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日报讯(记者杨英春报道 图由自治区民政厅驻村工作队提供)2014年3月,自治区波澜壮阔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大幕豪迈开启。
“我们绝不辜负自治区党委的重托和民政厅党组的期望!”自治区民政厅三批驻村工作队出发时发出铿锵有力的承诺,踏上“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的征程。
一诺重千金。过去的千个日夜,自治区民政厅的200多名驻村干部紧紧围绕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时刻奔忙在主动作为、真心实意访民情的路上;在柯坪县盖孜力克镇和阿瓦提县乌鲁却勒镇的每个角落,处处都能看到驻村工作队真抓实干、全力以赴惠民生、聚民心的火热场景;无论是驻村厅级领导还是普通干部,上上下下都在用自己的真情去赢得群众信赖,用自己的汗水去浇筑新疆的稳定之基。
三年来,透过驻村工作,我们看到自治区民政厅领导夙夜在公、殚精竭虑的身影;透过驻村工作,我们看到民政厅200多名驻村干部履职尽责、攻坚克难的巨量付出;透过驻村工作,我们更看到全厅上下知难而上的开拓进取、静水流深的长远构建……
脚踩泥土 问需于民赢民心
“你们好!”“亚克西木塞孜”……12月7日,在盖孜力克镇库木鲁克村,不时有村民笑着跟驻村工作队的干部握手。在驻村工作中,访民情是基础,能不能走到村民家中,能不能走进群众心里,了解到群众的呼声、期盼和疾苦,决定着驻村工作全局效果。
正因如此,三年来,每批驻村工作队把很多精力都用在“访”上。群众生活怎么样?百姓都有哪些困难?对党和政府有什么建议?带着这些问题,驻村工作队走进千家万户,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尽管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可自治区民政厅2016年驻盖孜力克镇帕松村工作队队长黄春晓依然充满热情,每天制定“登门”计划,挨家挨户了解村民期盼,并认真记下了一本厚厚的民生笔记:“阿不力孜·托乎提老人身体不好,最希望有人经常去看看他;巴拉提·亚森家庭困难,有个孩子生活不能自理……”
然而,入户绝不是简单的“走进去”,更要“融进去”。因此,方式方法很重要。三年来,9个驻村工作队、200多名驻村干部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性地总结出了关于“怎么访”的各种锦囊妙计。
“村民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入户访问一定要灵活把握,因时因地制宜。”自治区民政厅副厅长、2015年驻柯坪县盖孜力克镇工作队总领队、驻库木鲁克村工作队队长马建新告诉笔者,工作队根据当地实际,发明了随民办事访、田间劳作访、夜间浇水访、纠纷解中访、有人家中访、遇人随时访、会议座谈访、驻地接待访、早晚随机访。
在乌鲁却勒镇,两个驻村工作队都不约而同想到了“遇人随时访”这一方式。驻村干部走上街头巷尾、田间地头,碰到村民就“唠唠嗑”,唠着唠着就被村民请进家门……
三年来,自治区民政厅9个驻村工作队和阿克苏地区、县、镇三级工作队一道,对盖孜力克镇7个行政村和乌鲁却勒镇的两个行政村进行了近30次全覆盖走访,累计走访10多万户次40多万人次,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还在认真倾听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梳理出各类问题和建议上百条。
不仅如此,9个驻村工作队还撰写了近百篇共计近百万字的村情社情调研报告,并对破解本村及全镇的社会发展、精准扶贫、维护稳定和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面临的重要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和建议。
自治区民政厅副厅长、2016年驻阿瓦提县乌鲁却勒镇集中整治工作队队长玉苏甫江·麦麦提表示,走完“最后一公里”、走进“最远一家人”不是口号,而是民政厅驻村干部一天又一天风尘仆仆的实践。
综合施策 固本强基谋长远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新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更是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根本和关键。
三年来,自治区民政厅驻村工作队根据中央的重大决策和自治区党委的安排部署,立足实际,理清思路,主动作为,把要求当作命令,把压力化作动力,把蓝图变作现实。
