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危机重重
文攻武备化解危机?
苏庆先
对大多数观察家而言,中日关系走到今天这一步,其实并不奇怪。
早在二三十年前,日本鹰派战略家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和“正常国家”论,就已为今日之钓鱼岛争端埋下祸端。从所谓“对华友好”的中曾根康弘到特立独行的小泉纯一郎,再到所谓中生代的安倍晋三,一直都以不同的方式,打着同一个算盘,即谋求对战后和平宪法的突破,进而实现其政治及军事大国梦。
在这一进程中,日本民族的狭隘、坚忍以及处心积虑的个性彰显无遗。为了这个目标,日本保守政治精英可谓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甚至不择手段。尤其是恰逢中国和平发展、美国重返亚太以及国内全面保守现状,给了右翼势力千载难逢的机遇。
由此,钓鱼岛这个弹丸之地,成了日本新保守势力的最新道具。
他们的如意算盘是:不论是与中国的冲突也好,美国的反对也好,刚好都可以用来证明日本需要建立自己强大国防战备的重要性,也就可以压制任何国内继续反对修改和平宪法的立场,进而有利于推动日本成为国防自主的正常国家。
面对如此阴招和狠手,中方在克制中针锋相对、文攻武备。和则两利,战亦不惧。这是一场耐力的比拼,更是一场智慧的决斗。面对日本右翼的挑衅,单纯求战或激情报复实不足以成事。但化解之道何在?是速战速决,以进为退,或软硬兼施,以退为进?
我们尚需大智慧。
如何夺取钓鱼岛
钓鱼岛风云际会,最容易引起擦枪走火的,不是海军陆战队,不是船坞登陆舰,而是飞机。
记者|姜浩峰
虽说钓鱼岛问题有种种解决办法,但无论如何,做好军事斗争的准备,都是必需的。军事斗争准备,既包括解放军自身军力的建设,也包括随时掌握潜在敌人的实力。正如《孙子兵法》所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陆:登岛驻守没必要
1月23日,一场名为“铁拳”的联合军事演习,在美国西海岸进行。日本自卫队与美国海军陆战队操练着如何进行联合登岛攻击。这是美日近来第八次在美国西海岸进行类似军演。美日双方都称,演习不针对第三国。
可这样的登岛攻击作战方式,让人不免联想起钓鱼岛。事实上,提及保钓军事斗争准备,海峡两岸中国军人曾有过不同的准备方式。台军在23年前曾有过一次未遂的对钓鱼岛的登岛攻击计划。
1990年,日本在钓鱼岛建立灯塔,两岸三地保钓人士前往钓鱼岛周边海域,遭到日方舰船驱赶。面对沸腾民意,军人出身、时任台湾行政部门负责人的郝柏村启动“台湾岛东北部之逆袭计划”。这个针对钓鱼岛的逆袭案,最初的名字是“汉疆计划”。
这场未遂的军事行动,本该由45名精锐伞兵突击队员搭乘8架陆军UH-1H直升机强行登上钓鱼岛,炸毁日本灯塔设施,宣示主权后再由海空机舰掩护撤离。
当年台军有关部门还曾经拿了遗书给队员签署,而且为了战死后的遗体可以返台,还发给队员涂改液在衣物上写下姓名、兵籍号码,以便认尸。突击队员做好了为钓鱼岛主权献身的准备。
但时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李登辉推行亲日路线,不愿为钓鱼岛主权与日本发生冲突,否决了郝柏村的意见,在突击队员出发前喊停。
从台军“汉疆计划”可以看出,即使准备动用陆上武装的精锐小股部队收复钓鱼岛,台军也没有长期驻守的计划。
纵观美军自二战时占领琉球群岛以后,有过跨越冲绳海沟将钓鱼岛作为靶场的行为,却从未派人长期驻守。美国私相授受于1971年同日本签署《归还冲绳主权协定》,把根据《波茨坦公告》和《开罗宣言》两文件精神,已不属于日本的琉球群岛“还”给日本,同时将钓鱼岛的所谓行政管辖权交“还”给日本。日本在重置所谓冲绳县后,号称其对尖阁列岛也即我钓鱼岛有主权。之后日本人虽有登岛、建灯塔,甚至议员上岛为军国主义招魂,进行“慰灵祭”,不过日本也从未派兵驻守。
可2012年12月30日,第二次担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晋三接受日本《产经新闻》采访,再次鼓吹“在‘尖阁列岛’常驻公务员”。安倍嘴里的“尖阁列岛”,指的依然是我钓鱼岛。
香港亚太研究中心主任郑海麟则一直强调“固有领土,主权在我”,他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作为中国领海,钓鱼岛及附属岛屿周边,应派人驻守,在周边巡逻,阻止日本人入内。
解放军少将罗援主张——在钓鱼岛设置中国台湾钓鱼岛镇,算是特别行政区。在台湾当局地图上,钓鱼岛属于中国台湾省宜兰县头城镇,并编有邮政编码,许多台湾同胞时常以寄信的方式表达主权诉求。海峡两岸都有人主张,在钓鱼岛实行有人常驻。甚至有台湾人希望解放军常驻钓鱼岛。
可是,从纯军事角度分析,钓鱼岛上常年驻军,目前来说不太现实。因为在这个孤悬海外的离岛,常年驻守小股部队,占据几个易攻难守的小岛,并非上算。罗援少将认为,中国在自己的水域和岛礁上应该有5个存在,即行政存在、法律存在、国防存在、舆论存在和经济存在。他解释,国防存在就是在相关的水域中,只要有适合人类居住的岛礁,该驻军的驻军,不适合驻军的也应设置一些军事设施,不能设军事设施的要有一些主权的标志,譬如立主权碑、插国旗。换言之,如今在钓鱼岛问题上,国内比较“鹰派”的看法,也不过是立碑、插旗。
事实上,二战后,国民政府收复南海诸岛,就是采用海军派出太平舰、中业舰等前往,立碑树旗。后来参加人民解放军的张君然,当时以国民政府海军军官身份亲笔提下“南海屏藩”,刻碑立在永兴岛上,1988年张君然还在广州军区干部战士陪同下登岛回顾往昔。至今石碑仍在。
海:我们会有更大的船
想要登上钓鱼岛宣誓主权,不仅要有登岛的勇士,更要有海上的保障。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去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纪念日,从香港出发的保钓船“启丰二号”逼近钓鱼岛,甚至有人登岛成功。可两艘日本海上保安厅船只夹击“启丰二号”的画面,令人唏嘘。
今年1月24日,台湾保钓船“全家福号”,载着妈祖神龛逼近钓鱼岛,可最终没能将妈祖神龛送上钓鱼岛。台湾“中华保钓协会”理事长谢梦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台方海巡舰艇全力护渔,但在日舰水柱强力攻击下,“全家福”号被冲得不成形,保钓旗被摧毁、船上照明灯破损8具、船舱淹水、电力系统故障、无线电毁损,更严重是船上两具引擎中的一具也发生故障,连妈祖神龛也被水柱冲到大海中。当时,台湾当局的海巡舰艇,也遭到日船水弹攻击。
当时,中国大陆的3艘海监船——海监23号、海监137号、海监46号,在距钓鱼岛西南20海里处出现,相对位置在距台湾舰船左侧2.5海里。可台湾公务船为避免引起两岸共同保钓嫌疑,以广播及LED灯发布信息要求大陆海监船立即离开。
日本海上保安厅则在2012年12月29日决定,将申请制造6艘航行速度较快的最新型巡逻船的经费,并将与已经决定建造的巡逻船一并组成钓鱼岛特别警备队。预计警备队最早将于两年后组建完成,届时巡逻船规模将达到12艘。
在非军事层级的对抗中,中国的海监、渔政船只,目前来看也已具有相当实力,并且由于日本挑起钓鱼岛争端,成功实现钓鱼岛海域的常态化巡航,彻底打破日本所谓钓鱼岛主权没有争议的谎言。可喜的是,为进一步加强中国对钓鱼岛及其海域的渔政管理力度,中国第一艘拟常驻钓鱼岛海域的万吨级大型渔政执法船近日开建。据悉,这艘渔政船长156米、宽17.8米、高13.85米,最高航速38节,续航力12000海里,是中国目前在建的最大最先进的海洋渔业执法公务船。该船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所设计,南方某造船有限公司承建。
