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Wa0e china.huanqiu.comarticle101中学孪生兄妹学霸 同被牛津大学数学系录取/e3pmh1nnq/e3pn60p0i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张丽 实习生 汪璟璟)6月,就在其他高三学生还在等待高招录取开始时,101中学理科实验班的一对孪生兄妹陈肇盟和陈启昭,已双双被英国牛津大学数学系录取。兄妹俩坦言,兴趣与心态是最好的学习方法,现在两人正在为大学生活做准备,每天会花时间学习英语。他们将来想在数学研究与应用方面有所作为。高二就通过测试 均被数学系录取从初中到高中,陈肇盟和陈启昭在101中学念了6年书,他们将于今年秋天前往牛津大学学习。近日,记者在101中学见到了这对孪生兄妹,妹妹陈启昭是一个扎马尾辫、留齐刘海的“萌妹子”,哥哥陈肇盟是身高近1.8米,戴眼镜、有点腼腆的“小帅哥”。“这俩孩子不仅有天分,平时也特别勤奋,自学能力很强。”理科实验班的班主任刘建玉说,他连续6年担任班主任和数学老师,可以说是看着陈肇盟和陈启昭成长起来的。兄妹俩喜欢刘老师的数学课,最感兴趣的也是数学。他们高二时就通过了牛津大学的笔试与面试,两人都选择了数学系的四年本硕连读项目。 陈肇盟和陈启昭已经在为去牛津大学的学习做一些准备了,除了准备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外,现在每天基本会花个一两个小时去听听英语,读一些英文小说。感谢老师指引 体验到数学的美妙谈到母校,陈启昭认为101中学很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陈肇盟感受到的是学校的历史感厚重,以及大气、自由、包容的氛围。除了学校的人文底蕴,他们与班主任兼数学老师刘建玉6年的师生情谊,也令他们难以割舍。“我们非常感谢刘老师将我们引入了数学的殿堂,在那里我们感受到了数学的精彩与美妙,编织起我们的梦想。”陈肇盟说道,一旁的陈启昭也表示,毕业了,他们不仅会带走老师们传承给他们的知识、智慧与快乐,也会把一颗真挚的感恩之心留下。同时陈肇盟回忆起刘老师在学习上曾给予他们的帮助和指导,“因为我们一直都有超前学习的习惯,初中的时候就已经把高中的数学内容全部学完了,刘老师很了解我们,在初中的时候就会拿一些大学的微积分的书给我们看,帮助我们做一些提前的学习。平时有一些想法或是疑问,我们也会在课下去和刘老师讨论,去探讨这些问题。”两人都表示,班主任很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化的培养。“刘老师课下也会和同学们一起打打篮球啊,为人非常的随和。”妹妹陈启昭补充道,老师平时也经常教导我们爱护环境,有了有趣的事儿也会及时和我们分享。陈肇盟提到,妹妹从小学起就对数学有兴趣,他是到初中才喜欢上数学。“那时接触到平面几何,我觉得它非常漂亮。”除了数学,兄妹俩的爱好都很广泛。陈肇盟是电脑游戏高手,乒乓球、羽毛球也玩得很溜,现在正学习网球。陈启昭是英语达人,唱歌也很有天分,曾在合唱节上担任领唱。陈启昭认为兴趣是学习的第一步,在兴趣的指引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上课认真做笔记,“要有问题意识。”在这对兄妹看来,问题是数学的核心。在分析问题时,他们会思考问题的特点与本质,思考不同问题之间的联系,有时还对问题做进一步的推广与猜想。“比如在做完一道难题时,往往会再回味一遍解决问题时的思考过程与所用方法,并思考是否还有更一般性的结论。”因材施教设目标 提前为兄妹俩规划说起自己的这对得意弟子,刘老师也充满了骄傲,“这两个孩子本身资质就比较好,在教学上我们给他们最大的帮助就是,根据他俩的情况,我们设定了一些特殊的教学目标,每一学期要完成什么任务,这些都是规划好的。”刘老师表示,他在教学上非常严谨。另外,刘老师也强调,陈肇盟和陈启昭有非常好的学习习惯,“他俩的学习是非常高效的,他们坐下来一个小时,是真正能完成大量内容的。”同时他表示,这俩孩子学习是相得益彰的,妹妹陈启昭抓问题的准确性和领悟能力特别好,哥哥陈肇盟则是相对地稳扎稳打,只要懂了,就不会出问题。“所以正是这个差异能够让两人相互补充。”刘老师表示。刘老师还回忆起了刚认识龙凤胎兄妹时的趣事。