乌鲁却勒镇和盖孜力克镇有5个村是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过去,村干部工作能力不足、服务意识不强,加之工作方法简单,处事不公,干群关系比较紧张。
5个驻村工作队通过深入走访干部群众,多方听取意见建议,全面掌握了存在的问题,帮助村“两委”制定基层组织整改措施、星级化管理创建方案,并协助调整配强5个行政村班子成员,选派镇干部任重点村的党支部书记。
盖孜力克镇巴格勒格村党支部书记举来提·阿不拉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上任的。举来提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柯坪工作,2014年4月被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刚上任时,因为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经常胡子、眉毛一把抓,天天忙得焦头烂额。驻村干部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每天和举来提碰头研究重点工作,每周定期开村“两委”、工作队、村(协)警“三位一体”工作机制例会,手把手地教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共同学习政策、走访慰问、接访群众、维稳安保、解决问题。现在,举来提带班子、服务群众的能力明显提高,村干部整体作风好转,上班开会迟到、人浮于事的现象得到彻底改变。
近年来,乌鲁却勒镇阿热买里村农民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有些老党员提出,党内生活、活动少,党员的心声也没能及时反映到组织上。驻村工作队大胆创新,在党员家中开办了3个“家庭党校”,组织农民党员集中学习培训、开展活动,让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到党的最新法规政策和会议精神,也充分调动了党员的主观能动性。
三年来,在驻村工作队的指导下,各村改选了群团组织,配齐了村妇代会委员、团支部委员,进一步激发了群团组织的活力;还在村民中进行“海选”,确定后备干部98名,加强了村级组织力量;发展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近百名,党员队伍结构得到优化;健全140名村民小组长队伍,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设立党小组,将党的组织延伸到村民小组,将服务延伸到每名群众,打造起了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目前,在盖孜力克镇的7个村中,有5个被阿克苏地区和柯坪县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乌鲁却勒镇和盖孜力克镇9个行政村“星级化”评定均增加了“2-3颗星”,5个软弱涣散党组织今年将全部“摘帽”,村两委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凝聚力明显增强。
顺民所盼 千方百计解民忧
“村民盼望的双语幼儿园、村卫生室、互助幸福院等没用多长时间,就一个个建了起来。”12月6日,跟笔者说起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乌鲁却勒镇克迪木阿依玛克村的再娜甫汗·依明老人竖起了大拇指,“驻村工作队做的好事多得像天上的星星!”
“访惠聚”,一个“惠”字及万家。如何确保活动不虚不空?如何让基层群众享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自治区民政厅9个驻村工作队明确提出,顺应群众期盼,从村民最希望解决的具体问题抓起,为村民排忧解难。
据了解,驻村以来,各个工作队围绕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紧迫的生产生活问题,精心组织实施民政厅党组审定的惠民项目,热情为群众办好事实事。截至目前,已投入上亿元资金改善民生,涵盖了村级阵地、公益事业建设和农牧业发展、扶贫帮困、家庭养殖、贫困大学生和医疗救助等项目。一笔笔真金白银的投入,让当地老百姓得到真真正正的实惠,也凝聚起了民心。
盖孜力克镇公共设施落后,三年来,帕松村驻村工作队因地制宜,对闲置的村小学进行了全面改造,建成了集“双语”标准化幼儿园、养老服务中心、科普文化中心、婚庆服务中心、露天文化体育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各驻村工作队还多方争取社会力量和资金支持,建设砂石路、铺设涵洞水泥管、安装太阳能路灯等,全镇的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群众精神面貌和文明意识明显提高。
