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2EoR china.huanqiu.comarticle【治国理政新实践·贵州篇】贵阳首个国家级知名品牌示范区:树立产业标杆 打造贵阳品牌/e3pmh1nnq/e3pn60p0i贵阳大数据安全产业园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的全地形车执行南极科考任务143厂工装设备事业部工作人员正在操作设备航天十院大楼今天是首个“中国品牌日”,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制造业开启了一场全新的赛程。2017年4月2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2017年第32号公告,正式命名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全国工程特种车辆及零配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该区成为贵阳市首个国家级知名品牌示范区。作为贵州省制造业的重要高地,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动转型升级,积极拥抱中国制造2025,以大数据创新引领,推动互联网和传统制造业加速融合,力求在新兴智能制造领域抢占先机。如今,贵阳经开区智能制造产业已形成了以航天十院、贵阳海信、贵阳普天、机电集团等主机企业为龙头,以华阳电工、永力轴承、华烽电器等零部件配套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推进特色产业突破发展,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地方标志、领跑全国乃至全球的产业标杆,正从“经开制造”向“经开创造”跨越。 步履铿锵,持续以质取胜,创造了品牌产品、品牌产业区,贵阳经开区成为全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典范。夯实产业基础 筑牢技术支撑 争先创建品牌示范区雄厚的装备制造业基础,是贵阳经开区在中国未来十年制造业中保持竞争力的资本。国家军民结合(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全国工程特种车辆及零配件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作为贵阳三线企业最为集中的区域,贵阳经开区有着悠久的军工产业发展历史,是国家军民结合(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全国低碳工业园区。目前,全区登记注册的工业企业600余家,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67家,比2010年净增50家,其中工程特种车辆和零配件产业企业39家。《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五质量强区工作实施意见》《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争创“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实施,为品牌示范区创建工作提供政策保障。结合区内企业发展状况,贵阳经开区确立了11家骨干企业,从中选出3家作为标杆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培育省、市名牌产品,推动企业积极参评市长质量奖;组织标杆企业分享优秀案例和先进经验,引导其他企业在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质量管理方法和措施等,与标杆企业对比,找差距、查原因、定措施,促使企业提高管理水平。为做好技术支撑,贵阳经开区加强对技术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现拥有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共42个。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8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从“经开制造”到“经开创造” 剑指千亿级创新开放平台贵阳经开区要实现从“经开制造”到“经开创造”的跨越,“中国制造2025”无疑是一次重要的契机和一个重大的战略指导。2016年12月29日至30日,经过省内外专家组严密地验收考核,贵阳经开区成为贵州省第二家、贵阳市首家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在这次考核中,验收考核组集中听取了贵阳经开区管委会关于创建工作的汇报,现场查验相关证实性材料,实地考察了贵阳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贵州红林机械有限公司、贵阳经开区检验检测中心及贵阳经开区质量学校,这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一次全面体检。验收预备、工作交流、实地考察、专家合议、情况反馈后,专家组高度评价,贵阳经开区示范区创建工作建设规划清晰,品牌文化特色鲜明,品牌建设质量基础有力,具有较强示范作用,达到创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目的。考核通过,意味着贵阳经开区打造质量强区迈出坚实的一步,但示范区创建的历程艰辛曲折。时间追溯到2013年11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贵阳经开区筹建“全国特种工程车辆及零配件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3年来,示范区建设步伐坚定踏实而有力:调整结构,培育产业,初步形成以“大数据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医药健康产业”为主体的新兴产业结构,主要产品包括智能电视、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航空航天配套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民族药及医疗设备等。在新的征程中,贵阳经开区何去何从?是保持现状蹒跚前行还是轻装上阵再次出发?作为贵阳传统老工业基地,经开区以航空、航天两大军工基地为依托,聚集了一批优强企业,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的经开区,成立贵阳经开区检验检测中心,整合贵州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贵州安为天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贵州西南工具(集团)有限公司校准实验室、贵阳航空电机有限公司环境试验、校准实验室等检测、校准机构,共同搭建了提供检验检测、标准化、计量测试、培训咨询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同时,设立企业服务中心,建设具备“公共试验检测”“产品研发外包”“军工技术转移”“区域协作配套”四大特色服务功能的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有效促进了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合作。为加快工程特种车辆及零配件产业的发展,经开区在2011年出台了详细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重点扶持产业,注重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集聚,提升产业发展能力,完善产业配套,以大项目催生大产业、带动大配套、形成大聚集,就工程特种车辆及零配件产业的企业地块划分、用地布局、生态景观等都进行了控制性详细规划。2016年,该区实现规模经济总量93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27亿元,在全省18个城区方阵综合排名第5位,比2015年上升9位,成为全省最重要的工程特种车辆及零配件产业基地,也是贵州省最具发展潜力的工业经济区域之一。