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ZLSd china.huanqiu.comarticle张献忠江口沉银水下考古追踪:沉银埋藏深约三米/e3pmh1nnq/e3pn60p0i四川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挖掘前的围堰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12月29日,记者实地探访遗址挖掘现场发现,围堰四周被总长度约为8公里的蓝色钢板围住,多个路口均有安保人员站岗,围堰内约50米就设有监控设备,安保森严。张献忠是陕西延安人,明朝崇祯三年(1630年)参加农民起义,于1644年攻破成都随即称帝;1646年,张献忠在四川西充凤凰山与明将杨展激战大败,大量金银财宝沉入岷江,留下“千船沉银”的宝藏传说。2005年起,该传说不断被证实,江口陆续发现银锭、金币、金印等。近年来,“江口沉银遗址”屡遭不法分子盗掘。今年10月,眉山市警方披露公安部督办案件、“江口沉银遗址”文物盗掘倒卖案告破,追回文物千余件,涉案3亿元。围堰内抽水泵仍然在工作,但围堰中央的河床已经全部裸露出来。围堰外围挖有一条排水沟,十余条粗大的水管通过抽水泵将围堰内的水排放至围堰的另一侧,中央的河床基本全部裸露出来。现场仍有两辆挖掘机在作业。围堰内有9名工作人员围在一处,有人手持金属探测仪来回走动,有人手戴白色手套蹲在一个土坑前仔细看着什么。围堰外围挖有一条排水沟,十余条粗大的水管通过抽水泵将围堰内的水排放至围堰的另一侧,中央的河床基本全部裸露出来。现场仍有两辆挖掘机在作业。围堰内有9名工作人员围在一处,有人手持金属探测仪来回走动,有人手戴白色手套蹲在一个土坑前仔细看着什么。围堰周围竖起蓝色的钢板以防有人进入围堰,围堰外围不时也有执勤人员在巡逻。围堰现场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围堰四周的钢板基本全部布置完毕,用材总长“差不多有8公里”。两个出入口的安保更加紧张。工作人员的出入口大门都处于关闭状态,进入前必须出示证件,一人一证。车辆出入的通道一侧设有一个安保亭,两名执勤人员对出入车辆进行严格盘查。12月29日上午,运输钢板的两辆车、三名工作人员在通道口因没有证件不允许进入围堰,直到他们的同事办理好三张出入证才被放行。那名工作人员没有为自己留有证件,被执勤人员告知“一人一证,不能陪同”,无奈留在出入口处等着。在工作人员出入口的大门上写有“考古工地 预约参观的字样”,记者敲门询问是否预约就能进入,两名执勤人员称他们不清楚,需要记者“向领导打招呼,拿着证件再来”。记者随即来到马路对面的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工作站。工作站前树立着两块告示牌:一块写有“博物馆暂停对外开放”,一块写有“工作重地 闲人免进”。红色外墙的博物馆挂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工作站”,还有两个单位名称: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记者留意到,一个偏僻的路口因坡坎下有居民就没有被钢板封闭,但靠近江岸的地方驻有一名执勤人员。该名执勤人员告诉记者,现场实行的是“军事化”管理,每个岗位是24小时值班,执勤人员从早上8点半到岗,一直至次日8点半换岗。除了执勤人员,围堰内外已经安装十多个监控设备。上述执勤人员透露,此前有当地村民到江岸下靠近钢板的地方摘蔬菜,监控发现后立马有执勤人员赶来让村民迅速离去。他告诉上游新闻记者,领导三令五申绝对不能让任何人未经许可进入围堰,“要是有人进去了要出大事情”。另外,社会人员拍照和录像也都要经过领导批准。12月29日下午,记者前往彭山区文管所提出能否进入围堰内的请求,对方称先和宣传部联系。彭山区委宣传部一名工作人员回应称,该挖掘项目由国家文物局和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牵头,规格高安保严,目前想进入“基本不可能”。(原标题:“五十两”银锭出水 沉银埋藏深度约三米)备受关注的张献忠江口沉银水下考古进展如何?是否已经有沉银被发现?1月15日,成都商报记者从眉山市彭山区证实,已有部分文物出水。日前,记者了解到,考古队在施工的过程中,已发现少量银锭、银簪、戒指等文物,在已经清理后的沉银表面能够清晰看到“五十两”字样。