如果中日双方都不惜在钓鱼岛一战,这些海监、渔政和日本海上保安厅船只,就很可能撤离了。也有网友分析,甚至在网上进行“兵棋推演”,得出中国新近入役的“辽宁”号航母,在未来钓鱼岛一战中被击沉。
在国防大学军事教官房兵上校看来,这就是无稽之谈:“要么是完全不懂,要么是存心吸引眼球瞎说八道。”房兵认为,像“辽宁号”这样的大型航母,参与的必将是未来远洋蓝海作战。至于钓鱼岛,距离中国福建的空军基地300公里,只要战事需要,12分钟内,数百架空军战机即可呼啸而至。
别说“辽宁号”尚未形成战力,舷号“16”更是说明其只是一艘训练舰,一般不会参加作战,即使真的动用航母,航母上只有30架作战飞机。30架比数百架,强弱立马分辨。可见钓鱼岛若发生战事,无需大型航母作战。值得关注的,倒是日本在距离钓鱼岛很近的筑城、田原等离岛翻修机场,将原来2000米的跑道升级到3000米,以供未来先进战机使用。可以说,筑城、田原成了不沉的航母。
真正在类似离岛战役中发挥效用的,应该是综合船坞登陆舰,又称两栖攻击舰。这种能停12至16架各型直升机的新型战舰,是夺岛利器,可成建制输送登陆兵及其武器装备,实施快速、立体、机动登陆作战。
2010年11月18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综合船坞登陆舰 “井冈山”舰下水。该舰长210米,宽28米,排水量19000吨。 这是解放军071型登陆舰的第二艘舰,之前,排水量18000吨的“昆仑山”舰于2006年下水。071型登陆舰服役,使得解放军淘汰了传统的登陆艇抢滩作战方式,战力提升到可以在以往不利于登陆的地点进行两栖突击作战。071型登陆舰拥有可携带大批重型装备的高速气垫艇,可以乘载多达800名士兵,船台甲板或可容纳24-32辆ZBD-05式快速两栖突击车。另外,该舰还可搭载装甲车。
日本没有名义上的综合船坞登陆舰,但是其将自建的178米全通甲板的“准航母”称之为输送舰,也就是大隅级输送舰。在英国人的《简氏防务周刊》以及美军相关资料里,却直称其为两栖突击舰。日本目前拥有大隅号、下北号和国东号三艘大隅级输送舰。另外还有小型的余手级、三浦级登陆舰。
那么,中日海军在钓鱼岛角力孰强孰弱呢?
日本《外交学者》网站1月21日刊登美国海军战争学院副教授霍姆斯关于印度洋-太平洋地区海军实力前5名国家的排行榜,该排名依次为韩国、日本、美国、印度和中国。霍姆斯解释说,该排名不是以海军舰船数量为基础,而是以真正的实力——海军执行国家赋予其任务的能力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完成作战和战略目标为标准。该排行榜上,韩国海军名列第一的理由是,韩国海军装备有“宙斯盾”驱逐舰、准航母和其他先进战舰,使其可与美国海军一同行动。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情况同韩国海军类似,但日本因为国内法规定国防开支占GDP比例不超过1%,限制了海上自卫队的规模和雄心。
房兵上校认为,中国人对于霍姆斯的论断,不必忧惧。因为这个排名,把美国都排在日本之后。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二手航母,在海试时锅炉爆炸。而霍姆斯认为中国海军正快速成长为一支顶级海上力量,但中国海军仍缺乏实战检验。这样的讲述有一定道理。然而,房兵上校说:“二战以后,苏联海军成为有全球投送能力的战略海军。虽然苏联海军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实战,可谁也不能否认他是最具威慑力的海上力量。”
当然,对唯一进行过航母对航母级别大海战的两个国家——日本、美国,中国确实需要深入研究。特别是日本,保有规模不大却亚洲一流的海上力量。可以说,日本海陆空武装力量中,海上力量实力最强,对中国最具优势。
在中国海军即将拥有更大、更好的战舰之时,不妨回顾一下,2008年11月1日,以“昆仑山”号船坞登陆舰为旗舰的海军舰艇编队组成单横队,进行了环南中国海远航训练。当编队航经距祖国大陆2000多公里外的我国疆域最南端——曾母暗沙时, “昆仑山”舰隆重举行了主权纪念碑的投放仪式,向世界庄严宣示了我南中国海洋国土的神圣主权。这也不禁使人遐想——未来“井冈山”舰,会在哪里投放中国的主权纪念碑呢?
空:志当存高远
当地时间1月27日下午1时40分,日本情报收集卫星“雷达4号”在南部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搭乘H2A火箭顺利升空,搭载该火箭的还有一颗光学实验卫星,能够分辨地面尺寸约40厘米大的物体。据悉,日本将建立独立于美国GPS系统之外的制导系统。当然,先于日本,中国的北斗系统早已初步完善。别以为这些在太空轨道上的玩意儿与钓鱼岛无关。即使是中国渔船,都依靠北斗导航。而日本也希望藉卫星24小时监控钓鱼岛。
不仅如此,随着钓鱼岛局势的发展,日美先后派遣P-3C反潜巡逻机、E2C早期预警机、AWACS空中预警机等飞赴钓鱼岛附近海域非法巡航。日本有一下子派出8架F15战斗机跟踪我海监运-12飞机的记录。其神经紧张可见一斑,要知道运-12飞机不过是一架没有任何武器的螺旋桨小飞机。
钓鱼岛风云际会,最容易引起擦枪走火的,不是海军陆战队,不是船坞登陆舰,而是飞机。这也是为何日本号称要对中国进入钓鱼岛领空飞机进行警告射击后,希拉里立即给日本外相岸田文雄打电话,称这样的行为是“stupid”(蠢蛋)。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阮次山直指:“在英文里面通常如果要骂你愚蠢用foolish,她骂的是stupid,所以这个用语就很重了。”
毕竟,飞机,特别是战机的航速是非常快的,而且飞机会有单机行为,甚至误打误撞。比如海湾战争期间,就有美国导弹击落英国飞机的蠢事发生。2001年中美也曾发生撞机事件。
在房兵上校看来,在执行《日美安保条约》上,美国最不遗余力做的,只能够是情报支持。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据日本《产经新闻》1月18日报道,由于美国的P-3C巡逻机和C-130运输机遭到中国战机的“跟踪”,美国空军已在东海上空部署了AWACS预警机进行巡航。美军在东海空域投入空中警戒管制机进行常规性巡逻,这还是第一次。
不过,已经颇具现代化色彩的解放军空军,并不惧怕美国预警机以及美日战机。同是1月1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王小谟,和郑哲敏一同获得中国最高科技奖。王小谟最振奋国人的一句话就是:“我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研制雷达,然后负责将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应用到预警机上,把设计变为现实。”
2009年10月1日,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由王小谟主导研制的空警2000预警机作为领航机型,引领庞大机群,分秒不差飞过天安门广场。中国预警机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的9个第一,突破了100余项关键技术,累计获得重大专利近30项。一项项独特的设计思路和集成创新,使我们的国产预警机成为世界上看得最远、功能最多、系统集成最复杂的机载信息化武器装备。美国政府智囊团“詹姆斯敦基金会”评论称:“中国采用相控阵雷达的预警机,比美国的E-3C整整领先一代!”
