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Wbnb china.huanqiu.comarticle北京戏曲艺术学院开设曲艺系 面向全国招生/e3pmh1nnq/e3pn60p0i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李洁 实习生 刘璨 侯姸珈)一人、一桌、一椅、一醒木、一折扇、一屏风……周一晚上7点,年初才开张的平谷书馆里,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青年教师,也是评书名家连丽如唯一的女弟子张怡身着短褂,端坐台上,正滔滔不绝、绘声绘色地演绎着评书版《红楼梦》。台下,免费的茶水冒着热气,老老少少200多“红迷”听得聚精会神,他们在平谷书馆“追书”也是场场不落。没有经历观众寥寥无几的预热期,作为北戏书馆在京郊开设的首家分馆,平谷书馆一开张就人气爆棚,这让北戏院长刘侗很欣慰。如何在致力于艺术教育的同时,兼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如何在培养艺术人才的同时与首都文化中心建设相结合,艺术教育与更好的服务公共文化相结合,艺术教育与文化创新创业相结合?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刘侗在接受《法制晚报》独家专访时表示, 北戏人一直在这条路上努力着、探索着。目前,北戏正在筹建曲艺系,明年将面向全国招揽曲艺表演艺术人才。谈进展成立曲艺系 学生可赴津选课日前,北京评书传承基地北戏书馆成立两周年研讨会举行,包括连丽如、李金斗在内的曲艺界的表演艺术专家学者悉数到场,为北京戏曲职业艺术学校正在筹备的曲艺系出谋划策。事实上,从两年前开办北戏书馆、成为北京评书传承基地,到如今要正式组建曲艺系并计划在2017年面向全国招收曲艺表演艺术人才,北戏每前行一步都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今后,北戏将以此为契机,打造强有力的教学品牌。一方面选取最优化的师资,利用京津冀的地缘、人缘的优势,把老艺术家请进校园、请进实验基地。同时,对曲艺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精雕细琢,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守着”北戏书馆,北戏将着力打造全国一流的学习实践的平台。2015年底“京津冀艺术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成立,根据框架协议,三地艺术院校将加大开放办学力度,实现优质课程互通、互联、共享,支持在校生跨院校学习。刘侗院长透露,在曲艺方面最有发言权的是天津曲艺学校。北戏成立曲艺系后,北戏的学生想学的课程如果本校没有,可以派去天津学习,或者将天津的老师请来教课。忆当年传承精粹 北戏人的使命与担当“北京评书是北京文化的精粹,它的传承保护北戏义不容辞。” 忆起当时北戏为传承北京评书这门传统艺术、培养说书人才、最终创办北戏书馆的不易,刘侗感慨颇多。 当年,为了让北京评书落户北戏,刘侗亲自带领相关工作人员到评书艺术家连丽如、贾建国家中商讨相关事宜。连丽如先生更是不顾病体初愈,全力以赴多方协调。连丽如的弟子、书馆的主讲人张怡老师更是废寝忘食,从场地布置到表演书目都做了精心设计构想。2014年6月1日,集评书创作、演出、教学于一体的演出场所北戏书馆终于在北戏少儿戏剧场安家。与此同时,北戏成为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评书传承基地。北戏书馆在两年的时间里,已经成为北京著名的评书演出场所,目前每场观众数量已近两百人,书馆风雨无阻,坚持每周六晚进行长达2小时的评书演出。不仅如此,书馆还为到场的观众提供香茶与瓜子,让观众在轻松愉悦的环境里享受传统艺术的魅力。两年来,近十名高职学生在书馆表演评书,陆陆续续走进书馆听书的观众已超过一万人。为传承和保护北京评书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戏一直在努力。开办了《北京评书课》,在课程中增加了评书特色教学;成立北京评书艺术爱好者社团; 组织学生整理北京评书资料;聘请评书艺术家连丽如、贾建国为特聘专家。说“分号”北戏派学生到平谷书馆说书2016年新年伊始,北戏书馆的第一家分馆正式落户平谷文化馆。值得关注的是,北戏书馆平谷分馆仍本着弘扬传统文化、传承艺术梦想的理念,采用公益的方式,让更多的人可以免费走进书馆,了解北京评书,喜欢评书艺术。