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P1lN china.huanqiu.comarticle南洋华侨黄铁魂:用热血捍卫抗战生命线/e3pmh1nnq/e3pn60p0i——访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成员黄铁魂“铁魂同学:以身许国”,这是1939年黄铁魂离开马来西亚太平市时,朋友写下的临别赠言。泛黄的纸页,唤醒沉睡的往事。怀揣赤子之心,3000多名机工主动投身抗战事业“民国二十八年6月16日,离开太平至新加坡;7月3日,到越南西贡乘火车经河口老街进入云南省昆明;7月23日,离昆明乘卡车往贵阳唐家山;11月底,乘卡车往广西河池……”黄铁魂亲笔写下的“漂流记”,清楚地记录下他的回国旅途。70多年前,3000多名与黄铁魂一样的南洋华侨青年,在战火还未燃烧至东南亚之时,怀揣抗日救国的赤子之心,主动投身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他们在中国大西南的崇山峻岭之间,冒着生命危险驾驶卡车,运送军用和医药物资,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输血管”和“生命线”的畅通。他们被称作“南洋机工”,是“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成员。 76年弹指一挥间,当年风华正茂的青年,如今已是97岁高龄。近日,本报记者来到马来西亚霹雳州怡保市和丰镇,采访了黄铁魂。和丰镇距离黄铁魂当年居住的太平市不过60公里。车子穿行于小巷,到了巷子尽头,右转爬上一个小山坡,眼前豁然开朗。很快记者就来到黄铁魂和妻子严玉意的木屋前,他们自1960年以来就居住在这里。走进木屋,抬眼便是一个五六平方米的客厅,黄铁魂刚刚从午睡中醒来。尽管已是白发白眉,但老人依然精神矍铄,讲起往事来饱含深情。“再会吧,南洋!我们要去争取一线光明的希望”1939年,黄铁魂的人生轨迹被一封电报改变。那时他还是个叫黄乐垣的青年,白天派报纸、晚上卖戏票维持生计。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沿海口岸和对外交通要道先后陷落,国际军援濒临断绝。1939年开辟的滇缅公路,成为大后方唯一的物资通道,但是面临最紧迫的难题是司机和机修人员十分匮乏,从头培训难解燃眉之急。国民政府一封电报发给新加坡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陈嘉庚,之后陈嘉庚在马来西亚、新加坡两地报章刊登招募机工广告。“本总会顷接祖国电,委征募汽车之机修人员及司机人员回国服务。凡吾侨具有此技能之一、志愿回国以尽其国民天职者,可向各处华侨筹赈总会或分支各会接洽……”据史料记载,招募“南洋机工”的首份公告1939年2月7日见诸报端。东南亚广大华侨青年积极响应,报名之处人潮涌动。从当年2月至9月,3200多名华侨机工响应祖国召唤,分批回国支援抗战,其中一些从新加坡出发,经海路抵达越南,再辗转广西进入中国云南。黄铁魂和30多名太平同乡属于第七批,走的正是这条艰难的海路和陆路。“再会吧,南洋!你椰子肥,豆蔻香,你爱着自然的丰富的供养。但在帝国主义的剥削下,千百万被压迫者都闹着饥荒!再会吧,南洋!你不见尸横着长白山,血流着黑龙江?这是中华民族的存亡!再会吧,南洋!再会吧,南洋!我们要去争取一线光明的希望!”青年们士气高昂地唱着《告别南洋》出发了!为了表明赴死报国的决心,在师长的建议下,黄铁魂把名字从“乐垣”改为“铁魂”,这个名字也伴随了他之后几十年的人生。