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x4nu作者:张旭东 徐冰china.huanqiu.comarticle中国学者纪念西行僧人法显归国登陆1600年/e3pmh1nnq/e3pn60p0i新华网青岛9月13日电(记者 张旭东徐冰)1600多年前,东晋高僧法显历经14年、途径31个国家西行取经,最终乘船在青岛崂山登陆,他比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原型唐玄奘西行取经早了200余年。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和中国宗教学会主办的纪念法显西行取经海归16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日前在青岛举行,中国宗教、哲学等领域的学者和僧人等约300人参加了会议。学者们认为,现在中国正处在需要学习的时代,法显矢志不渝的求知问学精神在当代应该得到放大。法显俗姓龚,今山西襄垣人,3岁出家,20岁时受大戒。60多岁时,为寻求更为完备的戒律典籍,他从长安出发西行求法,14年游历了中亚、南亚和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带回了大量律书和经文,并学习了梵文。回国后,他又翻译了六部典籍,实现了中国佛教由“走进来”向“拿进来”的第一步。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原所长杜继文在向会议提交的论文中指出,中国处在民族复兴的时代,也是全民族需要学习的时代。向传统学习,继承和发扬祖先留下的丰厚文化财富;向外国学习,吸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资源。这两种学习加上国人当前的劳动实践,那就是民族生生不息的奥秘,法显在这方面树立了榜样。据介绍,法显西行之后,唐代即有玄奘、义净成功完成西行求法。有专家指出,由于吴承恩文学作品的影响,唐玄奘享有盛誉。但玄奘取经时正值壮年,而法显已经年迈,而且路途更为艰苦,回国时还漂洋过海。如果说玄奘经历了“茫茫象碛,长川吐赫日之光”的折磨,那法显还经历了“浩浩鲸波,巨壑起滔天之浪”的痛苦。据载,法显在西行后的第7年至第9年学习梵语和文字,405年开始学习并写律时已近70岁高龄,他在高龄学习新语言并写律也感动了当时寺院中的僧人。经历如此多磨难,法显动力何在?他自述:“法显昔在长安,慨律藏残缺……至天竺寻求戒律。”与会专家和学者认为,法显、玄奘和义净等人求知问学的精神,依然是世人学习的榜样。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主任魏道儒说:“在不同时代,人们的信仰不同,认识有差别,但像法显具有这种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为国献身精神,始终是民族的魂魄。”1347506419000责编:haina新华网134750641900011[]{"email":"haina@huanqiu.com","name":"haina"}
新华网青岛9月13日电(记者 张旭东徐冰)1600多年前,东晋高僧法显历经14年、途径31个国家西行取经,最终乘船在青岛崂山登陆,他比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原型唐玄奘西行取经早了200余年。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和中国宗教学会主办的纪念法显西行取经海归16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日前在青岛举行,中国宗教、哲学等领域的学者和僧人等约300人参加了会议。学者们认为,现在中国正处在需要学习的时代,法显矢志不渝的求知问学精神在当代应该得到放大。法显俗姓龚,今山西襄垣人,3岁出家,20岁时受大戒。60多岁时,为寻求更为完备的戒律典籍,他从长安出发西行求法,14年游历了中亚、南亚和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带回了大量律书和经文,并学习了梵文。回国后,他又翻译了六部典籍,实现了中国佛教由“走进来”向“拿进来”的第一步。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原所长杜继文在向会议提交的论文中指出,中国处在民族复兴的时代,也是全民族需要学习的时代。向传统学习,继承和发扬祖先留下的丰厚文化财富;向外国学习,吸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资源。这两种学习加上国人当前的劳动实践,那就是民族生生不息的奥秘,法显在这方面树立了榜样。据介绍,法显西行之后,唐代即有玄奘、义净成功完成西行求法。有专家指出,由于吴承恩文学作品的影响,唐玄奘享有盛誉。但玄奘取经时正值壮年,而法显已经年迈,而且路途更为艰苦,回国时还漂洋过海。如果说玄奘经历了“茫茫象碛,长川吐赫日之光”的折磨,那法显还经历了“浩浩鲸波,巨壑起滔天之浪”的痛苦。据载,法显在西行后的第7年至第9年学习梵语和文字,405年开始学习并写律时已近70岁高龄,他在高龄学习新语言并写律也感动了当时寺院中的僧人。经历如此多磨难,法显动力何在?他自述:“法显昔在长安,慨律藏残缺……至天竺寻求戒律。”与会专家和学者认为,法显、玄奘和义净等人求知问学的精神,依然是世人学习的榜样。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主任魏道儒说:“在不同时代,人们的信仰不同,认识有差别,但像法显具有这种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为国献身精神,始终是民族的魂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