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U5sU china.huanqiu.comarticle彭博视点:关于中国经济放缓的两种错误思维/e3pmh1nnq/e3prkassa/e3prkb0dq彭博视点网站2月23日报道,西方观察家倾向于用“再平衡”和“债务率”两种理论来评价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这些理论存在严重缺陷。中国应努力解决债务质量问题而非总量问题。首先是北京大学迈克尔·佩蒂斯力推的“再平衡”理论,即中国在基建和工业领域投资过度,需转向服务和消费。该理论认为这种调整是不可避免的,同时会导致增长放缓。问题在于,中国经济再平衡的必要性或许无可厚非,但经济转型是否会导致增长放缓值得商榷。二战结束后,美国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但增速相对保持不变。因此中国经济现状似乎难以用再平衡理论来解释——大量工厂倒闭,许多工人因失业被迫回到农村,这是一个明显的经济危机迹象。把当前现状解释为积极的迹象,是错误的,因为经济转型应当是缓慢和渐进的,而不是快速和破坏性的。 对中国服务业的增长也应保持谨慎态度,因为该行业的增长大部分来自于金融业的扩张,甚至来自于虚假繁荣。这不是佩蒂斯所说的再平衡,而是一种病态的经济,需要花费数年时间来解决存在的问题。第二种理论是债务率——信贷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但随之产生的巨额不良贷款导致增长放缓。问题是,尽管某些债务相关变量(如利差和债务质量)有助于预测衰退,但债务的绝对水平似乎与衰退的关联性很小,因此用债务率、债务率变化或债务率增速来分析中国经济放缓是误入歧途。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债务质量。如果信贷正为可持续增长提供资金支持,那么这些信贷是良性的;如果新增信贷是为了向那些失败的项目提供贷款展期以避免破产,那么这些信贷就是恶性的。永久性向不良贷款提供展期,将拖累未来中国的生产率。目前,中国的债务质量不是很好,很可能比公开报道的更坏,但认为中国债务问题无可避免的观点是错误的。当前需要应对的不是债务总量问题,而是不良债务造成的扭曲。中国经济走出低迷的药方,不是降低或提高债务水平,而是让那些僵尸企业退出,让资本流入那些优质公司。1456353084000责编:千帆驻牙买加经商参处145635308400011[]{"email":"qianfan@huanqiu.com","name":"千帆"}
彭博视点网站2月23日报道,西方观察家倾向于用“再平衡”和“债务率”两种理论来评价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这些理论存在严重缺陷。中国应努力解决债务质量问题而非总量问题。首先是北京大学迈克尔·佩蒂斯力推的“再平衡”理论,即中国在基建和工业领域投资过度,需转向服务和消费。该理论认为这种调整是不可避免的,同时会导致增长放缓。问题在于,中国经济再平衡的必要性或许无可厚非,但经济转型是否会导致增长放缓值得商榷。二战结束后,美国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但增速相对保持不变。因此中国经济现状似乎难以用再平衡理论来解释——大量工厂倒闭,许多工人因失业被迫回到农村,这是一个明显的经济危机迹象。把当前现状解释为积极的迹象,是错误的,因为经济转型应当是缓慢和渐进的,而不是快速和破坏性的。 对中国服务业的增长也应保持谨慎态度,因为该行业的增长大部分来自于金融业的扩张,甚至来自于虚假繁荣。这不是佩蒂斯所说的再平衡,而是一种病态的经济,需要花费数年时间来解决存在的问题。第二种理论是债务率——信贷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但随之产生的巨额不良贷款导致增长放缓。问题是,尽管某些债务相关变量(如利差和债务质量)有助于预测衰退,但债务的绝对水平似乎与衰退的关联性很小,因此用债务率、债务率变化或债务率增速来分析中国经济放缓是误入歧途。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债务质量。如果信贷正为可持续增长提供资金支持,那么这些信贷是良性的;如果新增信贷是为了向那些失败的项目提供贷款展期以避免破产,那么这些信贷就是恶性的。永久性向不良贷款提供展期,将拖累未来中国的生产率。目前,中国的债务质量不是很好,很可能比公开报道的更坏,但认为中国债务问题无可避免的观点是错误的。当前需要应对的不是债务总量问题,而是不良债务造成的扭曲。中国经济走出低迷的药方,不是降低或提高债务水平,而是让那些僵尸企业退出,让资本流入那些优质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