当记者问黄铁魂,出发时是否想过何时能够回到家乡,黄铁魂说:“没想过这个问题,因为我报名了,就是预备好去死的。”“作为南洋机工参与祖国的抗战是我一生的骄傲”黄铁魂和他的同乡们在昆明潘家湾受训两三个月后,被分派到柳州、桂林、河池以及贵阳等路段,执行运载军事物资的任务。这些地区山高谷深、地势凶险,加上日寇飞机的狂轰滥炸,开车穿行其间险象环生。为了避免日军的轰炸,他们经常得夜里行车。黄铁魂清晰地记得,他每天凌晨3点开始执行任务,开车只敢开近光灯,如果听到轰炸机的声音,就得赶紧停车到旁边躲避。“轰炸机有时离我们很近,连上面的飞行员都能看清。”黄铁魂的右腿上至今还有一道深深的疤痕,那是1940年他驾驶卡车与迎面而来的车辆相撞导致。“当时我们都在观察天空中轰炸机的情况,没注意到对面车辆,所以出了车祸。”伤愈后,带着一张后方医院开具的二等残废证明,黄铁魂又重新回到战场执行任务。1942年5月,滇缅公路因怒江上的惠通桥被炸而切断,运载军需物资的任务就此结束。刘道南是马来西亚研究南洋机工的学者,他告诉本报记者,据不完全统计,1939年至1942年的3年间,滇缅公路一共抢运了约50万吨军需物资和无法计数的其他物品。这期间,牺牲在滇缅公路及滇缅战场的“南洋机工”逾千人,滇缅公路长达1164公里,平均每公里就有一位机工牺牲。机工任务结束后,黄铁魂经过多年漂泊,于1948年回到家乡。“我幸运地回来了,但是我的战友再也没能回家。”如今安享晚年的黄铁魂很少忆及往事,但是每每提到战友的下落时仍然心痛不已。与他轮班驾驶同一辆卡车的同乡黎荣,命丧日军的轰炸机之下,成为黄铁魂心中永远的伤疤。“作为南洋机工参与祖国的抗战是我一生的骄傲。我总是想,我能活到这么大把年纪,也是在为我的战友们而活。”黄铁魂说。(本报马来西亚怡保8月31日电)《 人民日报 》( 2015年09月01日 03 版)1441055640000责编:fangfang人民日报144105564000011["9CaKrnJP1Lc","9CaKrnJP1wu","9CaKrnJP1vS","9CaKrnJP1st","9CaKrnJP1uk"]{"email":"fangfang@huanqiu.com","name":"fangfang"}
——访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成员黄铁魂“铁魂同学:以身许国”,这是1939年黄铁魂离开马来西亚太平市时,朋友写下的临别赠言。泛黄的纸页,唤醒沉睡的往事。怀揣赤子之心,3000多名机工主动投身抗战事业“民国二十八年6月16日,离开太平至新加坡;7月3日,到越南西贡乘火车经河口老街进入云南省昆明;7月23日,离昆明乘卡车往贵阳唐家山;11月底,乘卡车往广西河池……”黄铁魂亲笔写下的“漂流记”,清楚地记录下他的回国旅途。70多年前,3000多名与黄铁魂一样的南洋华侨青年,在战火还未燃烧至东南亚之时,怀揣抗日救国的赤子之心,主动投身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他们在中国大西南的崇山峻岭之间,冒着生命危险驾驶卡车,运送军用和医药物资,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输血管”和“生命线”的畅通。他们被称作“南洋机工”,是“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成员。 76年弹指一挥间,当年风华正茂的青年,如今已是97岁高龄。近日,本报记者来到马来西亚霹雳州怡保市和丰镇,采访了黄铁魂。和丰镇距离黄铁魂当年居住的太平市不过60公里。车子穿行于小巷,到了巷子尽头,右转爬上一个小山坡,眼前豁然开朗。很快记者就来到黄铁魂和妻子严玉意的木屋前,他们自1960年以来就居住在这里。