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WhH5 china.huanqiu.comarticle发展好县城教育要靠新思维新方法/e3pmh1nnq/e3pn60p0i要理顺县城范围内各个学校的主管部门,改变“中央军”和“地方军”并存的现状,学校统一由县主管,同等对待,同等要求,既减轻县城所在地镇政府的压力,又促进学校之间教育质量的平衡。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我国长期的战略决策。县城是城市和农村的接合部,是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农村人口市民化的主要承载地。吸纳乡村适龄儿童进城读书享受更好的教育,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县城的一项基本城市功能,我们应因势利导,及早规划,科学布局,适应城镇化发展的新形势,用新思维新方法发展县城教育。一是要认识城镇化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县城教育的扩张和乡村教育的收缩是这个动态过程中的必然趋势。中央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是强调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首先要满足进城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等公共服务。因此,县(市)级政府要把办好县城教育作为重要选题方向。县城的城市规划要有前瞻性,要根据县城发展的趋势前瞻性布局未来的学校。 二是要解决当前中小学、幼儿园学位不足的问题。消除中小学的超级大班。这是检验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与否的标志,在增加学位方面,要增加投入,新建一批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在师资方面,县城范围内的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其教师编制基本饱和,甚至超编富余。我们一方面要增加新教师编制,引进年轻教师,补充新鲜血液,另一方面,要挖掘县城教师资源的潜力,精简非教学机构,如:教育局机关、勤工俭学办公室、电化教育馆、教师管理站、教师进修学校、体育艺术卫生管理站、招生考试办公室等过多占用财政教师编制的机构,将富余教师充实到学校教学一线,以满足学校增容之后对教师的需求。三是要从教育内部入手,改变教育的治理方式,促进县城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且力促均衡。首先,要理顺县城范围内各个学校的主管部门,改变“中央军”和“地方军”并存的现状。学校统一由县主管,同样对待,同等要求,既减轻县城所在地镇政府的压力,又促进学校之间教育质量的平衡。其次,要改进高中阶段的教育治理。要分散县(市)一中密集的优势教育资源,改变违反教育规律,违反教育法律法规,把普通高中学校分成三六九等的做法,取消省、市重点(示范)学校,同时禁止省、市高中“牛校”到县域抢招生源。要保证县城范围内各个学校教师高级职称分布平衡,工资水平的一致,招生不按中考成绩分门别类。也许有人会说不应这样“削峰填谷”,但我却认为县域内应试教育的歪风愈演愈烈,就是高中重点(示范)这种“山峰”“牛校”作怪的结果!县域内的基础教育,应该建成一片“高原”,而不要形成高峰峡谷。四是继续解放思想,从社会力量、民间挖掘潜力,发展县城教育。首先,要鼓励县域内行政、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举办普惠性幼儿园。有些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大院,完全有能力投资办幼儿园,为社会减轻压力。很多政府部门和县城内较大的医院、国有企业过去原本都办过附属幼儿园,后来改革了,讲效益了,幼儿园也抛给社会了,现在应该适当恢复。还有一些较大型企业,也是完全有能力办幼儿园解决本企业职工子女上幼儿园的。对这些办普惠性幼儿园的单位,财政可以进行适当补贴。其次,对县城已经建成的住宅小区要进行重新梳理,对有土地有能力建设幼儿园或小学的小区要重新规划、建设。有些住宅小区建的高档会所和豪华的休闲设施,占用大块地皮,但却没有幼儿园,有鉴于此,今后新开发的住宅小区如果幼儿园和小学的规划达不到要求的不得审批。再其次,要积极鼓励个人投资办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已经实施多年,但是民办教育发展仍相对缓慢。应将温州发展民办教育的经验进行充分总结提升,县(市)应该参照温州的办法拿出具体措施。(作者系湖北省监利县教育局原局长)1467683197000责编:千帆中国教育报146768319700011[]{"email":"qianfan@huanqiu.com","name":"千帆"}
要理顺县城范围内各个学校的主管部门,改变“中央军”和“地方军”并存的现状,学校统一由县主管,同等对待,同等要求,既减轻县城所在地镇政府的压力,又促进学校之间教育质量的平衡。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我国长期的战略决策。县城是城市和农村的接合部,是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农村人口市民化的主要承载地。吸纳乡村适龄儿童进城读书享受更好的教育,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县城的一项基本城市功能,我们应因势利导,及早规划,科学布局,适应城镇化发展的新形势,用新思维新方法发展县城教育。一是要认识城镇化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县城教育的扩张和乡村教育的收缩是这个动态过程中的必然趋势。中央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是强调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首先要满足进城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等公共服务。因此,县(市)级政府要把办好县城教育作为重要选题方向。县城的城市规划要有前瞻性,要根据县城发展的趋势前瞻性布局未来的学校。 二是要解决当前中小学、幼儿园学位不足的问题。消除中小学的超级大班。这是检验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与否的标志,在增加学位方面,要增加投入,新建一批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在师资方面,县城范围内的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其教师编制基本饱和,甚至超编富余。我们一方面要增加新教师编制,引进年轻教师,补充新鲜血液,另一方面,要挖掘县城教师资源的潜力,精简非教学机构,如:教育局机关、勤工俭学办公室、电化教育馆、教师管理站、教师进修学校、体育艺术卫生管理站、招生考试办公室等过多占用财政教师编制的机构,将富余教师充实到学校教学一线,以满足学校增容之后对教师的需求。三是要从教育内部入手,改变教育的治理方式,促进县城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且力促均衡。首先,要理顺县城范围内各个学校的主管部门,改变“中央军”和“地方军”并存的现状。学校统一由县主管,同样对待,同等要求,既减轻县城所在地镇政府的压力,又促进学校之间教育质量的平衡。其次,要改进高中阶段的教育治理。要分散县(市)一中密集的优势教育资源,改变违反教育规律,违反教育法律法规,把普通高中学校分成三六九等的做法,取消省、市重点(示范)学校,同时禁止省、市高中“牛校”到县域抢招生源。要保证县城范围内各个学校教师高级职称分布平衡,工资水平的一致,招生不按中考成绩分门别类。也许有人会说不应这样“削峰填谷”,但我却认为县域内应试教育的歪风愈演愈烈,就是高中重点(示范)这种“山峰”“牛校”作怪的结果!县域内的基础教育,应该建成一片“高原”,而不要形成高峰峡谷。四是继续解放思想,从社会力量、民间挖掘潜力,发展县城教育。首先,要鼓励县域内行政、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举办普惠性幼儿园。有些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大院,完全有能力投资办幼儿园,为社会减轻压力。很多政府部门和县城内较大的医院、国有企业过去原本都办过附属幼儿园,后来改革了,讲效益了,幼儿园也抛给社会了,现在应该适当恢复。还有一些较大型企业,也是完全有能力办幼儿园解决本企业职工子女上幼儿园的。对这些办普惠性幼儿园的单位,财政可以进行适当补贴。其次,对县城已经建成的住宅小区要进行重新梳理,对有土地有能力建设幼儿园或小学的小区要重新规划、建设。有些住宅小区建的高档会所和豪华的休闲设施,占用大块地皮,但却没有幼儿园,有鉴于此,今后新开发的住宅小区如果幼儿园和小学的规划达不到要求的不得审批。再其次,要积极鼓励个人投资办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已经实施多年,但是民办教育发展仍相对缓慢。应将温州发展民办教育的经验进行充分总结提升,县(市)应该参照温州的办法拿出具体措施。(作者系湖北省监利县教育局原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