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ljuU china.huanqiu.comarticle周恩来细心安排基辛格来访/e3pmh1nnq/e3pmtdr7f1971年7月9日至11日是中美关系中最值得回顾的重要日子,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亨利·基辛格博士秘密访问了中国,恢复了中断20余年的中美两国政府交往,为尼克松总统访华和两国正式建交打下了基础,从而揭开了两国关系史册上的重要一章。对基辛格的这次秘密访华,周恩来总理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1971年12月22日,周总理在为欢迎基辛格第二次访华举行的宴会上讲话说:"(中美关系的恢复)要归功于毛主席和尼克松总统。当然,一定也要有一个人作先导,这个先导就是基辛格博士。他勇敢地秘密访问了中国这个神秘的国土,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我当时在外交部礼宾司任职,有幸参加了接待基辛格的工作,成为基辛格秘密之行的见证人之一。这件事尽管已经过去了29年,但每当回顾往事,就好像发生在不久以前,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仍历历在目。周总理亲自为基辛格安排住处,要求我们不卑不亢。周总理亲自带领接待人员到钓鱼台国宾馆,选定了靠北头、比较僻静的5号楼为基辛格一行的下榻之处。我方接待班子就在邻近的4号楼办公,周总理和叶帅也经常到那里听取汇报。这个院子里还有个6号楼,当时空着。6号楼与外面由一座小桥连接,桥上我们安排了警卫站岗。这两座楼靠近北门,当时规定除参加此次接待的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准走北门。 周总理就房间里的摆设和接待工作作了明确指示,要求我们一切本着有利于这次中美高级会晤的气氛出发。周总理说:我们欢迎人家来,就得要热情,否则就太不礼貌,也不要强加于人。按照总理的要求,国宾馆对5号楼部分房间立即做了粉刷;沙发、窗帘和一些家具等全部换了新的,对空调等也做了全面检查;还在基辛格的客厅里增摆了酒台,放了中外名酒和香烟等。当时是"文革"时期,钓鱼台各楼房间都摆着毛主席语录和毛泽东选集等,我们按照总理的指示,拿走了语录本和选集。但没有想到,后来基辛格一行走时还特意向我们要了《毛泽东选集》。另外还有不少"文革"色彩很浓的工艺品,像红卫兵的瓷塑和墙上挂着的宣传画等,也都换成了文物、国画等。摆放的报刊杂志也作了挑选。还在基辛格住的房间里摆了一个由宾馆赠送的大花篮。对参加这次接待工作的所有人员,包括服务人员、司机和安全人员,均作出了严格规定:严守秘密,保证安全,在执行任务期间不能回家,不能往外面打电话,不准做记录。我们连小本子都不敢带,每次领导布置工作只能靠脑子记。在客人的饮食方面也根据总理的指示作了细致周密的安排。那次还是国宾馆第一次接待如此高级的美方官员。钓鱼台平日还没有准备"起司"(奶酪),听说美国人爱吃,就专门从别处选购。又了解到美国人爱吃海味,就准备了鲍鱼、海参、鲜贝等。两天的菜谱都由总理亲自审定。总理还提出,应该让他们有机会尝尝烤鸭。去烤鸭店不方便,我们就请了北京烤鸭店的一位老厨师来钓鱼台,搞了个小烤炉。另外还安排一名西餐厨师,可后来征求他们意见,他们都说吃中餐,而且他们对中餐显得很习惯。尤其是基辛格的随行官员洛德用筷子和中国人一样熟练,后来知道他的夫人是华裔。离京前,周总理和其他几位领导同志找我们谈话,强调这次任务的重要性和要严格保密。总理说:这是中美交往中断了20年后第一次重要的高级会晤,这说明了美国封锁敌视中国政策的完全失败。为了摆脱被动局面,美国不得不放下一贯傲慢的架子,跑到北京来与我们会谈。我们应该本着落落大方、以礼相待、不卑不亢的精神做好这次工作。1229328000000责编:佚名中华网122932800000011[]{"email":"anonymous@huanqiu.com","name":"佚名"}
