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l4Jd作者:朱稳坦china.huanqiu.comarticle蒋介石痛骂尼克松 蒋经国怒对卡特/e3pmh1nnq/e3pmtdr7f钱复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台湾前“监察院长”钱复在其回忆录中,披露了台湾被逐出联合国的细节,包括很多台湾与美国之间的重要政治“外交”内幕。早年从台大政治系毕业后,钱复前往美国耶鲁大学取得国际关系博士学位,回台后,先任台湾“行政院秘书”职务,并于1964年开始接触台湾对美“外交”工作。在蒋经国刻意栽培下,钱复从台湾“新闻局长”、“外交次长”扶摇直上,并于1982年被蒋经国任命为台湾“北美事务协调会驻美代表”长达六年时间,与美国政界关系很深。直到1988年再度回台,出任“外交部长 ”。多国赞成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进入六十年代以后,随着新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国际社会也越来越认识到,无法再将新中国排斥在联合国大门之外,而驱逐台湾在联合国的“代表”就成了大势所趋。1970年9月,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召开了第三届不结盟国家高峰会。会议宣言重申联合国应早日实现“会籍普遍化”,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这次会议后,赤道几内亚和埃塞俄比亚与我建交。10月13日、11月6日,加拿大和意大利先后宣布与我建交,随即发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在这年10 月间举行的联合国成立25周年庆典上,先后有33个国家的领导人发言赞成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其中有9个国家是台湾的“邦交国”。这一年,“支持中国案”首次获得多数票。钱复回忆:美国驻台湾“大使”马康卫11月23日上午来“外交部”,对于投票结果表示“失望、悲痛、烦恼、愤怒”,并针对每一个变更投票立场的国家,详细分析了其改变的原因。 此后,台湾“外交部”还召开了由几位“部长”、“大使”和相关单位主管参加的检讨会,研究被驱逐出联合国后的“新策略”。1971年2月初,又派熟悉联合国事务的薛毓麒专程赶赴东京,与日本方面商谈对策。薛毓麒回到台湾后对钱复谈到,日本外务省官员对此“立场则甚为悲观”,而具体负责此事的外务省审议官法眼晋作索性当起了抿嘴菩萨,缄口不言。1971年3月7日上午,钱复紧急赶往日月潭晋见蒋介石,请示对策。蒋介石对代表权问题明白指示“勿需过度介意,万一中共被接受加入联合国,我宜停止出席,并声明中共为联合国宣布的侵略者,依联合国宪章,我国的地位不容更动”。4月下旬,美国政府派遣退休大使墨菲以总统私人代表身份到台湾与蒋介石方面商谈联合国代表权问题。4月23日下午,蒋介石在阳明山中山楼接见了墨菲。这次谈话前后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由于涉及机密,连马康卫都没有获准参加。墨菲表示:“此项谈话内容只能让最少数人知悉,因此他将不会利用美国驻华大使馆的电报做书面报告,而是拟于回到华盛顿后,以书面报告面呈尼克松”。墨菲表示,由于国际形势的急速变化,美国如再坚持过去支持台湾在联合国席位的方案,“两年之内必遭全面失败”,而美方在与蒋商谈前“尚无新方案”,但希望以“双重代表”、“不明确规定何方为中国之唯一代表”、“避免触及安理会席位”、保留蒋介石政权在联合国席位的方式“解决” 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问题。而蒋介石也向美国人摊了牌,明确了必须确保在“大会及安理会的席位”的底线。墨菲返美一个月后,美方一直毫无动静。5月26日,“外交部长”周书楷指示钱复发报给驻美“大使”沈剑虹,请他催问美方的态度。7月1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告诉沈剑虹:美方对代表权的立场与台湾方面相当接近,仍拟依照四月下旬墨菲大使访台时所洽商的方式。122446734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佚名环球时报122446734000011[]{"email":"anonymous@huanqiu.com","name":"佚名"}
钱复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台湾前“监察院长”钱复在其回忆录中,披露了台湾被逐出联合国的细节,包括很多台湾与美国之间的重要政治“外交”内幕。早年从台大政治系毕业后,钱复前往美国耶鲁大学取得国际关系博士学位,回台后,先任台湾“行政院秘书”职务,并于1964年开始接触台湾对美“外交”工作。在蒋经国刻意栽培下,钱复从台湾“新闻局长”、“外交次长”扶摇直上,并于1982年被蒋经国任命为台湾“北美事务协调会驻美代表”长达六年时间,与美国政界关系很深。直到1988年再度回台,出任“外交部长 ”。多国赞成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进入六十年代以后,随着新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国际社会也越来越认识到,无法再将新中国排斥在联合国大门之外,而驱逐台湾在联合国的“代表”就成了大势所趋。1970年9月,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召开了第三届不结盟国家高峰会。会议宣言重申联合国应早日实现“会籍普遍化”,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这次会议后,赤道几内亚和埃塞俄比亚与我建交。10月13日、11月6日,加拿大和意大利先后宣布与我建交,随即发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在这年10 月间举行的联合国成立25周年庆典上,先后有33个国家的领导人发言赞成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其中有9个国家是台湾的“邦交国”。这一年,“支持中国案”首次获得多数票。钱复回忆:美国驻台湾“大使”马康卫11月23日上午来“外交部”,对于投票结果表示“失望、悲痛、烦恼、愤怒”,并针对每一个变更投票立场的国家,详细分析了其改变的原因。 此后,台湾“外交部”还召开了由几位“部长”、“大使”和相关单位主管参加的检讨会,研究被驱逐出联合国后的“新策略”。1971年2月初,又派熟悉联合国事务的薛毓麒专程赶赴东京,与日本方面商谈对策。薛毓麒回到台湾后对钱复谈到,日本外务省官员对此“立场则甚为悲观”,而具体负责此事的外务省审议官法眼晋作索性当起了抿嘴菩萨,缄口不言。1971年3月7日上午,钱复紧急赶往日月潭晋见蒋介石,请示对策。蒋介石对代表权问题明白指示“勿需过度介意,万一中共被接受加入联合国,我宜停止出席,并声明中共为联合国宣布的侵略者,依联合国宪章,我国的地位不容更动”。4月下旬,美国政府派遣退休大使墨菲以总统私人代表身份到台湾与蒋介石方面商谈联合国代表权问题。4月23日下午,蒋介石在阳明山中山楼接见了墨菲。这次谈话前后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由于涉及机密,连马康卫都没有获准参加。墨菲表示:“此项谈话内容只能让最少数人知悉,因此他将不会利用美国驻华大使馆的电报做书面报告,而是拟于回到华盛顿后,以书面报告面呈尼克松”。墨菲表示,由于国际形势的急速变化,美国如再坚持过去支持台湾在联合国席位的方案,“两年之内必遭全面失败”,而美方在与蒋商谈前“尚无新方案”,但希望以“双重代表”、“不明确规定何方为中国之唯一代表”、“避免触及安理会席位”、保留蒋介石政权在联合国席位的方式“解决” 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问题。而蒋介石也向美国人摊了牌,明确了必须确保在“大会及安理会的席位”的底线。墨菲返美一个月后,美方一直毫无动静。5月26日,“外交部长”周书楷指示钱复发报给驻美“大使”沈剑虹,请他催问美方的态度。7月1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告诉沈剑虹:美方对代表权的立场与台湾方面相当接近,仍拟依照四月下旬墨菲大使访台时所洽商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