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oJag作者:洪佳欣china.huanqiu.comarticle体会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我是未来外交官”研学总结/e3pmh1nnq/e3pn60p0i12月3日下午,我们即将开始北京研学之旅。出发前,我们分了组:每组都有男生、女生,也有三个年级的学生。次日凌晨零点40,我们抵达北京。时间虽晚,但我们对研学之旅的热情不减。 12月4日,人民日报社 第一站:访问人民日报社。 我们参观了历史陈列馆和中央厨房。走进《环球时报》,听了关于“墙”的讲座。“墙”是语言水平,是文化,也是意识形态,它不会被打破,所以我们要做那个翻“墙”人。“做国际传播就是翻墙。”听起来是不是很奇怪?但是听完讲座,我明白了:其实人与人之间也有“墙”的,而国与国之间亦是如此。 午餐我们是在这个号称同行同级单位最好的食堂——人民日报社食堂用餐的,不得不说,味道确实不错! 第二站:颐和园 早闻颐和园是皇家园林,我一直认为它很豪华,当日一见果真不凡,虽被八国联军烧毁了不少,但风景却仍然很好:长长的十七孔桥、画满画的长廊、二孔闸和石舫……因为进度慢了点,所以拍摄石舫的任务没有完成。我们在十七孔桥上完成了两个任务:一个是介绍桥,另一个是教外国友人说简单的普通话“您好,中国!您好,北海!”本以为很简单,谁知却是“不教不知道,一教吓一跳”,还是挺难的。我在林广铖组长的带领、以及实力担当石一鸣同学的帮助下,终于完成了任务。 到第三站时,已经是晚上。我们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聆听老师给我们讲解的法语学习交流的相关内容,还有一位北大法语系的高材生给我们分享了他的学习经验和未来规划,为我在外语学习方面提供了参考,我也因此制定了新的学习目标。 12月5日,参观驻华使馆、文化交流 驻华使馆是我们必去之地。按照安排,我们要参观印度驻华大使馆和法国驻华大使馆。第一次去这些官方机构真是让身为学生的我激动不已。 我们首先去的是印度驻华大使馆。印度使馆位于使馆区,周围还有英、美、以色列、马来西亚等国的大使馆。印度使馆里有个呈纸杯蛋糕状的文化馆,馆里有个舞台。舞台不算大,但也不小,背景是印度的文字,左侧是一些关于印度国父的绘画作品,而右侧是一些照片。我们就是在这个舞台进行中国民族文化和印度文化交流的。印度使馆的工作人员很热情,教我们跳起了曼妙的印度舞,我们都学得有模有样;之后我们也献上了具有广西民族特色的绣球。在这里,我们还尝到了一些地道的印度小吃,风味甚佳! 当天下午,我们去了法国大使馆和使馆的文化交流中心。由于学过一些法语,大家对这里倍感亲切。在交流中,大家穿上民族服装,小学部的同学们演唱了法文歌,而我们则唱起了山歌。我们了解到许多包括文学在内的法国文化,跟准备去法国留学的哥哥姐姐们讨论起了学习,他们给我提供了许多学习法语的方法。 12月6日,中国传统文化来啦 到了首都自然是要看升国旗的,尤其正逢建国七十周年。为了这个时刻,凌晨四点我们就雄纠纠、气昂昂地出门啦!十二月的北京早晨很冷,身着棉袄的我们心却很暖,脚步也很快。我们到达的时候天还是很黑,但天安门前已是人山人海。天空渐渐变亮,热闹的广场上安静了下来。当庄严的国歌声奏起,当鲜红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的眼里、我的耳朵里、我的心里,都只剩下了两个字――祖国! 随后我们去国家博物馆领略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一边听讲解员解说,我一边观看精致的文物:北京人化石、司母戊鼎,金饰、银饰、玉器、宝石……原来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竟如此发达,我不禁赞叹连连。 最后,我们还去了潞河中学,感受了北京中学的校园文化。我们在跑道上奔跑、在教室里听课。晚上的鸟巢和水立方是那么的光彩夺目,配着地上还未融的冰,一闪一闪地,仿佛在邀我们共舞。 