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Re8P china.huanqiu.comarticle外国矿业公司在几内亚开采铝土矿项目简介/e3pmh1nnq/e3prkassa/e3prkb0dq外国矿业公司在几内亚开采铝土矿项目简介1、几内亚铝矾土公司(Companie de Bauxite de Guinee, CBG)世界上最大的铝钒土矿生产公司之一,全球十分之一的铝钒土在此生产。公司位于博凯地区,开发桑加雷迪及其周边地区的高品位铝钒土(平均含氧化铝53%、二氧化硅2%,最高品位超过60%)。该公司于1963年由几政府与欧美资本组成的HALCO财团合资组建,其中几政府持股49%,HALCO财团控股51%(其中美铝ALCOA持股45%,英国力拓Rio Tintot Alcan持股45%,德国DADCO持股10%)。1973年正式投产,所占矿区1292平方公里,露天开采,通过火车运至135公里外的卡姆萨港(KAMSAR)专用码头,粉碎、晒干,之后通过传送带装船出口到外资控股公司的母公司。近年来该公司铝钒土产量保持在每年1400万吨左右,2013年铝矾土产量1425万吨,同比增长7.3%,对几外汇贡献率高达70%。2012年该公司同阿联酋Moubadala公司签署协议,自2017年起每年向Moubadala公司出售500万吨铝矾土,同时其股东DADCO公司亦每年增加200万吨需求,该公司未来铝矾土年产量将增至2250万吨。2、金迪亚铝矾土公司(CBK)由前苏联于1969年投资筹建,1975年投产,开发位于金迪亚附近的德贝莱(DEBELE)矿区。该矿区铝土矿品位高,平均含氧化铝45%、二氧化硅2.9%。苏联解体后,该公司生产陷入困境,公司于1991年改组,1993年恢复生产,矿石由金迪亚用火车运至科纳克里港装箱出海。2001年俄铝(RUSAL)获得该公司25年经营管理权。公司近年来年产量保持在260-300万吨左右。2013年铝矾土产量339万吨,同比增长2.6%,全部供应乌克兰NIKOLAIEV氧化铝厂。2014年2月,公司采购2辆机车以改善铝土矿外运条件。3、福里亚氧化铝公司(ACG):为几境内唯一氧化铝加工厂和非洲第一家氧化铝企业,位于下几福里亚地区,始建于1957年,1960年4月投产,包括矿区、氧化铝加工厂、全长145公里专用铁路线、专用码头和现代化装卸设备,设计年产70万吨氧化铝。矿区铝钒土储量约3.6亿吨,其中氧化铝含量43%左右,氧化铁含量25%左右。初期由几政府与美国Frialco财团联合管理(几占股49%,美财团占股51%),1973年又改为合资公司。后因设备老化、管理不善等原因逐步陷入困境,外资纷纷撤走。1997年法资撤走后,几政府变为唯一股东,公司欠债800万美元。2000年由俄铝(RUSAL)接管并持股85%,几政府占股15%。近年来该厂铝钒土产量保持在250万吨左右,提炼氧化铝60-70万吨,2011年氧化铝生产量为63.1万吨。2012年,国际经济形势持续低迷引发原材料价格大幅下滑,铝业市场遭遇寒冬。该厂员工为提高待遇发动旷日持久的罢工,俄铝借机中止生产,该厂自2012年4月以来一直处于停产状态。2013年1月,几政府与俄铝签署协议,重申承认2006年给予俄铝Dian-Dian铝矿开发权的协议有效,期待以此换取福里亚氧化铝厂复工,但至今未果。其他在建、在谈的铝钒土开发项目江江(DIAN-DIAN)铝矿项目:由俄铝持有,2001年与几政府签署开发江江(Dian-Dian)地区铝矾土商业合同,2002年获得该地区特许经营权,2006年签署开采协议。该地区已探明铝钒土储量5.64亿吨,潜在储量13亿吨,平均氧化铝含量48.5%,最高达60%,二氧化硅含量1.6%。 鉴于该项目久无实质进展,阿尔法·孔戴总统上台后,几曾拟收回俄铝特许经营权。但俄铝借福里亚氧化铝厂罢工危机胁迫几政府,表示如恢复氧化铝厂生产,几政府必须将Dian-Dian铝矿交其继续开发。2013年,俄铝第一副总裁Vladislav Soloviev同几地矿部长Mohamed Lamine Fofana在巴黎签署了补充协议。协议确认了该项目的四个开发阶段:a) 2013-2015年,修建连接矿区和康贾法拉(KANDIAFARA)全长82-93公里的道路以及可供深海船舶装卸的综合港口项目和中转站,实现铝矾土年产300万吨。