今后,书馆将在每周一晚七点到八点半,上演《红楼梦》和《康熙私访》两部经典评书。北戏书馆平谷分馆,是评书艺术走进基层深入百姓的一次尝试,也是第一个开在郊区的曲艺类书馆。“我们自己的书馆成立时还经历了艰苦的过程,用几个月的时间才形成规模,从开始的几个观众,到常态观众150人左右。平谷书馆从开张那天开始,观众规模就在150-160人以上。”说起平谷书馆的高人气,北戏院长刘侗很欣慰。据了解,平谷书馆开张的短短三个多月里,已经收获了大量前来追书的粉丝,也有一批“死忠粉”大老远从乡镇赶去书馆听书。这期间,书迷们还自发建立平谷书馆的微信群,说书的老师也会在微信群里发布有关书馆的信息。刘侗透露,下一步,平谷书馆将动员善于文艺创作的骨干把平谷历史文化和当今社会发展中的好人物、好故事,写成评书,“说”给观众,让“平谷书馆讲平谷故事”。同时,为了培养新的说书人,将说书文化传承下去,北戏还将陆续派学生去平谷书馆说书。话服务每年培训500名基层文艺骨干一直以来,北戏的人才培养和社会公共文化服务都有着密切关联。刘侗院长认为,北戏的学校办学一定要和北京的城市功能定位结合,和传统艺术文化传承以及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地区和街道的文化需求相结合。今年,北戏将继续承担其“千培”任务,对500名全市的基层文艺骨干进行有针对性的艺术培训。届时,北戏将发布公告,根据公众需求,将评剧、京剧、街舞、器乐、声乐等“课程表”发布下去,接受最基层的乡村、街道文艺骨干的报名,邀请他们到校园接受专业的培训。刘侗相信,这一工作如果能坚持十年八年,就能让大批的基层文艺骨干掌握专业的艺术技能,从而影响和带动身边大片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文化活动红红火火,民众素质普遍提高,社会建设国家发展一定会更上一层楼。此外,作为教学参与到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今年11月14日-20日,北戏将在长安大戏院举办教学成果演出周。届时,学校师生将选拔出优秀剧目面向社会公演,为公众提供更高质量表演服务,给公众提供更好的演出服务。文/记者 李洁 实习生 刘璨 侯姸珈摄/陈明 廖维1467183409000责编:千帆千龙网146718340900011[]{"email":"qianfan@huanqiu.com","name":"千帆"}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李洁 实习生 刘璨 侯姸珈)一人、一桌、一椅、一醒木、一折扇、一屏风……周一晚上7点,年初才开张的平谷书馆里,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青年教师,也是评书名家连丽如唯一的女弟子张怡身着短褂,端坐台上,正滔滔不绝、绘声绘色地演绎着评书版《红楼梦》。台下,免费的茶水冒着热气,老老少少200多“红迷”听得聚精会神,他们在平谷书馆“追书”也是场场不落。没有经历观众寥寥无几的预热期,作为北戏书馆在京郊开设的首家分馆,平谷书馆一开张就人气爆棚,这让北戏院长刘侗很欣慰。如何在致力于艺术教育的同时,兼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如何在培养艺术人才的同时与首都文化中心建设相结合,艺术教育与更好的服务公共文化相结合,艺术教育与文化创新创业相结合?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刘侗在接受《法制晚报》独家专访时表示, 北戏人一直在这条路上努力着、探索着。目前,北戏正在筹建曲艺系,明年将面向全国招揽曲艺表演艺术人才。谈进展成立曲艺系 学生可赴津选课日前,北京评书传承基地北戏书馆成立两周年研讨会举行,包括连丽如、李金斗在内的曲艺界的表演艺术专家学者悉数到场,为北京戏曲职业艺术学校正在筹备的曲艺系出谋划策。事实上,从两年前开办北戏书馆、成为北京评书传承基地,到如今要正式组建曲艺系并计划在2017年面向全国招收曲艺表演艺术人才,北戏每前行一步都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今后,北戏将以此为契机,打造强有力的教学品牌。一方面选取最优化的师资,利用京津冀的地缘、人缘的优势,把老艺术家请进校园、请进实验基地。同时,对曲艺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精雕细琢,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守着”北戏书馆,北戏将着力打造全国一流的学习实践的平台。