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lcev china.huanqiu.comarticle刘少奇:三次代理中共中央主席/e3pmh1nnq/e3pmtdr7f今年11月24日是刘少奇同志诞生110周年。在我党历史上,刘少奇是唯一代理过中共中央主席的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毛泽东外出期间,他曾三次代理中央主席,显示出卓越的领导才能,深得党中央和毛泽东的赞许。 当时,他既要宏观指导全国各地中国共产党开展的各项工作,又要配合好毛泽东在重庆的谈判斗争,还要指挥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等地区军队协调行动,争取有利的战略态势,这是刘少奇一生中最繁忙的时期之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前,初步决定中共在广东、河南、江南、江北分批实行让步,在陇海路以北则采取争取优势的方针。而对在东北如何工作,还没有来得及形成适合当时情况的战略发展方针。从8月28日上午送别毛泽东后,刘少奇就密切关注着东北的形势,要求晋察冀和山东分局准备派往东北的干部和部队立即出发,尽快控制东北的广大乡村和中小城市。之后,他不断督促山东和晋察冀、华中等方面迅速派部队向东北进军。在重庆谈判的同时,蒋介石秘密发布抗战前编印的《剿匪手册》,调运37个军共73个师将我解放区分割包围,企图夺取华北,打开通往东北的道路。美国的军舰、飞机也向天津、青岛、北平、秦皇岛等地加紧运送国民党军队。为了与在东北的苏联红军搞好关系,蒋介石还派蒋经国担任与苏联谈判的特派员,试图在苏军撤出后迅速占领东北。刘少奇当机立断,成立以彭真、陈云、程子华、林枫等为成员的东北局,要求华北、华中立即抽调100名团级军事干部赶赴东北,并命令原准备南下支援王震南下支队的部队立即掉头北上东北。9月17日,刘少奇同朱德等联名发电报,向在重庆的毛泽东和周恩来正式提出:“我们全国战略必须确定向北推进、向南防御的方针。”毛泽东马上复电表示同意,并在9月17日回电,建议“全国战略必须确定向北推进,向南防御的方针,否则我之主力分散,地区太大,处处陷于被动”。根据毛泽东的建议,9月19日,刘少奇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根据会议决定,刘少奇为党中央起草了《关于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部署的指示》的党内指示,提出“全国战略方针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所谓“向北发展”,是指“控制东北及热、察两省”,建立发展东北根据地;所谓“向南防御”是指收缩战线,撤出南方八个解放区。向南防御,是为了向北发展。正如刘少奇指出的:“只要我能控制东北及热、察两省,并有全国各解放区及全国人民配合斗争,即能保障中国人民的胜利。”刘少奇代表党中央提出:晋察冀(除冀东外)和绥远两区以现有力量对付傅作义、马占山、胡宗南向我之进攻,对进攻之敌给予坚决打击,完全保障察哈尔全省、绥远大部、山西北部,使之成为以张家口为中心的基本战略根据地之一;山东主力及大部分干部迅速向冀东及东北出动,调山东3万兵力到冀东,调山东3万兵力进入东北;调华东8万兵力到山东和冀东,浙东我军即向苏南撤退,苏南、皖南主力,即撤返江北;成立冀热辽军区,以李富春为书记,林彪为司令员,山东分局改为华东局,华中局改为分局,受华东局指挥。10月11日,毛泽东自重庆回到延安。由于过度劳累,他的健康状况不佳,于11月中旬休养治疗,刘少奇于是继续主持中央工作。1226967540000责编:佚名人民网122696754000011[]{"email":"anonymous@huanqiu.com","name":"佚名"}
今年11月24日是刘少奇同志诞生110周年。在我党历史上,刘少奇是唯一代理过中共中央主席的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毛泽东外出期间,他曾三次代理中央主席,显示出卓越的领导才能,深得党中央和毛泽东的赞许。 当时,他既要宏观指导全国各地中国共产党开展的各项工作,又要配合好毛泽东在重庆的谈判斗争,还要指挥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等地区军队协调行动,争取有利的战略态势,这是刘少奇一生中最繁忙的时期之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前,初步决定中共在广东、河南、江南、江北分批实行让步,在陇海路以北则采取争取优势的方针。而对在东北如何工作,还没有来得及形成适合当时情况的战略发展方针。从8月28日上午送别毛泽东后,刘少奇就密切关注着东北的形势,要求晋察冀和山东分局准备派往东北的干部和部队立即出发,尽快控制东北的广大乡村和中小城市。之后,他不断督促山东和晋察冀、华中等方面迅速派部队向东北进军。在重庆谈判的同时,蒋介石秘密发布抗战前编印的《剿匪手册》,调运37个军共73个师将我解放区分割包围,企图夺取华北,打开通往东北的道路。美国的军舰、飞机也向天津、青岛、北平、秦皇岛等地加紧运送国民党军队。为了与在东北的苏联红军搞好关系,蒋介石还派蒋经国担任与苏联谈判的特派员,试图在苏军撤出后迅速占领东北。刘少奇当机立断,成立以彭真、陈云、程子华、林枫等为成员的东北局,要求华北、华中立即抽调100名团级军事干部赶赴东北,并命令原准备南下支援王震南下支队的部队立即掉头北上东北。9月17日,刘少奇同朱德等联名发电报,向在重庆的毛泽东和周恩来正式提出:“我们全国战略必须确定向北推进、向南防御的方针。”毛泽东马上复电表示同意,并在9月17日回电,建议“全国战略必须确定向北推进,向南防御的方针,否则我之主力分散,地区太大,处处陷于被动”。根据毛泽东的建议,9月19日,刘少奇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根据会议决定,刘少奇为党中央起草了《关于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部署的指示》的党内指示,提出“全国战略方针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所谓“向北发展”,是指“控制东北及热、察两省”,建立发展东北根据地;所谓“向南防御”是指收缩战线,撤出南方八个解放区。向南防御,是为了向北发展。正如刘少奇指出的:“只要我能控制东北及热、察两省,并有全国各解放区及全国人民配合斗争,即能保障中国人民的胜利。”刘少奇代表党中央提出:晋察冀(除冀东外)和绥远两区以现有力量对付傅作义、马占山、胡宗南向我之进攻,对进攻之敌给予坚决打击,完全保障察哈尔全省、绥远大部、山西北部,使之成为以张家口为中心的基本战略根据地之一;山东主力及大部分干部迅速向冀东及东北出动,调山东3万兵力到冀东,调山东3万兵力进入东北;调华东8万兵力到山东和冀东,浙东我军即向苏南撤退,苏南、皖南主力,即撤返江北;成立冀热辽军区,以李富春为书记,林彪为司令员,山东分局改为华东局,华中局改为分局,受华东局指挥。10月11日,毛泽东自重庆回到延安。由于过度劳累,他的健康状况不佳,于11月中旬休养治疗,刘少奇于是继续主持中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