b)2015-2019年,实现铝矾土年产900万吨。c)2019年后实现氧化铝年产120万吨。d)最终实现铝矾土年产1200万吨,氧化铝年产240万吨。该项目迄未进入实质开发阶段。阿联酋几内亚铝业公司(Guinee Alimina Coportation, GAC)最初由加拿大环球铝业公司(Global GAC)持有,该公司由日本三菱和丸红集团控股,在加拿大注册,于2004年10月同几政府签署商业合同,计划注资52亿美元建立年产330万吨的氧化铝厂。后由于融资困难,公司于2007年将其2/3股份以2.6亿美元价格出售给必和必拓(BHP BILLITON)与迪拜铝业(DUBAL),三方各持1/3股份。该厂原计划2008年正式投产,后一再推迟。受国际经济形势和全球铝业价格下调影响,2012年必和必拓宣布退出该开发项目,所持股份转给穆巴达拉发展公司。2013年环球铝业以3800万美元的价格将其所持1/3的股份也转让给迪拜投资公司,退出几矿产市场。2013年,穆巴达拉发展公司进入几内亚铝土矿市场,斥巨资从澳大利亚必和必拓(BHP Biliton)和加拿大全球铝业公司(Global Alumina)手中收购了50%的股份,另外50%股份由迪拜投资公司(Investment Corporation of Dubai)收购,穆巴达拉发展公司和迪拜投资公司组建了几内亚铝业公司(Guinee Alumina Corporation, GAC)。GAC在几内亚博凯大区Sangaredi获得一地块25年的特许开采权(2014-2039年),到期后再自动续延25年(2039-2064年);地块面积约700平方公里,已探明的储量约13亿吨高品位的铝矾土,潜在可预期的储量超过30亿吨。GAC计划未来5年投资50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和矿区建设,一期2017年底完成,实现出矿,一期的主要内容是建设矿区、翻修现有铁路,在KAMSAR新建港口码头(GAC Port Terminal)。二期2022年完成,建设一座年200万吨能力的氧化铝厂,扩建KAMSAR码头、新增泊位。卡姆萨(KAMSAR)氧化铝厂2008年,美铝与力拓与几政府签署合作议定书,计划投资15亿美元,利用几内亚铝矾土公司未出口的铝钒土在卡姆萨地区筹建年产150万吨的氧化铝厂。2011年,两公司修订氧化铝厂设计规划,计划2017年投产,初期年产167万吨,未来可达500万吨。该项目迄未进入实质开发阶段。达博拉-图盖(DABOLA-TOUGUE)铝矾土公司(SBDT)伊朗与几政府于1993年投资建设,伊方控股51%,几方占股49%,矿区面积5600平方公里,储量约20亿吨,氧化铝含量44.1%,二氧化硅含量约2%。该公司设计铝钒土年产350万吨,最高年产1000万吨。但由于外运铁路融资未能有效解决,伊朗于1998年停止投资。达博拉-图盖铝土矿公司(SBDTS.A以下简称SBDT公司)系几内亚一家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美元,其中几内亚政府控股49%,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政府控股51%。合作协议于1992年7月9日正式签署,合约期限25年(可续约),并于1992年10月6日正式生效并作为国家法律文件颁布实施。该企业经营范围为开发并销售铝土矿,企业的特许经营权允许其将铝土矿加工为氧化铝或进一步加工为电解铝。SBDT公司仅在199年签署了矿产合作协议,为期25年(可续约),协议包括达博拉的13个区块和图盖的12个区块,总面积为5626平方千米,铝土矿蕴藏量6亿吨。1998年至2005年,SBDT公司由于资金的缺乏遭遇了停摆。资金问题使各方难以完成运输系统的建设,从而影响了产品的运出。2005年5月,几内亚和伊朗双方在科纳克里召开委员会,在友好协作精神的指引下,双方重启了SBDT公司的运转。2010年,基于可行性调研及环境、社会影响评估的结果,矿区、输送管道及运输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已经具备了充分的条件(项目合同总价款5亿零500万欧元,施工期3年)。