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k7my china.huanqiu.comarticle解锁中国核工业发展前世今生的“硬核之旅”——“科幻作家走进新国企”之中核集团/e3pmh1nnq/e3pmh1obd【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冬瑾】4月22日至24日,由中央网信办网评局、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指导,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联合环球网、果壳、未来事务管理局、新浪微博共同发起的“科幻作家走进新国企”第二站——中核集团“人造太阳”主题活动深入走访中核集团。通过走访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聚变博物馆及中国核动力研究院等地,近距离感受现实版“人造太阳”的聚变力量,切身体会“华龙一号”如何造福人类,亲身感受大国重器的工业化力量与美感。央企vs科幻,现实基础与想象力相辅相成在《复仇者联盟》、《流浪地球》、《爱,死亡和机器人》等国内外科幻作品中,核能常常作为终极能源助力人类实现“英雄梦”。对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主任毛一翔在活动致辞指出,科幻作品某种程度上可以成为科技创新原动力,引导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不断将想象力变为现实;而中央企业为科幻作品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现实基础,这种现实基础越坚实,我国科幻作品就会越硬核,国家实力就越强大。“谈核不再色变”——近距离感受我国核能发展的黑科技受到福岛核事故影响,多数普通民众依旧是“谈核色变”。环球网记者通过随机采访50位(男25人,女25人,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样本内容仅供参考,不具有完全代表性)普通市民,其中,超过50%的受访者表示对核能的认知是通过福岛核事故及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约20%受访者的相关认知则来自科幻作品;在谈及核工业安全性时,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核能是一种不安全的能源,甚至对核电站心有畏惧。对此,记者在随访行程中注意到,多位中核集团专家介绍,核能其实是一种非常安全、清洁的能源。首先,“核电站不等于原子弹,就类似于啤酒不等于白酒”,核电站装的天然铀,而原子弹内装的是高浓铀,不会发生爆炸事故,兜里装一块天然铀矿石,每天所受辐射量和带一块夜光手表相当;其次,核燃料生产不具备发生裂变反应条件,且铀原料是弱放射性物质,所以核燃料生产过程中不会发生爆炸和泄漏事故;此外,一座百万级核电站周围居民接受的辐照仅有0.01毫克,不会对周围民众造成危险。其实,自中国核工业创建6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核安全记录,以全面保障中国核电发展和“走出去”的需求。中国内陆核电项目均采用三代先进安全技术,较之其他国家技术更安全。以中国唯一具有完整知识产权的三代千瓦级核电品牌“华龙一号”为例,其安全和性能指标达到国际三代先进水平,是国内可以自主出口的核电机型。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副院长、总工程师刘承敏介绍,“华龙一号”主要体现了三大技术特征:先进性和成熟性的统一、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平衡,能动和非能动的结合。4月27日,中核集团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一回路水压试验正式启动,预计2020年并网发电;福清核电6号机组预计2021年并网发电;“华龙一号”海外工程——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工程2号、3号机组正处于安装高峰,部分系统逐步进入调试阶段。走近核工业——历史与现实铸就“军工脊梁”提到老一辈核工业人,不少人脑中闪现的是“军工脊梁”四个字。中国海军成立70周年纪念日当天,环球网记者随科幻作家们共同走进首次对外开放的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第一代核潜艇研发试验基地,实地“重温”老一辈核工业人仅凭一张照片,就能造出世界上最尖端的核动力潜艇的传奇经历。穿梭在斑驳的树影和颇具历史感的红砖楼之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言犹在耳。大国重器是国之骄傲,也是很多科研人员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更是几代人坚守的信念。此次近距离接触年轻一代核工业人,记者同样被其使命感和自驱动力感动。在参观中国第一座“人造太阳”装置以及第二代中国“人造太阳”中国环流器二号A聚变实验装置前,科普作家赵洋提出如何打破“受控核聚变发电,永远的50年后”魔咒的疑问,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院长刘永就此回答,研究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预想不到的困难,充满不确定性,但挑战与机遇并存。在遇到预想不到的困难的同时,往往也会出现预想不到的发现与进展,这也是研究的乐趣所在,现在看来经过全世界几代研究者的不懈努力,看到受控核聚变发电的前景, “不会再用50年了,也许再用30年就可以实现了”。