12月7日、8日,“不到长城非好汉”、拥有六百年历史的故宫 在现存的中国古代建筑中,以万里长城和北京故宫最为有名,到了北京,这两个地方当然不能“放过”。 “不到长城非好汉”,唱着《好汉歌》,我们出发啦!站在山脚下,我们就已经能感受到长城的宏伟,即使在冬季,周围都是光秃秃的山,它也依旧巍峨。攀登的过程没有那么惬意,我们穿着厚厚的冬装,带着用外语卖绣球给外国友人的任务攀登!我们小组从最开始的各自为政,到齐心协力,再到小组间互助,终于按照要求完成了任务。一开始我还拘谨,可组长他们主动热情的态度感染了我,我渐渐也大胆起来。我明白这也是个成长的过程,其间的口语障碍、被拒绝、错过机会等问题都不足以阻拦我攀登。最终,我站在长城顶上,感叹了一览众山小的风景,赞叹着中国劳动人民的伟大! 今年是北京故宫六百年寿庆,我们来到了焕然一新的故宫博物院。它不仅是一座宫殿,更是中国最有文化的博物院。在看过《我在故宫修文物》、《上新了,故宫》以及故宫原馆长的演讲后,我就一直心向往之,这次终于见到庐山真面目啦!那些宫、那些殿、那些楼、那些庙宇,它们带给我的视觉冲击感已经不能用语言来表达。我们可以用外语自豪地向外国友人介绍,让他们也了解我们的文物、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历史。 后记 五天的研学活动很快结束了。在研学过程中,我学习了很多,感受了很多,一遍遍赞叹了祖国的历史、祖国的文化,也了解了其它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体会了文化碰撞和融合和奇妙。此次活动,让我的外语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让我的学习潜力得以挖掘,更让我结交了不少的朋友。而这段研学经历,将一直伴随着我成长,激励着我努力学习,为自己、为祖国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北海市外国语实验学校七法班 洪佳欣 157827882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崔舒飞环球网15782788200001[]{"email":"cuishufei@huanqiu.com","name":"崔舒飞"}
12月3日下午,我们即将开始北京研学之旅。出发前,我们分了组:每组都有男生、女生,也有三个年级的学生。次日凌晨零点40,我们抵达北京。时间虽晚,但我们对研学之旅的热情不减。 12月4日,人民日报社 第一站:访问人民日报社。 我们参观了历史陈列馆和中央厨房。走进《环球时报》,听了关于“墙”的讲座。“墙”是语言水平,是文化,也是意识形态,它不会被打破,所以我们要做那个翻“墙”人。“做国际传播就是翻墙。”听起来是不是很奇怪?但是听完讲座,我明白了:其实人与人之间也有“墙”的,而国与国之间亦是如此。 午餐我们是在这个号称同行同级单位最好的食堂——人民日报社食堂用餐的,不得不说,味道确实不错! 第二站:颐和园 早闻颐和园是皇家园林,我一直认为它很豪华,当日一见果真不凡,虽被八国联军烧毁了不少,但风景却仍然很好:长长的十七孔桥、画满画的长廊、二孔闸和石舫……因为进度慢了点,所以拍摄石舫的任务没有完成。我们在十七孔桥上完成了两个任务:一个是介绍桥,另一个是教外国友人说简单的普通话“您好,中国!您好,北海!”本以为很简单,谁知却是“不教不知道,一教吓一跳”,还是挺难的。我在林广铖组长的带领、以及实力担当石一鸣同学的帮助下,终于完成了任务。 到第三站时,已经是晚上。我们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聆听老师给我们讲解的法语学习交流的相关内容,还有一位北大法语系的高材生给我们分享了他的学习经验和未来规划,为我在外语学习方面提供了参考,我也因此制定了新的学习目标。 12月5日,参观驻华使馆、文化交流 驻华使馆是我们必去之地。按照安排,我们要参观印度驻华大使馆和法国驻华大使馆。第一次去这些官方机构真是让身为学生的我激动不已。 我们首先去的是印度驻华大使馆。