1月26日,从西安阎良传出好消息,国产大飞机运-20首飞成功。运-20今后最早投入应用的场合,肯定是大规模兵力投送。但对钓鱼岛这样的外岛、小型战场,运-20飞机会否派上用场呢?回答是肯定的!起码,更先进的预警机平台,将需要更大型飞得更高的飞行器!
按照房兵上校所说:“像歼-20、大型航母、空警2000预警机这样的现代化装备,是一个大国必须要有的东西。比如美国的四代机F22,虽说是隐形战机,可它的隐形性,主要在对付地面雷达探测上,如果我们的空警2000升空,在内陆就能探测到钓鱼岛上是否有飞机,哪怕是F22也逃不脱中国预警机的眼睛。”
1月10日起,美国9架F22进驻冲绳嘉手纳空军基地。房兵认为,过不了多久,这9架飞机还是会转场走人。“就是美军也不敢长驻于此。另一方面,美国有一支F22编队成军,就会到冲绳驻扎一段时间,实地训练了解情况后走人。再有新的编队成军,再这么过一遍。”
至于日本航空自卫队的F15,在大多数中国军事专家的眼里,毫不足惧。因为美国卖给日本的F15,本身就消弱了攻击能力,许多功能被卸载,是被拔了牙的老虎。像F15这样水平的三代机,中国已经有自主生产的歼10、歼11,以及全天候多用途歼击轰炸机歼轰7,在预警机的引领下,必将形成强大的战力。
值得关注的是,岸田文雄在本月中旬访美期间,已经与美国商议购买4架F35战斗机的事宜。房兵透露,安倍下月访美很可能会给奥巴马带去一份军火大单,包括岸田访美提及的总价值1168亿日元(约合80亿人民币)的4架F35战斗机和在日本组装的协议,以及总价值数百亿日元的早期预警飞机的购买订单。
房兵揶揄道:“这些武器购买合同,无非日本小马仔给美国老大的孝敬钱。如果日本人不掏腰包,也许美国只会安排安倍与奥巴马合一张影,连会谈的资格都没有。”
中国国防部新闻事务局1月27日发布消息证实,中国再次进行了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预期目的。俄罗斯媒体评论,此系统超过美国爱国者系统。而中国也称,这一试验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中国人懂这个道理,美国人似乎也学过《孙子兵法》,不知道日本人会怎么想。
上一页1234下一页
[page]
“中美日三国关系,就如同一个大写的‘A’,中美是左右两杠,日本是中间一横。随着中美关系的开合近疏,日本这个一横,忽长忽短。”
记者|姜浩峰
时光荏苒,在新一代人企图淡忘历史的时候,钓鱼岛就像是豌豆姑娘那二十层床垫下的一粒豌豆,硌着了中日。而这粒“豌豆”,又是谁放的呢?
三“山”来华
1月28日至1月31日,白头发白眉毛的老人家村山富巿先生访华。与这位日本前首相、日中友好协会名誉顾问同行的,是日中友协会长、自民党前干事长加藤紘一。两位日本友人是应中日友好协会邀请对中国进行访问的。
村山先生是近来第三个引起关注的来华日本人。前两个名字里恰恰也带着“山”字。他们是2012年12月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期间访华的鸠山由纪夫,以及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接见的山口那津男。三“山”访华,身份不同,目的有近似之处却不尽相同,中方在接待规格上,显露出微妙的讯息。
鸠山由纪夫,作为前政要,他代表着日本政坛的一股势力。鸠山访华也想会见习近平,却没见着。去年12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例行记者会上,只是表示关于鸠山访华问题,请向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了解具体事宜。洪磊同时指出中方同日本朝野各政党、友好团体长期保持正常往来。这有利于双方加强沟通,妥善处理问题,推动两国关系健康发展。深圳卫视评论员陈冰认为,习近平不接见鸠山由纪夫,是给未来接见安倍留有空间。
山口那津男,公明党党首。公明党与自民党现在日本政坛联合执政。有媒体称,山口来华,是自日本去年9月将钓鱼岛国有化中日关系遇冷后,中日间首个真正意义上的“接触”。
作为与日本自民党联合执政的公明党党首,本人又一直持对华友好态度,山口在华期间受到中国很高规格的接待。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李小林、中共中央联络部部长王家瑞和中国外交部部长杨洁篪都会见了山口。可见,从民间、党际、政府三个层级,中国都愿意与山口那津男做交流。
而山口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完成再次担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晋三交代的一个任务——将安倍亲笔信转交给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故而,有日本媒体直呼山口是“邮差”。其实,在安倍手里,山口是一枚“活子”——如与中国谈得好,则山口可以说是代表了日本政府的态度,代表了执政联盟的态度;如与中国谈得不好,则山口只代表公明党的态度,代表山口本人的态度。
就在坊间纷纷猜测,习近平是否会接见山口,是否会收下安倍亲笔信时,习近平接见了山口,并收下了信。安倍晋三在信中如此表示——“日中关系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对亚太地区和世界和平发展承担着共同责任。我愿从大局出发,推动日中战略互惠关系向前发展。”
习近平则表示:新形势下,我们要像两国老一辈领导人那样,体现出国家责任、政治智慧和历史担当,推动中日关系克服困难,继续向前发展。日中间四个政治文件,是中日关系的“压舱石”。
如何看待“压舱石”说?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高洪认为:“四个文件中的第二个文件是和平友好条约,其中提到的不使用武力、和平友好相处、相互不侵犯等内容在当前这个节点显得尤其重要。”“有风浪的时候,不能动摇,这就是压舱石的意义。如果说中日关系未来发展是一段航程的话,这四个文件就是用来保证其平稳行驶的基础。”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对外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张沱生说。
村山富市,一直对华友好。1995年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50周年纪念日,时任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谈话,承认日本过去实行了错误的国策,走了战争道路,并表示,要深刻反省历史、吸取历史教训,“必须把战争的悲惨告诉下一代,以便不再重犯过去的错误”。“村山谈话”意义重大。2012年12月26日,日本新任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东京表示,日本新一届政府将继承“村山谈话”。村山此次受中方特意邀请访华的行程,也被媒体解读为“向安倍提个醒”——防止企图推翻“村山谈话”的未来右倾化“安倍谈话”发生!