“妹妹才来学校的时候,个子又矮又瘦,有一次学校要开大会,需要学生自己拿着自己的椅子过去开会,陈启昭走到班级门口时告诉我,她实在是搬不动椅子,于是我就帮着拿着她的椅子一起过去了。”刘老师表示,这一批孩子他带了6年,真的是看着他们成长。俩学霸兴趣广泛 打球唱歌样样行采访当天,陈肇盟同妹妹一起回学校拿毕业纪念册,“除了拿纪念册,主要想见见老师和班上的同学,毕业了,以后见面就不那么容易了。”采访过程中,也不时会有同学主动过来同兄妹俩打招呼。这次回校,陈肇盟也约上了几个同学一起打乒乓球,“我平时爱好还算比较多,乒乓球、羽毛球我都很喜欢,我们学校有很多的乒乓球台,所以平时运动起来也很方便。”兄妹俩的爸爸陈先生告诉记者,一双儿女都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我就是鼓励他们多阅读、多尝试、多开阔眼界。”节假日,他经常带孩子去博物馆、科技馆参观探索,引导他们广泛大量地阅读和思考。另外,哥哥陈肇盟表示,他非常喜欢散步,“因为散步的过程,可以让整个人的心静下来,我非常享受那样的状态。”妹妹陈启昭则喜欢唱歌跳舞,小时候就学习过舞蹈和钢琴,更是英语达人,唱歌也非常有天分,曾经担任过全校“一二九”合唱节的领唱,“我私下还是很喜欢唱歌的。”陈启昭说道。“其实我们平时还是比较自由的,并没有很刻意给自己做一些安排,不会说一定要什么时候必须做多少事情,但每天心里会给自己定一个大致的目标。”两人表示,若是当天真有什么想法没有完成的话,也不会太焦虑。兄妹俩也时常会约同学开展一些运动或是聊聊天,陈启昭表示,“有的时候也会约上几个好朋友去游乐场。”平时在学校,兄妹俩和其他同学也相处得非常融洽。刘老师也表示,两人在校期间与同学们合作创建了学校数学与科学俱乐部、英语俱乐部等多个学生社团,参加社会慈善公益活动,为活跃学校社团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我们班上同学相处还是挺融洽的,大家都会一起交流学习,你帮我我帮你都是很正常的事情。”陈肇盟说道,“因为老师不可能一直在教室,所以更多的时候遇上一些问题了,还是和同学交流的比较多,遇上不懂的就会去请教会的同学。”陈启昭补充说。文/记者 张丽 实习生 汪璟璟1467104189000责编:千帆千龙网146710418900011[]{"email":"qianfan@huanqiu.com","name":"千帆"}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张丽 实习生 汪璟璟)6月,就在其他高三学生还在等待高招录取开始时,101中学理科实验班的一对孪生兄妹陈肇盟和陈启昭,已双双被英国牛津大学数学系录取。兄妹俩坦言,兴趣与心态是最好的学习方法,现在两人正在为大学生活做准备,每天会花时间学习英语。他们将来想在数学研究与应用方面有所作为。高二就通过测试 均被数学系录取从初中到高中,陈肇盟和陈启昭在101中学念了6年书,他们将于今年秋天前往牛津大学学习。近日,记者在101中学见到了这对孪生兄妹,妹妹陈启昭是一个扎马尾辫、留齐刘海的“萌妹子”,哥哥陈肇盟是身高近1.8米,戴眼镜、有点腼腆的“小帅哥”。“这俩孩子不仅有天分,平时也特别勤奋,自学能力很强。”理科实验班的班主任刘建玉说,他连续6年担任班主任和数学老师,可以说是看着陈肇盟和陈启昭成长起来的。兄妹俩喜欢刘老师的数学课,最感兴趣的也是数学。他们高二时就通过了牛津大学的笔试与面试,两人都选择了数学系的四年本硕连读项目。 陈肇盟和陈启昭已经在为去牛津大学的学习做一些准备了,除了准备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外,现在每天基本会花个一两个小时去听听英语,读一些英文小说。感谢老师指引 体验到数学的美妙谈到母校,陈启昭认为101中学很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陈肇盟感受到的是学校的历史感厚重,以及大气、自由、包容的氛围。除了学校的人文底蕴,他们与班主任兼数学老师刘建玉6年的师生情谊,也令他们难以割舍。“我们非常感谢刘老师将我们引入了数学的殿堂,在那里我们感受到了数学的精彩与美妙,编织起我们的梦想。”陈肇盟说道,一旁的陈启昭也表示,毕业了,他们不仅会带走老师们传承给他们的知识、智慧与快乐,也会把一颗真挚的感恩之心留下。