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EU75作者:屠丽美china.huanqiu.comarticle日军奴役劳工新证据被发现/e3pmh1nnq/e3pra70uk【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民间自发组织对日本侵华时期奴役劳工行径进行调查索赔追讨,但因日本右翼声称证据不足等原因,受害方一直没有得到合理的道歉与赔偿。此次吉林省档案馆公布馆藏“反映日军奴役劳工档案”有14件,全部从关东宪兵队全宗中发掘出来,主要形成于东北沦陷中后期,这些档案真实记录了日军对包括以中国战俘为主的“特种工人”在内的中国劳工的严格管理、残酷迫害和劳工严酷恶劣的生存环境。14件档案中,孙吴、鸡宁、东宁、奉天、齐齐哈尔、阿尔山等宪兵队形成的报告(通牒)集中反映了军事工程施工中出现的劳工集体逃跑事件。奉天宪兵队关于强行摊派劳工实情的报告(通牒)对强征劳工中存在的顶替、缺勤、因病被解雇以及逃走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原因分析,据档案记载,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粮食衣物供给不足、薪酬低廉、不堪忍受殴打谩骂等。例如,奉天宪兵队《关于乱石山军事工程劳工逃跑的报告(通牒),是1943年6月21日奉天宪兵队关于乱石山军事工程施工场地内48名劳工因对待遇和薪酬不满而集体逃走情况的报告。档案中记载,这次集体逃跑事件发生后,宪兵队提出在工人宿舍周围制作有刺铁线的外部栅栏、在外栅栏位置设置照明用具和警报板、在栅栏内设置警备所、加强警备力量以保持严厉警备常态化以及加强对警备人员勤务状态进行监督等处置意见。据《逃走劳工名簿》记载,逃跑劳工中朱小八仅12岁,系童工。 东宁宪兵队《特种工人状况报告》是1943年7月5日东宁宪兵队关于管辖内特种工人基本情况、管理状况、思想动向的报告。档案中记载,1943年3月26日和5月7日,先后接收日军华北派遣军移交特种工人2次共1935人,分别配属到各部队从事国防道路建设等军事工程作业。由于营养不良导致身体极度衰弱以及各种设施不备等原因,1943年3月至7月间,1935人中即有163人病死,几乎每天都有特殊工人病死。《关东军特种工人管理规定》 是1943年7月13日关东军司令部关于特种工人在军事工程作业中运送、使役、管理、监视和警戒、会计、报告等方面的规定,共计7章32条,颁布实施于1943年8月1日。在该规定中,日军华北派遣军移交给关东军的俘虏、投降兵被称为特种工人。该规定中的诸多内容都反映了关东军对特种工人超乎寻常的严格管理。比如:第6条,部队长不仅负责特种工人的使用、管理和警备,还要在思想上对特种工人进行教育,将其镇压在军律之下;第7条,特种工人通过准军事运输方式进行运送;第19条,为严格防范特种工人逃跑和从事间谍活动,应部署兵力对特种工人的起居、言行进行监视和警戒;第21条,特种工人中如出现逃亡者,可以使用武力进行镇压,等等。关东宪兵队司令部中央检阅部《通信检阅月报(6月)》是1940年6月东宁满铁汽车区安藤保写给日本爱知县安藤松一的信件摘抄。信件摘抄中记述了写信人在广场上散步时看到的情景:中国劳工的尸体堆放得到处都是,惨不忍睹。这些尸体被狗当做美食在啃咬。这样的情景在日本国内是不可能看到的,但是最近在这里却已经是司空见惯。海拉尔宪兵队《关于处置企图逃亡的特种工人的报告》,系1941年7月12日海拉尔宪兵队关于处置特种工人丁五才企图逃跑相关情况的报告。档案中记载:山西农民丁五才于1939年11月被驻扎山西省宁武县的中国山西骑兵第一大队征集入伍,1941年2月20日在与日军交战中被俘。被俘后,作为特种工人,在哈拉沟军用道路铺设及乌奴耳地区宿舍建设工程地就劳。7月8日上午11点左右,丁五才对一起劳作的七八名特种工人说:“我们这些俘虏在工程结束后都将被杀死,逃跑才是上策。”配属宪兵知晓此事后直接报告了部队长,7月9日下午4点左右,军医到哈拉沟作业现场出诊,以丁五才为传染病患者需要隔离为由,将其带回部队本部进行严密调查。当天晚上8点,在乌奴耳东北方向3000米的山林中将其秘密严刑处理。档案内容揭示,海拉尔宪兵队对特种工人中存在的恐慌情绪和逃跑言论十分重视,“丁五才事件”后,宪兵队提出要加大监督和警戒,继续实行彻底的侦谍,必要时可以实施临机应变的枪弹压制等处置意见。