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6HsV作者:李司坤china.huanqiu.comarticle环环登上港珠澳大桥及其人工岛 领略“超级工程”的设计之美/e3pmh1nnq/e3pmh1obd【环球时报记者 李司坤】提起港珠澳大桥,人们的第一反应通常是,这是中国的“超级工程”。的确,这座被英国媒体评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跨海大桥有着多项世界第一的纪录:它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有着世界上最长、最深的公路沉管隧道,而在隧道的修建过程中,进行的是世界上最精准的深海对接……然而,被很多人忽视的是,这座大桥还是一座充满美感的工程。2月3日至5日,《环球时报》记者登上港珠澳大桥及其人工岛,穿越海底隧道,成为项目交付验收前最后一批领略大桥之美的访客。望向对岸的深情眼眸乘着摆渡船在伶仃洋里晃悠了一个多小时,《环球时报》记者终于在视线尽头看到了港珠澳大桥,它像一条巨龙掩映在伶仃洋晚冬的雾气里,雾浓了它就淡,雾淡了它就浓。在距离香港不远的伶仃西航道与铜鼓航道交汇处的海域,有一段6公里多的桥体“钻入”海里,这是大桥的海底隧道部分。在桥体出入海面的位置,建有东西两个人工岛,起到岛隧道转换的作用。《环球时报》记者随众人登上东人工岛,只见岛上的核心区域是一座呈流线型的四层建筑,像一艘带有科幻感的豪华游轮。“游轮”顶部是一个贝壳状的风帽,用于海底隧道的通风。记者观察到,在风帽面向隧道的方向,有一对排风口,形似一双眼睛。而在与之相对的西人工岛的建筑风帽上,也有一对“眼睛”。中国交建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部常务副总工程师尹海卿对《环球时报》记者介绍道,这一设计借鉴了贝聿铭设计的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顶部的眼睛造型。记者注意到,两个风帽上的眼睛造型并不一致,其中西人工岛排风口的形状像是一对“丹凤眼”,温柔多情,而东人工岛上的眼睛则更像是男性的眼形,阳刚有力。记者从项目工作人员处了解到,女性的眼睛代表母亲,男性的眼睛代表儿子,这样的设计,寓意母子俩在隔海的两座人工岛上深情相望。《环球时报》记者发现,如果从空中俯瞰这两座人工岛,可以看到“母亲”的背后是珠海的方向,双眼望着香港,而“儿子”则背靠香港,正对着伶仃洋那一边的大陆。两双眼睛望着对方,各自身后绵延的桥体,就像眼里流淌出的温柔目光。图说: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海底隧道从这里“钻出”海面,远处是香港大屿山。 环球无人机频道拍摄白海豚数量不减反增在港珠澳大桥跨越的50多公里的海面上,有三处通行航道斜拉桥,其中青州航道桥上的索塔是一对中国结造型,九州航道桥的索塔造型为两只风帆,江海直达船航道桥的索塔则是三只可爱的海豚。三座航道桥造型优雅,与人工岛一道,构成一幅“珠联璧合”的美景。《环球时报》记者查阅港珠澳大桥官方网站,发现这三个索塔的造型各有寓意:“中国结”象征着三地共建大桥,共结同心的“中国梦”,“风帆”象征三地共同尊崇的海洋文化,而“海豚”则代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说起海豚,大桥建设过程中还有一个有趣的事实。珠江口由于地理位置优势,咸淡水在此汇聚,成了只能生长在咸淡水交界处的中华白海豚的天然栖息地。港珠澳大桥的修建是否会对白海豚的栖息环境造成影响?令人欣慰的是,经过第三方机构多年的跟踪观察发现,自港珠澳大桥施工以来,中华白海豚的数量有增无减,从2009年的1400头增加到2016年约2100头,这足以证明,大桥建设过程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之美不是空谈。对此,尹海卿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解释说,原本伶仃洋海底“空荡荡的”,现在因为大桥的修建,在海底打下了很多根桥墩,这对海豚们来说,相当于有了嬉戏的场所。另一方面,桥墩打下去后,在海里起到人工鱼礁的作用,会被附着一些海底生物,而这些附着物为一些小鱼提供了食物,“小鱼被吸引过来了,大鱼(中华白海豚)自然就跟着过来了”。“隧道是我的第二个女儿”在参观人工岛上的建筑时,《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人群中一位身材高大、欧洲面孔的中年男士对建筑内部设计及装修风格兴趣浓厚。