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uJa1 china.huanqiu.comarticle记录者披露邓小平南巡细节 吁关照改革现存问题/e3pmh1nnq/e3pn60p0i25日下午,齐鲁大讲坛第35期在山东博物馆开讲。当年小平同志南方讲话的记录者之一、深圳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深圳报业集团原社长吴松营,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与中国的改革开放”为题,回顾了1992年邓小平视察深圳的情形。吴松营认为目前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仍是改革,如今深化改革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王忠武应邀为本次讲坛担任主持。25日下午,题为“邓小平南方谈话与中国的改革开放”的讲座吸引了众多的青年学子、社会人士,400多名听众让山东博物馆的报告厅座无虚席。“邓小平那一次重要谈话对中国改革开放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们要学习邓小平的理论,把改革开放继续推向深入。”作为当年小平同志南方讲话的记录者之一,吴松营一开讲,就通过回顾邓小平20年前南方谈话的历史,提出要汲取南方谈话的精神,关照现实中国改革存在的问题。 吴松营提到,在1992年之前的三年里,国内外局势复杂,中国国内一度掀起姓“资”姓“社”的讨论。与此同时,社会经济也出现了三年的低增长,改革开放遇到了空前阻力。已经完全退休的邓小平在1992年1月南巡期间视察深圳,并就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等问题做了重要论述。时任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吴松营全程记录,随后组织深圳特区报发表了“猴年八评”的评论以及长篇通讯,原汁原味地呈现了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精神,随后整个社会又重新形成了推进改革开放的合力。吴松营认为1992年南方谈话以来的这20年,中国改革主要是经济体制的改革。“改革促进了中国的快速发展。”但是他认为市场经济本身也存在一些弊端。“目前中国主要的问题是如何继续深化改革,如何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我认为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不仅是对行政权力,还要对司法权力进行监督。权力需要公开透明,不监督一定会导致腐败。”90分钟的讲座内容引起不少现场观众的共鸣,他们纷纷问及中国的改革下一步怎么走?对此,吴松营也给出了自己的思考。他认为改革需要崇高的理想,理想是改革的动力,但同时需要道德和法制的制约。“就像飞机,没有动力飞不上去,飞机还一定要有两翼,一翼是道德,另一翼是法制。”山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杨瑛在致辞中表示:我们以专题讲座这种方式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不仅仅是为了重温老人家说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南方谈话所蕴含的科学思想方法,继承小平同志推进改革的决心和魄力,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问题。齐鲁大讲坛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社科联、山东大学、齐鲁晚报联合主办,以“搭建思想平台、共享精神财富”为宗旨,每月两期,每期邀请一位嘉宾担任主讲。第36期齐鲁大讲坛初定于4月7日在山东博物馆开讲。(记者 龚海)吴松营谈改革开放的精神改革就是要敢闯敢担当中国社会的改革不断深入发展,但如何继续改革?动力来自哪里?3月26日,在齐鲁大讲坛上,吴松营回顾了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的情形,通过学习南方谈话来问诊中国社会的改革问题。加强监督杜绝腐败贪污腐败一直被深恶痛绝,在各种乱象背后,吴松营觉得,中国面临的是改革的问题。“以前以开放促改革,现在要以改革来促开放。”吴松营认为:“深化改革必须让民众监督权力。”吴松营感慨于如今一些机关机构的臃肿。他说:“解放初期,我们当时的生产力比较低下,但是整个国家的公务员队伍占用的支出只是国内生产总值的10%左右。现在一些资料统计,整个公务员队伍占用支出远远超出当年的数字。”他觉得现在最缺乏的是监督,“同事之间不监督,下级不能监督上级,这些都是问题。我认为要实现我们民族的振兴,必须要在行政体制上进行改革。”