由于气候干燥、风沙大,乌鲁却勒镇和盖孜力克镇两地村民的眼疾和疑难杂症患者较多。三年来,驻村工作队先后协调自治区民政康复中心、静宁医院、荣军医院等开展送医送药巡诊活动,免费发放药品200多万元,使上千名患者得到诊疗。同时,医疗队还对贫困家庭中的残疾、疝气、弱视儿童进行全面筛查,将近百名弱视、脑瘫、脑积水、面部血管瘤患儿分别纳入“光彩明天”弱视矫正和“明天计划”项目,及时送到乌鲁木齐治疗。
走进驻库木鲁克村工作队办公室,只见墙上赫然挂着一面写着“情系三农解民忧,访民到户知民情;服务三农送温暖,惠民到家聚民心”字样的锦旗,自治区民政厅纪检组组长、2014年驻柯坪县盖孜力克镇工作队总领队、驻库木鲁克村工作队队长李卫东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那是2014年6月10日,村里一位87岁的老人伊明·吐尔地带领20多名“四老人员”和村民代表送来的。
“多好的乡亲们啊!我们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乡亲们却念念不忘,还给我们送来锦旗!”那一刻,李卫东眼眶湿润了。李卫东说:“我们一定会努力工作,多做惠民利民的好事、实事,帮助乡亲们过上更好的日子。”
授人以渔 精准扶贫拔穷根
柯坪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盖孜力克镇的7个行政村都是扶贫攻坚村。三年来,为了让老百姓的腰包早日鼓起来,驻村工作队想方设法拔“穷根”,千方百计摘“穷帽”。
盖孜力克镇库木也尔村的村民吐尔地·吐尼亚孜曾经是个“酒鬼”,家里穷得叮当响。扶贫先扶志。2016年自治区民政厅驻库木也尔村工作队队长袁宝剑经常找他谈心交流,每逢过年过节,驻村干部都会带着米面油去慰问。渐渐地,吐尔地重新拾起了创造美好新生活的信心。今年5月,吐尔地戒了酒,还自己动手盖起了80平方米的羊圈,还外出打工,用挣来的钱买回了两只生产母羊。这一切,都被驻村干部看在眼里,为鼓励吐尔地勤劳致富,驻村工作队还专门给他筹集了5000元扶贫奖金。现在,吐尔地已有18只羊,50只土鸡,加上低保金和打工的收入,吐尔地一家5口人收入今年可达1.8万元。
盖孜力克镇人多地少,畜牧业也受制于饲草不足的限制,难有大的突破。而户均庭院占地1.8亩,有近1亩作为后院的果园、菜地,发展庭院经济基础较好,各驻村工作队经过充分调研后,从去年开始实施发展庭院经济“千元收入不出院”活动。
库木鲁克村的阿木东·买买提就是该项活动的受益者。去年春天,他养殖了3000只果园鸡,这一项给他带来2万余元的收入;他还被确定为肉鸽示范户,新繁殖的肉鸽交由下一户养殖,如此传递,让更多的村民受益。5月份,阿木东被工作队和村里确定为“致富创业青年”在全村大会上进行了表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乌鲁却勒镇克迪木阿依玛克村的吐尔洪江·托乎提有修摩托车的手艺,但苦于家里太穷没有资金,一直没能实现开维修店的想法。自治区民政厅厅长、2015年驻阿瓦提县乌鲁却勒镇集中整治工作队队长托乎提·亚克夫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给他筹集了5000元资金。当年8月,吐尔洪江综合维修店开业。今年,驻村工作队又把村委会门口一个门面交给吐尔洪江经营。笔者在维修店门口看到,周围停满了要维修的摩托车。吐尔洪江说,“我现在一个月能挣个6000元,还带了徒弟,一家7口人再也不受穷了!”
据了解,每个驻村工作队都因地制宜,分户施策,坚持“输血”与“造血”结合,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扶持修建标准化羊圈,推广标准化畜牧养殖,发放扶贫羊、扶贫鸡和蔬菜小拱棚,不断拓宽村民增收渠道。目前,已带动许多贫困户脱贫。
认亲支教 交往交流融真情
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最牢固的基石是民族团结。
2016年10月16日,自治区召开“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动员大会,部署推进“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自治区民政厅积极响应自治区党委的号召,奔赴阿瓦提县乌鲁却勒镇与村民结对认亲。
“祖然木,快倒茶,李大哥来了!”10月26日上午,阿瓦提县乌鲁却勒镇阿热买里村村民居曼克·托乎尼牙孜兴冲冲地朝妻子喊道。
深秋的乌鲁却勒镇阿热买里村和克迪木阿依玛克村显得格外宁静,枣树、核桃树色彩缤纷,煞是好看。打破这份宁静的是这天上午自治区民政厅与阿热买里村和克迪木阿依玛克村举行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民政厅54名干部与这两个村的54户贫困户结对认亲。
“家里多少地?”“养了多少只羊?”坐在居曼克家的炕头上,时任自治区民政厅党组书记的李宁平和居曼克拉起了家常。