目前,考古队已经初步锁定了100平方米的区域,沉银埋藏深约三米,春节后将大面积发掘。施工过程已发现文物含银锭、戒指等在央视报道中,考古队人员称,前期围堰工作全部结束,同时进行了航空测绘,初步确定了探方发掘位置。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江口沉银水下考古队领队刘志岩称,考古队把这个遗址分成了8360多个探方,位置已固定。同时,考古队在施工的过程中,已经发现少量银锭、银簪、戒指等文物。之前的发掘区域是根据文献记载、前期考古调查、警方提供信息等多重依据来确定的。刘志岩表示,“从文物发现区域来看,遗址的范围和我们之前理解的遗址范围还不太一样,在后续的工作中要搞清楚遗址范围。”之后,考古队利用各种科技探测手段对地下文物进行探测,包括金属探测、磁法、电法,以确定文物在哪个区域更为集中。沉银埋藏深约三米春节后大面积发掘目前,考古队已经初步锁定了100平方米的区域开始布方,沉银大致埋藏深度在三米左右。对于已经发现的少量沉银,考古队文物保护组将在第一时间进行清理和保护。江口沉银水下考古队文保组王冲说,文物上面有附着物,因为环境改变了,清理可以避免它进一步被腐蚀。同时,文物专家利用超景深视频显微镜,在已经清理后的沉银表面能够清晰看到“五十两”字样。此外,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对江口沉银遗址的大面积发掘将在春节后展开。银锭证明:“张献忠在眉山收过税”对于出土文物的品种和数量,虽然相关人员暂时无法过多透露,实际自2005年起,彭山江口就陆续有银锭发现。在之前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彭山区文管所所长吴天文就展示过彭山区文管所的一枚刻有“大西眉州征完元年分半征粮银五十两一定,银匠右闵季”字样的银锭。“从字样内容来看,说的是在眉山征收的粮税,有五十两。打造这个银锭的工匠叫右闵季。”吴天文说,彼时一两大概是37克,五十两相当于现在3斤多。由于长年沉浸江水中,银锭外部已氧化,呈黑色,部分有残损。“银子纯度,大概在95%以上,除眉州,还刻有湘潭、京山、赣州等字样,与张献忠行军路线吻合。”张献忠沉银水下考古正式启动 宝藏最快明年开放1484572112000责编:千帆央广网148457211200011[]{"email":"qianfan@huanqiu.com","name":"千帆"}
四川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挖掘前的围堰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12月29日,记者实地探访遗址挖掘现场发现,围堰四周被总长度约为8公里的蓝色钢板围住,多个路口均有安保人员站岗,围堰内约50米就设有监控设备,安保森严。张献忠是陕西延安人,明朝崇祯三年(1630年)参加农民起义,于1644年攻破成都随即称帝;1646年,张献忠在四川西充凤凰山与明将杨展激战大败,大量金银财宝沉入岷江,留下“千船沉银”的宝藏传说。2005年起,该传说不断被证实,江口陆续发现银锭、金币、金印等。近年来,“江口沉银遗址”屡遭不法分子盗掘。今年10月,眉山市警方披露公安部督办案件、“江口沉银遗址”文物盗掘倒卖案告破,追回文物千余件,涉案3亿元。围堰内抽水泵仍然在工作,但围堰中央的河床已经全部裸露出来。围堰外围挖有一条排水沟,十余条粗大的水管通过抽水泵将围堰内的水排放至围堰的另一侧,中央的河床基本全部裸露出来。现场仍有两辆挖掘机在作业。围堰内有9名工作人员围在一处,有人手持金属探测仪来回走动,有人手戴白色手套蹲在一个土坑前仔细看着什么。围堰外围挖有一条排水沟,十余条粗大的水管通过抽水泵将围堰内的水排放至围堰的另一侧,中央的河床基本全部裸露出来。现场仍有两辆挖掘机在作业。围堰内有9名工作人员围在一处,有人手持金属探测仪来回走动,有人手戴白色手套蹲在一个土坑前仔细看着什么。围堰周围竖起蓝色的钢板以防有人进入围堰,围堰外围不时也有执勤人员在巡逻。围堰现场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围堰四周的钢板基本全部布置完毕,用材总长“差不多有8公里”。两个出入口的安保更加紧张。工作人员的出入口大门都处于关闭状态,进入前必须出示证件,一人一证。车辆出入的通道一侧设有一个安保亭,两名执勤人员对出入车辆进行严格盘查。12月29日上午,运输钢板的两辆车、三名工作人员在通道口因没有证件不允许进入围堰,直到他们的同事办理好三张出入证才被放行。