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0qlJ china.huanqiu.comarticle聚焦 | 高铁进城引发改造争议,91岁霁虹桥何去何从?/e3pmh1nnq/e3ptt2egi霁虹桥建成于1926年,是哈尔滨一处著名的地标性建筑。近日,一封《情系哈尔滨 保护霁虹桥》的公开信流传于网络,让霁虹桥成为人民关注的焦点。这封由众多历史建筑艺术保护志愿者联名完成的公开信指出,为配合黑龙江省哈尔滨火车站枢纽改造工程,哈尔滨市政府启动实施了霁虹桥改造方案。这一方案无论从城市历史景观还是历史建筑保护上讲,都将改变霁虹桥原有的结构、材料和体量,无疑会造成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霁虹桥的破坏。昨天下午,黑龙江省文化厅文物保护与考古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关于霁虹桥的保护方案已经获得了国家文物局的批复。作为文物主管部门,他们将尽最大可能保护文物。这是他们的责任,也是初衷。类似这样的情况,您是赞同要它原样不动,还是要顺应发展做出改变?霁虹桥是哈尔滨市一处著名的地标性建筑,位于哈尔滨最繁华的道里区和南岗区及道外区的分界点,也是哈尔滨市的交通枢纽和咽喉地。建成于1926年的霁虹桥,今年已经91岁了,但每天仍有大量的汽车和行人在霁虹桥上穿梭往来。据《哈尔滨日报》2016年4月报道,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霁虹桥的交通压力日益凸显,最高交通流量已达每小时8000—10000辆。然而,由于哈尔滨火车站实施改造,与火车站邻近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霁虹桥的命运备受关注。而这一方案被历史建筑艺术保护志愿者们认为,无论从城市历史景观还是历史建筑保护上讲,都将改变霁虹桥原有的结构、材料和体量,无疑会造成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霁虹桥的破坏。对于这些志愿者的异议,2月10日下午,黑龙江省文化厅文物保护与考古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关于霁虹桥的保护方案已经获得了国家文物局的批复。作为文物主管部门,他们将尽最大可能保护文物。这是他们的责任,也是初衷。“实际上,据我了解,关于霁虹桥的保护方案是经过多年筹备,反复论证,才形成目前这样一份保护方案的。相关部门曾先后做出过十余份方案,一直在讨论研究如何更好地保护霁虹桥。”上述相关负责人说,已经注意到有文物保护志愿者发出的对方案不认可的声音,会与他们进行进一步沟通。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因霁虹桥如何保护而引起的争议。霁虹桥上精美的“飞轮”备受市民喜欢,然而有一处“飞轮”已经出现破损。据了解,2009年,哈尔滨铁路部门就曾发布消息,要原址改建霁虹桥,后因争议太大,原址改建计划搁置。2013年,霁虹桥“升级”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按相关法律规定,霁虹桥应该依法原址原状保留。然而,因位于哈尔滨市核心地段,又处于哈尔滨火车站枢纽改造工程范围内,霁虹桥最终的命运究竟何去何从,一直备受关注。2016年底,霁虹桥原址保护方案获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对霁虹桥的改造于近日启动。2017年2月5日,数名工人在搬卸霁虹桥上的地砖。 哈尔滨市文物保护志愿者 供图围绕霁虹桥保护问题的争议再次引发关注,发生在2016年4月。2016年4月11日,哈尔滨市政府、哈尔滨铁路局发布《关于哈站改造工程涉及霁虹桥文物保护征求公众意见建议的公告》。公告称,将对哈尔滨火车站进行改造,其中改扩建站场7台13线,哈齐高铁、哈牡高铁、哈佳快速铁路和滨洲铁路等8条线路将从霁虹桥接入哈尔滨火车站。上述公告同时就霁虹桥文物保护工作征求公众意见。据哈尔滨多家本地媒体报道,等待霁虹桥的将或是原址修缮加固改造,或是迁址保护。政府公告一出,不少文保人士又对霁虹桥投以极大的关注。全国著名文物专家谢辰生曾表示,霁虹桥是整体浇筑,无法整体迁移。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师也发出呼吁书,主张原址保护霁虹桥,反对迁移霁虹桥的方案。2016年5月底,哈尔滨文物保护志愿者举报称,哈尔滨铁路部门已经把霁虹桥旁边的挂牌绿地迁走,还拆除了霁虹桥西侧的一个铁路配件厂。他们担心霁虹桥最终也会遭到破坏。记者曾就此前往哈尔滨进行实地调查,发现上述志愿者反映的两个问题均属实,但当时哈尔滨市文物主管部门和铁路部门都表示,拆掉的铁路配件厂会在异地进行复建,这些并不意味着会“动”霁虹桥。记者又从黑龙江省文化厅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截至2016年5月,有关霁虹桥的保护方案仍未最终确定。时隔半年后,由黑龙江省文化厅报送的关于霁虹桥原址保护方案,最终获得了国家文物局的批复同意。