驻日机构未来亚洲研究会副会长王行虎认为,安倍政府刚刚上台,目前注重的是稳固政权,调和日本内部各派势力。所以有时候不必太在意安倍说了些什么,而应该在意安倍具体怎么做。山口那津男来华,是安倍新政权成立后,日本执政党内最高级别的政要访华。有分析指出,在日本对华态度强硬之际,安倍派特使访华,能否打破中日关系僵局,有待观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日关系复杂,要做好长期博弈的准备。
安倍是否访美
就在三“山”纷纷来华之际,日本新任外务大臣岸田文雄访问了美国,并与美商议拟购买4架F35隐形战机的天价合同。按照国防大学军事教官房兵上校的话说:“这些军购合同,是订单还是礼单?如果安倍访美前不买单,美国人可能只给安倍一个和奥巴马合影的机会,连谈话的机会都不会给他。”
房兵此言是针对人民网1月18日转载共同社消息时所说。消息称:多名日美外交消息人士透露,在协调计划于2月举行的日美首脑会谈时,美方要求日方在四个领域拿出“具体成果”,否则“两国领导人会谈后只合影留念没有意义”,敦促日方做出决断。
据悉,这四个领域分别为:美军普天间机场搬迁问题、日本加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日本加入规定跨国婚姻破裂时子女去向的《海牙公约》以及放宽美国牛肉进口限制问题。
对盯着钓鱼岛问题,时常举起《日美安保协定》说事的安倍晋三来说,美国的态度,无疑是从太平洋东岸吹来了冷冷的风。特别是在日方号称不惜动用警告射击,打曳光弹对付中国钓鱼岛巡航飞机时,希拉里立即致电岸田文雄,称这种行为是“stupid”(蠢蛋)。
安倍晋三为何屡屡祭出《日美安保协定》呢?这还要从他的外祖父和父亲说起。作为日本政治世家,安倍晋三的外祖父岸信介,是当年伪满洲国臭名昭著的“五人帮”之一,人称“满洲之妖”。
日本投降后,作为甲级战犯的岸信介,被关在美军设置的东京巢鸭监狱。其在1948年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被处死的翌日获释。出狱后的岸信介曾在东京开设过一家公司,其成员大多是右翼人士以及被剥夺公职的政界人士。
1952年岸信介被解除“整肃”,同年组织“日本再建同盟”。岸信介于1957年2月接任首相。任首相期间,就是他与美国签订了新的《日美安保条约》。虽然岸信介一再强调日美具有特殊关系,但对他的前任吉田茂与美国签订的旧版《日美安保条约》,岸信介相当不满,认为无法提升日本本身的军力。下台后的岸信介并没有放弃对华的强硬政策,他还是制造“两个中国”的积极分子。1969年,台湾当局在联合国的中国代表权开始动摇,当时,联合国开始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入会问题。岸信介想说服蒋介石设法让“中华民国”留在联合国,因此秘访台湾。
安倍晋三于1982年28岁时,出任其父亲安倍晋太郎的秘书官,由此步入政坛。对于安倍持新保守主义的国家观,希望修改“由美国占领军制定的《宪法》”等言论,日本《新华侨报》的总编辑蒋丰一点也不觉得诧异。这位身在日本的华人称:“从小生长在岸信介这样家庭,耳濡目染给安倍怎样的熏陶,可想而知。”
在房兵看来,日本就是美国的马仔。“中美日三国关系,就如同一个大写的‘A’,中美是左右两杠,日本是中间一横。随着中美关系的开合近疏,日本这个一横,忽长忽短。”房兵说,“安倍借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东移,想向中国‘搭车涨价’,造势突破和平宪法。”
可安倍上任后,既没有实现访美,也没有空间访华,与俄罗斯、韩国也有岛屿争端,导致他首个外访行程去往东南亚,把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作为外访首站,企图通过介入南海问题,拉拢东南亚一些国家与中国对抗。甚至老调重弹他昔日卖不出去的狗皮膏药——“自由繁荣之弧”。
香港《大公报》如此评价“自由与繁荣之弧”——“早已过气的概念,是七年前安倍任首相时致力推动的一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空想。这一构想的实质就是,联合与日本拥有“相同价值观”的国家,建立一条从东南亚经南亚至东欧的‘弧线’,包围欧亚大陆,围堵中国。……有关国家听到后,也一笑了之,并未当真。安倍内阁推销新构想虽然费了不少劲,但最终一事无成,‘弧’没画出来,连乌纱帽也没保住。随着安倍下台,‘自由与繁荣之弧’也被扔进垃圾堆。”
香港国际问题观察家施君玉甚至揶揄道,当年日本给他国带来的那场人间浩劫,名为“大东亚共荣圈”。“圈”也好,“弧”也好,日本从来就没有也不可能画得圆满。这条注定失败的“弧线”不会给日本带来“自由”、“繁荣”,只会令其加速衰落。
战火会点燃吗
“每当日本经济规模被中国超过,日本国内就很不舒服,感到压力。”中国社科院海疆问题研究专家王晓鹏告诉《新民周刊》,“2010年,日本经济世界第二的位置被中国取代,日本国内不知道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国民内部充满困惑。”
事实上,从历史上看,洋务运动后有所起色的清政府,在1894年被日本拖入战火,北洋水师全军覆没,《马关条约》使得中国将台湾岛,以及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割让给日本,赔偿的白银更令日本经济起飞、扩军备战有了本钱。而20世纪日本的侵华战争,正是在北伐之后张学良改旗易帜,中国实现名义上的统一后。1927年到1937年,被国民政府称为“黄金十年”。日本又一次觉得可能被中国超越,按耐不住的朝野上下最终一致侵华。
王晓鹏向《新民周刊》表示:“钓鱼岛问题,无论是维权也好,对外宣传也好,都要有接续性措施,而不是一个单纯性的对日本的行为。十八大提出海洋强国的战略,其中有40字涉及开创海洋强国的目标。比如唯一一句定语——‘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至于日本民主党和新近上台的自民党,对钓鱼岛的目标比较泛政治化。比如民主党野田佳彦任首相时,提出钓鱼岛国有化,是希望将岛屿牢牢掌握在政府手里。安倍上任后,面临7月份的参议院选举,此际提出钓鱼岛有人化,要常驻公务员。王晓鹏认为,安倍派出山口那津男与华对话,作为首相不亲自来华,而做出外交领域较少见的递亲笔信之事,都是服务于参议院选举。
在访华前的1月21日,山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了对于钓鱼岛问题的看法,称“钓鱼岛问题现在仍然难以解决,冷却化处理依旧是当下最好的选择”。即主张应搁置钓鱼岛主权问题。
然而,已经保持住一定的钓鱼岛维权节奏的中国,在海疆上必将进一步固化常态化执守,仍将进行海空一体化巡航。按照王晓鹏的理解:“他来谈,可以谈。谈谈总比打打好,可中国已经做好文攻武备的准备。文攻,指的是加强外交工作,强化宣传力度,而不仅仅是传统外交的力量。中国甚至会发挥公共外交的力量。至于武备方面,军队的力量,是解决钓鱼岛问题的根本保障。只有不打折扣地去提高战备能力,做好登岛登岸海上作战的一切准备,才能维护海疆。”
房兵分析美国会如何应用《日美安保条约》:“所谓美国参与钓鱼岛之战,安倍抛出的是《日美安保条约》第五条。比如发生状况后,美军具体会采取什么行动?条约并未说明。按照国际惯例,战争有三种——一是较大的战争,比如中国和美国直接打过的朝鲜战争;二是地区冲突,比如中苏珍宝岛之战;还有就是有针对性的实弹演习。如果不是日本真的遭到他国侵略,而是日本去惹事,先开第一枪,美国会为日本这个踩在脚下的战败国打仗吗?”
