感受到的是浓浓的爱;八年级的感恩节马老师有了新创意,在每位学生给父母的感谢信后面我都均附上一段话(与家长的交流、送上的祝福、对七仔的肯定、期许),她教孩子们把写好的信叠成了同心结,孩子们学的非常快,在兴奋中完成。感恩节当天,她和孩子们为每位到班级上课的老师送上真挚的祝福,尤其是语文课上,段老师因病在家休息,所有七仔对着电话高喊:“段老师,节日快乐,您辛苦了,我们想念您,好好休息,我们等着您回来......"这点点滴滴的记忆,这温馨的画面让我们每一个人倍感温暖;九年级的感恩节正好赶上家长会,布置班级的时候每位同学的桌上都有一朵康乃馨、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在迎接家长的到来……(4)温馨的生日祝福自七年级开始,马老师带领她的学生们为过生日的同学送上一份特别的祝福——当天过生日的同学,早上进校门时,在校门口会有一位她最好的朋友站在门口手拿气球或鲜花(男、女生不同)及老师和同学们前一天为她准备的祝福卡片等候她的到来,收到这份礼物后,在校园里拿着气球(鲜花)的她(他)们自豪的、开心的在别人的羡慕的目光下来到教学楼前,那里还有一位她的好友等待她的到来,带给她的是拥抱和祝福,来到班级,全体同学会列队迎接她的到来,一起为她唱起生日祝福歌,小寿星在这一天感受到的是来自大家庭的温暖和浓浓情谊……就这样,马晓丽老师与学生朋友般地交流感情,让心灵体味心灵,用尊重赢得尊重,让学生在被爱中学会爱……执着探寻,构建理想课堂我们理想中的课堂应该是充满人文情怀、时时刻刻闪耀智慧光芒的课堂,是洋溢成长气息的课堂。马晓丽老师的课堂人文情怀浓郁,成为学生快乐学习、快乐交流、快乐成长的快乐梦工厂。在她的课堂上迟到了要在课间表演节目——唱京剧、打太极拳、学小沈阳的“超级大明星”、唱自己喜欢的歌、跳“篮球火”舞蹈,就这样看似呆板的课堂规矩变成了娱乐效果的“惩罚”,学生很喜欢。每周的数学辅导课,正常讲授内容后,要预留5分钟做游戏,比如兔子舞表演、徒手传递苹果……这样,每周的这节数学辅导课,学生不觉得厌烦,相反很盼望这节课的到来。她的课堂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她的课堂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把。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的“场”,设置问题“串”等等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为广阔的空间,在解决问题中逐步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和掌握了一系列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在经历了知识探寻中培养了推理能力,养成了良好的思维品质。当学生茫无头绪时,她能够及时给他们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她能够及时的唤起他们的力量。她努力的从学生的眼中读出愿望;她努力的从学生的回答中找出创造;她努力的使学生感受到在课堂上她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她努力的使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她努力的在课堂上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让学生们感受到和谐的欢快,发现的欣喜;以诚待人,谦逊做人无论是在哪个年级工作,总是用心做事、以诚待人与同事相处和睦。在工作中能团结老同志,带领新同志,认真落实学校部署安排的各项工作。同时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虚心向他人学习,把自己的教学经验无私传授给别人。年轻的班主任们总是将“疑难杂症”交给她,她总是会尽自己所能的帮忙。年轻的教师们亲切称她为“丽姐”,马老师也总是以自己特有的工作方法和热情带动和影响身边的教师,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总是换位思考,替别人想的多。同事们遇到不顺心的事,都愿意跟她说。她也总是耐心地倾听,对她们进行谈心、开导,力所能及帮助她们解决困难,从而得到了绝大多数教职工们的一致认可。汗水的甘霖浇灌出璀璨的花朵,她先后获得了如下荣誉:(1) 2010年6月在第二十一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中教学成绩优异,被评为数学竞赛优秀教练;(2) 2010年12月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班主任;(3) 2010年9月荣获满洲里市第六届“名教师”称号;(4) 2009年9月获得满洲里市“学科骨干教师”荣誉称号;(5) 2010年4月在呼伦贝尔市第五届初中数学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6) 2004年12月在满洲里市第五届教学能手评选中荣获优秀教学能手称号;(7)2006年10月《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性质》优质课被评为2006年“辽教杯”内蒙古自治区现代教育技术成果三等奖;(8)2008年10月论文《“实数”教学设计》在呼伦贝尔市教育学会数学教学研究会第三届年会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9)2008年12月教案《一次函数的性质》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届青年教师新课程教案设计大赛中荣获初中组数学科二等奖;(10)2009年12月论文《教学与实际“手”相牵,数学与生活紧相连》被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学术委员会评为2009年优秀论文二等奖;(11)2009年12月论文《捕捉生活数学元素,提升学生思维空间》获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创新教育教学优秀学术论文奖”(12)2010年12月学术论文《增强作业的实效,减轻学生的负担》被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学会评为二等奖;(13)2005年3月所参与的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中学数学“自学探究式”教学研究》结题;(14)2008年5月所带的九年十二班在“2007—2008学年度被评为呼伦贝尔市级先进班集体”;(15)2010年4月所带的八年七班在“2009—2010学年度被评为呼伦贝尔市级先进班集体”;(16)2008年4月所带学生荀彦涵获得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二等奖;(17)2009年6月所带的二名学生获得“希望杯”全国邀请赛中学组国家级三等奖(18)2010年6月所带的三名学生获得“希望杯”全国邀请赛中学组国家级二等奖教海无涯,丹心永驻,征途漫漫,烛光不息。一个人只有酷爱自己的事业,他的生命之火才会灼灼燃烧。“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永远是激励她前进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