虽然国家文物局在批复中也提到了要“最大限度地保持桥梁主体的完整性,减少桥面栏杆等构件的切割量”等修改意见,但包括曾一智在内的数名文物专家、建筑专家仍悲观地认为,霁虹桥很难在今后的工程施工中保持原状,破坏将无可避免。而根据哈尔滨市政府网2月10日发布的最新消息,霁虹街新建跨铁路连接桥工程作为哈站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的重要工程之一,将于本月12日开始进入全面施工阶段。为配合霁虹桥连接桥建设工程的施工,保障施工期间的交通安全,哈尔滨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哈尔滨市铁路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布了一则公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从2017年2月12日至8月31日,将部分封闭霁虹街(地段街至霁虹桥)的交通,并对施工路段周边区域道路交通流量进行调整。网友有话说@Candy苏小蝶:曾和丈夫为北京城门被推倒而奔走的林徽因说过,你们推倒的是真文物,等到你们重建,建出的只能是假文物。哈尔滨的这座桥同样如此,为了种种理由推倒的是古桥,同样推倒的还有它承载的历史文化,再要重建没了文化支撑的大桥在美也只是没有内心的外壳,因为文化才是它的心~@郑州市一个好市民:先人铸就文物建筑设施有历史意义和独特工艺和技术理应保存和保护!拆了重建既达不到那时技术又浪费大量资金和人力不如加固和修善就行!@南京露西:城市发展建设和文物古迹保护二者之间必然有所取舍,哈站改造必然涉及到霁虹桥的去留,而哈站周边的建筑格局也是历史形成的,但是,对霁虹桥的改造如果能以保护文物为基础,保护其历史风貌,并基于此进行适应性改造,提高城区道路通行能力和铁路的通行能力,这样的改造我们是应该支持的。@安广禄:当地面文物因风吹日晒,遭到严重侵蚀,甚至行将毁灭时,在尽可能保护文物原貌的前提下,加固整修本身就是一种保护!@小球:文物是历史意义和时代标志,所以希望能尽量保留恢复原状。不管如何调查,当地人文理念不可忽视,尽量尊重原物状态,想想有些城市地标的消失,让城市千篇一律太可惜了。@完颜森:加固改造就是最好的保护,人老了还要退休呢桥老了不改造也会塌,再说高铁入城的意义远远大于保护这座桥,也不是一定要拆除,而是改造,桥的魂还在为什么非要流于形式呢?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1486818839000责编:凡闻央广新闻148681883900011[]//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7/0211/20170211092047882.jpg{"email":"fanwen@huanqiu.com","name":"凡闻"}
霁虹桥建成于1926年,是哈尔滨一处著名的地标性建筑。近日,一封《情系哈尔滨 保护霁虹桥》的公开信流传于网络,让霁虹桥成为人民关注的焦点。这封由众多历史建筑艺术保护志愿者联名完成的公开信指出,为配合黑龙江省哈尔滨火车站枢纽改造工程,哈尔滨市政府启动实施了霁虹桥改造方案。这一方案无论从城市历史景观还是历史建筑保护上讲,都将改变霁虹桥原有的结构、材料和体量,无疑会造成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霁虹桥的破坏。昨天下午,黑龙江省文化厅文物保护与考古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关于霁虹桥的保护方案已经获得了国家文物局的批复。作为文物主管部门,他们将尽最大可能保护文物。这是他们的责任,也是初衷。类似这样的情况,您是赞同要它原样不动,还是要顺应发展做出改变?霁虹桥是哈尔滨市一处著名的地标性建筑,位于哈尔滨最繁华的道里区和南岗区及道外区的分界点,也是哈尔滨市的交通枢纽和咽喉地。建成于1926年的霁虹桥,今年已经91岁了,但每天仍有大量的汽车和行人在霁虹桥上穿梭往来。据《哈尔滨日报》2016年4月报道,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霁虹桥的交通压力日益凸显,最高交通流量已达每小时8000—10000辆。然而,由于哈尔滨火车站实施改造,与火车站邻近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霁虹桥的命运备受关注。而这一方案被历史建筑艺术保护志愿者们认为,无论从城市历史景观还是历史建筑保护上讲,都将改变霁虹桥原有的结构、材料和体量,无疑会造成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霁虹桥的破坏。对于这些志愿者的异议,2月10日下午,黑龙江省文化厅文物保护与考古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关于霁虹桥的保护方案已经获得了国家文物局的批复。作为文物主管部门,他们将尽最大可能保护文物。这是他们的责任,也是初衷。“实际上,据我了解,关于霁虹桥的保护方案是经过多年筹备,反复论证,才形成目前这样一份保护方案的。