何况,钓鱼岛争端被挑起来,本来就是美国在后面挑事。2011年12月,时任日本首相的野田佳彦应温家宝总理之邀访华,与中国领导人达成了购买中国国债的协议。这也是日本政府首次购买中国的国债,第一次购买额为100亿日元。日本政府当时决定将中国国债纳入其外汇储备,部分原因是日本想看到人民币“国际化”。
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2012年2月19日在中南海会见时任日本财务大臣安住淳时,双方表示将在贸易本币结算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换言之,今后中日两国贸易,不需要美元结算了!
2012年5月13日,第五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韩国总统李明博与时任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出席会议。三国领导人同意年内正式启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并见证签署中日韩投资协定。换言之,东亚三国在经济上可能不带美国玩了!
于是,美国才启动了钓鱼岛。于是,有了2012年四五月间,时任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要求登上钓鱼岛,以及之后野田佳彦抛出钓鱼岛国有化论调。钓鱼岛,这小小的列屿,就如同豌豆姑娘那二十层床垫下的一粒豌豆,硌着了中日。而这粒“豌豆”,恰恰是美国放的。
希拉里一再表示,对钓鱼岛最终的主权归属美国不做判断,可又表示日本拥有行政管辖权。让中日两国不要走得太近,却又打不起来,才能最大程度地符合美国的利益。日美自由贸易区不容他人染指,才是美国能压榨日本的最大战略利益!
山口那津男1月25日晚回到东京,在羽田机场,他向记者表示,通过这次访问,将两国关系向前推进了一步,今后要积极实现两国首脑会谈。看来,中日之间的事,还得中日来谈,毕竟两国古往今来未来,都是比邻。
链接
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以来,双方已签署四个政治文件。分别是1972年恢复邦交时发表的《中日两国关于恢复邦交正常化的联合声明》、1978年两国签署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1998年双方发表《中日联合宣言》及2008年两国发表的《关于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
上一页1234下一页
[page]
不久之后,安倍可能将再次踏上美国“破冰之旅”,但是,这次与上次一样,不是他自己想去,而是在中美合作格局下,应美国要求而去。
撰稿|刘 迪
每一个国家,都有其特定历史区分。对日本来说,2011年3·11巨震,日本史翻开新的一页。有学者断言,日本史从此可分为“3·11前”和“3·11后”。我们这一代人,因身处这一时代,也许无法宏观叙述整个历史变迁,但许多细微的现象,让我们渐渐感到,日本社会逐渐向保守化发展。这种改变的未来方向,也许我们无法预知。
震后日本
惊天巨震、海啸与令人莫名恐惧的核泄,深刻影响了这个时代、这个国家。近两年来,经济萧条、外交困局、政治混乱交织,造成民众政治信任度降低。当然,这种现象不是始于今日。2008年2月21日的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曾以japan(日本)与pain(痛)两词组成japain一词。今天的日本,其社会面临怎样的问题?高龄少子化、巨额国债困扰着这个国家,这种问题与时俱进。日本的未来究竟如何?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依田憙家认为,“尽管日本社会存在深刻的问题,但是,它目前面临的问题是政治危机,而非国家体制危机。”
依田憙家是日本著名的史学家。他是中日学术交流先驱,拥有众多来自中国的门下,他有5部著作被译成中文。他近日在接受笔者访问时,首先评价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的中国访问。他认为,公明党代表山口那津男访华,是在鸠山访华之后。在改善中日关系方面,可以说鸠山做了先驱。山口访华,是在这个延长线的一个事例。因此,应该给予正面的评价。尽管如此,依田先生说,“从修补中日两国关系角度看,山口访华仍值得欢迎”。
那么,在中日关系方面,依田先生认为:“日本与中国都认为,双边关系都是重要的关系。尽管在领土问题上,两国都拥有各自主张。这种主张不会改变,但对两国来说,最重要的是,不要让这种主张波及两国关系的其他领域。”他说,“日中双方,都难以改变各自的主张,但重要的是要维持和平发展。”
依田先生说,现代国家几乎都存在边境争议,例如美国与加拿大存在领土纠纷,但是这种边境争端没有影响美国与加拿大的关系。这是为什么呢?他强调说,“问题的关键,是不要让这种主张扩大、影响到其他领域的关系”。因此,在钓鱼岛问题上,尽管两国在内部存在各种主张,双方都没办法撤回主张,但要努力不让这种争论影响到其他领域。
关于如何保持中日双边关系稳定的问题,依田先生说,“两国都存在各自的问题,从外部环境看,国际上也存在不同的背景,但两国应该引导双方关系向和平方向发展。两国国际关系不应受到国内或国际关系变化的影响,将来,两国内部情况或外部条件还可能发生各种变化,不要让这种变化影响到两国关系。要友好。”
有媒体认为,中日关系已退回到40年前。媒体不敢讲真话。政治家也不敢讲真话。媒体喜欢讲硬话、狠话、大话。到处听到的都是套话。依田憙家先生说:“我的专业是历史学,历史学研究者根据实际资料进行客观研究,提出客观意见。关于侵略中国、关于南京大屠杀,日本史学家已通过客观研究确认了这些事实。日本历史学者根据实际资料、教科书,把侵略中国问题、南京大屠杀问题写入教科书,同时,两国研究之间,也交换意见,友好交流。”
持类似观点的,还有伊藤忠商事董事石田护。他是国际经济评论家,如今每年要多次前往中国,在吉林大学、北京城市大学讲授国际金融学。1月28日,笔者在明治大学见到他时,他直言对山口访华之行表示欣慰。他说,日本国民支持安倍,但并非支持他的对外政策,因为对外政策从未成为日本选举的争论焦点。自民党只所以上台实在是因为民主党做得太差。
以前,石田先生曾深入研究欧盟问题,他认为,通过建筑设盟大厦,欧洲实现了和平,但对亚洲来说,只能走自己的路。这是因为,亚洲国家普遍存在互不信任。作为金融学家,他认为亚洲可以通过金融合作的方法,建设东亚共同体。在他看来,日中之间,还有很多事情可做。日中货币互换就是其中一项,他认为这种实务性合作意义很大。
对于安倍已经出台的经济政策,石田先生并不看好。他认为,在景气下降时,发达国家均以宽松金融政策、财政政策对应内需不足以及出口竞争力下降,但这两种方法都无法奏效。他对于目前安倍的经济景气对策表示担忧,因为这样可能导致日本国债信用评价下降。
战争将至?
去年岁末,笔者偶遇日本政府官厅人员,他们说,日本学生访问官厅,问的一个问题让他吃惊:中国是否将会攻打九州。今年新年伊始,笔者在一中国留学生聚会上,也碰到类似问题。那些中国学生忧心忡忡地问他,“中日是否会开战”。这说明,中日关系紧张,已波及到两国学生的日常思考。据去年9月的一个调查,50%的中国人和30%的日本人相信,中日东海军事冲突将可能爆发。
看来,西方国际政治学的影响不可小觑。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米尔斯·海默认为,大国崛起必然发生冲突。这是何种逻辑?霸权者担心霸权被剥夺?那么“中国崛起”如何破除这种悲观的理论?如何向人们解释今天这个时代?
