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lgD8作者:朱稳坦china.huanqiu.comarticle山西封口费事件幕后:新闻总署拟建立黑名单/e3pmh1nnq/e3pmtdr7f“封口费”——假记者背后的真问题 备受关注的山西煤矿“封口费”事件(霍宝干河煤矿发生矿难,为封锁矿难消息,企业为前来采访或讨要封口费的真假记者发放数额不等的封口费),在最近再次公布处理结果,此前,这一事件因其性质恶劣而引发广泛谴责。其中涉案的60人被依法处理,包括4名收受“封口费”的持证记者,而有中央媒体的记者站亦被直接撤销。南方周末记者从新闻出版总署处获知,“封口费”事件在一开始就得到了中央高层的关注,该事件第一次通报时,曾提到有两名正式的持证记者,中央高层曾直接问及为何没有公布记者的名字和单位。受访官员直言,新闻体制改革将继续深化,而那些在向市场转型过程中经营不善、管理混乱的媒体,是这类恶性事件发生的“温床”,亦是一些所谓“灰记者”的主要来源地。新闻出版总署相关负责官员说,最近将修改记者证管理办法,并建立和完善记者“黑名单”制度,对有不良记录的记者,将禁止其再度进入采编序列。通过银行转账记录打开缺口南方周末:得知关于“封口费”事件的消息后,新闻出版总署是如何处置的?新闻报刊司负责人:我们知道“封口费”事件是有关部门转过来的,此前有人在互联网上发了一些消息,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随后在10月26日晚上,新闻报刊司副司长朱伟峰带队去了山西,与当地党委和政府部门共同开展调查工作。一开始当地煤矿否认“封口费”的事,但随着调查的深入,当地煤矿企业的上级纪检部门也直接介入,煤矿上的人开始配合。南方周末:从什么地方打开缺口?新闻报刊司负责人:第一次公布的6家媒体,是通过当地煤矿的银行转账记录发现的。比如说《绿色中国》杂志社。矿上的人说,该杂志的工作人员王凌飞以记者的名义来到矿上,提出来要2万块钱的“会员费”,最后还价到1万块钱。后来我们又约王本人来北京谈,他完全否认“封口费”的事,说是正常拉广告。但你去谈一项业务总得告诉人家你一万块钱的“会员费”有什么样的服务吧?他说不出来。他说会登10个广告,但这10个广告有多大的版面在哪登他说不清楚,也没有任何的协议,这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的。而且从事新闻业务活动的《绿色中国》杂志社山西办事处没有经过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的批准,本身就是不合法的。他们所谓的“组稿”也很混乱。比如说这次煤矿瞒报的事,是别人发到他们办事处主任的邮箱后,一个工作人员将其改编成一个新闻稿,然后署上王凌飞和另外一个“刘晓红”的名字,但“刘晓红”是谁,连编稿的人也不知道,只是说办事处里常用这个名字,然后就把这个稿子传真给当地煤矿了。1228366140000责编:佚名南方新闻网122836614000011[]{"email":"anonymous@huanqiu.com","name":"佚名"}
“封口费”——假记者背后的真问题 备受关注的山西煤矿“封口费”事件(霍宝干河煤矿发生矿难,为封锁矿难消息,企业为前来采访或讨要封口费的真假记者发放数额不等的封口费),在最近再次公布处理结果,此前,这一事件因其性质恶劣而引发广泛谴责。其中涉案的60人被依法处理,包括4名收受“封口费”的持证记者,而有中央媒体的记者站亦被直接撤销。南方周末记者从新闻出版总署处获知,“封口费”事件在一开始就得到了中央高层的关注,该事件第一次通报时,曾提到有两名正式的持证记者,中央高层曾直接问及为何没有公布记者的名字和单位。受访官员直言,新闻体制改革将继续深化,而那些在向市场转型过程中经营不善、管理混乱的媒体,是这类恶性事件发生的“温床”,亦是一些所谓“灰记者”的主要来源地。新闻出版总署相关负责官员说,最近将修改记者证管理办法,并建立和完善记者“黑名单”制度,对有不良记录的记者,将禁止其再度进入采编序列。通过银行转账记录打开缺口南方周末:得知关于“封口费”事件的消息后,新闻出版总署是如何处置的?新闻报刊司负责人:我们知道“封口费”事件是有关部门转过来的,此前有人在互联网上发了一些消息,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随后在10月26日晚上,新闻报刊司副司长朱伟峰带队去了山西,与当地党委和政府部门共同开展调查工作。一开始当地煤矿否认“封口费”的事,但随着调查的深入,当地煤矿企业的上级纪检部门也直接介入,煤矿上的人开始配合。南方周末:从什么地方打开缺口?新闻报刊司负责人:第一次公布的6家媒体,是通过当地煤矿的银行转账记录发现的。比如说《绿色中国》杂志社。矿上的人说,该杂志的工作人员王凌飞以记者的名义来到矿上,提出来要2万块钱的“会员费”,最后还价到1万块钱。后来我们又约王本人来北京谈,他完全否认“封口费”的事,说是正常拉广告。但你去谈一项业务总得告诉人家你一万块钱的“会员费”有什么样的服务吧?他说不出来。他说会登10个广告,但这10个广告有多大的版面在哪登他说不清楚,也没有任何的协议,这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的。而且从事新闻业务活动的《绿色中国》杂志社山西办事处没有经过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的批准,本身就是不合法的。他们所谓的“组稿”也很混乱。比如说这次煤矿瞒报的事,是别人发到他们办事处主任的邮箱后,一个工作人员将其改编成一个新闻稿,然后署上王凌飞和另外一个“刘晓红”的名字,但“刘晓红”是谁,连编稿的人也不知道,只是说办事处里常用这个名字,然后就把这个稿子传真给当地煤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