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wT9N china.huanqiu.comarticle黑龙江:周学军/e3pmh1nnq/e3pmtdr7f周学军推荐理由:他,一脸的宽厚,一身的朴实。他,子承父业,扎根边疆。身残志坚,凭借坚强意志、无私奉献和永远追求生命的最大值精神,默默的奉献气象事业24载,为边疆气象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既往的谱写着气象世家的佳话,传承着边疆气象人的无怨无悔的默默奉献精神。人物事迹:在漠河气象部门一提起周学军,就不得不提到他的父亲周儒锵,一位扎根边疆41年,艰苦创业的气象典型人物。作为周儒锵的小儿子,从小他就将父亲这种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正是父亲的言传身教,1988年,年仅18岁的周学军就参加了气象工作,他努力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先后在黑龙江省气象干部中专学校、南京气象学院和黑龙江电大等学校进修,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如今,他已在气象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了24载。24年中,他从观测员、预审员到预报员一点一滴做起。由于工作踏实、表现突出,1999年,他被任命为漠河县气象局行政副局长。任职期间,他以自己的甘于奉献的精神、团结务实的工作作风,配合班子其他成员在短短的几年间改变了气象局环境差,工作效率低的局面。更要求全局职工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在他的带动下,单位涌现了一批思想、业务过硬的人才。这批人才现分布在大兴安岭的各县局乃至省局,担当要职,更有人在东三省岗位大练兵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让漠河局成为一支拉得出、叫得响、思想业务素质过硬的队伍,也让气象局成为地方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参谋和助手。 2008年,已经成为漠河县气象局局长的他,并没有因为先前取得的成绩而骄傲自满。上任后,他将防火与防汛工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年防火期与汛期,他总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把自己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每天坚守在服务第一线。即使在外地出差时也不停打电话向值班人员询问天气情况。每遇到重大天气过程必会亲自坐镇指挥。尤其在2010年5月3日,兴安镇发生1985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水灾,形势极为严峻。闻讯他立刻组织分配工作,自己更是同县领导一起奔赴水灾现场。在他的带领下,漠河气象局在重大灾情服务中经受住了考验,为政府领导指挥抢险救灾提供了重要保障。在长期的防灾减灾工作中,他建立起了漠河气象多部门联动机制。为确保全县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森林资源安全,减少各项损失做出积极贡献。漠河,一个有“不夜城”之称的旅游城。重大活动多之又多,在每年为县里举办国际冰雪汽车越野赛、北极光节等重大社会活提供的保障服务中,他废寝忘食,带领服务人员,全方位地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积极地发挥部门参谋作用。各项重大社会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提高了漠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促进了漠河生态旅游和招商引资等各项产业的发展。多年来,他亲自把关的各种服务材料几百期,其内容详实准确、建议科学合理。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漠河县气象局多次获得“青年文明号”、“先进单位”、“森林防火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他本人也连年获得“先进个人”、“劳模”等光荣称号,各级领导无不称赞。也许你会认为,这些工作不过是累些,做有何难?但只有看到他时,你才会明白。大概是上天考验他对气象事业的忠诚,早在 1992年8月,他因一次为气象站搬运新设备,不幸右脚踝受伤,后来几度恶化,两年后切除踝骨,即便如此,他毅然拄着双拐坚持工作。正是这时,他用坚强的意志练得一手好字,写得一腹好文章。更是这时,他拄双拐,代表父亲在全国进行讲演。2003年,已是高级工程师的他在搬运设备时,又一次受伤,导致左上臂骨折。如今,长时间超负荷工作,日积月累,他已浑身是病,但就是这个右脚伤残、左臂钢针、拄着拐杖、浑身是毛病的中年人,仍无怨无悔地坚持在气象一线,为漠河的气象事业默默奉献着。134604708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王潇环球网134604708000011[]{"email":"wangxiao@huanqiu.com","name":"王潇"}
周学军推荐理由:他,一脸的宽厚,一身的朴实。他,子承父业,扎根边疆。身残志坚,凭借坚强意志、无私奉献和永远追求生命的最大值精神,默默的奉献气象事业24载,为边疆气象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既往的谱写着气象世家的佳话,传承着边疆气象人的无怨无悔的默默奉献精神。人物事迹:在漠河气象部门一提起周学军,就不得不提到他的父亲周儒锵,一位扎根边疆41年,艰苦创业的气象典型人物。作为周儒锵的小儿子,从小他就将父亲这种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正是父亲的言传身教,1988年,年仅18岁的周学军就参加了气象工作,他努力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先后在黑龙江省气象干部中专学校、南京气象学院和黑龙江电大等学校进修,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如今,他已在气象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了24载。24年中,他从观测员、预审员到预报员一点一滴做起。由于工作踏实、表现突出,1999年,他被任命为漠河县气象局行政副局长。任职期间,他以自己的甘于奉献的精神、团结务实的工作作风,配合班子其他成员在短短的几年间改变了气象局环境差,工作效率低的局面。更要求全局职工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在他的带动下,单位涌现了一批思想、业务过硬的人才。这批人才现分布在大兴安岭的各县局乃至省局,担当要职,更有人在东三省岗位大练兵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让漠河局成为一支拉得出、叫得响、思想业务素质过硬的队伍,也让气象局成为地方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参谋和助手。 2008年,已经成为漠河县气象局局长的他,并没有因为先前取得的成绩而骄傲自满。上任后,他将防火与防汛工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年防火期与汛期,他总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把自己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每天坚守在服务第一线。即使在外地出差时也不停打电话向值班人员询问天气情况。每遇到重大天气过程必会亲自坐镇指挥。尤其在2010年5月3日,兴安镇发生1985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水灾,形势极为严峻。闻讯他立刻组织分配工作,自己更是同县领导一起奔赴水灾现场。在他的带领下,漠河气象局在重大灾情服务中经受住了考验,为政府领导指挥抢险救灾提供了重要保障。在长期的防灾减灾工作中,他建立起了漠河气象多部门联动机制。为确保全县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森林资源安全,减少各项损失做出积极贡献。漠河,一个有“不夜城”之称的旅游城。重大活动多之又多,在每年为县里举办国际冰雪汽车越野赛、北极光节等重大社会活提供的保障服务中,他废寝忘食,带领服务人员,全方位地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积极地发挥部门参谋作用。各项重大社会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提高了漠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促进了漠河生态旅游和招商引资等各项产业的发展。多年来,他亲自把关的各种服务材料几百期,其内容详实准确、建议科学合理。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漠河县气象局多次获得“青年文明号”、“先进单位”、“森林防火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他本人也连年获得“先进个人”、“劳模”等光荣称号,各级领导无不称赞。也许你会认为,这些工作不过是累些,做有何难?但只有看到他时,你才会明白。大概是上天考验他对气象事业的忠诚,早在 1992年8月,他因一次为气象站搬运新设备,不幸右脚踝受伤,后来几度恶化,两年后切除踝骨,即便如此,他毅然拄着双拐坚持工作。正是这时,他用坚强的意志练得一手好字,写得一腹好文章。更是这时,他拄双拐,代表父亲在全国进行讲演。2003年,已是高级工程师的他在搬运设备时,又一次受伤,导致左上臂骨折。如今,长时间超负荷工作,日积月累,他已浑身是病,但就是这个右脚伤残、左臂钢针、拄着拐杖、浑身是毛病的中年人,仍无怨无悔地坚持在气象一线,为漠河的气象事业默默奉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