闯劲十足深圳人才有今天吴松营说改革就要有闯劲儿,他本人在深圳工作生活30多年,对此深有心得。吴松营回忆,1992年邓小平到深圳视察的时候,反复地讲,深圳的经验就是敢闯。作为深圳的拓荒者,吴松营说当时靠的就是一股闯劲。“刚去深圳,深圳荒凉得很,我们连菜都种过,当时整个深圳市区才两三万人口,生产总值是2亿多,其中2亿是农业,财政根本不够花,只能自己闯。”吴松营说,当时有香港人给深圳市建议出让土地,供来料加工。深圳采纳了这个建议。工业用地按一平方米5元钱收取租金,商业用地则是50元钱。有了租金就拿来修路,然后找人开发,引进企业,就这样一步步杀出血路。不敢冒风险的干部不是好干部吴松营说,各方面进行改革,一些人认为缺乏动力。那是因为现在不敢冒风险了,而任何改革都是要冒风险的。吴松营说:“改革就是要冒风险,改革是成功一半,不成功一半。改革就是做一些前人没有做过的事,甚至可能是违规的事情。”他认为,不敢冒风险的干部不是好干部,就像自己当年刊发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也是冒了非常大的风险。当时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并未获得许可刊发,但吴松营还是破例发了出去。“发表南方谈话内容让我们有些人担心可能会坐牢。我当时分析,坐牢恐怕不会,因为我们认为这是正义的,但‘双开’还是有可能的,当时我就做好了这样的准备。”背后的故事 南方谈话 面世过程南方谈话是邓小平1992年初在视察南方的途中发表的一些重要讲话,而这些谈话被刊发并在全社会流传的过程却有一些插曲。吴松营说,1992年1月20日,在深圳国贸大厦的旋转餐厅,邓小平讲话45分钟,集中讲了在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的事。当时香港媒体都在说邓小平到了深圳,深圳人也知道邓小平来了,但碍于宣传纪律,深圳媒体和中国其他媒体都对邓小平南方之行只字未提。后来,吴松营等人组织写了猴年新春八评,为了形成舆论,他找到香港文汇报进行同步转载,许多国际通讯社也跟着转载。之后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也纷纷转载。到了当年3月份,深圳特区报副总编辑陈锡添写了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在3月26日的深圳特区报头版发表。随后不久,小平同志的谈话精神就在全社会得到传达。(记者 龚海)1332747001000责编:haina齐鲁晚报13327470010001[]{"email":"haina@huanqiu.com","name":"haina"}
25日下午,齐鲁大讲坛第35期在山东博物馆开讲。当年小平同志南方讲话的记录者之一、深圳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深圳报业集团原社长吴松营,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与中国的改革开放”为题,回顾了1992年邓小平视察深圳的情形。吴松营认为目前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仍是改革,如今深化改革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王忠武应邀为本次讲坛担任主持。25日下午,题为“邓小平南方谈话与中国的改革开放”的讲座吸引了众多的青年学子、社会人士,400多名听众让山东博物馆的报告厅座无虚席。“邓小平那一次重要谈话对中国改革开放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们要学习邓小平的理论,把改革开放继续推向深入。”作为当年小平同志南方讲话的记录者之一,吴松营一开讲,就通过回顾邓小平20年前南方谈话的历史,提出要汲取南方谈话的精神,关照现实中国改革存在的问题。 吴松营提到,在1992年之前的三年里,国内外局势复杂,中国国内一度掀起姓“资”姓“社”的讨论。与此同时,社会经济也出现了三年的低增长,改革开放遇到了空前阻力。已经完全退休的邓小平在1992年1月南巡期间视察深圳,并就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等问题做了重要论述。时任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吴松营全程记录,随后组织深圳特区报发表了“猴年八评”的评论以及长篇通讯,原汁原味地呈现了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精神,随后整个社会又重新形成了推进改革开放的合力。吴松营认为1992年南方谈话以来的这20年,中国改革主要是经济体制的改革。“改革促进了中国的快速发展。”但是他认为市场经济本身也存在一些弊端。