1971年7月9日至11日是中美关系中最值得回顾的重要日子,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亨利·基辛格博士秘密访问了中国,恢复了中断20余年的中美两国政府交往,为尼克松总统访华和两国正式建交打下了基础,从而揭开了两国关系史册上的重要一章。对基辛格的这次秘密访华,周恩来总理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1971年12月22日,周总理在为欢迎基辛格第二次访华举行的宴会上讲话说:"(中美关系的恢复)要归功于毛主席和尼克松总统。当然,一定也要有一个人作先导,这个先导就是基辛格博士。他勇敢地秘密访问了中国这个神秘的国土,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我当时在外交部礼宾司任职,有幸参加了接待基辛格的工作,成为基辛格秘密之行的见证人之一。这件事尽管已经过去了29年,但每当回顾往事,就好像发生在不久以前,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仍历历在目。周总理亲自为基辛格安排住处,要求我们不卑不亢。周总理亲自带领接待人员到钓鱼台国宾馆,选定了靠北头、比较僻静的5号楼为基辛格一行的下榻之处。我方接待班子就在邻近的4号楼办公,周总理和叶帅也经常到那里听取汇报。这个院子里还有个6号楼,当时空着。6号楼与外面由一座小桥连接,桥上我们安排了警卫站岗。这两座楼靠近北门,当时规定除参加此次接待的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准走北门。 周总理就房间里的摆设和接待工作作了明确指示,要求我们一切本着有利于这次中美高级会晤的气氛出发。周总理说:我们欢迎人家来,就得要热情,否则就太不礼貌,也不要强加于人。按照总理的要求,国宾馆对5号楼部分房间立即做了粉刷;沙发、窗帘和一些家具等全部换了新的,对空调等也做了全面检查;还在基辛格的客厅里增摆了酒台,放了中外名酒和香烟等。当时是"文革"时期,钓鱼台各楼房间都摆着毛主席语录和毛泽东选集等,我们按照总理的指示,拿走了语录本和选集。但没有想到,后来基辛格一行走时还特意向我们要了《毛泽东选集》。另外还有不少"文革"色彩很浓的工艺品,像红卫兵的瓷塑和墙上挂着的宣传画等,也都换成了文物、国画等。摆放的报刊杂志也作了挑选。还在基辛格住的房间里摆了一个由宾馆赠送的大花篮。对参加这次接待工作的所有人员,包括服务人员、司机和安全人员,均作出了严格规定:严守秘密,保证安全,在执行任务期间不能回家,不能往外面打电话,不准做记录。我们连小本子都不敢带,每次领导布置工作只能靠脑子记。在客人的饮食方面也根据总理的指示作了细致周密的安排。那次还是国宾馆第一次接待如此高级的美方官员。钓鱼台平日还没有准备"起司"(奶酪),听说美国人爱吃,就专门从别处选购。又了解到美国人爱吃海味,就准备了鲍鱼、海参、鲜贝等。两天的菜谱都由总理亲自审定。总理还提出,应该让他们有机会尝尝烤鸭。去烤鸭店不方便,我们就请了北京烤鸭店的一位老厨师来钓鱼台,搞了个小烤炉。另外还安排一名西餐厨师,可后来征求他们意见,他们都说吃中餐,而且他们对中餐显得很习惯。尤其是基辛格的随行官员洛德用筷子和中国人一样熟练,后来知道他的夫人是华裔。离京前,周总理和其他几位领导同志找我们谈话,强调这次任务的重要性和要严格保密。总理说:这是中美交往中断了20年后第一次重要的高级会晤,这说明了美国封锁敌视中国政策的完全失败。为了摆脱被动局面,美国不得不放下一贯傲慢的架子,跑到北京来与我们会谈。我们应该本着落落大方、以礼相待、不卑不亢的精神做好这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