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A71b china.huanqiu.comarticle云南选手亲历波士顿爆炸:爆炸时离终点仅1公里/e3pmh1nnq/e3pra70uk波士顿,马拉松现场,爆炸的烟雾腾起时,金飞豹距离终点线还有一公里,而王石、费宣正在终点处的观众席等着迎接中国团队冲线那一刻。纽约,昆明小伙张译凯玩着ipad上的网游,爆炸快讯弹出,他立即问身在波士顿的美国朋友“听说被恐怖袭击了?”华盛顿,红河姑娘谢祁姗一觉醒来,看到满屏的“Pray for Boston”后,却无法看到市民上传的现场爆炸视频,由于浏览人数太多,Boston.com网站已经瘫痪。互联网与全球化,让这个世界变得很近,太平洋彼岸的伤痛,隔了12小时时差都能清晰感受到,昨天,晚报记者联系上了身在美国的几个云南老乡,讲述昨天的经历。第一站——波士顿人物:金飞豹、费宣“家乡官员打电话来问:人没事吧?”全程40公里,北京时间昨天凌晨约1点40分,波士顿马拉松的四位冠军得主已经产生。约50多分钟后,金飞豹跑到38公里处时,看见路边一棵树上挂着“飞豹加油”的中文标语,“顿感脚下生力,在前方看到了居住在波士顿的美国朋友玛丽,她作为志愿者正在给跑步的队员递水。”不幸,意外发生了金飞豹没能如愿完成他的第六次马拉松,就在那里,他与其他还未完成比赛的选手们被主办方叫停,截留在波士顿联邦大道。汗水黏在身上,带着海洋味道的大风刮过,运动员们冷得直哆嗦。有经验的志愿者递上专业的防风服,金飞豹也赶快裹上一件黑色的,有些狼狈。和他在一起的还有另一个中国选手,来自北京的一个记者,扛着摄像机跑马拉松。发生什么事了?大家对视,询问。突然,警笛声起,救护车、警车、消防车呼啸而过,爆炸的噩耗也随之传来。现场气氛一下变得很紧张,开始有孩子哭泣。一辆白色的救护车缓缓开到路中间,车上一个人拿着大喇叭,重复着几句话:发生了爆炸事件,马拉松结束,请大家尽快离开现场,注意安全。人群并没有立刻散去,第一反应是低头看手机,此时距离爆炸发生不超过15分钟,各大通讯社的第一条快讯已经编发,消息被证实,而爆炸现场有些血腥的图片也已经在网络世界流传。费宣开始给金飞豹身边的友人打电话,一次,两次,三次……终于接通了,“注意安全,在宾馆碰头。”打探,警察过来喊Back一路走,费宣很着急,四处打探着信息。这时,几条主要的地铁已经停运,道路全线封锁,警察,武装,消防,救护……“路被封了,我站在路边停了一秒,就有警察过来让我‘Back’!据说还有两个爆炸装置正在拆除!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回家呀!”一个美国姑娘哭了。还有人拨打不通电话,后来才知道,在爆炸发生后,为了防止犯罪分子通过手机引爆炸弹装置,波士顿市区的手机信号曾经短暂被屏蔽。广播播放着:“请远离垃圾桶,警方确认炸弹是被放置在垃圾桶里的!”波士顿马拉松的海报,掉了一地,被踩踏着。但整个场面还算有序,有很多成年男子帮助疏导交通,搀扶受伤者。王石则快速赶到住宿的酒店安排万科工作人员与每位中国队员联络,并与CCTV连线播报了中国跑友的状态。费宣终于抵达波士顿皇家酒店,在电梯里,两个马拉松选手互相拥抱,其中一人问:9月你还去芝加哥跑马拉松吗?被问的是一个个头很高的黑人,眉毛一挑,先爆了一句粗口,然后肯定地回应:“当然,一定要去!”相遇,中国人抱在一起凌晨5点多,美国友人葛瑞格·米莱特与他女儿吉姆快速赶到酒店与金飞豹和费宣会合,见面时,三人紧紧相拥,还好没事。随后,他们在大堂里与王石和万科团队相遇了,来自中国的几个队员在一起待着,大家挨个拥抱、互拍着肩膀,感慨劫后余生。王石的电话响起,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打来的电话,询问中国的选手是否安全,一同赴美的家属亲友团是否安好?王石回答,中国来的选手一直保持着联系,都很平安。20分钟后,费宣的电话也响了,电话那头是熟悉的乡音,云南省外办主任周红非常关心身在波士顿的云南选手“你们现在在哪里?人没事吧?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其实,马拉松并不是金飞豹、费宣二人唯一的目的。