首先,战后日本高速增长及今日的和平生活,来自和平环境、和平宪法。和平发展是中国最大的利益,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成功源自和平发展,今后中国梦的实现,也必然依靠和平。十八大报告中就提出了“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的国策。不过,中国的这一和平声音似乎没有传到日本。
这段时间,对很多在日华人来说,最大的感受是日本社会气氛压抑。而对于在中国的日本人而言,他们的感觉也好不了多少。那么如何改善两国关系?日本媒体在寻找蛛丝马迹,想找到两国关系改善的迹象。日前中国的《经济日报》颁发了一个经济类奖,其中有日本人名列其中。对此,有日本媒体认为,这是中国对日态度缓和的迹象。去年年底,早稻田大学的中日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研究中日两国关系现状及问题。在东京都多摩地区,某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举办了面向日本市民的义塾,教授中文。学员中有高中生、公司职员、退休老人等等。他们的感觉是,这些中国学生很亲切。
这些天,笔者以民族主义的话题在中日学者中间做了个小型调研。中国学者认为,这20年来,日本GDP未增长,民众不满增加,日本媒体制造出日本国、日本人被侮辱的气氛。日本保守政治家则依靠煽动民族主义维持政权。另一方,日本学者则认为,目前中国民族主义异常高涨,需要抑制。有人把中日对立及恶化原因归为媒体、政府的自我中心。媒体依靠渲染危机、制造敌人才能销售,政府也才能维持政权的凝聚力。
日前,在日本的一个研讨会上,遇到一知名中国问题专家,他对我叹息道,中日关系的恢复可能要用10年。他的理由很简单,中日关系正在遇到结构性不适应。这就是中国GDP刚刚超过日本,引发近代以来东亚格局发生根本变化,日本对此无法适应。今后,中国继续发展,到2020年GDP实现倍增,而发展瓶颈也随之克服,社会发展进入平稳时期。同时,日本也需一个较长的自我调整时间。
低调的研究所
2013年1月28日14时,东京都神保町某建筑物四层,“中日关系研究会”开会。这是“日本研究所”主办的会议,每月一次。该所采用会员制,成员多为教授、前驻外大使、媒体人、国会议员及跨国公司骨干。该所创立于10年前,名为“日本研究所”,其实主要讨论中日关系问题。参加者90%以上是日本人,也有若干中国人。这天参加者20多人,会议室狭仄,已显拥挤。
所长是中国人,日本出生,曾回国长期学习、工作。他准备了4页A4提纲,主要介绍去年12月以来中国政治、外交动向及各媒体刊载的中国国际战略、中日关系论文提要。报告分“对日关系论点”和“对美关系论点”两部分,前一题目有分“山口委员长访华以前论点”、“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山口”。后一题目分“中国对美国的严厉批评”、“美国对华双重态度及政策”、“今后美中关系展望”。所长的报告持续了一小时,接下来便是成员提问。
这天,议论热点是公明党首山口那津男携安倍亲笔信访华,并得到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接见。台下提问踊跃,不少人并不是问问题,而是发表自己的评论。与前几次会议相比,这次会议的气氛缓和,也许因为大家看到了中日关系改善的一丝光明。一些成员对报告提及的某中国专家提倡“中国模式”的论文并不赞成。此外,也有成员对报告所涉习近平反腐“既打苍蝇,也打老虎”的主张,大家也很感兴趣。
第二位报告人也准备了3页A4提纲,另附一页图表。此外他还提供了三篇有关中国军事问题的报刊论文复印。他的报告题目是“日中军事关系的紧张及其走向——不惑的迷走”。“迷走”在日文中意为“因失控而横冲直撞”。
报告人是日本屈指可数的中国军事研究家。他说,受所长委托时,他感到很沉重,但山口委员长访华,这让形势开始向改善的方向转移。他的报告分5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他提出是中国破坏了“搁置论”,证据之一是1992年中国领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在这部分,他分析中国采取强硬姿态的目的有三种可能。一是名副其实划归中国领土,再是获得名义上领有权,但不实效控制,三是在搁置争议框架下确保中方优势地位。这个专家认为,第三种可能较大。
第二部分题目为“作为背景的日本存在的中国威胁认识与疑虑”。报告人指出,在日方看,中国威胁要素包括核导强化、反舰弹道导弹开发、攻击型航母建设、第五代战机研制、网络攻击能力开发、“三战(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实施等。在第四部分,报告人指出,中日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虽然较低,但却不排除第一线人员自控能力较差时出现擦枪走火。他说,中日海监船距离小于50米,很容易出现冲撞。
在美国压力下
2012年,中日贸易额下降3.9%。其中,我国对日本出口仅增长了2.3%,自日本的进口下降了8.6%。日本降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低于东南亚。
1月28日,在日本研究所会议上,有一会员说,安倍外交开局就很失败,先是要去美国,美国人说没空,又去了东南亚三国。没有去中国,失去了缓和日中关系的良机。他说,“明眼人都知道,奥巴马再忙,安排一两个小时的会见总是有时间的。奥巴马不见,就是对安倍的政治倾向不满、担心。”
安倍政权提倡的“普遍价值”外交开局不利,原因乃其政治方针内部存在矛盾。他在第一次担任首相时即提出“摆脱战后体制”的口号,但正是这个“战后体制”消除了军国主义体制,塑造了战后日本民主政治的基础。如果安倍政权在国内去除战后民主政治的基础,但却声称在国际上推行包括自由、民主、基本人权与法治的价值观外交,这种态度的诚实性令人怀疑。从军慰安妇问题,在美国以及其他盟国看来,是一个践踏基本人权的问题,如果安倍踏破这条底线,日美就不能存在同盟的基础。
1月28日,某日中友好7团体负责人告诉笔者,1月26日《华盛顿邮报》社论建议日本承认搁置论,这是对安倍政权的重大打击。他说,虽然目前对日中关系还不能乐观,但不久之后,安倍可能将再次踏上“破冰之旅”,但是,这次与上次一样,不是他自己想去,而是在中美合作格局下,应美国要求而去。
上一页1234下一页
[page]
新闻媒体始终是中日两国国民了解彼此的最主要渠道。正是由于两国媒体的选择性报道,导致两国民众对彼此产生较大的认识差距。
记者|邵乐韵
计划有变
如果公司在华投资计划不变的话,黄栋(化名)原本今年能被派回上海工作。“但现在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我们公司把广州和武汉工厂的一部分设备搬去了越南,老板说今年不在中国进行新的投资。”
黄栋所在的公司是日本一家跨国集团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是电路板的设计、制造及销售,全球员工规模约1万人。该公司在中国上海设有营业厅,在武汉和广州投建了工厂,其中武汉工厂是全球8家工厂中规模最大的。
去年10月钓鱼岛事件升级,中国多地爆发涉日抗议游行,工厂不得不停工。紧张气氛下,日本公司决策者开始重新思考海外投资计划。设备转移是应对措施之一,“日本工厂都抱团,原先武汉、广州周围有很多日本厂,我们的产品直接可以运到隔壁;现在要从越南运进来。”虽说东南亚国家的人力成本优势正在凸显,但公司不免要承担些运输成本。
