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vRv4 china.huanqiu.comarticle神九航天员太空可用笔记本上网发微博/e3pmh1nnq/e3pmtdr7f在距离地球约300多公里的近圆轨道,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孤独”地飞行了200多天,等待与神舟九号飞船“相吻”,迎来首次载人交会对接。此前,“天宫一号”的两次出场亮相,已经被载入中国乃至世界的航天史。未来几天,“天宫一号”还将再次出场,在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中,为航天员营造温馨家园。睡眠睡袋镶在舱壁 像站着睡“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高10.4米、重8.5吨,分为实验舱和资源舱,舱体的最大直径达3.35米。与之前的载人航天器相比,“天宫一号”为航天员提供的可活动空间大大拓展,达15立方米,能够同时满足3名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需要。“天宫一号”的设计非常人性化。据介绍,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小舱内噪音、灯光等对航天员睡眠的影响,在目标飞行器的舱内,专门设计了航天员独立的睡眠区。在这个睡眠区里,设计了两个“房间”,以保证航天员在太空里也能睡上单间。为何是两个而不是三个“房间”?因为睡觉时是不能大家都去睡的,总要留下一个人来值班,因此两个“房间”已经足够。 睡袋是航天员在轨道上睡觉的“被子”。在“天宫一号”组合体里,为使航天员睡得舒服,技术人员专门设置了三个睡袋,也就是说,航天员在睡觉的时候不是大家混着盖“被子”,而是各人用各人的“被子”。每个“卧室”也都装有电话,便于航天员们互相联系,宜居性很强。航天员的睡袋固定在舱壁上,因此航天员看起来是站着入睡的。考虑到每个航天员的生活习惯不同,比如对光线的感觉就不同,技术人员在“卧室”灯光的设计中,就采用了可调节式的照明方案,航天员喜欢何种亮度,完全由他们自己随意进行调节。除了睡眠区外,“天宫一号”还包括一个仪表显示区、一个空间科学实验区、一个在轨锻炼区。生活发微博看大片 还能私聊在组合体里,除了为女航天员预备了单独的床铺和被子以外,还早已针对女航天员生理特点和生活需要进行了特殊关照。长期太空飞行,娱乐活动对于保证航天员稳定的情绪和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为保证航天员的娱乐,“天宫一号”组合体里还专门给航天员提供了用来娱乐的笔记本电脑,航天员在工作之余、在睡觉之前,可以用笔记本电脑来上上网、发发微博、看看CD大片,播放一些自己喜欢的歌曲和音乐,或者进行其他的娱乐活动。在组合体里,由于活动部件、电子部件等各种设备日夜不停地在工作,必然会发出各种声音。为最大限度地减轻噪声对航天员的影响,把这种影响降到最低点,科技人员在噪声的控制方面也动了不少心思。为保证航天员与爱人、孩子说说悄悄话的私密性,在“天宫一号”里,技术人员设置了专门的“密室”,在这个“密室”里,航天员与爱人说什么悄悄话别人是没法“偷听”的。还有,为保证航天员与控制中心和家人通话的亲切感,“天宫一号”首次实现了与地面双向的可视通话,航天员对着屏幕与领导、与家人进行视频和音频交流,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通过屏幕一目了然,极大地增加了亲切感。■天宫科技防毒面具包一拉即开10余个用金属搭扣包扎整齐的软包被固定在实验舱的舱壁上,这种金属搭扣的奇妙之处在于其固定性强,且拆卸简易,一拉即开。每个大小不一的软包都有着各自的使命,它们各司其职地为航天员的空居生活保驾护航,比如负责安全的有防毒面具包、灭火器包等,负责生活的有清洁用品包、食品包、内衣包等,负责实验的有乘员设备包、工具包等。