此外,该区还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工程特种车辆及零配件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制定并实施《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管理办法》《应用技术研发资金项目验收管理办法》等政策,加强重大产业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目前,全区拥有各类研发机构和技术中心82个。品牌建设规划清晰、品牌文化特色鲜明、品牌质量强而有力、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如今的经开区建设已达到了创建之初的预期目的,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下一步,经开区将紧紧围绕高端装备制造、大数据、新医药大健康和现代服务产业等为重点发展产业,努力构建社会质量共治机制,坚持标准引领、坚持法制先行,进一步扩大知名品牌示范区成果的宣传和应用,以区域经济的核心优势创造出更加适宜实体经济发展的产业“沃土”,实现经开制造转变为经开创造、经开速度转变为经开质量、经开产品转变为经开品牌的三大转变,以实现品牌战略助推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奋力打造全省首个千亿级创新开放平台,为建设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作出新的贡献。品致良知 质求卓越建设质量安全城市当前,质量已成为新常态下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城市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城市之间企业和产品的竞争,也是质量和品牌的竞争。2012年,贵阳市出台了《质量强市实施意见》,正式申报“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2014年1月,正式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筹建后,贵阳市明晰城市质量发展规划,出台《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工作方案》及《质量考核办法》,通过向社会公开征集的形式,确定了“品致良知,质求卓越”的贵阳市城市质量精神。全市制定了名牌培育发展规划,根据企业规模、管理基础、产品质量、市场占有率及消费满意度等方面,由质监及相关部门深入企业进行分类指导。同时,贵阳市将食品、药品、农资、建材等作为重点监管产品,把“米袋子”“菜篮子”“药瓶子”等日常生活用品作为重点监控对象,把质量强市建设措施落实到制造、销售、消费等民生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随着质量强市战略的深入推进,以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为统领的一个个产业园区不断发展壮大,经开区产业园获“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称号,“前进牌”轮胎、“老干妈”油制辣椒等一批批名牌产品产生了强大的产业辐射带动作用,一个个循环经济项目、高附加值产业项目建成投产,一批批有机绿色产品、绿色工程、绿色服务、绿色经济项目以及湿地公园文化休闲场所等绿色生态环境的培育打造,为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注入了全新活力。在此基础上,贵阳市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升,产品、服务、工程、环境质量稳步提高——全市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连续四年保持在90%以上;工程质量实现国家级优质工程项目3个、鲁班奖9个、省级优质工程项目76个;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测评结果高于统计城市平均水平;2014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6.03%,森林覆盖率45%,顺利通过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验收;通过拓展完善质量投诉监督诉求平台,实现百姓诉求的高效处置……贵阳逐渐成为一个值得百姓信任的质量安全城市,百姓幸福感明显提升。实习生 张晨 白雪 刘朝芳记者 章婧/文图片由经开区提供1494427016000责编:千帆贵阳网-贵阳日报149442701600011[]{"email":"qianfan@huanqiu.com","name":"千帆"}
贵阳大数据安全产业园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的全地形车执行南极科考任务143厂工装设备事业部工作人员正在操作设备航天十院大楼今天是首个“中国品牌日”,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制造业开启了一场全新的赛程。2017年4月2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2017年第32号公告,正式命名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全国工程特种车辆及零配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该区成为贵阳市首个国家级知名品牌示范区。作为贵州省制造业的重要高地,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动转型升级,积极拥抱中国制造2025,以大数据创新引领,推动互联网和传统制造业加速融合,力求在新兴智能制造领域抢占先机。如今,贵阳经开区智能制造产业已形成了以航天十院、贵阳海信、贵阳普天、机电集团等主机企业为龙头,以华阳电工、永力轴承、华烽电器等零部件配套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推进特色产业突破发展,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地方标志、领跑全国乃至全球的产业标杆,正从“经开制造”向“经开创造”跨越。 步履铿锵,持续以质取胜,创造了品牌产品、品牌产业区,贵阳经开区成为全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典范。夯实产业基础 筑牢技术支撑 争先创建品牌示范区雄厚的装备制造业基础,是贵阳经开区在中国未来十年制造业中保持竞争力的资本。国家军民结合(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全国工程特种车辆及零配件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作为贵阳三线企业最为集中的区域,贵阳经开区有着悠久的军工产业发展历史,是国家军民结合(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全国低碳工业园区。目前,全区登记注册的工业企业600余家,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67家,比2010年净增50家,其中工程特种车辆和零配件产业企业39家。《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五质量强区工作实施意见》《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争创“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实施,为品牌示范区创建工作提供政策保障。结合区内企业发展状况,贵阳经开区确立了11家骨干企业,从中选出3家作为标杆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培育省、市名牌产品,推动企业积极参评市长质量奖;组织标杆企业分享优秀案例和先进经验,引导其他企业在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质量管理方法和措施等,与标杆企业对比,找差距、查原因、定措施,促使企业提高管理水平。为做好技术支撑,贵阳经开区加强对技术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现拥有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共42个。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8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从“经开制造”到“经开创造” 剑指千亿级创新开放平台贵阳经开区要实现从“经开制造”到“经开创造”的跨越,“中国制造2025”无疑是一次重要的契机和一个重大的战略指导。