第二个变化是,“本来要在上海扩大业务规模、成立设计部的,现在优先考虑台湾了。”19岁赴日留学并工作的黄栋,现在日本生活已经9年,他估计下一站工作地会是台湾。
去年中国涉日游行期间,黄栋的公司曾向员工们下发文件,安全起见,让要去中国的日本人“自肃”——能不去就先别去。年底,黄栋回上海举办婚礼,3个日本上级领导“很给面子”地专程来沪道贺。虽然相对于9、10月份,国内的反日情绪高潮已经过去,但黄栋多少还是担心安全问题,领导在沪游玩期间,他请了朋友帮忙陪同。
除此之外,黄栋倒并未觉得日常生活中与日本同事或朋友的交流有什么不同,他们之间也不讨论钓鱼岛问题。“日本人比较含蓄,不会讨论让对方可能觉得尴尬的问题。”
像黄栋的雇主那样考虑并实施在华业务缩减的日本公司不在少数。路透社去年11月进行的企业调查显示,中日因钓鱼岛争议而导致紧张情势升级之后,约有四分之一的日本制造商正重新思考中国的投资计划。
虽然根据日本财务省的数据,日本对中国的净外商直接投资(FDI)在2011年增长了60%至创纪录的1万亿日元,但日本企业正逐渐扩大运用东南亚作为替代的生产基地,以降低其所面临的中国风险,投资方向也已经从最初的加工制造业扩大到汽车制造业和商业和餐饮业。日本央行国际收支统计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日本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同比增加约3800亿日元(约合296亿元人民币),超过对华投资的约3000亿日元。
缅甸是日本政府和企业最为积极关注的对象之一。今年初,日本副首相兼财务相麻生太郎海外之行首赴缅甸,宣布免除缅甸拖欠的5000亿日元债务中的约3000亿,其余的2000亿则将通过日本的银行以融资形式解决,日本政府还计划通过日元贷款支援缅甸的电力、公路及下水道等基础设施建设。
《日本经济新闻》称,日本之所以决定早日重启向缅甸提供贷款,主要缘于该国丰富的天然资源及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日本政府希望借此促进日本企业进军这一“东南亚最后的处女地”。
《华尔街日报》则分析,日本重新进入缅甸市场的速度和决心反映了日本官员在面对中日持续的领土争端时对日本经济前景的担忧加剧。过去两个季度以来,日本经济持续萎缩,由于出口发动机停转,日本已经陷入月度贸易逆差的境地。
按照一位负责贸易的日本高官的说法:“我们没有放弃中国市场。但是许多东南亚经济体如泰国、越南和缅甸都有着相当大的人口和很大的消费市场。我们需要尽可能多的选择。”
一名在柬埔寨一经济园区中担任主管的日本人称,2010年中国发生反日抗议事件后,日本企业对在柬埔寨从事生产的兴趣升温;去年9月中国出现新一波反日活动,日企对柬埔寨的兴致再度激增。
汽车产业是中日贸易遇冷中“受冻”较严重的。近日,广州市经贸委主任王旭东透露,自去年中日钓鱼岛问题爆发以来,以日系汽车为主的广州汽车产业产值同比下降6.3%,整车产值减少300亿人民币、汽车全产业链产值减少450亿元。广州有三大日系车企扎根:广州本田、广汽丰田和东风日产。其中,对华依赖程度最高的日产2012年9月在华销量(不含进口车)同比大幅下降34.6%。
一方面,广州准备在未来加大自主品牌汽车研发,提高合资品牌汽车国产化率,并考虑引进其他品牌;另一方面,日本汽车企业也加快在东南亚国家的投资步伐。本田汽车和铃木汽车去年宣布在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印尼有重大扩张计划;丰田汽车考虑在印尼兴建第三座汽车工厂,其目标是当地年产量增加两倍至30万辆;日产汽车把泰国视为在亚太区域的重要布点,扩大投资兴建第二个生产工厂。日产汽车执行副总裁西川广人表示看好泰国的成长前景,同时他也强调,日产在华业务情况正日渐好转:“虽然中国经济正在放缓,但仍在成长,且是我们极重要的市场。”
友好邦交中的波折
不光是企业遭遇了寒流,日本政府宣布购岛后,中日官方及民间的文化、体育、旅游等交流均面临停摆危机。
日本旅游业明显感到中国游客的热情骤减。日本国土交通省观光厅统计,2012年6月到8月,中国赴日游客较2010年同期均保持两成以上的增长。但9月日本进行所谓“国有化”钓鱼岛之后,情况急转直下,当月中国赴日游客较2010年同期减少10.1%。
回顾中日民间友好往来的开创,眼下的寒意或许令人唏嘘。2002年逢中日民间友好交流50周年,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华日本学会会长刘德有在纪念讲话中曾提到中日首个民间贸易签订的由来:
1952年春天,日本三位国会议员——参议员高良富和众议员帆足计、宫腰喜助访华。由于当时中日两国处于隔绝状态,两国人民还不可能直接往来。日本政府不准日本公民到“共产圈国家”,对于那些自行设法来华者,回国后还要以违反“签证法”加以追究。高良富等人拿着去法国的签证,先取道巴黎前往莫斯科参加了国际经济会议,然后毅然决定接受中方邀请,冒险绕道访华,并在中国签署了第一个中日民间贸易协定。尽管它所规定的往返金额才不过3000万英镑,但这一协定在中日关系史上留下了开创性的业绩,那三位日本友人也成为开拓中日友好处女地的先行者。
从上世纪50年代中日有识之士相互接触,到1972年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过程中不乏周折。中日民间第四次贸易协定谈判始于1956年10月,但由于当时日本政府的阻挠,到1958年3月才算达成协议,同意互设贸易办事处,允许使用密码电报通信,并可在常驻机构建筑物上悬挂国旗。
然而墨迹未干,日本岸信介内阁公开出面反对。因此,签了字的协定不但未能执行,而且不久还发生了日本暴徒撕毁中国国旗的“长崎国旗事件”。此事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为了严重抗议日本内阁敌视中国人民的行径,中国采取了相应措施,两国的民间往来几乎全部停止。这引起了日本朝野的强烈震动。
日本贸易界、文化界的新老友好人士以及有远见的政治家为克服中日关系出现的危机,纷纷行动起来。长崎事件发生后,日本执政的自民党内有识之士松村谦三、高碕达之助在逆流中力挽狂澜,做出了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人民心愿的有益贡献。
松村谦三于1959年和1962年相继访华。中国总理周恩来与他多次进行会谈,探讨如何谋求实现中日关系正常化的道路。高碕达之助1962年在松村谦三回国后不久,率经济界代表团访华,并与中方签署了著名的“廖承志、高碕备忘录贸易”备忘录,被称为是一个“划时期的成果”。
1964年4月,松村谦三率团再次访华,与中方换文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决定廖承志办事处和高碕办事处互派代表在对方首都设立常驻的联络办事处;二是决定中日双方互派常驻记者。这成为中日关系有民间往来发展到半官半民阶段的重要标志。
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结果,使中日关系“水到渠成”,最后实现了邦交正常化。1972年9月29日,中国总理周恩来、外交部长姬鹏飞和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外务大臣大平正芳在北京签署《中日联合声明》,揭开了两国关系史上新的一页。