那名工作人员没有为自己留有证件,被执勤人员告知“一人一证,不能陪同”,无奈留在出入口处等着。在工作人员出入口的大门上写有“考古工地 预约参观的字样”,记者敲门询问是否预约就能进入,两名执勤人员称他们不清楚,需要记者“向领导打招呼,拿着证件再来”。记者随即来到马路对面的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工作站。工作站前树立着两块告示牌:一块写有“博物馆暂停对外开放”,一块写有“工作重地 闲人免进”。红色外墙的博物馆挂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工作站”,还有两个单位名称: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记者留意到,一个偏僻的路口因坡坎下有居民就没有被钢板封闭,但靠近江岸的地方驻有一名执勤人员。该名执勤人员告诉记者,现场实行的是“军事化”管理,每个岗位是24小时值班,执勤人员从早上8点半到岗,一直至次日8点半换岗。除了执勤人员,围堰内外已经安装十多个监控设备。上述执勤人员透露,此前有当地村民到江岸下靠近钢板的地方摘蔬菜,监控发现后立马有执勤人员赶来让村民迅速离去。他告诉上游新闻记者,领导三令五申绝对不能让任何人未经许可进入围堰,“要是有人进去了要出大事情”。另外,社会人员拍照和录像也都要经过领导批准。12月29日下午,记者前往彭山区文管所提出能否进入围堰内的请求,对方称先和宣传部联系。彭山区委宣传部一名工作人员回应称,该挖掘项目由国家文物局和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牵头,规格高安保严,目前想进入“基本不可能”。(原标题:“五十两”银锭出水 沉银埋藏深度约三米)备受关注的张献忠江口沉银水下考古进展如何?是否已经有沉银被发现?1月15日,成都商报记者从眉山市彭山区证实,已有部分文物出水。日前,记者了解到,考古队在施工的过程中,已发现少量银锭、银簪、戒指等文物,在已经清理后的沉银表面能够清晰看到“五十两”字样。目前,考古队已经初步锁定了100平方米的区域,沉银埋藏深约三米,春节后将大面积发掘。施工过程已发现文物含银锭、戒指等在央视报道中,考古队人员称,前期围堰工作全部结束,同时进行了航空测绘,初步确定了探方发掘位置。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江口沉银水下考古队领队刘志岩称,考古队把这个遗址分成了8360多个探方,位置已固定。同时,考古队在施工的过程中,已经发现少量银锭、银簪、戒指等文物。之前的发掘区域是根据文献记载、前期考古调查、警方提供信息等多重依据来确定的。刘志岩表示,“从文物发现区域来看,遗址的范围和我们之前理解的遗址范围还不太一样,在后续的工作中要搞清楚遗址范围。”之后,考古队利用各种科技探测手段对地下文物进行探测,包括金属探测、磁法、电法,以确定文物在哪个区域更为集中。沉银埋藏深约三米春节后大面积发掘目前,考古队已经初步锁定了100平方米的区域开始布方,沉银大致埋藏深度在三米左右。对于已经发现的少量沉银,考古队文物保护组将在第一时间进行清理和保护。江口沉银水下考古队文保组王冲说,文物上面有附着物,因为环境改变了,清理可以避免它进一步被腐蚀。同时,文物专家利用超景深视频显微镜,在已经清理后的沉银表面能够清晰看到“五十两”字样。此外,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对江口沉银遗址的大面积发掘将在春节后展开。银锭证明:“张献忠在眉山收过税”对于出土文物的品种和数量,虽然相关人员暂时无法过多透露,实际自2005年起,彭山江口就陆续有银锭发现。在之前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彭山区文管所所长吴天文就展示过彭山区文管所的一枚刻有“大西眉州征完元年分半征粮银五十两一定,银匠右闵季”字样的银锭。“从字样内容来看,说的是在眉山征收的粮税,有五十两。打造这个银锭的工匠叫右闵季。”吴天文说,彼时一两大概是37克,五十两相当于现在3斤多。由于长年沉浸江水中,银锭外部已氧化,呈黑色,部分有残损。“银子纯度,大概在95%以上,除眉州,还刻有湘潭、京山、赣州等字样,与张献忠行军路线吻合。”张献忠沉银水下考古正式启动 宝藏最快明年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