印度使馆位于使馆区,周围还有英、美、以色列、马来西亚等国的大使馆。印度使馆里有个呈纸杯蛋糕状的文化馆,馆里有个舞台。舞台不算大,但也不小,背景是印度的文字,左侧是一些关于印度国父的绘画作品,而右侧是一些照片。我们就是在这个舞台进行中国民族文化和印度文化交流的。印度使馆的工作人员很热情,教我们跳起了曼妙的印度舞,我们都学得有模有样;之后我们也献上了具有广西民族特色的绣球。在这里,我们还尝到了一些地道的印度小吃,风味甚佳! 当天下午,我们去了法国大使馆和使馆的文化交流中心。由于学过一些法语,大家对这里倍感亲切。在交流中,大家穿上民族服装,小学部的同学们演唱了法文歌,而我们则唱起了山歌。我们了解到许多包括文学在内的法国文化,跟准备去法国留学的哥哥姐姐们讨论起了学习,他们给我提供了许多学习法语的方法。 12月6日,中国传统文化来啦 到了首都自然是要看升国旗的,尤其正逢建国七十周年。为了这个时刻,凌晨四点我们就雄纠纠、气昂昂地出门啦!十二月的北京早晨很冷,身着棉袄的我们心却很暖,脚步也很快。我们到达的时候天还是很黑,但天安门前已是人山人海。天空渐渐变亮,热闹的广场上安静了下来。当庄严的国歌声奏起,当鲜红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的眼里、我的耳朵里、我的心里,都只剩下了两个字――祖国! 随后我们去国家博物馆领略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一边听讲解员解说,我一边观看精致的文物:北京人化石、司母戊鼎,金饰、银饰、玉器、宝石……原来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竟如此发达,我不禁赞叹连连。 最后,我们还去了潞河中学,感受了北京中学的校园文化。我们在跑道上奔跑、在教室里听课。晚上的鸟巢和水立方是那么的光彩夺目,配着地上还未融的冰,一闪一闪地,仿佛在邀我们共舞。 12月7日、8日,“不到长城非好汉”、拥有六百年历史的故宫 在现存的中国古代建筑中,以万里长城和北京故宫最为有名,到了北京,这两个地方当然不能“放过”。 “不到长城非好汉”,唱着《好汉歌》,我们出发啦!站在山脚下,我们就已经能感受到长城的宏伟,即使在冬季,周围都是光秃秃的山,它也依旧巍峨。攀登的过程没有那么惬意,我们穿着厚厚的冬装,带着用外语卖绣球给外国友人的任务攀登!我们小组从最开始的各自为政,到齐心协力,再到小组间互助,终于按照要求完成了任务。一开始我还拘谨,可组长他们主动热情的态度感染了我,我渐渐也大胆起来。我明白这也是个成长的过程,其间的口语障碍、被拒绝、错过机会等问题都不足以阻拦我攀登。最终,我站在长城顶上,感叹了一览众山小的风景,赞叹着中国劳动人民的伟大! 今年是北京故宫六百年寿庆,我们来到了焕然一新的故宫博物院。它不仅是一座宫殿,更是中国最有文化的博物院。在看过《我在故宫修文物》、《上新了,故宫》以及故宫原馆长的演讲后,我就一直心向往之,这次终于见到庐山真面目啦!那些宫、那些殿、那些楼、那些庙宇,它们带给我的视觉冲击感已经不能用语言来表达。我们可以用外语自豪地向外国友人介绍,让他们也了解我们的文物、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历史。 后记 五天的研学活动很快结束了。在研学过程中,我学习了很多,感受了很多,一遍遍赞叹了祖国的历史、祖国的文化,也了解了其它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体会了文化碰撞和融合和奇妙。此次活动,让我的外语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让我的学习潜力得以挖掘,更让我结交了不少的朋友。而这段研学经历,将一直伴随着我成长,激励着我努力学习,为自己、为祖国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北海市外国语实验学校七法班 洪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