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wT9x china.huanqiu.comarticle黑龙江:肖帅/e3pmh1nnq/e3pmtdr7f肖帅推荐理由:他是硕士研究生,也是普通一兵。高学历、高素质,对军营、对百姓的爱是那样的真挚深沉。看着边疆地区、少数民族极易失学孩子那渴望知识的眼神,看着驻地脆弱极易失衡的教育环境,他义无反顾地投身支教事业中去。为此,他殚精竭虑,多方奔走。支教兵教师没有任何工资补贴,祖国地理最北端人迹罕至的小山村,更缺乏鲜花和掌声,只想付出,不求回报,他甘之如饴。他是新时期雷锋精神的坚定实践者,他是八零后一代军人勇于担当的杰出代表。人物事迹:肖帅,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硕士研究生,1985年11月出生,2010年12月入伍,现为65943部队66分队战士,中共党员,上等兵军衔。他积极适应部队艰苦环境,立志军营勤奋锻炼、安心本职刻苦学习、发挥优长无私奉献,努力当好“理论辅导员”、“心理疏导员”、“文化小教员”、“政策讲解员”、“训练教练员”,在驻地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红村小学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主动到学校支教,在驻地引起强烈反响。作为一名普通士兵,他觉得虽然自己职位微小,但是在密切军民关系上,也应有爱民助民之责,所学知识只有应用到需要的地方,为群众排忧解难,才能实现真正的价值。从踏入驻地小学的第一天,他就把心思倾注在支援驻地教育上。他经常与学校老师一起研究教学管理工作,完善学校各项的规章制度,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一起与老师们进行教学公开课,旁听其他老师上课,时常与老师们在宿舍或家里沟通思想、交流经验。他时常到班级里去了解上课情况,抽查学生作业,不断地告诫学生,只有把书读好,他们才有希望,只有知识才能改变目前的贫困状况。他的真诚和热心深深感染了老师和学生,让读书声在贫困的山区更响亮。他的工作量比单一的部队生活要繁重得多,参加连队日常操课之余,一周要上两个班级的英语课、辅导课和晚自习,有时一周上课20多节,从早上七点半进班级,到晚上十一点左右才回到连队,但他毫无怨言。 在他的悉心辅导下,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也增强了,李丽和刘洋两名学生还在漠河县组织的英语竞赛中进入前十名。每当看到破旧的校舍、上不起学的孩子,他都感到心痛。他总是说:这里条件艰苦,但是我们不能让孩子没有文化,要让他们有知识、有出息、有希望、有未来。他积极与母校的老师和同学们联系,开展“手拉手”助学活动,积极宣传寻求各届帮助,在他的感召下,他的老师和同学纷纷慷慨解囊,为他支教学校的学生购买了110册书籍、420件衣物和价值500元的文教用品,解决了学生燃眉之急。他坚持进行家访活动,看到困难的家庭,他总是偷偷地留下几十块钱。学生病了,他就到家里探望,为困难的孩子垫付医药费。北红村是少数民族聚集地,有蒙古、满、朝鲜和鄂伦春等15个少数民族。肖帅在坚持支教中促进民族团结,引导学生和群众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学汉语,带领学生长期帮助村里鄂伦春族孤寡老人干活。在他的号召下,连队士官坚持每人每月拿出10元钱资助贫困4名少数民族学生。134604690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王潇环球网134604690000011[]{"email":"wangxiao@huanqiu.com","name":"王潇"}
肖帅推荐理由:他是硕士研究生,也是普通一兵。高学历、高素质,对军营、对百姓的爱是那样的真挚深沉。看着边疆地区、少数民族极易失学孩子那渴望知识的眼神,看着驻地脆弱极易失衡的教育环境,他义无反顾地投身支教事业中去。为此,他殚精竭虑,多方奔走。支教兵教师没有任何工资补贴,祖国地理最北端人迹罕至的小山村,更缺乏鲜花和掌声,只想付出,不求回报,他甘之如饴。他是新时期雷锋精神的坚定实践者,他是八零后一代军人勇于担当的杰出代表。人物事迹:肖帅,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硕士研究生,1985年11月出生,2010年12月入伍,现为65943部队66分队战士,中共党员,上等兵军衔。他积极适应部队艰苦环境,立志军营勤奋锻炼、安心本职刻苦学习、发挥优长无私奉献,努力当好“理论辅导员”、“心理疏导员”、“文化小教员”、“政策讲解员”、“训练教练员”,在驻地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红村小学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主动到学校支教,在驻地引起强烈反响。作为一名普通士兵,他觉得虽然自己职位微小,但是在密切军民关系上,也应有爱民助民之责,所学知识只有应用到需要的地方,为群众排忧解难,才能实现真正的价值。从踏入驻地小学的第一天,他就把心思倾注在支援驻地教育上。他经常与学校老师一起研究教学管理工作,完善学校各项的规章制度,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一起与老师们进行教学公开课,旁听其他老师上课,时常与老师们在宿舍或家里沟通思想、交流经验。他时常到班级里去了解上课情况,抽查学生作业,不断地告诫学生,只有把书读好,他们才有希望,只有知识才能改变目前的贫困状况。他的真诚和热心深深感染了老师和学生,让读书声在贫困的山区更响亮。他的工作量比单一的部队生活要繁重得多,参加连队日常操课之余,一周要上两个班级的英语课、辅导课和晚自习,有时一周上课20多节,从早上七点半进班级,到晚上十一点左右才回到连队,但他毫无怨言。 在他的悉心辅导下,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也增强了,李丽和刘洋两名学生还在漠河县组织的英语竞赛中进入前十名。每当看到破旧的校舍、上不起学的孩子,他都感到心痛。他总是说:这里条件艰苦,但是我们不能让孩子没有文化,要让他们有知识、有出息、有希望、有未来。他积极与母校的老师和同学们联系,开展“手拉手”助学活动,积极宣传寻求各届帮助,在他的感召下,他的老师和同学纷纷慷慨解囊,为他支教学校的学生购买了110册书籍、420件衣物和价值500元的文教用品,解决了学生燃眉之急。他坚持进行家访活动,看到困难的家庭,他总是偷偷地留下几十块钱。学生病了,他就到家里探望,为困难的孩子垫付医药费。北红村是少数民族聚集地,有蒙古、满、朝鲜和鄂伦春等15个少数民族。肖帅在坚持支教中促进民族团结,引导学生和群众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学汉语,带领学生长期帮助村里鄂伦春族孤寡老人干活。在他的号召下,连队士官坚持每人每月拿出10元钱资助贫困4名少数民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