自动化预警减工作量航天员在“天宫一号”组合体飞行期间,要借助舱内设置的各种仪表,来观察掌握“天宫一号”和飞船当前的飞行状态。在进行目标飞行器仪表设计的过程中,科技人员独具匠心,不仅充分考虑到仪表的功能,甚至连仪表安装的位置、形状、大小,仪表盘的颜色等诸多细节都考虑进去了,努力达到感觉舒适。为了减轻航天员的工作量、节省更多的精力,科技人员还设计了各种自动化预警装置,因此,“天宫一号”上的仪表不用每时每刻盯着。如果组合发生异常情况,哪个系统工作不正常、哪个数据指标发生很大的变化,在航天员还没有注意到的情况下就提前自动进行报警。报警的方式也有声音的、光线变化的等多种。连报警的时候用什么声调、声音的高低,灯光报警情况下光线的大小强弱,都经过了反复对比和试验。暴露设备圆角化设计在“天宫一号”里,航天员生活的实验舱也是飞行器运行的核心舱,里面有很多电子设备。对此,设计师采取了“藏”的策略,把航天员用不着的东西都装修在里面。暴露在外面的设备都采用了圆角的设计,可避免航天员与设备之间的碰撞,保证了安全。借助颜色营造方向感由于色彩变换的巧妙运用能够为航天员营造出天地之间的氛围,“天宫一号”内部采取了考究的颜色设计,为航天员营造方向感,柔和的颜色也让航天员有了家的感觉。舱内正对着地球的方向呈土黄色,有“地”的稳重感,舱顶运用了柔和的灰白色,避免了纯白色对视线的刺激,有“天”的轻盈感。另外,实验舱内有3个部位采用最接近自然的米黄为主打色,以使航天员在视觉上不容易产生疲劳。手脚限位器舱内最多在“天宫一号”内,每个区域旁边都设有数量不等的手脚限位器,总数达到30余个长约200厘米、采用锦丝带材质的手脚限位器被巧妙地安放在舱壁四周。这种“小身材”装置却有着大功效,它是保证航天员在失重飘移状态下,便于手脚着力的唯一“法宝”,也是舱内数量最多的一种设备。1339881180000责编:zhangchun北京晨报133988118000011["9CaKrnJvRuY","9CaKrnJvRs9","9CaKrnJvRs8","9CaKrnJvRrV","9CaKrnJvRrw"]{"email":"zhangchun@huanqiu.com","name":"zhangchun"}
在距离地球约300多公里的近圆轨道,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孤独”地飞行了200多天,等待与神舟九号飞船“相吻”,迎来首次载人交会对接。此前,“天宫一号”的两次出场亮相,已经被载入中国乃至世界的航天史。未来几天,“天宫一号”还将再次出场,在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中,为航天员营造温馨家园。睡眠睡袋镶在舱壁 像站着睡“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高10.4米、重8.5吨,分为实验舱和资源舱,舱体的最大直径达3.35米。与之前的载人航天器相比,“天宫一号”为航天员提供的可活动空间大大拓展,达15立方米,能够同时满足3名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需要。“天宫一号”的设计非常人性化。据介绍,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小舱内噪音、灯光等对航天员睡眠的影响,在目标飞行器的舱内,专门设计了航天员独立的睡眠区。在这个睡眠区里,设计了两个“房间”,以保证航天员在太空里也能睡上单间。为何是两个而不是三个“房间”?因为睡觉时是不能大家都去睡的,总要留下一个人来值班,因此两个“房间”已经足够。 睡袋是航天员在轨道上睡觉的“被子”。在“天宫一号”组合体里,为使航天员睡得舒服,技术人员专门设置了三个睡袋,也就是说,航天员在睡觉的时候不是大家混着盖“被子”,而是各人用各人的“被子”。