当李宁平询问最近有没有什么要解决的困难时,居曼克说,二儿子艾山江·居曼克今年19岁,由于不会说普通话,只能在附近打打零工,希望能在村里开个双语培训班,让村里很多跟艾山江一样的年轻人能学会普通话,出去找个好工作。
听到这里,李宁平马上就给驻村工作队做了安排,要求利用冬闲时节组织当地青年进行双语培训,通过强化培训后,解决一批农村青年就业。
“今后我们就是好兄弟,以后有需要我帮忙的,尽管说,我会尽我所能帮助你这个老弟的!”临走时,李宁平紧紧握住了居曼克的手。
据了解,为开展好“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自治区民政厅做了周密部署,第一次结对认亲要求全体干部做到“八个一”:与结对认亲户宣讲一次政策、谈一次心、与家庭成员见一次面、帮助干一次农活、解决一个具体问题、吃一顿饭、互学一些语言、照一张结对照。截至目前,自治区民政厅已有10批700多名干部与乌鲁却勒镇的村民结对认亲。
不只是今年,其实从2014年起,每个驻村干部都在当地“结穷亲”。
盖孜力克镇帕松村村民巴拉提·亚森老人家庭困难,有个孩子生活不能自理,一家三口靠低保为生。三年来,自治区民政厅优抚安置局局长白志军、民政厅政策法规处长万顺福、自治区福利彩票发行中心主任黄春晓三任驻村工作队队长主动与巴拉提结对,帮助老人建起了“巴拉提民族乐器工坊”,还主动帮助老人向内地朋友推销民族乐器。每年,巴拉提光卖乐器就收入8000多元。
党员干部把村民当亲人,村民也把驻村干部当成“自己人”。去年的一天晚上,巴拉提的老伴手提9个煮熟的鸡蛋,颤颤巍巍地来到工作队住处,非要看着9个驻村干部都把鸡蛋吃下。“通过与巴拉提老人结对认亲,我的心灵得到净化、认识有了升华。”万顺福表示,“今后要在感情上更加贴近群众、思想上更加尊重群众、行动上更加深入群众。”
今年10月14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南疆学前双语教育干部支教动员会议,启动南疆学前双语教育干部支教工作。自治区民政厅干部踊跃报名,主动要求参加支教。11月10日,自治区民政厅选派的8名优秀支教女干部抵达乌鲁却勒镇阿热买里村和克迪木阿依玛克村双语幼儿园,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
来自民政厅政策法规处的徐相百越,是一位即将走入婚姻殿堂的姑娘,她和她的未婚夫原计划今年年底结婚。但为了能参加这次支教活动,她做通了家人的思想工作,决定推迟婚礼,选择了赴南疆支教。当笔者来到阿热买里村双语幼儿园时,她正在声情并茂地给孩子们上课,通过孩子们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就能看出,她与孩子们早已融为了一体。
春风化雨 新风正气满乡村
漂亮的脸蛋露出来了,民族舞蹈跳起来了,艾德莱斯靓起来了!走进盖孜力克镇和乌鲁却勒镇,处处洋溢着新风正气。
在库木鲁克村有一条十分漂亮醒目的街道,街道两旁是新建的安居富民房,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统一的红色彩钢屋顶、乳黄色的墙面、红色金色相间的铁艺大门;院内,整齐的院墙、硬化的地面,前院有葡萄架和蔬菜地,后院有果园和全新的养殖棚圈,生活区、养殖区、果园“三区分离”。
从2014年开始,驻村工作队就针对居民点普遍存在建设规划不科学、不合理,街道乱堆乱放杂物多,庭院利用率低、环境卫生差的问题,会同村“两委”共同规划,结合富民安居房政策建设现代庭院“示范一条街”。
各驻村工作队又实施“环境卫生整治竞赛”,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组织动员,发动家家户户齐动手,清理垃圾废弃物,清运乱堆乱放杂物,设置垃圾箱,推行生活垃圾集中投放,人畜粪肥入池存放,净化生活环境。驻村工作队还对卫生整治成果突出的6个村民小组和10户卫生样板户进行奖励,引领村民形成良好卫生习惯。现在,全村的街道、庭院整齐、干净,男女老少讲究个人卫生。
库木鲁克村的阿吾提老人感慨地说:“这三年,是我最幸福的三年,驻村工作队来了之后,不仅改造了我们的住房,还帮助我们树立了现代生活理念,引导我们过现代文明的城市生活。”
现在,盖孜力克镇和乌鲁却勒镇9个村都新建了村综合服务中心、体育中心、村民广场、文化活动室、科普图书室,百姓有了活动的场地;村村成立了村模特队、民乐队、少年足球队、排球队、篮球队等;驻村工作队还会同村“两委”组织开展模特秀、家庭美食大比拼、十字绣竞赛、现代交谊舞、民族乐器演奏、农民趣味运动会……自治区民政厅社会救助局局长、2016年驻柯坪县盖孜力克镇工作队总领队、驻库木鲁克村工作队队长孙海森表示,现在每个村周周有表演,月月有比赛,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上百上千村民特别是年轻人参与,乡村的文化阵地空前活跃,村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