同时陈肇盟回忆起刘老师在学习上曾给予他们的帮助和指导,“因为我们一直都有超前学习的习惯,初中的时候就已经把高中的数学内容全部学完了,刘老师很了解我们,在初中的时候就会拿一些大学的微积分的书给我们看,帮助我们做一些提前的学习。平时有一些想法或是疑问,我们也会在课下去和刘老师讨论,去探讨这些问题。”两人都表示,班主任很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化的培养。“刘老师课下也会和同学们一起打打篮球啊,为人非常的随和。”妹妹陈启昭补充道,老师平时也经常教导我们爱护环境,有了有趣的事儿也会及时和我们分享。陈肇盟提到,妹妹从小学起就对数学有兴趣,他是到初中才喜欢上数学。“那时接触到平面几何,我觉得它非常漂亮。”除了数学,兄妹俩的爱好都很广泛。陈肇盟是电脑游戏高手,乒乓球、羽毛球也玩得很溜,现在正学习网球。陈启昭是英语达人,唱歌也很有天分,曾在合唱节上担任领唱。陈启昭认为兴趣是学习的第一步,在兴趣的指引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上课认真做笔记,“要有问题意识。”在这对兄妹看来,问题是数学的核心。在分析问题时,他们会思考问题的特点与本质,思考不同问题之间的联系,有时还对问题做进一步的推广与猜想。“比如在做完一道难题时,往往会再回味一遍解决问题时的思考过程与所用方法,并思考是否还有更一般性的结论。”因材施教设目标 提前为兄妹俩规划说起自己的这对得意弟子,刘老师也充满了骄傲,“这两个孩子本身资质就比较好,在教学上我们给他们最大的帮助就是,根据他俩的情况,我们设定了一些特殊的教学目标,每一学期要完成什么任务,这些都是规划好的。”刘老师表示,他在教学上非常严谨。另外,刘老师也强调,陈肇盟和陈启昭有非常好的学习习惯,“他俩的学习是非常高效的,他们坐下来一个小时,是真正能完成大量内容的。”同时他表示,这俩孩子学习是相得益彰的,妹妹陈启昭抓问题的准确性和领悟能力特别好,哥哥陈肇盟则是相对地稳扎稳打,只要懂了,就不会出问题。“所以正是这个差异能够让两人相互补充。”刘老师表示。刘老师还回忆起了刚认识龙凤胎兄妹时的趣事。“妹妹才来学校的时候,个子又矮又瘦,有一次学校要开大会,需要学生自己拿着自己的椅子过去开会,陈启昭走到班级门口时告诉我,她实在是搬不动椅子,于是我就帮着拿着她的椅子一起过去了。”刘老师表示,这一批孩子他带了6年,真的是看着他们成长。俩学霸兴趣广泛 打球唱歌样样行采访当天,陈肇盟同妹妹一起回学校拿毕业纪念册,“除了拿纪念册,主要想见见老师和班上的同学,毕业了,以后见面就不那么容易了。”采访过程中,也不时会有同学主动过来同兄妹俩打招呼。这次回校,陈肇盟也约上了几个同学一起打乒乓球,“我平时爱好还算比较多,乒乓球、羽毛球我都很喜欢,我们学校有很多的乒乓球台,所以平时运动起来也很方便。”兄妹俩的爸爸陈先生告诉记者,一双儿女都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我就是鼓励他们多阅读、多尝试、多开阔眼界。”节假日,他经常带孩子去博物馆、科技馆参观探索,引导他们广泛大量地阅读和思考。另外,哥哥陈肇盟表示,他非常喜欢散步,“因为散步的过程,可以让整个人的心静下来,我非常享受那样的状态。”妹妹陈启昭则喜欢唱歌跳舞,小时候就学习过舞蹈和钢琴,更是英语达人,唱歌也非常有天分,曾经担任过全校“一二九”合唱节的领唱,“我私下还是很喜欢唱歌的。”陈启昭说道。“其实我们平时还是比较自由的,并没有很刻意给自己做一些安排,不会说一定要什么时候必须做多少事情,但每天心里会给自己定一个大致的目标。”两人表示,若是当天真有什么想法没有完成的话,也不会太焦虑。兄妹俩也时常会约同学开展一些运动或是聊聊天,陈启昭表示,“有的时候也会约上几个好朋友去游乐场。”平时在学校,兄妹俩和其他同学也相处得非常融洽。刘老师也表示,两人在校期间与同学们合作创建了学校数学与科学俱乐部、英语俱乐部等多个学生社团,参加社会慈善公益活动,为活跃学校社团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我们班上同学相处还是挺融洽的,大家都会一起交流学习,你帮我我帮你都是很正常的事情。”陈肇盟说道,“因为老师不可能一直在教室,所以更多的时候遇上一些问题了,还是和同学交流的比较多,遇上不懂的就会去请教会的同学。”陈启昭补充说。文/记者 张丽 实习生 汪璟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