2015年底“京津冀艺术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成立,根据框架协议,三地艺术院校将加大开放办学力度,实现优质课程互通、互联、共享,支持在校生跨院校学习。刘侗院长透露,在曲艺方面最有发言权的是天津曲艺学校。北戏成立曲艺系后,北戏的学生想学的课程如果本校没有,可以派去天津学习,或者将天津的老师请来教课。忆当年传承精粹 北戏人的使命与担当“北京评书是北京文化的精粹,它的传承保护北戏义不容辞。” 忆起当时北戏为传承北京评书这门传统艺术、培养说书人才、最终创办北戏书馆的不易,刘侗感慨颇多。 当年,为了让北京评书落户北戏,刘侗亲自带领相关工作人员到评书艺术家连丽如、贾建国家中商讨相关事宜。连丽如先生更是不顾病体初愈,全力以赴多方协调。连丽如的弟子、书馆的主讲人张怡老师更是废寝忘食,从场地布置到表演书目都做了精心设计构想。2014年6月1日,集评书创作、演出、教学于一体的演出场所北戏书馆终于在北戏少儿戏剧场安家。与此同时,北戏成为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评书传承基地。北戏书馆在两年的时间里,已经成为北京著名的评书演出场所,目前每场观众数量已近两百人,书馆风雨无阻,坚持每周六晚进行长达2小时的评书演出。不仅如此,书馆还为到场的观众提供香茶与瓜子,让观众在轻松愉悦的环境里享受传统艺术的魅力。两年来,近十名高职学生在书馆表演评书,陆陆续续走进书馆听书的观众已超过一万人。为传承和保护北京评书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戏一直在努力。开办了《北京评书课》,在课程中增加了评书特色教学;成立北京评书艺术爱好者社团; 组织学生整理北京评书资料;聘请评书艺术家连丽如、贾建国为特聘专家。说“分号”北戏派学生到平谷书馆说书2016年新年伊始,北戏书馆的第一家分馆正式落户平谷文化馆。值得关注的是,北戏书馆平谷分馆仍本着弘扬传统文化、传承艺术梦想的理念,采用公益的方式,让更多的人可以免费走进书馆,了解北京评书,喜欢评书艺术。今后,书馆将在每周一晚七点到八点半,上演《红楼梦》和《康熙私访》两部经典评书。北戏书馆平谷分馆,是评书艺术走进基层深入百姓的一次尝试,也是第一个开在郊区的曲艺类书馆。“我们自己的书馆成立时还经历了艰苦的过程,用几个月的时间才形成规模,从开始的几个观众,到常态观众150人左右。平谷书馆从开张那天开始,观众规模就在150-160人以上。”说起平谷书馆的高人气,北戏院长刘侗很欣慰。据了解,平谷书馆开张的短短三个多月里,已经收获了大量前来追书的粉丝,也有一批“死忠粉”大老远从乡镇赶去书馆听书。这期间,书迷们还自发建立平谷书馆的微信群,说书的老师也会在微信群里发布有关书馆的信息。刘侗透露,下一步,平谷书馆将动员善于文艺创作的骨干把平谷历史文化和当今社会发展中的好人物、好故事,写成评书,“说”给观众,让“平谷书馆讲平谷故事”。同时,为了培养新的说书人,将说书文化传承下去,北戏还将陆续派学生去平谷书馆说书。话服务每年培训500名基层文艺骨干一直以来,北戏的人才培养和社会公共文化服务都有着密切关联。刘侗院长认为,北戏的学校办学一定要和北京的城市功能定位结合,和传统艺术文化传承以及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地区和街道的文化需求相结合。今年,北戏将继续承担其“千培”任务,对500名全市的基层文艺骨干进行有针对性的艺术培训。届时,北戏将发布公告,根据公众需求,将评剧、京剧、街舞、器乐、声乐等“课程表”发布下去,接受最基层的乡村、街道文艺骨干的报名,邀请他们到校园接受专业的培训。刘侗相信,这一工作如果能坚持十年八年,就能让大批的基层文艺骨干掌握专业的艺术技能,从而影响和带动身边大片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文化活动红红火火,民众素质普遍提高,社会建设国家发展一定会更上一层楼。此外,作为教学参与到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今年11月14日-20日,北戏将在长安大戏院举办教学成果演出周。届时,学校师生将选拔出优秀剧目面向社会公演,为公众提供更高质量表演服务,给公众提供更好的演出服务。文/记者 李洁 实习生 刘璨 侯姸珈摄/陈明 廖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