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lqdo作者:朱稳坦china.huanqiu.comarticle温家宝早期家史:爷爷终身从教铸就教育世家/e3pmh1nnq/e3pmtdr7f温瀛士的留影(戴镜者)温氏“教育世家”示意图“爷爷亲手办的那座小学”恢复建成温氏“教育世家”风貌首次展示天津历史名校——北辰区宜兴埠镇的普育学校恢复建成,2008年12月29日,天津市政协主席邢元敏、该校创办人温瀛士的次子温强为新校剪彩。温家宝2003年3月在当选国务院总理后,第一次与采访“两会”的中外记者见面,开场说,“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我出生在农村的一个教育世家。我的祖父、父亲和母亲都是教员。我的孩提时代是在战乱中度过的。战火烧毁了我的全家,包括爷爷亲手办的那座小学。旧中国的苦难在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爷爷亲手办的那座小学”即宜兴埠普育学校。复建的新普育学校为中式仿清建筑,走进校门,建有一座按学校老人记忆复原的四百余平方米小院,内设三间房,青砖青瓦,雕梁画栋,酷似当年的学堂,用于校史陈列。校史展出了温家宝总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的开场白,记述了他幼年跳级插班的故事,称道他是这所普育学校的杰出校友。这里第一次展示了“普育”的精神,第一次展示了农村的一个“普通”但又极不平凡的教育世家风貌。筚路蓝缕创“普育”展览告诉人们,温家宝的爷爷温瀛士,字阆仙,世居天津城郊宜兴埠,生于1895年2月,卒于1960年2月。1919年2月至1929年7月,温瀛士被荐担任民立第五小学校长。在办学中,为帮助更多的农家孩子特别是贫困女童就学,温瀛士减免学杂费,想方设法救助。1929年7月,温瀛士为让学生受到良好教育,筹划将村中娘娘庙改为校舍,因遭反对愤而辞职。1930年9月,温瀛士受同乡、教育界前辈温世霖的影响,争取女性求学的权利,成立温氏私立普育女子小学。此即普育学校。温世霖一家系宜兴埠的教育世家,与温瀛士并无血缘族亲关系,但有形式上的“认户”、“认宗”。1905年,温世霖开风气之先,创办位于天津老城内的北方最早的私立女子学校之一——“普育女学堂”。所以,天津近代有两所普育学校,先有天津城里的“普育”,后有城郊宜兴埠的“普育”,而宜兴埠亦有两个温氏教育世家。“普”,即普适和普及;“育”,即教育、培育。1231401120000责编:佚名南方新闻网12314011200001[]{"email":"anonymous@huanqiu.com","name":"佚名"}
温瀛士的留影(戴镜者)温氏“教育世家”示意图“爷爷亲手办的那座小学”恢复建成温氏“教育世家”风貌首次展示天津历史名校——北辰区宜兴埠镇的普育学校恢复建成,2008年12月29日,天津市政协主席邢元敏、该校创办人温瀛士的次子温强为新校剪彩。温家宝2003年3月在当选国务院总理后,第一次与采访“两会”的中外记者见面,开场说,“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我出生在农村的一个教育世家。我的祖父、父亲和母亲都是教员。我的孩提时代是在战乱中度过的。战火烧毁了我的全家,包括爷爷亲手办的那座小学。旧中国的苦难在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爷爷亲手办的那座小学”即宜兴埠普育学校。复建的新普育学校为中式仿清建筑,走进校门,建有一座按学校老人记忆复原的四百余平方米小院,内设三间房,青砖青瓦,雕梁画栋,酷似当年的学堂,用于校史陈列。校史展出了温家宝总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的开场白,记述了他幼年跳级插班的故事,称道他是这所普育学校的杰出校友。这里第一次展示了“普育”的精神,第一次展示了农村的一个“普通”但又极不平凡的教育世家风貌。筚路蓝缕创“普育”展览告诉人们,温家宝的爷爷温瀛士,字阆仙,世居天津城郊宜兴埠,生于1895年2月,卒于1960年2月。1919年2月至1929年7月,温瀛士被荐担任民立第五小学校长。在办学中,为帮助更多的农家孩子特别是贫困女童就学,温瀛士减免学杂费,想方设法救助。1929年7月,温瀛士为让学生受到良好教育,筹划将村中娘娘庙改为校舍,因遭反对愤而辞职。1930年9月,温瀛士受同乡、教育界前辈温世霖的影响,争取女性求学的权利,成立温氏私立普育女子小学。此即普育学校。温世霖一家系宜兴埠的教育世家,与温瀛士并无血缘族亲关系,但有形式上的“认户”、“认宗”。1905年,温世霖开风气之先,创办位于天津老城内的北方最早的私立女子学校之一——“普育女学堂”。所以,天津近代有两所普育学校,先有天津城里的“普育”,后有城郊宜兴埠的“普育”,而宜兴埠亦有两个温氏教育世家。“普”,即普适和普及;“育”,即教育、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