2012年,第一届年度管理委员会在德黑兰召开,委员会决定认真落实该基建项目,并决议通过了2800万美元的初始投资。2012年8月份应向管理委员会递交一份项目实施的时间表。然而,本应于2012年8月份在科纳克里召开的第二次年度管理委员会未能召开,这给SBDT公司带来了负面影响,并进而导致基建项目的中标者ICG财团撤资并撤标。鉴于撤资事件的发生,伊朗方面告知几内亚方面其正在着手接洽其他对该项目感兴趣的投资者。双方股东通过文件往来着手履行手续,以便在国际专业人士的技术支持下重新评估基建项目的总价,这些手续旨在启动银行可行性调研。在此背景下,双方决定在巴黎召开一次特别股东大会,旨在讨论各方共同感兴趣的项目的落实问题。在这次股东大会上,提出了三个重要决策:1)双方股东同意重新进行一次由银行资助的可行性调研。SBDT公司因此授权股东之一伊朗矿业发展和革新组织(IMIDRO)旗下的ASCOTEC和MME两家公司与SBDT公司的注资财团签署承包协议,确定由这两家公司中标成为基建项目的承建方。协议的签署使银行可行性调研得以落实。该协议确定伊朗矿业发展和革新组织将全权负责基建项目的实施。2)在重新进行银行可行性调研的同时,几内亚方面将对矿业合作协议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工业、矿产及贸易部提出的矿权的延期事宜进行认真审查。3)双方股东认可SBDT项目中港口运作的重要性。有鉴于此,特别股东大会希望科纳克里自治港(PAC)和SBDT公司能够进一步加强合作。就此问题,伊朗矿业部长应向几内亚交通部长提出要求,争取港口与SBDT公司合作的一切便利条件。在2015年4月22日,巴黎股东大会之后,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工业、矿产及贸易部长默哈玛德雷扎·内玛扎戴赫先生(Mohammadréza NEMATZADEH)正式请求对SBDT公司的矿业合作协议和矿权(特许经营权和采矿许可证)进行延期。对于延期事宜的审查将包括:1)提交的书面文件(包括银行可行性调研时间表)必须完整且一式两份,并配有相应的法律文件以资证明。2)SBDT公司的矿业协议规定(见协议第十九条第一款)期限为25年(可续约)。届时,协议期限将剩余2年,矿权期限将剩余8年。3)基础协议第十九条指出,该协议应在双方同意的前提下,以增补协议的形式延期。这一安排得到了2015年4月22日在巴黎召开的特别股东大会的认可。增补协议方案详细介绍第一条同意1992年7月9日由几内亚共和国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就SBDT公司所签署的矿业合作协议的原则和延期期限。根据几内亚矿业法的规定和条件,延期后的期限为25年(可延期)。本条确定该协续约期限将考虑可行性调研、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开发矿产所必须的时间。同时参照基础协议第五条第三款的规定:该协议的延期期限不得超过30年。第二条确认特许经营权和协议规定的区块面积。第三条确定合作协议的其他条款不发生变动。必和必拓131号铝钒土项目必和必拓公司2006年获得了博凯地区博法(BOFFA)省第131号铝钒土矿区探矿权。该矿区保守储量约7.36亿吨,乐观储量超过50亿吨,氧化铝含量45%。因国际经济形势低迷,必和必拓于2012年将其把持逾6年的探矿权退还几政府。2014年初,几政府正式对该区块进行全球公开招标,2014年7月,几政府宣布中止招标程序。库比亚(KOUBIA)铝矿项目由澳大利亚AMC (Alliance Mining Commodities)公司持有开采权,项目设计总投资10亿美元,计划于2013年动工建设,2015年投产,2016年正式出口,借用几内亚铝矾土公司(CBG)30公里铁路,自建90公里铁路,用承载15万吨的驳船运至外海码头。2014年5月,中国宏桥集团宣布与AMC公司签署备忘录,拟以1.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该铝矿。驻几内亚使馆经商处2015年11月5日1446738796000责编:千帆驻几内亚使馆经商处144673879600011[]{"email":"qianfan@huanqiu.com","name":"千帆"}
