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pBUE作者:宋妍china.huanqiu.comarticle中国官员选任制度改革提速 年轻官员崭露头角/e3pmh1nnq/e3pmtdr7f亮点之一:交流、轮换中央地方双向交流任职首试 东西部交流力度加大今年,多名年富力强的中央部委司局级官员赴各省份任职,与此同时,亦有一些地方官员赴中央部委履新。这是中国首次在官员任免上尝试中央与地方双向交流任职。分析认为,中央与地方的干部双向交流、循环流动,有利于增加干部的成长阅历与经验,有利于优化干部队伍整体结构。 据了解,今年中组部从54个中央部委选派66名中青年干部到地方任职。从名单来看,基本都属于“60”后官员,年富力强,而且学历高。到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任职的有48名,担任市县委书记21名、市长20名,其中9名市委书记人选都安排在中西部地区。按照“进一出一、统筹安排”原则,接收交流干部的省区市也将选派厅局级官员到中央和国家机关交流任职。观察人士注意到,此次干部交流出现了一个新变化,不是以往的“交流挂职”,而是“交流任职”。从“挂职”到“任职”,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内涵却大为不同。很多专家和学者认为,这是干部管理制度的一个新探索。除 了中央和地方的交流以外,今年,各地方的党政官员交流、轮换也颇为密集。栗战书从黑龙江调任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从江苏调至贵州任省长,徐守盛从甘肃调至 湖南任省长,原河北省委副书记车俊调任新疆区委副书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政委,原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接替王金山任安徽省委书记……媒体分析称,多省党政一把手进行了一次“东西大挪移”,并指出,这种人事调整,凸显出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下,东西部干部交流力度的加大,以有过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工作经验的官员去带动西部省份的发展;而经过了曾在西部和边远地区工作历练的官员,也得到中央的重视。亮点之二:“公选”浪潮地方公选干部级别不断提高 中央机关试点公开遴选探索更公平公正的干部公选方式,也正成为中国各地干部制度改革的目标。今年以来,官员公开选拔的新闻在各地常见诸报端。北京、浙江、新疆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均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厅局级官员,官员层级比往年有所提高,数量也创历年之最。公 开选拔官员,需面向社会公开报名,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相比委任制、选任制和竞聘上岗等选用制度,公开选拔制度提高政府部门选人、用人的透明化与公信度,也 激发了官员的活力。去年底,中共颁布《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公开差额选拔干部职位的高官化,正逐渐成为干部选拔的趋势。有评论称,随着“公开选拔”力度越来越大、级别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从中央到地方,公开选拔选聘正改变着中国官员的晋升格局。国家公务员局今年也首次在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开展公开遴选试点,从省级及以下机关遴选优秀公务员到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工作。外交部、教育部等11家部委机关参加了今年的试点,计划遴选30人。据 了解,统招的公务员年轻,虽然了解最前沿的知识,但大多缺乏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还要经历从学生到公务员的心理过渡期。遴选出来的公务员了解基层,在 制定、完善政策时能提供许多有价值的信息。此外,由于他们在基层大多担任领导职务,组织协调能力强,对机关的工作程序也很了解,上手非常快,几乎没有适应 期。观察人士指出,虽然目前公开选拔干部所占的比例仍然很小,但随着选拔干部制度的日益完善,将有更多的官员职位进行公开选拔,而公开选拔也将在今后成为常态。1292209080000责编:佚名中国新闻网129220908000011[]{"email":"anonymous@huanqiu.com","name":"佚名"}
亮点之一:交流、轮换中央地方双向交流任职首试 东西部交流力度加大今年,多名年富力强的中央部委司局级官员赴各省份任职,与此同时,亦有一些地方官员赴中央部委履新。这是中国首次在官员任免上尝试中央与地方双向交流任职。分析认为,中央与地方的干部双向交流、循环流动,有利于增加干部的成长阅历与经验,有利于优化干部队伍整体结构。 据了解,今年中组部从54个中央部委选派66名中青年干部到地方任职。从名单来看,基本都属于“60”后官员,年富力强,而且学历高。到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任职的有48名,担任市县委书记21名、市长20名,其中9名市委书记人选都安排在中西部地区。按照“进一出一、统筹安排”原则,接收交流干部的省区市也将选派厅局级官员到中央和国家机关交流任职。观察人士注意到,此次干部交流出现了一个新变化,不是以往的“交流挂职”,而是“交流任职”。从“挂职”到“任职”,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内涵却大为不同。很多专家和学者认为,这是干部管理制度的一个新探索。除 了中央和地方的交流以外,今年,各地方的党政官员交流、轮换也颇为密集。栗战书从黑龙江调任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从江苏调至贵州任省长,徐守盛从甘肃调至 湖南任省长,原河北省委副书记车俊调任新疆区委副书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政委,原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接替王金山任安徽省委书记……媒体分析称,多省党政一把手进行了一次“东西大挪移”,并指出,这种人事调整,凸显出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下,东西部干部交流力度的加大,以有过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工作经验的官员去带动西部省份的发展;而经过了曾在西部和边远地区工作历练的官员,也得到中央的重视。亮点之二:“公选”浪潮地方公选干部级别不断提高 中央机关试点公开遴选探索更公平公正的干部公选方式,也正成为中国各地干部制度改革的目标。今年以来,官员公开选拔的新闻在各地常见诸报端。北京、浙江、新疆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均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厅局级官员,官员层级比往年有所提高,数量也创历年之最。公 开选拔官员,需面向社会公开报名,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相比委任制、选任制和竞聘上岗等选用制度,公开选拔制度提高政府部门选人、用人的透明化与公信度,也 激发了官员的活力。去年底,中共颁布《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公开差额选拔干部职位的高官化,正逐渐成为干部选拔的趋势。有评论称,随着“公开选拔”力度越来越大、级别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从中央到地方,公开选拔选聘正改变着中国官员的晋升格局。国家公务员局今年也首次在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开展公开遴选试点,从省级及以下机关遴选优秀公务员到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工作。外交部、教育部等11家部委机关参加了今年的试点,计划遴选30人。据 了解,统招的公务员年轻,虽然了解最前沿的知识,但大多缺乏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还要经历从学生到公务员的心理过渡期。遴选出来的公务员了解基层,在 制定、完善政策时能提供许多有价值的信息。此外,由于他们在基层大多担任领导职务,组织协调能力强,对机关的工作程序也很了解,上手非常快,几乎没有适应 期。观察人士指出,虽然目前公开选拔干部所占的比例仍然很小,但随着选拔干部制度的日益完善,将有更多的官员职位进行公开选拔,而公开选拔也将在今后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