139866996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fangfang环球时报139866996000011["9CaKrnJEU6S","9CaKrnJEU6h","9CaKrnJEU5T","9CaKrnJEU5j","9CaKrnJEU55"]{"email":"fangfang@huanqiu.com","name":"fangfang"}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民间自发组织对日本侵华时期奴役劳工行径进行调查索赔追讨,但因日本右翼声称证据不足等原因,受害方一直没有得到合理的道歉与赔偿。此次吉林省档案馆公布馆藏“反映日军奴役劳工档案”有14件,全部从关东宪兵队全宗中发掘出来,主要形成于东北沦陷中后期,这些档案真实记录了日军对包括以中国战俘为主的“特种工人”在内的中国劳工的严格管理、残酷迫害和劳工严酷恶劣的生存环境。14件档案中,孙吴、鸡宁、东宁、奉天、齐齐哈尔、阿尔山等宪兵队形成的报告(通牒)集中反映了军事工程施工中出现的劳工集体逃跑事件。奉天宪兵队关于强行摊派劳工实情的报告(通牒)对强征劳工中存在的顶替、缺勤、因病被解雇以及逃走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原因分析,据档案记载,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粮食衣物供给不足、薪酬低廉、不堪忍受殴打谩骂等。例如,奉天宪兵队《关于乱石山军事工程劳工逃跑的报告(通牒),是1943年6月21日奉天宪兵队关于乱石山军事工程施工场地内48名劳工因对待遇和薪酬不满而集体逃走情况的报告。档案中记载,这次集体逃跑事件发生后,宪兵队提出在工人宿舍周围制作有刺铁线的外部栅栏、在外栅栏位置设置照明用具和警报板、在栅栏内设置警备所、加强警备力量以保持严厉警备常态化以及加强对警备人员勤务状态进行监督等处置意见。据《逃走劳工名簿》记载,逃跑劳工中朱小八仅12岁,系童工。 东宁宪兵队《特种工人状况报告》是1943年7月5日东宁宪兵队关于管辖内特种工人基本情况、管理状况、思想动向的报告。档案中记载,1943年3月26日和5月7日,先后接收日军华北派遣军移交特种工人2次共1935人,分别配属到各部队从事国防道路建设等军事工程作业。由于营养不良导致身体极度衰弱以及各种设施不备等原因,1943年3月至7月间,1935人中即有163人病死,几乎每天都有特殊工人病死。《关东军特种工人管理规定》 是1943年7月13日关东军司令部关于特种工人在军事工程作业中运送、使役、管理、监视和警戒、会计、报告等方面的规定,共计7章32条,颁布实施于1943年8月1日。在该规定中,日军华北派遣军移交给关东军的俘虏、投降兵被称为特种工人。该规定中的诸多内容都反映了关东军对特种工人超乎寻常的严格管理。比如:第6条,部队长不仅负责特种工人的使用、管理和警备,还要在思想上对特种工人进行教育,将其镇压在军律之下;第7条,特种工人通过准军事运输方式进行运送;第19条,为严格防范特种工人逃跑和从事间谍活动,应部署兵力对特种工人的起居、言行进行监视和警戒;第21条,特种工人中如出现逃亡者,可以使用武力进行镇压,等等。关东宪兵队司令部中央检阅部《通信检阅月报(6月)》是1940年6月东宁满铁汽车区安藤保写给日本爱知县安藤松一的信件摘抄。信件摘抄中记述了写信人在广场上散步时看到的情景:中国劳工的尸体堆放得到处都是,惨不忍睹。这些尸体被狗当做美食在啃咬。这样的情景在日本国内是不可能看到的,但是最近在这里却已经是司空见惯。海拉尔宪兵队《关于处置企图逃亡的特种工人的报告》,系1941年7月12日海拉尔宪兵队关于处置特种工人丁五才企图逃跑相关情况的报告。档案中记载:山西农民丁五才于1939年11月被驻扎山西省宁武县的中国山西骑兵第一大队征集入伍,1941年2月20日在与日军交战中被俘。被俘后,作为特种工人,在哈拉沟军用道路铺设及乌奴耳地区宿舍建设工程地就劳。7月8日上午11点左右,丁五才对一起劳作的七八名特种工人说:“我们这些俘虏在工程结束后都将被杀死,逃跑才是上策。”配属宪兵知晓此事后直接报告了部队长,7月9日下午4点左右,军医到哈拉沟作业现场出诊,以丁五才为传染病患者需要隔离为由,将其带回部队本部进行严密调查。当天晚上8点,在乌奴耳东北方向3000米的山林中将其秘密严刑处理。档案内容揭示,海拉尔宪兵队对特种工人中存在的恐慌情绪和逃跑言论十分重视,“丁五才事件”后,宪兵队提出要加大监督和警戒,继续实行彻底的侦谍,必要时可以实施临机应变的枪弹压制等处置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