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shze作者:朱稳坦china.huanqiu.comarticle吉林省省情介绍:一个中心两个基地三个优势/e3pmh1nnq/e3pmtdr7f环球网记者刘凯长春报道:9月2日,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贺永强向参加“美好吉林——第五届全国网络媒体专题采风活动”的记者介绍了吉林省省情。一、吉林省情的突出特点吉林省情的突出特点,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地”、“三个优势”。1、“一个中心”——吉林省地处由中国东北地区、朝鲜、韩国、日本、蒙古和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构成的东北亚地理中心位置,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积极支持的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中居于重要地位,具有发展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优越区位条件。2、“两个基地”——吉林省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吉林省加工制造业比较发达,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为三大支柱产业,医药、光电子信息为优势产业。吉林省地处享誉世界的“黄金玉米带”,是著名的“黑土地之乡”,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多年来,吉林省粮食商品率、人均粮食占有量以及人均肉类占有量居全国第1位。 3、“三个优势”——吉林省科技教育、生态环境和重要资源具有相对优势。全省每万人中拥有科学家、工程师和在校大学生人数均居全国前列。吉林省拥有自然保护区36个,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2.26%。吉林省森林覆盖率达43.4%,东部地区达到70%以上,是国家生态建设试点省。吉林省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油页岩、硅灰石、火山渣等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开发潜力巨大。4、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010年,吉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577.06亿元,比上年增长13.7%。人均GDP为31306元。2010年全省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分别为12.2:51.5:36.3。2010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01.8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5%。全省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168.46亿美元,比上年增加50.99亿美元,增长43.5%。2010年全省财政收入1206亿元,同比增长23.4%。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602.41亿元,同比增长23.7%。省财政支出1787.25亿元,同比增长20.8%。全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411.47元,比上年增加1405.2元,增长10%;全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37.44,比上年增加971.53元,增长18.4%。今年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增长15.2%、24.7%;1-7月份,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地方级财政收入分别增长37.3%、47.7%,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呈现出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全年GDP可实现1万亿元以上。1-7月份,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0.5%。全省在建3000万元以上项目3620个,增长49.4%;亿元以上项目717个,增长14.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39.1亿元,增长30.2%。上半年,海关进出口总值增长34.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8.5%,利润增长20%;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3%,旅游业接待游客数量、总收入分别增长21.6%和28.6%。131511096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佚名环球网131511096000011[]{"email":"anonymous@huanqiu.com","name":"佚名"}
环球网记者刘凯长春报道:9月2日,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贺永强向参加“美好吉林——第五届全国网络媒体专题采风活动”的记者介绍了吉林省省情。一、吉林省情的突出特点吉林省情的突出特点,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地”、“三个优势”。1、“一个中心”——吉林省地处由中国东北地区、朝鲜、韩国、日本、蒙古和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构成的东北亚地理中心位置,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积极支持的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中居于重要地位,具有发展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优越区位条件。2、“两个基地”——吉林省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吉林省加工制造业比较发达,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为三大支柱产业,医药、光电子信息为优势产业。吉林省地处享誉世界的“黄金玉米带”,是著名的“黑土地之乡”,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多年来,吉林省粮食商品率、人均粮食占有量以及人均肉类占有量居全国第1位。 3、“三个优势”——吉林省科技教育、生态环境和重要资源具有相对优势。全省每万人中拥有科学家、工程师和在校大学生人数均居全国前列。吉林省拥有自然保护区36个,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2.26%。吉林省森林覆盖率达43.4%,东部地区达到70%以上,是国家生态建设试点省。吉林省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油页岩、硅灰石、火山渣等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开发潜力巨大。4、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010年,吉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577.06亿元,比上年增长13.7%。人均GDP为31306元。2010年全省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分别为12.2:51.5:36.3。2010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01.8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5%。全省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168.46亿美元,比上年增加50.99亿美元,增长43.5%。2010年全省财政收入1206亿元,同比增长23.4%。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602.41亿元,同比增长23.7%。省财政支出1787.25亿元,同比增长20.8%。全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411.47元,比上年增加1405.2元,增长10%;全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37.44,比上年增加971.53元,增长18.4%。今年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增长15.2%、24.7%;1-7月份,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地方级财政收入分别增长37.3%、47.7%,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呈现出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全年GDP可实现1万亿元以上。1-7月份,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0.5%。全省在建3000万元以上项目3620个,增长49.4%;亿元以上项目717个,增长14.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39.1亿元,增长30.2%。上半年,海关进出口总值增长34.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8.5%,利润增长20%;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3%,旅游业接待游客数量、总收入分别增长21.6%和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