相关部门曾先后做出过十余份方案,一直在讨论研究如何更好地保护霁虹桥。”上述相关负责人说,已经注意到有文物保护志愿者发出的对方案不认可的声音,会与他们进行进一步沟通。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因霁虹桥如何保护而引起的争议。霁虹桥上精美的“飞轮”备受市民喜欢,然而有一处“飞轮”已经出现破损。据了解,2009年,哈尔滨铁路部门就曾发布消息,要原址改建霁虹桥,后因争议太大,原址改建计划搁置。2013年,霁虹桥“升级”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按相关法律规定,霁虹桥应该依法原址原状保留。然而,因位于哈尔滨市核心地段,又处于哈尔滨火车站枢纽改造工程范围内,霁虹桥最终的命运究竟何去何从,一直备受关注。2016年底,霁虹桥原址保护方案获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对霁虹桥的改造于近日启动。2017年2月5日,数名工人在搬卸霁虹桥上的地砖。 哈尔滨市文物保护志愿者 供图围绕霁虹桥保护问题的争议再次引发关注,发生在2016年4月。2016年4月11日,哈尔滨市政府、哈尔滨铁路局发布《关于哈站改造工程涉及霁虹桥文物保护征求公众意见建议的公告》。公告称,将对哈尔滨火车站进行改造,其中改扩建站场7台13线,哈齐高铁、哈牡高铁、哈佳快速铁路和滨洲铁路等8条线路将从霁虹桥接入哈尔滨火车站。上述公告同时就霁虹桥文物保护工作征求公众意见。据哈尔滨多家本地媒体报道,等待霁虹桥的将或是原址修缮加固改造,或是迁址保护。政府公告一出,不少文保人士又对霁虹桥投以极大的关注。全国著名文物专家谢辰生曾表示,霁虹桥是整体浇筑,无法整体迁移。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师也发出呼吁书,主张原址保护霁虹桥,反对迁移霁虹桥的方案。2016年5月底,哈尔滨文物保护志愿者举报称,哈尔滨铁路部门已经把霁虹桥旁边的挂牌绿地迁走,还拆除了霁虹桥西侧的一个铁路配件厂。他们担心霁虹桥最终也会遭到破坏。记者曾就此前往哈尔滨进行实地调查,发现上述志愿者反映的两个问题均属实,但当时哈尔滨市文物主管部门和铁路部门都表示,拆掉的铁路配件厂会在异地进行复建,这些并不意味着会“动”霁虹桥。记者又从黑龙江省文化厅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截至2016年5月,有关霁虹桥的保护方案仍未最终确定。时隔半年后,由黑龙江省文化厅报送的关于霁虹桥原址保护方案,最终获得了国家文物局的批复同意。虽然国家文物局在批复中也提到了要“最大限度地保持桥梁主体的完整性,减少桥面栏杆等构件的切割量”等修改意见,但包括曾一智在内的数名文物专家、建筑专家仍悲观地认为,霁虹桥很难在今后的工程施工中保持原状,破坏将无可避免。而根据哈尔滨市政府网2月10日发布的最新消息,霁虹街新建跨铁路连接桥工程作为哈站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的重要工程之一,将于本月12日开始进入全面施工阶段。为配合霁虹桥连接桥建设工程的施工,保障施工期间的交通安全,哈尔滨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哈尔滨市铁路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布了一则公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从2017年2月12日至8月31日,将部分封闭霁虹街(地段街至霁虹桥)的交通,并对施工路段周边区域道路交通流量进行调整。网友有话说@Candy苏小蝶:曾和丈夫为北京城门被推倒而奔走的林徽因说过,你们推倒的是真文物,等到你们重建,建出的只能是假文物。哈尔滨的这座桥同样如此,为了种种理由推倒的是古桥,同样推倒的还有它承载的历史文化,再要重建没了文化支撑的大桥在美也只是没有内心的外壳,因为文化才是它的心~@郑州市一个好市民:先人铸就文物建筑设施有历史意义和独特工艺和技术理应保存和保护!拆了重建既达不到那时技术又浪费大量资金和人力不如加固和修善就行!@南京露西:城市发展建设和文物古迹保护二者之间必然有所取舍,哈站改造必然涉及到霁虹桥的去留,而哈站周边的建筑格局也是历史形成的,但是,对霁虹桥的改造如果能以保护文物为基础,保护其历史风貌,并基于此进行适应性改造,提高城区道路通行能力和铁路的通行能力,这样的改造我们是应该支持的。@安广禄:当地面文物因风吹日晒,遭到严重侵蚀,甚至行将毁灭时,在尽可能保护文物原貌的前提下,加固整修本身就是一种保护!@小球:文物是历史意义和时代标志,所以希望能尽量保留恢复原状。不管如何调查,当地人文理念不可忽视,尽量尊重原物状态,想想有些城市地标的消失,让城市千篇一律太可惜了。@完颜森:加固改造就是最好的保护,人老了还要退休呢桥老了不改造也会塌,再说高铁入城的意义远远大于保护这座桥,也不是一定要拆除,而是改造,桥的魂还在为什么非要流于形式呢?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