这位名为汤米的丹麦男士是一名隧道工程师,参与了港珠澳大桥隧道的设计工作。“我和中交(中国交建)的同事一起共事,研究隧道的受力分布情况,以及沉管部分的设计”。汤米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的第一个女儿就是在隧道建设时出生的,“这条隧道就像是我的第二个女儿一样”。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建设过程持续了7年,这对很多中国交建的建设者来说,意味着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献给了这座大桥。“(2月6日)交工意味着工程完工,最近我们团队为即将完工而高兴,但更多的是不舍,是与7年人生的惜别”,中国交建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总工程师林鸣在5日举行的工程项目美学研讨会上百感交集地说。《环球时报》记者去过多个中国“超级工程”现场,在此前的工程采访过程中,记者听到的都是关于项目技术如何先进的介绍。而此次参观港珠澳大桥,工程人员都具备设计师的思维,非常在乎项目设计的美感。我国当下的基建水平已经上升到一个新高度。“仓廪实而知礼节”这个道理,在工程建造领域似乎也适用。中国交建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党群部部长陈向阳对《环球时报》记者感慨称,过去在国家建设过程中,财力比较薄弱的时候,首先解决的是有和没有的问题。“过去我饭都吃不饱的时候,你不要告诉我肉好不好吃,首先你要把米饭给我。”陈向阳称,在基础设施问题上,过去我国主要解决的是需求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有一定财力了,才考虑质量好坏的问题。“到现在,我们可以选择的不仅仅是好与不好,还有能不能和美结合”。151853922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杨阳环球时报151853922000011["9CaKrnK3JMT","9CaKrnK6kWB","9CaKrnK63wo","9CaKrnK5EAk","9CaKrnK5A3N"]//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8/0214/00/29/20180214122903670.png{"email":"yangyang@huanqiu.com","name":"杨阳"}
【环球时报记者 李司坤】提起港珠澳大桥,人们的第一反应通常是,这是中国的“超级工程”。的确,这座被英国媒体评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跨海大桥有着多项世界第一的纪录:它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有着世界上最长、最深的公路沉管隧道,而在隧道的修建过程中,进行的是世界上最精准的深海对接……然而,被很多人忽视的是,这座大桥还是一座充满美感的工程。2月3日至5日,《环球时报》记者登上港珠澳大桥及其人工岛,穿越海底隧道,成为项目交付验收前最后一批领略大桥之美的访客。望向对岸的深情眼眸乘着摆渡船在伶仃洋里晃悠了一个多小时,《环球时报》记者终于在视线尽头看到了港珠澳大桥,它像一条巨龙掩映在伶仃洋晚冬的雾气里,雾浓了它就淡,雾淡了它就浓。在距离香港不远的伶仃西航道与铜鼓航道交汇处的海域,有一段6公里多的桥体“钻入”海里,这是大桥的海底隧道部分。在桥体出入海面的位置,建有东西两个人工岛,起到岛隧道转换的作用。《环球时报》记者随众人登上东人工岛,只见岛上的核心区域是一座呈流线型的四层建筑,像一艘带有科幻感的豪华游轮。“游轮”顶部是一个贝壳状的风帽,用于海底隧道的通风。记者观察到,在风帽面向隧道的方向,有一对排风口,形似一双眼睛。而在与之相对的西人工岛的建筑风帽上,也有一对“眼睛”。中国交建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部常务副总工程师尹海卿对《环球时报》记者介绍道,这一设计借鉴了贝聿铭设计的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顶部的眼睛造型。记者注意到,两个风帽上的眼睛造型并不一致,其中西人工岛排风口的形状像是一对“丹凤眼”,温柔多情,而东人工岛上的眼睛则更像是男性的眼形,阳刚有力。