外国矿业公司在几内亚开采铝土矿项目简介1、几内亚铝矾土公司(Companie de Bauxite de Guinee, CBG)世界上最大的铝钒土矿生产公司之一,全球十分之一的铝钒土在此生产。公司位于博凯地区,开发桑加雷迪及其周边地区的高品位铝钒土(平均含氧化铝53%、二氧化硅2%,最高品位超过60%)。该公司于1963年由几政府与欧美资本组成的HALCO财团合资组建,其中几政府持股49%,HALCO财团控股51%(其中美铝ALCOA持股45%,英国力拓Rio Tintot Alcan持股45%,德国DADCO持股10%)。1973年正式投产,所占矿区1292平方公里,露天开采,通过火车运至135公里外的卡姆萨港(KAMSAR)专用码头,粉碎、晒干,之后通过传送带装船出口到外资控股公司的母公司。近年来该公司铝钒土产量保持在每年1400万吨左右,2013年铝矾土产量1425万吨,同比增长7.3%,对几外汇贡献率高达70%。2012年该公司同阿联酋Moubadala公司签署协议,自2017年起每年向Moubadala公司出售500万吨铝矾土,同时其股东DADCO公司亦每年增加200万吨需求,该公司未来铝矾土年产量将增至2250万吨。2、金迪亚铝矾土公司(CBK)由前苏联于1969年投资筹建,1975年投产,开发位于金迪亚附近的德贝莱(DEBELE)矿区。该矿区铝土矿品位高,平均含氧化铝45%、二氧化硅2.9%。苏联解体后,该公司生产陷入困境,公司于1991年改组,1993年恢复生产,矿石由金迪亚用火车运至科纳克里港装箱出海。2001年俄铝(RUSAL)获得该公司25年经营管理权。公司近年来年产量保持在260-300万吨左右。2013年铝矾土产量339万吨,同比增长2.6%,全部供应乌克兰NIKOLAIEV氧化铝厂。2014年2月,公司采购2辆机车以改善铝土矿外运条件。3、福里亚氧化铝公司(ACG):为几境内唯一氧化铝加工厂和非洲第一家氧化铝企业,位于下几福里亚地区,始建于1957年,1960年4月投产,包括矿区、氧化铝加工厂、全长145公里专用铁路线、专用码头和现代化装卸设备,设计年产70万吨氧化铝。矿区铝钒土储量约3.6亿吨,其中氧化铝含量43%左右,氧化铁含量25%左右。初期由几政府与美国Frialco财团联合管理(几占股49%,美财团占股51%),1973年又改为合资公司。后因设备老化、管理不善等原因逐步陷入困境,外资纷纷撤走。1997年法资撤走后,几政府变为唯一股东,公司欠债800万美元。2000年由俄铝(RUSAL)接管并持股85%,几政府占股15%。近年来该厂铝钒土产量保持在250万吨左右,提炼氧化铝60-70万吨,2011年氧化铝生产量为63.1万吨。2012年,国际经济形势持续低迷引发原材料价格大幅下滑,铝业市场遭遇寒冬。该厂员工为提高待遇发动旷日持久的罢工,俄铝借机中止生产,该厂自2012年4月以来一直处于停产状态。2013年1月,几政府与俄铝签署协议,重申承认2006年给予俄铝Dian-Dian铝矿开发权的协议有效,期待以此换取福里亚氧化铝厂复工,但至今未果。其他在建、在谈的铝钒土开发项目江江(DIAN-DIAN)铝矿项目:由俄铝持有,2001年与几政府签署开发江江(Dian-Dian)地区铝矾土商业合同,2002年获得该地区特许经营权,2006年签署开采协议。该地区已探明铝钒土储量5.64亿吨,潜在储量13亿吨,平均氧化铝含量48.5%,最高达60%,二氧化硅含量1.6%。 鉴于该项目久无实质进展,阿尔法·孔戴总统上台后,几曾拟收回俄铝特许经营权。但俄铝借福里亚氧化铝厂罢工危机胁迫几政府,表示如恢复氧化铝厂生产,几政府必须将Dian-Dian铝矿交其继续开发。2013年,俄铝第一副总裁Vladislav Soloviev同几地矿部长Mohamed Lamine Fofana在巴黎签署了补充协议。协议确认了该项目的四个开发阶段:a) 2013-2015年,修建连接矿区和康贾法拉(KANDIAFARA)全长82-93公里的道路以及可供深海船舶装卸的综合港口项目和中转站,实现铝矾土年产300万吨。