抵达美国这几天,他们已参加了多个电视节目的录制,应波士顿电视台的邀请,向美国公众讲述作为两个普通的中国人,如何经过努力,去实现自己梦想的经历,同时介绍美丽的家乡云南。周红表示,这两位探险家为宣传美丽云南所作的努力特别值得尊重。“身在异乡,眼前都是非常惨烈的景象,接到电话,觉得很温暖。”费宣说在这样特殊的情境下,才能理解身后有祖国、有家乡关心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当晚,没有再离开酒店,大家吃比萨,看着电视直播:警方呼吁民众提供一切线索,现场视频或照片,请大家尽量不要外出。“以后还跑马拉松吗?” 金飞豹不假思索地说:“马拉松本是历史最悠久的健康向上活动,我不会放弃,也为在刚刚发生的恶性事件中遇难的人们致以最真挚的祈福。”第二站——华盛顿特区人物:谢祁姗“为什么是波士顿?”谢祁姗,女,出生在云南个旧,15岁到北京上学,本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2004年赴美。“今夜波士顿,阴,最低温6度”。她更新了微博。然后开始在电脑前回复晚报记者的提问,同时跟国内的亲朋好友对话。“对不起,我住得离美国国会山太远了,不然就可以拍下降半旗的照片了。”谢祁姗看着电视直播,“波士顿爆炸后,华盛顿特区、纽约迅速进入全城戒备状态。华盛顿特区,尤其是白宫附近地区都纷纷加强了安全警戒,白宫周围已经不许有公众通行。纽约时代广场、教堂、帝国大厦等标志性建筑,以及景点,所有的桥梁和隧道等已加强了警戒,媒体呼吁公众最近一定要少去公共场所。”“为什么是波士顿?”推特上,这个话题很热,波士顿在美国人心中太特殊了,“4月16日是美国爱国日,波士顿恐怖爆炸所在地Boylston St.,离麻省理工MIT只有不到2公里,离哈佛大学不到4公里,都是徒步的距离。”让她无法理解的是恐怖分子为何挑这种兼具慈善意义的赛事下手?这是一个美国最古老、最有文化价值的城市之一,也是最古老的马拉松比赛。“其实,这些消息在国内也看得到,对吧?”谢祁姗是研究新媒体的,对信息的全球化格外敏感,但是这一次,她感觉到网络上同情的声音多了。第三站——纽约人物:张译凯“恐怖只在心中……”张译凯,男,28岁,昆明人,本科就读于北京理工大学,2008年赴美,纽约大学深造。9·11那一年,他还在云师大附中读高三,飞机撞上双子大厦的一幕,看得眼珠子都快掉了下来。这一次,爆炸发生时,他在玩网游,信息来自自动推送的社交网络。他说起了自己经历的“美国后9·11时代”,美国提高了安保的级别:所有联邦建筑进去都要安检,不能从外面拍照。张译凯第一次去华盛顿特区旅游时,看到一个建筑里有一棵很高的树,准备拍张照,结果被警卫制止了。他的昆明同学去美国时也遭遇了相似的事,“她去五角大楼拍照的时候,被警察很客气地要求删除里面的所有关于五角大楼的照片,然后去自由女神像的时候排了4个小时的队,就为了安检……”“‘9·11之后12年,美国本土没有发生大规模恐怖袭击,波士顿爆炸案最大的影响,是让美国人失去了多年培养起来的安全感。’这是网上的评论,你觉得对不?”晚报记者想听听他的想法。张译凯没有正面回答,他分享了爆炸发生时的一件事。“早上我在玩ipad网游的时候,问一个波士顿老美,听说恐怖袭击了?”“然后老美说:不是恐怖袭击,因为,恐怖只在心里,我们不恐怖。”此刻,晚报记者在昆明,通过互联网,看到同步的视频——曼哈顿各重要区域派驻反恐车辆,包括著名酒店和隧道等。纽约警察正在适时街头监控摄像。链接 昆明旅行社:无团在波士顿“我们并无旅行团在当地,今年从昆明出发到美国最早的一个旅行团是在4月22日出发,路线是纽约——华盛顿——水牛城,目前暂时未受到爆炸事件的影响。”卓越是昆明康辉旅行社内专门负责欧美高端旅游项目的部门经理,昨天,她一直密切关注着波士顿爆炸事件的进展。“暂时没有客人打电话来问这个事,大家都很淡定,不太担心行程会受影响。”此外,卓越介绍,通常昆明至波士顿的旅游团都是7、8月份出发,因为波士顿名校林立,昆明家长会利用孩子暑期时间全家人一起去哈佛、耶鲁、麻省理工这些名校参观。(赵希)1366167960000责编:lihe云南网136616796000011["9CaKrnJA6ip","9CaKrnJA3Sr","9CaKrnJA3sh","9CaKrnJzTit","9CaKrnJzRIn"]//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3/0417/20130417110724260.jpg{"email":"lihe@huanqiu.com","name":"lihe"}