40多年来,中日关系也经历过数度结冰、融冰。2001—2005年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5次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关系陷入僵局。2006年9月,安倍晋三就任日本首相,10月就把出访首站放在中国,打破僵局,当时被媒体称为“破冰之旅”。2007年4月,中国总理温家宝应邀访日,开展“融冰之旅”。同年12月,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访华,温家宝赋诗“常忆融冰旅,梅花瑞雪兆新岁,明年春更好”,媒体纷纷将“迎春之旅”作为新闻标题。
然而当年那个破冰的安倍,今次再度上台,似乎态度截然相反。中日关系因钓鱼岛问题急转直下,连公交车上的大妈们都要议上两句“擦枪走火”的可能性。
1月22日,日本公明党党首山口那津男携安倍晋三的亲笔信抵达中国访问。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山口。该消息在日本国内立即引起高度关注,日本各大媒体均大幅报道了此次会见的相关情况。
原日本《周刊现代》副主编近藤大介与多位日本政坛要人熟识,他在25日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称,才打电话给安倍的一名部下,对方说很意外习近平接见了山口。日本公明党是当下安倍政权的联合执政党,其政治决策将直接影响自民党的判断。在公明党历史上,其创始人池田大作是中日建交的推动者,一生致力于中日友好。
“公明党在1972年中日邦交时,就是日本自民党和中国共产党之间沟通的桥梁。公明党和中国共产党有半个世纪的交流历史,互相信赖关系比自民党更强。所以习近平总书记与山口的会见,我觉得对打破僵局有帮助。”近藤表示。
他预计,接下来中日关系会有缓和的可能。从时间上看,2月份是中国的春节,而1月底到3月底是日本国会最忙的时期,预算委员会要制定新一年的财政预算。
中日民间的认知差距
山口的“信件破冰”效果几何仍有待观察。但从民间调查来看,中日两国民众的相互好感度已经陷入低谷。
2012年6月,在钓鱼岛矛盾激化之前,日本非营利民间团体“言论NPO”和中国英文报纸《China Daily》共同实施的舆论调查(日本的受访者有1000人,中国有1627人)显示,84.3%的日本人回答对中国“印象不好”,比上年增加了6个百分点,创下2005年调查开始以来的新高。另一方面,64.5%的中国人回答对日本“印象不好”,将其理由归结为历史认识问题者最多;也有很多人回答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态度强硬,约占40%——如果在目前的中日关系状态下再做一次调查,数据恐更加不容乐观。
黄栋说,虽然没有日本人跟他讨论过尴尬话题,但人家心里未必没想法,网上论坛就有直观的反映。“看人群的啦,去2ch那种网站看很多言论是骂中国、韩国的。”在日本某媒体工作的中国人小皮告诉记者。2ch是日本的一个大型论坛,混迹于此的网民各色各样,有学者职员、宅男宅女,也有右翼狂人、温和鸽派,日访问量超过1000万人次,类似于中国国内的天涯、宽带山等。正因为发帖门槛低,又可以匿名留言,所以排华和排韩的言论层出不穷。懂日语的中国网友曾就钓鱼岛相关话题从2ch网站摘译过一些日本网民的评论。
小皮觉得,这也就是网上发泄而已。“对于日本普通民众来说,不大关心这个(钓鱼岛),他们关心增税不增税之类的。即便是中国反日游行那会,日本的民众也不会迁怒到在日华人身上。”
本月初,日本杂志《周刊文春》刊登了一篇题为《现代“媚中派”人名辞典》的文章,列举了日本政、经、娱乐、文化各界的对华友好人士,但冠以“媚中派”之称。前副首相冈田克也、娱乐女星酒井法子、优衣库行政总裁柳井正、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米仓弘昌等均榜上有名。
“我也曾经被说成‘媚中派’。”长期以来一直努力促进中日友好的近藤大介对此一笑了之。“日本媒体完全是商业化运作,中国发生反日游行后,日本媒体一报道,日本民间对中国的反感度也提高了,报纸、杂志在钓鱼岛问题上越批评中国就越卖得好。”
近藤认为,安倍上台以来在钓鱼岛问题上保持强硬有两个理由,一是顾及7月份的参议院选举,“不强硬的话,自民党可能会输”;二是顾及党内权力斗争,安倍和自民党干事长石破茂关系不和,“安倍妥协的话,石破茂会批评安倍”——就在山口抵京的当日,石破茂发表了与山口的“信件破冰”针锋相对的言论,表示“尖阁诸岛是我国固有领土,根本不存在搁置的理由。”
近藤进一步表示,虽然日本各党派内也有亲华派、知华派人士,比如日本民主党党首海江田万里(其名字中的“万里”源自中国万里长城)等,但他们近来也不敢发声,怕对7月份的选举不利。
不过这几天,日本媒体在钓鱼岛问题上相对安静了些,关注点转向安倍的重振经济政策。日本《读卖新闻》1月11日至13日针对日本国内的1074名受访者进行的民调结果显示,安倍内阁因为经济政策而获得68%的高支持率。
另外,美国参议院1月24日举行新一任国务卿提名听证会,即将接替希拉里·克林顿的候任国务卿克里在会上表示,将中国视为合作伙伴而非敌手。这一条消息也登上日本媒体的头版头条,近藤认为,这让依赖美国军事保护的日本大受打击,肯定会影响日本政客的论调。
其实从近8年来NPO和《中国日报》进行的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来看,新闻媒体始终是中日两国国民了解彼此的最主要渠道。在2012年的调查中,中方分别有84.3%的普通公众和81.7%的学生教师认为,新闻媒体是他们了解日本的最重要的渠道。持相同观点的日方公众的比例为96.3%和知识分子为82.5%。
中国学者曾以2005年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引起中国涉日游行为例,分析日本民众对中国的认识差距,认为导致日本民众对中国认识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媒体。当时,日本五大报纸(朝日新闻、每日新闻、日经新闻、读卖新闻及产经新闻)关注了中国涉日游行中的过激行为,同时将涉日游行与中国国内状况相关联。结果导致日本民众对涉日游行的看法是:第一,多数日本人认为,中国反日情绪高涨,主要是由于中国的国内状况和中国政府对游行的反应。第二,涉日游行中一小部分人的过激行为被媒体扩大化,受众产生错觉,而没有充分思考多数中国人参加这次涉日游行的目的。
另据NPO和《中国日报》、北京大学于2005年进行的民意调查,85.2%的日本国民没有来过中国,80.3%不曾结识中国人,了解中国主要从日本的新闻媒体,最常参考的是电视(78.1%)和报纸(12.6%)。反之亦然,98.6%的中国受访者没有去过日本,88.6%的人不曾结识日本人。他们了解日本和中日关系主要依靠中国的新闻媒体(90.4%)、中国的教科书、影视作品(54.0%),以及其他中国人的评论(39%)等。
最近,朝日新闻中文网的新浪官方微博就转了这么一个段子:有一个日本人来中国旅游,第一站到了浙江,他找了一个当地导游,给了3000块钱,说他祖上战死中国,要求导游带他去国内日本人伤亡最惨烈的地方祭拜,导游收钱后带日本人花300钱块包了辆车,一个小时后告诉日本人到了,日本人下车一看:横店影视城。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