155642742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刘婕环球网155642742000011[]//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9/0428/12/59/20190428125948202.png{"email":"liujie@huanqiu.com","name":"刘婕"}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冬瑾】4月22日至24日,由中央网信办网评局、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指导,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联合环球网、果壳、未来事务管理局、新浪微博共同发起的“科幻作家走进新国企”第二站——中核集团“人造太阳”主题活动深入走访中核集团。通过走访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聚变博物馆及中国核动力研究院等地,近距离感受现实版“人造太阳”的聚变力量,切身体会“华龙一号”如何造福人类,亲身感受大国重器的工业化力量与美感。央企vs科幻,现实基础与想象力相辅相成在《复仇者联盟》、《流浪地球》、《爱,死亡和机器人》等国内外科幻作品中,核能常常作为终极能源助力人类实现“英雄梦”。对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主任毛一翔在活动致辞指出,科幻作品某种程度上可以成为科技创新原动力,引导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不断将想象力变为现实;而中央企业为科幻作品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现实基础,这种现实基础越坚实,我国科幻作品就会越硬核,国家实力就越强大。“谈核不再色变”——近距离感受我国核能发展的黑科技受到福岛核事故影响,多数普通民众依旧是“谈核色变”。环球网记者通过随机采访50位(男25人,女25人,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样本内容仅供参考,不具有完全代表性)普通市民,其中,超过50%的受访者表示对核能的认知是通过福岛核事故及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约20%受访者的相关认知则来自科幻作品;在谈及核工业安全性时,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核能是一种不安全的能源,甚至对核电站心有畏惧。对此,记者在随访行程中注意到,多位中核集团专家介绍,核能其实是一种非常安全、清洁的能源。首先,“核电站不等于原子弹,就类似于啤酒不等于白酒”,核电站装的天然铀,而原子弹内装的是高浓铀,不会发生爆炸事故,兜里装一块天然铀矿石,每天所受辐射量和带一块夜光手表相当;其次,核燃料生产不具备发生裂变反应条件,且铀原料是弱放射性物质,所以核燃料生产过程中不会发生爆炸和泄漏事故;此外,一座百万级核电站周围居民接受的辐照仅有0.01毫克,不会对周围民众造成危险。其实,自中国核工业创建6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核安全记录,以全面保障中国核电发展和“走出去”的需求。中国内陆核电项目均采用三代先进安全技术,较之其他国家技术更安全。以中国唯一具有完整知识产权的三代千瓦级核电品牌“华龙一号”为例,其安全和性能指标达到国际三代先进水平,是国内可以自主出口的核电机型。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副院长、总工程师刘承敏介绍,“华龙一号”主要体现了三大技术特征:先进性和成熟性的统一、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平衡,能动和非能动的结合。4月27日,中核集团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一回路水压试验正式启动,预计2020年并网发电;福清核电6号机组预计2021年并网发电;“华龙一号”海外工程——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工程2号、3号机组正处于安装高峰,部分系统逐步进入调试阶段。走近核工业——历史与现实铸就“军工脊梁”提到老一辈核工业人,不少人脑中闪现的是“军工脊梁”四个字。中国海军成立70周年纪念日当天,环球网记者随科幻作家们共同走进首次对外开放的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第一代核潜艇研发试验基地,实地“重温”老一辈核工业人仅凭一张照片,就能造出世界上最尖端的核动力潜艇的传奇经历。穿梭在斑驳的树影和颇具历史感的红砖楼之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言犹在耳。大国重器是国之骄傲,也是很多科研人员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更是几代人坚守的信念。此次近距离接触年轻一代核工业人,记者同样被其使命感和自驱动力感动。在参观中国第一座“人造太阳”装置以及第二代中国“人造太阳”中国环流器二号A聚变实验装置前,科普作家赵洋提出如何打破“受控核聚变发电,永远的50年后”魔咒的疑问,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院长刘永就此回答,研究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预想不到的困难,充满不确定性,但挑战与机遇并存。在遇到预想不到的困难的同时,往往也会出现预想不到的发现与进展,这也是研究的乐趣所在,现在看来经过全世界几代研究者的不懈努力,看到受控核聚变发电的前景, “不会再用50年了,也许再用30年就可以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