2016年12月29日至30日,经过省内外专家组严密地验收考核,贵阳经开区成为贵州省第二家、贵阳市首家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在这次考核中,验收考核组集中听取了贵阳经开区管委会关于创建工作的汇报,现场查验相关证实性材料,实地考察了贵阳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贵州红林机械有限公司、贵阳经开区检验检测中心及贵阳经开区质量学校,这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一次全面体检。验收预备、工作交流、实地考察、专家合议、情况反馈后,专家组高度评价,贵阳经开区示范区创建工作建设规划清晰,品牌文化特色鲜明,品牌建设质量基础有力,具有较强示范作用,达到创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目的。考核通过,意味着贵阳经开区打造质量强区迈出坚实的一步,但示范区创建的历程艰辛曲折。时间追溯到2013年11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贵阳经开区筹建“全国特种工程车辆及零配件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3年来,示范区建设步伐坚定踏实而有力:调整结构,培育产业,初步形成以“大数据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医药健康产业”为主体的新兴产业结构,主要产品包括智能电视、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航空航天配套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民族药及医疗设备等。在新的征程中,贵阳经开区何去何从?是保持现状蹒跚前行还是轻装上阵再次出发?作为贵阳传统老工业基地,经开区以航空、航天两大军工基地为依托,聚集了一批优强企业,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的经开区,成立贵阳经开区检验检测中心,整合贵州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贵州安为天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贵州西南工具(集团)有限公司校准实验室、贵阳航空电机有限公司环境试验、校准实验室等检测、校准机构,共同搭建了提供检验检测、标准化、计量测试、培训咨询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同时,设立企业服务中心,建设具备“公共试验检测”“产品研发外包”“军工技术转移”“区域协作配套”四大特色服务功能的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有效促进了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合作。为加快工程特种车辆及零配件产业的发展,经开区在2011年出台了详细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重点扶持产业,注重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集聚,提升产业发展能力,完善产业配套,以大项目催生大产业、带动大配套、形成大聚集,就工程特种车辆及零配件产业的企业地块划分、用地布局、生态景观等都进行了控制性详细规划。2016年,该区实现规模经济总量93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27亿元,在全省18个城区方阵综合排名第5位,比2015年上升9位,成为全省最重要的工程特种车辆及零配件产业基地,也是贵州省最具发展潜力的工业经济区域之一。此外,该区还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工程特种车辆及零配件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制定并实施《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管理办法》《应用技术研发资金项目验收管理办法》等政策,加强重大产业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目前,全区拥有各类研发机构和技术中心82个。品牌建设规划清晰、品牌文化特色鲜明、品牌质量强而有力、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如今的经开区建设已达到了创建之初的预期目的,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下一步,经开区将紧紧围绕高端装备制造、大数据、新医药大健康和现代服务产业等为重点发展产业,努力构建社会质量共治机制,坚持标准引领、坚持法制先行,进一步扩大知名品牌示范区成果的宣传和应用,以区域经济的核心优势创造出更加适宜实体经济发展的产业“沃土”,实现经开制造转变为经开创造、经开速度转变为经开质量、经开产品转变为经开品牌的三大转变,以实现品牌战略助推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奋力打造全省首个千亿级创新开放平台,为建设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作出新的贡献。品致良知 质求卓越建设质量安全城市当前,质量已成为新常态下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城市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城市之间企业和产品的竞争,也是质量和品牌的竞争。2012年,贵阳市出台了《质量强市实施意见》,正式申报“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2014年1月,正式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筹建后,贵阳市明晰城市质量发展规划,出台《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工作方案》及《质量考核办法》,通过向社会公开征集的形式,确定了“品致良知,质求卓越”的贵阳市城市质量精神。全市制定了名牌培育发展规划,根据企业规模、管理基础、产品质量、市场占有率及消费满意度等方面,由质监及相关部门深入企业进行分类指导。同时,贵阳市将食品、药品、农资、建材等作为重点监管产品,把“米袋子”“菜篮子”“药瓶子”等日常生活用品作为重点监控对象,把质量强市建设措施落实到制造、销售、消费等民生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随着质量强市战略的深入推进,以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为统领的一个个产业园区不断发展壮大,经开区产业园获“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称号,“前进牌”轮胎、“老干妈”油制辣椒等一批批名牌产品产生了强大的产业辐射带动作用,一个个循环经济项目、高附加值产业项目建成投产,一批批有机绿色产品、绿色工程、绿色服务、绿色经济项目以及湿地公园文化休闲场所等绿色生态环境的培育打造,为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注入了全新活力。在此基础上,贵阳市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升,产品、服务、工程、环境质量稳步提高——全市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连续四年保持在90%以上;工程质量实现国家级优质工程项目3个、鲁班奖9个、省级优质工程项目76个;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测评结果高于统计城市平均水平;2014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6.03%,森林覆盖率45%,顺利通过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验收;通过拓展完善质量投诉监督诉求平台,实现百姓诉求的高效处置……贵阳逐渐成为一个值得百姓信任的质量安全城市,百姓幸福感明显提升。实习生 张晨 白雪 刘朝芳记者 章婧/文图片由经开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