波士顿,马拉松现场,爆炸的烟雾腾起时,金飞豹距离终点线还有一公里,而王石、费宣正在终点处的观众席等着迎接中国团队冲线那一刻。纽约,昆明小伙张译凯玩着ipad上的网游,爆炸快讯弹出,他立即问身在波士顿的美国朋友“听说被恐怖袭击了?”华盛顿,红河姑娘谢祁姗一觉醒来,看到满屏的“Pray for Boston”后,却无法看到市民上传的现场爆炸视频,由于浏览人数太多,Boston.com网站已经瘫痪。互联网与全球化,让这个世界变得很近,太平洋彼岸的伤痛,隔了12小时时差都能清晰感受到,昨天,晚报记者联系上了身在美国的几个云南老乡,讲述昨天的经历。第一站——波士顿人物:金飞豹、费宣“家乡官员打电话来问:人没事吧?”全程40公里,北京时间昨天凌晨约1点40分,波士顿马拉松的四位冠军得主已经产生。约50多分钟后,金飞豹跑到38公里处时,看见路边一棵树上挂着“飞豹加油”的中文标语,“顿感脚下生力,在前方看到了居住在波士顿的美国朋友玛丽,她作为志愿者正在给跑步的队员递水。”不幸,意外发生了金飞豹没能如愿完成他的第六次马拉松,就在那里,他与其他还未完成比赛的选手们被主办方叫停,截留在波士顿联邦大道。汗水黏在身上,带着海洋味道的大风刮过,运动员们冷得直哆嗦。有经验的志愿者递上专业的防风服,金飞豹也赶快裹上一件黑色的,有些狼狈。和他在一起的还有另一个中国选手,来自北京的一个记者,扛着摄像机跑马拉松。发生什么事了?大家对视,询问。突然,警笛声起,救护车、警车、消防车呼啸而过,爆炸的噩耗也随之传来。现场气氛一下变得很紧张,开始有孩子哭泣。一辆白色的救护车缓缓开到路中间,车上一个人拿着大喇叭,重复着几句话:发生了爆炸事件,马拉松结束,请大家尽快离开现场,注意安全。人群并没有立刻散去,第一反应是低头看手机,此时距离爆炸发生不超过15分钟,各大通讯社的第一条快讯已经编发,消息被证实,而爆炸现场有些血腥的图片也已经在网络世界流传。费宣开始给金飞豹身边的友人打电话,一次,两次,三次……终于接通了,“注意安全,在宾馆碰头。”打探,警察过来喊Back一路走,费宣很着急,四处打探着信息。这时,几条主要的地铁已经停运,道路全线封锁,警察,武装,消防,救护……“路被封了,我站在路边停了一秒,就有警察过来让我‘Back’!据说还有两个爆炸装置正在拆除!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回家呀!”一个美国姑娘哭了。还有人拨打不通电话,后来才知道,在爆炸发生后,为了防止犯罪分子通过手机引爆炸弹装置,波士顿市区的手机信号曾经短暂被屏蔽。广播播放着:“请远离垃圾桶,警方确认炸弹是被放置在垃圾桶里的!”波士顿马拉松的海报,掉了一地,被踩踏着。但整个场面还算有序,有很多成年男子帮助疏导交通,搀扶受伤者。王石则快速赶到住宿的酒店安排万科工作人员与每位中国队员联络,并与CCTV连线播报了中国跑友的状态。费宣终于抵达波士顿皇家酒店,在电梯里,两个马拉松选手互相拥抱,其中一人问:9月你还去芝加哥跑马拉松吗?被问的是一个个头很高的黑人,眉毛一挑,先爆了一句粗口,然后肯定地回应:“当然,一定要去!”相遇,中国人抱在一起凌晨5点多,美国友人葛瑞格·米莱特与他女儿吉姆快速赶到酒店与金飞豹和费宣会合,见面时,三人紧紧相拥,还好没事。随后,他们在大堂里与王石和万科团队相遇了,来自中国的几个队员在一起待着,大家挨个拥抱、互拍着肩膀,感慨劫后余生。王石的电话响起,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打来的电话,询问中国的选手是否安全,一同赴美的家属亲友团是否安好?王石回答,中国来的选手一直保持着联系,都很平安。20分钟后,费宣的电话也响了,电话那头是熟悉的乡音,云南省外办主任周红非常关心身在波士顿的云南选手“你们现在在哪里?人没事吧?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其实,马拉松并不是金飞豹、费宣二人唯一的目的。