每个“卧室”也都装有电话,便于航天员们互相联系,宜居性很强。航天员的睡袋固定在舱壁上,因此航天员看起来是站着入睡的。考虑到每个航天员的生活习惯不同,比如对光线的感觉就不同,技术人员在“卧室”灯光的设计中,就采用了可调节式的照明方案,航天员喜欢何种亮度,完全由他们自己随意进行调节。除了睡眠区外,“天宫一号”还包括一个仪表显示区、一个空间科学实验区、一个在轨锻炼区。生活发微博看大片 还能私聊在组合体里,除了为女航天员预备了单独的床铺和被子以外,还早已针对女航天员生理特点和生活需要进行了特殊关照。长期太空飞行,娱乐活动对于保证航天员稳定的情绪和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为保证航天员的娱乐,“天宫一号”组合体里还专门给航天员提供了用来娱乐的笔记本电脑,航天员在工作之余、在睡觉之前,可以用笔记本电脑来上上网、发发微博、看看CD大片,播放一些自己喜欢的歌曲和音乐,或者进行其他的娱乐活动。在组合体里,由于活动部件、电子部件等各种设备日夜不停地在工作,必然会发出各种声音。为最大限度地减轻噪声对航天员的影响,把这种影响降到最低点,科技人员在噪声的控制方面也动了不少心思。为保证航天员与爱人、孩子说说悄悄话的私密性,在“天宫一号”里,技术人员设置了专门的“密室”,在这个“密室”里,航天员与爱人说什么悄悄话别人是没法“偷听”的。还有,为保证航天员与控制中心和家人通话的亲切感,“天宫一号”首次实现了与地面双向的可视通话,航天员对着屏幕与领导、与家人进行视频和音频交流,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通过屏幕一目了然,极大地增加了亲切感。■天宫科技防毒面具包一拉即开10余个用金属搭扣包扎整齐的软包被固定在实验舱的舱壁上,这种金属搭扣的奇妙之处在于其固定性强,且拆卸简易,一拉即开。每个大小不一的软包都有着各自的使命,它们各司其职地为航天员的空居生活保驾护航,比如负责安全的有防毒面具包、灭火器包等,负责生活的有清洁用品包、食品包、内衣包等,负责实验的有乘员设备包、工具包等。自动化预警减工作量航天员在“天宫一号”组合体飞行期间,要借助舱内设置的各种仪表,来观察掌握“天宫一号”和飞船当前的飞行状态。在进行目标飞行器仪表设计的过程中,科技人员独具匠心,不仅充分考虑到仪表的功能,甚至连仪表安装的位置、形状、大小,仪表盘的颜色等诸多细节都考虑进去了,努力达到感觉舒适。为了减轻航天员的工作量、节省更多的精力,科技人员还设计了各种自动化预警装置,因此,“天宫一号”上的仪表不用每时每刻盯着。如果组合发生异常情况,哪个系统工作不正常、哪个数据指标发生很大的变化,在航天员还没有注意到的情况下就提前自动进行报警。报警的方式也有声音的、光线变化的等多种。连报警的时候用什么声调、声音的高低,灯光报警情况下光线的大小强弱,都经过了反复对比和试验。暴露设备圆角化设计在“天宫一号”里,航天员生活的实验舱也是飞行器运行的核心舱,里面有很多电子设备。对此,设计师采取了“藏”的策略,把航天员用不着的东西都装修在里面。暴露在外面的设备都采用了圆角的设计,可避免航天员与设备之间的碰撞,保证了安全。借助颜色营造方向感由于色彩变换的巧妙运用能够为航天员营造出天地之间的氛围,“天宫一号”内部采取了考究的颜色设计,为航天员营造方向感,柔和的颜色也让航天员有了家的感觉。舱内正对着地球的方向呈土黄色,有“地”的稳重感,舱顶运用了柔和的灰白色,避免了纯白色对视线的刺激,有“天”的轻盈感。另外,实验舱内有3个部位采用最接近自然的米黄为主打色,以使航天员在视觉上不容易产生疲劳。手脚限位器舱内最多在“天宫一号”内,每个区域旁边都设有数量不等的手脚限位器,总数达到30余个长约200厘米、采用锦丝带材质的手脚限位器被巧妙地安放在舱壁四周。这种“小身材”装置却有着大功效,它是保证航天员在失重飘移状态下,便于手脚着力的唯一“法宝”,也是舱内数量最多的一种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