b)2015-2019年,实现铝矾土年产900万吨。c)2019年后实现氧化铝年产120万吨。d)最终实现铝矾土年产1200万吨,氧化铝年产240万吨。该项目迄未进入实质开发阶段。阿联酋几内亚铝业公司(Guinee Alimina Coportation, GAC)最初由加拿大环球铝业公司(Global GAC)持有,该公司由日本三菱和丸红集团控股,在加拿大注册,于2004年10月同几政府签署商业合同,计划注资52亿美元建立年产330万吨的氧化铝厂。后由于融资困难,公司于2007年将其2/3股份以2.6亿美元价格出售给必和必拓(BHP BILLITON)与迪拜铝业(DUBAL),三方各持1/3股份。该厂原计划2008年正式投产,后一再推迟。受国际经济形势和全球铝业价格下调影响,2012年必和必拓宣布退出该开发项目,所持股份转给穆巴达拉发展公司。2013年环球铝业以3800万美元的价格将其所持1/3的股份也转让给迪拜投资公司,退出几矿产市场。2013年,穆巴达拉发展公司进入几内亚铝土矿市场,斥巨资从澳大利亚必和必拓(BHP Biliton)和加拿大全球铝业公司(Global Alumina)手中收购了50%的股份,另外50%股份由迪拜投资公司(Investment Corporation of Dubai)收购,穆巴达拉发展公司和迪拜投资公司组建了几内亚铝业公司(Guinee Alumina Corporation, GAC)。GAC在几内亚博凯大区Sangaredi获得一地块25年的特许开采权(2014-2039年),到期后再自动续延25年(2039-2064年);地块面积约700平方公里,已探明的储量约13亿吨高品位的铝矾土,潜在可预期的储量超过30亿吨。GAC计划未来5年投资50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和矿区建设,一期2017年底完成,实现出矿,一期的主要内容是建设矿区、翻修现有铁路,在KAMSAR新建港口码头(GAC Port Terminal)。二期2022年完成,建设一座年200万吨能力的氧化铝厂,扩建KAMSAR码头、新增泊位。卡姆萨(KAMSAR)氧化铝厂2008年,美铝与力拓与几政府签署合作议定书,计划投资15亿美元,利用几内亚铝矾土公司未出口的铝钒土在卡姆萨地区筹建年产150万吨的氧化铝厂。2011年,两公司修订氧化铝厂设计规划,计划2017年投产,初期年产167万吨,未来可达500万吨。该项目迄未进入实质开发阶段。达博拉-图盖(DABOLA-TOUGUE)铝矾土公司(SBDT)伊朗与几政府于1993年投资建设,伊方控股51%,几方占股49%,矿区面积5600平方公里,储量约20亿吨,氧化铝含量44.1%,二氧化硅含量约2%。该公司设计铝钒土年产350万吨,最高年产1000万吨。但由于外运铁路融资未能有效解决,伊朗于1998年停止投资。达博拉-图盖铝土矿公司(SBDTS.A以下简称SBDT公司)系几内亚一家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美元,其中几内亚政府控股49%,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政府控股51%。合作协议于1992年7月9日正式签署,合约期限25年(可续约),并于1992年10月6日正式生效并作为国家法律文件颁布实施。该企业经营范围为开发并销售铝土矿,企业的特许经营权允许其将铝土矿加工为氧化铝或进一步加工为电解铝。SBDT公司仅在199年签署了矿产合作协议,为期25年(可续约),协议包括达博拉的13个区块和图盖的12个区块,总面积为5626平方千米,铝土矿蕴藏量6亿吨。1998年至2005年,SBDT公司由于资金的缺乏遭遇了停摆。资金问题使各方难以完成运输系统的建设,从而影响了产品的运出。2005年5月,几内亚和伊朗双方在科纳克里召开委员会,在友好协作精神的指引下,双方重启了SBDT公司的运转。2010年,基于可行性调研及环境、社会影响评估的结果,矿区、输送管道及运输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已经具备了充分的条件(项目合同总价款5亿零500万欧元,施工期3年)。