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wU6d china.huanqiu.comarticle内蒙古:郭晋龙/e3pmh1nnq/e3pmtdr7f郭晋龙推荐理由:郭晋龙,呼和浩特铁路局焊轨段电工高级技师,参加工作30多年,在钢轨焊接生产线的多台进口设备的维修、技术改造和科技研发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得十一项省部级各类奖项,两项全国职工技术创新奖项。两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还获得了 “全国知识型职工标兵”、“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和国务院授予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被呼铁局职工誉为 “蓝领专家”。人物事迹:郭晋龙同志参加工作时只有初中文化,经过多年的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长为强、弱电方面的高技能人才。他以精湛的维修技术,先后17次应邀紧急赴武汉等9个铁路局和中铁工程局所属的11个焊轨厂维修瑞士进口G系列钢轨焊接机、中频电源淬火设备和钢轨探伤列车等电气疑难故障,为兄弟单位挽回了因设备故障停产造成的损失400余万元。多次与瑞士、德国、法国、瑞典、美国、印度等外国专家进行技术交流,为瑞士进口G系列钢轨焊接机、法国进口吉斯玛系列钢轨接头精磨机、钢轨焊缝推瘤机的设计缺陷提出了改进建议,得到了法国公司、瑞士公司和铁道部的采纳。郭晋龙同志的先进事迹2006年在央视“劳动者之歌”等中央各大媒体进行了集中报道后,他没有骄傲,没有坐吃老本,而是继续为内蒙古铁路建设作贡献。他赴北京、去南方,钻图书馆下现场,网上查阅了大量的技术资料,加班加点带领着工作室的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攻坚克难,又研发了5项创新项目。其中,钢轨辊道输送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可调整主轴中心距、中心高三轴的钢轨钻床、钢轨自动吊具的定位装置、钢轨淬火电感应加热线圈随动装置、钢轨淬火导向、定位压紧装置分别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07年他研究的“双频正火设备及工艺”获得了全国“第二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之后,他没有停步,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深化改进,最终荣获了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成为中国铁路和内蒙古工人登上国家科技最高领奖台的第一人。目前,国内已有21条钢轨焊接生产线采用了这项设备及工艺技术。 郭晋龙同志在2008年新建的焊轨段长钢轨焊接基地建设中,承担着5个车间的供电和通信项建设任务,设计了百米钢轨进轨输送线的控制系统。在此期间,负责并参与了新引进的钢轨焊缝精磨机和最新一代钢轨焊接机的安装调试工作,对钢轨焊接机的一处设计问题进行了改进,对另一处设计提出改进建议。焊轨基地建成试投产后,查找出并解决了钢轨焊接机的15个故障,为此,向焊轨段领导建议了赔偿方案,外国公司给予了焊轨段9.1万欧元的赔偿。他自从调入焊轨段以来,先后参与和主持了35项技改和研发项目,其中19项大型技术创新、科技研发项目获国家、省、部、地市(局)级奖项,16项创新改造有效解决了生产实际难题,累计为国家和企业挽回资金损失900余万元,创造价值1100余万元。2011年,郭晋龙再一次成为全国重点宣传人物,呼铁局党政工团、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先后下发了《关于开展向郭晋龙同志学习的决定》,铁道部党组也下发了《关于开展向郭晋龙同志学习的通知》,学习活动迅速在全局、全区和全国铁路广大干部职工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和人民铁道、内蒙古日报、内蒙古电视台等多家省部级主流媒体先后对郭晋龙先进事迹进行了集中报道,规格之高、范围之广、数量之多、影响面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引起了社会各阶段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仅2011年就3次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2000年以来,郭晋龙以优异的创新业绩,完成了从“技术型工人”到“技能型工人”再到“专家型工人”的转变,从而实现了他立志勤奋学习、不断钻研、致力创新、回报社会的夙愿。134612070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王潇环球网134612070000011[]{"email":"wangxiao@huanqiu.com","name":"王潇"}
郭晋龙推荐理由:郭晋龙,呼和浩特铁路局焊轨段电工高级技师,参加工作30多年,在钢轨焊接生产线的多台进口设备的维修、技术改造和科技研发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得十一项省部级各类奖项,两项全国职工技术创新奖项。两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还获得了 “全国知识型职工标兵”、“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和国务院授予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被呼铁局职工誉为 “蓝领专家”。人物事迹:郭晋龙同志参加工作时只有初中文化,经过多年的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长为强、弱电方面的高技能人才。他以精湛的维修技术,先后17次应邀紧急赴武汉等9个铁路局和中铁工程局所属的11个焊轨厂维修瑞士进口G系列钢轨焊接机、中频电源淬火设备和钢轨探伤列车等电气疑难故障,为兄弟单位挽回了因设备故障停产造成的损失400余万元。多次与瑞士、德国、法国、瑞典、美国、印度等外国专家进行技术交流,为瑞士进口G系列钢轨焊接机、法国进口吉斯玛系列钢轨接头精磨机、钢轨焊缝推瘤机的设计缺陷提出了改进建议,得到了法国公司、瑞士公司和铁道部的采纳。郭晋龙同志的先进事迹2006年在央视“劳动者之歌”等中央各大媒体进行了集中报道后,他没有骄傲,没有坐吃老本,而是继续为内蒙古铁路建设作贡献。他赴北京、去南方,钻图书馆下现场,网上查阅了大量的技术资料,加班加点带领着工作室的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攻坚克难,又研发了5项创新项目。其中,钢轨辊道输送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可调整主轴中心距、中心高三轴的钢轨钻床、钢轨自动吊具的定位装置、钢轨淬火电感应加热线圈随动装置、钢轨淬火导向、定位压紧装置分别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07年他研究的“双频正火设备及工艺”获得了全国“第二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之后,他没有停步,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深化改进,最终荣获了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成为中国铁路和内蒙古工人登上国家科技最高领奖台的第一人。目前,国内已有21条钢轨焊接生产线采用了这项设备及工艺技术。 郭晋龙同志在2008年新建的焊轨段长钢轨焊接基地建设中,承担着5个车间的供电和通信项建设任务,设计了百米钢轨进轨输送线的控制系统。在此期间,负责并参与了新引进的钢轨焊缝精磨机和最新一代钢轨焊接机的安装调试工作,对钢轨焊接机的一处设计问题进行了改进,对另一处设计提出改进建议。焊轨基地建成试投产后,查找出并解决了钢轨焊接机的15个故障,为此,向焊轨段领导建议了赔偿方案,外国公司给予了焊轨段9.1万欧元的赔偿。他自从调入焊轨段以来,先后参与和主持了35项技改和研发项目,其中19项大型技术创新、科技研发项目获国家、省、部、地市(局)级奖项,16项创新改造有效解决了生产实际难题,累计为国家和企业挽回资金损失900余万元,创造价值1100余万元。2011年,郭晋龙再一次成为全国重点宣传人物,呼铁局党政工团、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先后下发了《关于开展向郭晋龙同志学习的决定》,铁道部党组也下发了《关于开展向郭晋龙同志学习的通知》,学习活动迅速在全局、全区和全国铁路广大干部职工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和人民铁道、内蒙古日报、内蒙古电视台等多家省部级主流媒体先后对郭晋龙先进事迹进行了集中报道,规格之高、范围之广、数量之多、影响面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引起了社会各阶段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仅2011年就3次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2000年以来,郭晋龙以优异的创新业绩,完成了从“技术型工人”到“技能型工人”再到“专家型工人”的转变,从而实现了他立志勤奋学习、不断钻研、致力创新、回报社会的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