走进木屋,抬眼便是一个五六平方米的客厅,黄铁魂刚刚从午睡中醒来。尽管已是白发白眉,但老人依然精神矍铄,讲起往事来饱含深情。“再会吧,南洋!我们要去争取一线光明的希望”1939年,黄铁魂的人生轨迹被一封电报改变。那时他还是个叫黄乐垣的青年,白天派报纸、晚上卖戏票维持生计。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沿海口岸和对外交通要道先后陷落,国际军援濒临断绝。1939年开辟的滇缅公路,成为大后方唯一的物资通道,但是面临最紧迫的难题是司机和机修人员十分匮乏,从头培训难解燃眉之急。国民政府一封电报发给新加坡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陈嘉庚,之后陈嘉庚在马来西亚、新加坡两地报章刊登招募机工广告。“本总会顷接祖国电,委征募汽车之机修人员及司机人员回国服务。凡吾侨具有此技能之一、志愿回国以尽其国民天职者,可向各处华侨筹赈总会或分支各会接洽……”据史料记载,招募“南洋机工”的首份公告1939年2月7日见诸报端。东南亚广大华侨青年积极响应,报名之处人潮涌动。从当年2月至9月,3200多名华侨机工响应祖国召唤,分批回国支援抗战,其中一些从新加坡出发,经海路抵达越南,再辗转广西进入中国云南。黄铁魂和30多名太平同乡属于第七批,走的正是这条艰难的海路和陆路。“再会吧,南洋!你椰子肥,豆蔻香,你爱着自然的丰富的供养。但在帝国主义的剥削下,千百万被压迫者都闹着饥荒!再会吧,南洋!你不见尸横着长白山,血流着黑龙江?这是中华民族的存亡!再会吧,南洋!再会吧,南洋!我们要去争取一线光明的希望!”青年们士气高昂地唱着《告别南洋》出发了!为了表明赴死报国的决心,在师长的建议下,黄铁魂把名字从“乐垣”改为“铁魂”,这个名字也伴随了他之后几十年的人生。当记者问黄铁魂,出发时是否想过何时能够回到家乡,黄铁魂说:“没想过这个问题,因为我报名了,就是预备好去死的。”“作为南洋机工参与祖国的抗战是我一生的骄傲”黄铁魂和他的同乡们在昆明潘家湾受训两三个月后,被分派到柳州、桂林、河池以及贵阳等路段,执行运载军事物资的任务。这些地区山高谷深、地势凶险,加上日寇飞机的狂轰滥炸,开车穿行其间险象环生。为了避免日军的轰炸,他们经常得夜里行车。黄铁魂清晰地记得,他每天凌晨3点开始执行任务,开车只敢开近光灯,如果听到轰炸机的声音,就得赶紧停车到旁边躲避。“轰炸机有时离我们很近,连上面的飞行员都能看清。”黄铁魂的右腿上至今还有一道深深的疤痕,那是1940年他驾驶卡车与迎面而来的车辆相撞导致。“当时我们都在观察天空中轰炸机的情况,没注意到对面车辆,所以出了车祸。”伤愈后,带着一张后方医院开具的二等残废证明,黄铁魂又重新回到战场执行任务。1942年5月,滇缅公路因怒江上的惠通桥被炸而切断,运载军需物资的任务就此结束。刘道南是马来西亚研究南洋机工的学者,他告诉本报记者,据不完全统计,1939年至1942年的3年间,滇缅公路一共抢运了约50万吨军需物资和无法计数的其他物品。这期间,牺牲在滇缅公路及滇缅战场的“南洋机工”逾千人,滇缅公路长达1164公里,平均每公里就有一位机工牺牲。机工任务结束后,黄铁魂经过多年漂泊,于1948年回到家乡。“我幸运地回来了,但是我的战友再也没能回家。”如今安享晚年的黄铁魂很少忆及往事,但是每每提到战友的下落时仍然心痛不已。与他轮班驾驶同一辆卡车的同乡黎荣,命丧日军的轰炸机之下,成为黄铁魂心中永远的伤疤。“作为南洋机工参与祖国的抗战是我一生的骄傲。我总是想,我能活到这么大把年纪,也是在为我的战友们而活。”黄铁魂说。(本报马来西亚怡保8月31日电)《 人民日报 》( 2015年09月01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