2012年,第一届年度管理委员会在德黑兰召开,委员会决定认真落实该基建项目,并决议通过了2800万美元的初始投资。2012年8月份应向管理委员会递交一份项目实施的时间表。然而,本应于2012年8月份在科纳克里召开的第二次年度管理委员会未能召开,这给SBDT公司带来了负面影响,并进而导致基建项目的中标者ICG财团撤资并撤标。鉴于撤资事件的发生,伊朗方面告知几内亚方面其正在着手接洽其他对该项目感兴趣的投资者。双方股东通过文件往来着手履行手续,以便在国际专业人士的技术支持下重新评估基建项目的总价,这些手续旨在启动银行可行性调研。在此背景下,双方决定在巴黎召开一次特别股东大会,旨在讨论各方共同感兴趣的项目的落实问题。在这次股东大会上,提出了三个重要决策:1)双方股东同意重新进行一次由银行资助的可行性调研。SBDT公司因此授权股东之一伊朗矿业发展和革新组织(IMIDRO)旗下的ASCOTEC和MME两家公司与SBDT公司的注资财团签署承包协议,确定由这两家公司中标成为基建项目的承建方。协议的签署使银行可行性调研得以落实。该协议确定伊朗矿业发展和革新组织将全权负责基建项目的实施。2)在重新进行银行可行性调研的同时,几内亚方面将对矿业合作协议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工业、矿产及贸易部提出的矿权的延期事宜进行认真审查。3)双方股东认可SBDT项目中港口运作的重要性。有鉴于此,特别股东大会希望科纳克里自治港(PAC)和SBDT公司能够进一步加强合作。就此问题,伊朗矿业部长应向几内亚交通部长提出要求,争取港口与SBDT公司合作的一切便利条件。在2015年4月22日,巴黎股东大会之后,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工业、矿产及贸易部长默哈玛德雷扎·内玛扎戴赫先生(Mohammadréza NEMATZADEH)正式请求对SBDT公司的矿业合作协议和矿权(特许经营权和采矿许可证)进行延期。对于延期事宜的审查将包括:1)提交的书面文件(包括银行可行性调研时间表)必须完整且一式两份,并配有相应的法律文件以资证明。2)SBDT公司的矿业协议规定(见协议第十九条第一款)期限为25年(可续约)。届时,协议期限将剩余2年,矿权期限将剩余8年。3)基础协议第十九条指出,该协议应在双方同意的前提下,以增补协议的形式延期。这一安排得到了2015年4月22日在巴黎召开的特别股东大会的认可。增补协议方案详细介绍第一条同意1992年7月9日由几内亚共和国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就SBDT公司所签署的矿业合作协议的原则和延期期限。根据几内亚矿业法的规定和条件,延期后的期限为25年(可延期)。本条确定该协续约期限将考虑可行性调研、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开发矿产所必须的时间。同时参照基础协议第五条第三款的规定:该协议的延期期限不得超过30年。第二条确认特许经营权和协议规定的区块面积。第三条确定合作协议的其他条款不发生变动。必和必拓131号铝钒土项目必和必拓公司2006年获得了博凯地区博法(BOFFA)省第131号铝钒土矿区探矿权。该矿区保守储量约7.36亿吨,乐观储量超过50亿吨,氧化铝含量45%。因国际经济形势低迷,必和必拓于2012年将其把持逾6年的探矿权退还几政府。2014年初,几政府正式对该区块进行全球公开招标,2014年7月,几政府宣布中止招标程序。库比亚(KOUBIA)铝矿项目由澳大利亚AMC (Alliance Mining Commodities)公司持有开采权,项目设计总投资10亿美元,计划于2013年动工建设,2015年投产,2016年正式出口,借用几内亚铝矾土公司(CBG)30公里铁路,自建90公里铁路,用承载15万吨的驳船运至外海码头。2014年5月,中国宏桥集团宣布与AMC公司签署备忘录,拟以1.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该铝矿。驻几内亚使馆经商处2015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