记者从项目工作人员处了解到,女性的眼睛代表母亲,男性的眼睛代表儿子,这样的设计,寓意母子俩在隔海的两座人工岛上深情相望。《环球时报》记者发现,如果从空中俯瞰这两座人工岛,可以看到“母亲”的背后是珠海的方向,双眼望着香港,而“儿子”则背靠香港,正对着伶仃洋那一边的大陆。两双眼睛望着对方,各自身后绵延的桥体,就像眼里流淌出的温柔目光。图说: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海底隧道从这里“钻出”海面,远处是香港大屿山。 环球无人机频道拍摄白海豚数量不减反增在港珠澳大桥跨越的50多公里的海面上,有三处通行航道斜拉桥,其中青州航道桥上的索塔是一对中国结造型,九州航道桥的索塔造型为两只风帆,江海直达船航道桥的索塔则是三只可爱的海豚。三座航道桥造型优雅,与人工岛一道,构成一幅“珠联璧合”的美景。《环球时报》记者查阅港珠澳大桥官方网站,发现这三个索塔的造型各有寓意:“中国结”象征着三地共建大桥,共结同心的“中国梦”,“风帆”象征三地共同尊崇的海洋文化,而“海豚”则代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说起海豚,大桥建设过程中还有一个有趣的事实。珠江口由于地理位置优势,咸淡水在此汇聚,成了只能生长在咸淡水交界处的中华白海豚的天然栖息地。港珠澳大桥的修建是否会对白海豚的栖息环境造成影响?令人欣慰的是,经过第三方机构多年的跟踪观察发现,自港珠澳大桥施工以来,中华白海豚的数量有增无减,从2009年的1400头增加到2016年约2100头,这足以证明,大桥建设过程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之美不是空谈。对此,尹海卿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解释说,原本伶仃洋海底“空荡荡的”,现在因为大桥的修建,在海底打下了很多根桥墩,这对海豚们来说,相当于有了嬉戏的场所。另一方面,桥墩打下去后,在海里起到人工鱼礁的作用,会被附着一些海底生物,而这些附着物为一些小鱼提供了食物,“小鱼被吸引过来了,大鱼(中华白海豚)自然就跟着过来了”。“隧道是我的第二个女儿”在参观人工岛上的建筑时,《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人群中一位身材高大、欧洲面孔的中年男士对建筑内部设计及装修风格兴趣浓厚。这位名为汤米的丹麦男士是一名隧道工程师,参与了港珠澳大桥隧道的设计工作。“我和中交(中国交建)的同事一起共事,研究隧道的受力分布情况,以及沉管部分的设计”。汤米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的第一个女儿就是在隧道建设时出生的,“这条隧道就像是我的第二个女儿一样”。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建设过程持续了7年,这对很多中国交建的建设者来说,意味着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献给了这座大桥。“(2月6日)交工意味着工程完工,最近我们团队为即将完工而高兴,但更多的是不舍,是与7年人生的惜别”,中国交建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总工程师林鸣在5日举行的工程项目美学研讨会上百感交集地说。《环球时报》记者去过多个中国“超级工程”现场,在此前的工程采访过程中,记者听到的都是关于项目技术如何先进的介绍。而此次参观港珠澳大桥,工程人员都具备设计师的思维,非常在乎项目设计的美感。我国当下的基建水平已经上升到一个新高度。“仓廪实而知礼节”这个道理,在工程建造领域似乎也适用。中国交建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党群部部长陈向阳对《环球时报》记者感慨称,过去在国家建设过程中,财力比较薄弱的时候,首先解决的是有和没有的问题。“过去我饭都吃不饱的时候,你不要告诉我肉好不好吃,首先你要把米饭给我。”陈向阳称,在基础设施问题上,过去我国主要解决的是需求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有一定财力了,才考虑质量好坏的问题。“到现在,我们可以选择的不仅仅是好与不好,还有能不能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