“目前中国主要的问题是如何继续深化改革,如何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我认为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不仅是对行政权力,还要对司法权力进行监督。权力需要公开透明,不监督一定会导致腐败。”90分钟的讲座内容引起不少现场观众的共鸣,他们纷纷问及中国的改革下一步怎么走?对此,吴松营也给出了自己的思考。他认为改革需要崇高的理想,理想是改革的动力,但同时需要道德和法制的制约。“就像飞机,没有动力飞不上去,飞机还一定要有两翼,一翼是道德,另一翼是法制。”山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杨瑛在致辞中表示:我们以专题讲座这种方式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不仅仅是为了重温老人家说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南方谈话所蕴含的科学思想方法,继承小平同志推进改革的决心和魄力,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问题。齐鲁大讲坛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社科联、山东大学、齐鲁晚报联合主办,以“搭建思想平台、共享精神财富”为宗旨,每月两期,每期邀请一位嘉宾担任主讲。第36期齐鲁大讲坛初定于4月7日在山东博物馆开讲。(记者 龚海)吴松营谈改革开放的精神改革就是要敢闯敢担当中国社会的改革不断深入发展,但如何继续改革?动力来自哪里?3月26日,在齐鲁大讲坛上,吴松营回顾了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的情形,通过学习南方谈话来问诊中国社会的改革问题。加强监督杜绝腐败贪污腐败一直被深恶痛绝,在各种乱象背后,吴松营觉得,中国面临的是改革的问题。“以前以开放促改革,现在要以改革来促开放。”吴松营认为:“深化改革必须让民众监督权力。”吴松营感慨于如今一些机关机构的臃肿。他说:“解放初期,我们当时的生产力比较低下,但是整个国家的公务员队伍占用的支出只是国内生产总值的10%左右。现在一些资料统计,整个公务员队伍占用支出远远超出当年的数字。”他觉得现在最缺乏的是监督,“同事之间不监督,下级不能监督上级,这些都是问题。我认为要实现我们民族的振兴,必须要在行政体制上进行改革。”闯劲十足深圳人才有今天吴松营说改革就要有闯劲儿,他本人在深圳工作生活30多年,对此深有心得。吴松营回忆,1992年邓小平到深圳视察的时候,反复地讲,深圳的经验就是敢闯。作为深圳的拓荒者,吴松营说当时靠的就是一股闯劲。“刚去深圳,深圳荒凉得很,我们连菜都种过,当时整个深圳市区才两三万人口,生产总值是2亿多,其中2亿是农业,财政根本不够花,只能自己闯。”吴松营说,当时有香港人给深圳市建议出让土地,供来料加工。深圳采纳了这个建议。工业用地按一平方米5元钱收取租金,商业用地则是50元钱。有了租金就拿来修路,然后找人开发,引进企业,就这样一步步杀出血路。不敢冒风险的干部不是好干部吴松营说,各方面进行改革,一些人认为缺乏动力。那是因为现在不敢冒风险了,而任何改革都是要冒风险的。吴松营说:“改革就是要冒风险,改革是成功一半,不成功一半。改革就是做一些前人没有做过的事,甚至可能是违规的事情。”他认为,不敢冒风险的干部不是好干部,就像自己当年刊发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也是冒了非常大的风险。当时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并未获得许可刊发,但吴松营还是破例发了出去。“发表南方谈话内容让我们有些人担心可能会坐牢。我当时分析,坐牢恐怕不会,因为我们认为这是正义的,但‘双开’还是有可能的,当时我就做好了这样的准备。”背后的故事 南方谈话 面世过程南方谈话是邓小平1992年初在视察南方的途中发表的一些重要讲话,而这些谈话被刊发并在全社会流传的过程却有一些插曲。吴松营说,1992年1月20日,在深圳国贸大厦的旋转餐厅,邓小平讲话45分钟,集中讲了在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的事。当时香港媒体都在说邓小平到了深圳,深圳人也知道邓小平来了,但碍于宣传纪律,深圳媒体和中国其他媒体都对邓小平南方之行只字未提。后来,吴松营等人组织写了猴年新春八评,为了形成舆论,他找到香港文汇报进行同步转载,许多国际通讯社也跟着转载。之后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也纷纷转载。到了当年3月份,深圳特区报副总编辑陈锡添写了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在3月26日的深圳特区报头版发表。随后不久,小平同志的谈话精神就在全社会得到传达。(记者 龚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