抵达美国这几天,他们已参加了多个电视节目的录制,应波士顿电视台的邀请,向美国公众讲述作为两个普通的中国人,如何经过努力,去实现自己梦想的经历,同时介绍美丽的家乡云南。周红表示,这两位探险家为宣传美丽云南所作的努力特别值得尊重。“身在异乡,眼前都是非常惨烈的景象,接到电话,觉得很温暖。”费宣说在这样特殊的情境下,才能理解身后有祖国、有家乡关心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当晚,没有再离开酒店,大家吃比萨,看着电视直播:警方呼吁民众提供一切线索,现场视频或照片,请大家尽量不要外出。“以后还跑马拉松吗?” 金飞豹不假思索地说:“马拉松本是历史最悠久的健康向上活动,我不会放弃,也为在刚刚发生的恶性事件中遇难的人们致以最真挚的祈福。”第二站——华盛顿特区人物:谢祁姗“为什么是波士顿?”谢祁姗,女,出生在云南个旧,15岁到北京上学,本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2004年赴美。“今夜波士顿,阴,最低温6度”。她更新了微博。然后开始在电脑前回复晚报记者的提问,同时跟国内的亲朋好友对话。“对不起,我住得离美国国会山太远了,不然就可以拍下降半旗的照片了。”谢祁姗看着电视直播,“波士顿爆炸后,华盛顿特区、纽约迅速进入全城戒备状态。华盛顿特区,尤其是白宫附近地区都纷纷加强了安全警戒,白宫周围已经不许有公众通行。纽约时代广场、教堂、帝国大厦等标志性建筑,以及景点,所有的桥梁和隧道等已加强了警戒,媒体呼吁公众最近一定要少去公共场所。”“为什么是波士顿?”推特上,这个话题很热,波士顿在美国人心中太特殊了,“4月16日是美国爱国日,波士顿恐怖爆炸所在地Boylston St.,离麻省理工MIT只有不到2公里,离哈佛大学不到4公里,都是徒步的距离。”让她无法理解的是恐怖分子为何挑这种兼具慈善意义的赛事下手?这是一个美国最古老、最有文化价值的城市之一,也是最古老的马拉松比赛。“其实,这些消息在国内也看得到,对吧?”谢祁姗是研究新媒体的,对信息的全球化格外敏感,但是这一次,她感觉到网络上同情的声音多了。第三站——纽约人物:张译凯“恐怖只在心中……”张译凯,男,28岁,昆明人,本科就读于北京理工大学,2008年赴美,纽约大学深造。9·11那一年,他还在云师大附中读高三,飞机撞上双子大厦的一幕,看得眼珠子都快掉了下来。这一次,爆炸发生时,他在玩网游,信息来自自动推送的社交网络。他说起了自己经历的“美国后9·11时代”,美国提高了安保的级别:所有联邦建筑进去都要安检,不能从外面拍照。张译凯第一次去华盛顿特区旅游时,看到一个建筑里有一棵很高的树,准备拍张照,结果被警卫制止了。他的昆明同学去美国时也遭遇了相似的事,“她去五角大楼拍照的时候,被警察很客气地要求删除里面的所有关于五角大楼的照片,然后去自由女神像的时候排了4个小时的队,就为了安检……”“‘9·11之后12年,美国本土没有发生大规模恐怖袭击,波士顿爆炸案最大的影响,是让美国人失去了多年培养起来的安全感。’这是网上的评论,你觉得对不?”晚报记者想听听他的想法。张译凯没有正面回答,他分享了爆炸发生时的一件事。“早上我在玩ipad网游的时候,问一个波士顿老美,听说恐怖袭击了?”“然后老美说:不是恐怖袭击,因为,恐怖只在心里,我们不恐怖。”此刻,晚报记者在昆明,通过互联网,看到同步的视频——曼哈顿各重要区域派驻反恐车辆,包括著名酒店和隧道等。纽约警察正在适时街头监控摄像。链接 昆明旅行社:无团在波士顿“我们并无旅行团在当地,今年从昆明出发到美国最早的一个旅行团是在4月22日出发,路线是纽约——华盛顿——水牛城,目前暂时未受到爆炸事件的影响。”卓越是昆明康辉旅行社内专门负责欧美高端旅游项目的部门经理,昨天,她一直密切关注着波士顿爆炸事件的进展。“暂时没有客人打电话来问这个事,大家都很淡定,不太担心行程会受影响。”此外,卓越介绍,通常昆明至波士顿的旅游团都是7、8月份出发,因为波士顿名校林立,昆明家长会利用孩子暑期时间全家人一起去哈佛、耶鲁、麻省理工这些名校参观。(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