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Y5Yw作者:王文伟china.huanqiu.comarticle一份宣传单见证红二十五军长征史/e3pmh1nnq/e3pn60p0i央广网武汉10月15日消息(记者 于闻 通讯员 黄桂林 孟开盈 孙国柱)在湖北省郧西县档案馆,珍藏着一份由刘华清将军亲自刻印的红军宣传单《什么是红军》。它见证了红二十五军将士在长征途中,坚持边战斗、边宣传、边壮大,成功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史。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主力和鄂豫皖省委2900多人,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旗帜,在军长程子华、政治委员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参谋长戴季英、政治部主任郑位三的率领下,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西进长征,一路血战来到鄂豫陕交界的郧西、山阳、旬阳等地,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地方民团和反动政权。面对前有围堵、后有追兵的险恶环境,红军将士们随时随处不忘宣传红军性质,宣传发动群众,播种革命信念。在郧西县关防乡丁家坪村老土坯房的土墙上,至今仍留存有不少红军当年写下的标语口号:“苏维埃新中国胜利万岁”、“中国工农红军万岁”、“没饭吃的穷人快来赶上红军”、“不当卖国的国民党的兵”等字迹仍清晰可见。 郧西县档案馆馆长徐峰告诉记者,当时,刘华清任红二十五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什么是红军》就是在这个时候由他亲自刻印的。宣传标语的主要内容是向群众介绍红军的性质,宣传红军的政策,号召群众跟红军走。后来这份具有历史意义的红军传单,被刘华清将军收录在了《刘华清回忆录》的第一个页面上。在丁家坪村,记者见到了一位83岁的乡镇退休老人魏富堂。魏老说,他小时候,家就在红二十五军75师223团政治部旧址旁,当时的红军战士,不仅个个能打仗,而且特别善于宣传和发动群众。记得他们村仅80户人家,当时就有78人参加了红军。1935年5月,红二十五军在鄂豫陕地区成立了鄂陕、豫陕两个特委和十个区、46个乡、340个村级政权,创建了人口近50万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期间,红二十五军还粉碎国民党军两次“围剿”。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是长征时期创建的唯一一块根据地。而后,红二十五军继续北上,于1935年9月16日和由刘志丹率领的红二十六、红二十七军在延川永坪镇会师,胜利结束长征,成为长征时期与陕北红军会师的第一支红军。采访结束时,魏富堂老人告诉记者,他退休二十多年来,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搜集整理和研究红二十五军在郧西战斗的历史,目前已经整理出了厚厚三大本。魏老说,他之所以这么做,不图别的,就是想让子孙后代们知道,这个地方过去经历过什么样的历史,今天的生活是怎样得来的。1476527288000责编:千帆央广网147652728800011[]{"email":"qianfan@huanqiu.com","name":"千帆"}
央广网武汉10月15日消息(记者 于闻 通讯员 黄桂林 孟开盈 孙国柱)在湖北省郧西县档案馆,珍藏着一份由刘华清将军亲自刻印的红军宣传单《什么是红军》。它见证了红二十五军将士在长征途中,坚持边战斗、边宣传、边壮大,成功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史。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主力和鄂豫皖省委2900多人,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旗帜,在军长程子华、政治委员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参谋长戴季英、政治部主任郑位三的率领下,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西进长征,一路血战来到鄂豫陕交界的郧西、山阳、旬阳等地,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地方民团和反动政权。面对前有围堵、后有追兵的险恶环境,红军将士们随时随处不忘宣传红军性质,宣传发动群众,播种革命信念。在郧西县关防乡丁家坪村老土坯房的土墙上,至今仍留存有不少红军当年写下的标语口号:“苏维埃新中国胜利万岁”、“中国工农红军万岁”、“没饭吃的穷人快来赶上红军”、“不当卖国的国民党的兵”等字迹仍清晰可见。 郧西县档案馆馆长徐峰告诉记者,当时,刘华清任红二十五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什么是红军》就是在这个时候由他亲自刻印的。宣传标语的主要内容是向群众介绍红军的性质,宣传红军的政策,号召群众跟红军走。后来这份具有历史意义的红军传单,被刘华清将军收录在了《刘华清回忆录》的第一个页面上。在丁家坪村,记者见到了一位83岁的乡镇退休老人魏富堂。魏老说,他小时候,家就在红二十五军75师223团政治部旧址旁,当时的红军战士,不仅个个能打仗,而且特别善于宣传和发动群众。记得他们村仅80户人家,当时就有78人参加了红军。1935年5月,红二十五军在鄂豫陕地区成立了鄂陕、豫陕两个特委和十个区、46个乡、340个村级政权,创建了人口近50万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期间,红二十五军还粉碎国民党军两次“围剿”。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是长征时期创建的唯一一块根据地。而后,红二十五军继续北上,于1935年9月16日和由刘志丹率领的红二十六、红二十七军在延川永坪镇会师,胜利结束长征,成为长征时期与陕北红军会师的第一支红军。采访结束时,魏富堂老人告诉记者,他退休二十多年来,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搜集整理和研究红二十五军在郧西战斗的历史,目前已经整理出了厚厚三大本。魏老说,他之所以这么做,不图别的,就是想让子孙后代们知道,这个地方过去经历过什么样的历史,今天的生活是怎样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