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QR3j china.huanqiu.comarticle一个案例 好嘉利的死亡警示/e3pmh1nnq/e3pn60p0i好嘉利董事长王伟庆认为,是银行的抽贷、压贷造成了资金链困境 很多中小企业对此也有同感然而好嘉利迅猛发展、不留后手的做法也被认为不妥 作为创业者,能从中吸取什么教训?制图/郑萌河南商报记者陈薇王艳艳在好嘉利董事长王伟庆看来,抽贷、压贷成为好嘉利倒下的重要原因。尽管国家有关部门一再呼吁银行不要盲目抽贷,但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银行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还是会抽货、压货,很多中小微企业都遭遇了与好嘉利一样的资金链困境。那么除了王伟庆自己的认识,业界和工商管理方面的专家,对此商业案例如何评价?创业者又该从中吸取哪些教训?【控诉】银行抽贷、压贷,搞死了好嘉利?在公开信中,王伟庆将企业目前面临困境的原因归于银行的抽贷、压贷。他表示,从2012年开始,好嘉利就遭遇银行抽贷,后来依靠民间借贷继续经营,然而不到3年,民间借贷利息就高达7000多万元。 2013年底,3家银行又对好嘉利压贷5500万元,导致之前短期拆借的民间借贷无力偿还,这成为2014年好嘉利资金链全面断裂的导火索。银行抽贷、压贷问题在最近两三年非常普遍,甚至成为银行的一致性行动。谈及这个话题,很多中小微企业吐槽颇多,经济形势好的时候,银行都是上门求企业贷款,而经济不好的时候,银行扮演着落井下石的角色。对于抽贷、压贷问题,银监会也一直非常重视,中国银监会以及河南银监局相关人士就不止一次表示,银行业金融机构需守住风险底线,重点加强不良贷款等方面的风险管理,但与此同时,也要避免“一刀切”式的抽贷﹑停贷﹑压贷。李克强总理也在近日提到,银行要进一步改善续贷管理,对市场前景好、暂时有困难的企业不断贷、不抽贷,对破产重组企业提供必要资金支持。【调查】针对银行抽贷企业和政府都“非常厌恶”但是,抽贷的事情一再发生,对此,不仅企业深恶痛绝,地方政府也对银行的这种行为非常厌恶。河南省一地市招商部门的人士称,当地一家知名企业遭遇一家银行抽贷,最终政府出面协调其他银行贷款以及多种方式,才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我们不欢迎这家银行在我们这里设置支行网点。”上述人士说,这种银行实在太不负责任,艰难时刻抽贷,还不如当初就不要放贷。不过,银行作为企业,对于抽贷、压贷也有苦衷。一家国有大行信贷部门的人士说,尽管也知道一笔贷款对企业来说是救命钱,但总行不良贷款的压力促使银行抽贷、压贷。但他也提到,企业和银行其实是“合则两利,斗则俱损”的关系。【观点】不留后手的企业,怎么“东山再起”?5000多字的公开信,尽管入情入理,然而王伟庆却没有在这封信中道出,原本遍布郑州大街小巷的好嘉利,为什么会在一夜之间走到今天。和很多民营企业一样,王伟庆在企业快速发展的时候,可以说是倾囊而为。像王伟庆这样“没想过给自己留后手”,在企业快速发展之时并没有什么问题,反而有助于企业的扩张节奏。但是,经济是有周期的,一旦经济下行,企业发展没有预期的顺利,问题很快就来了。当银行防控风险,收缩信贷,很多银行业人士承认,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小微企业。“中小微企业一定要知道有经济周期,而且对于经济周期的变化要非常敏感。”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在日前接受河南商报采访时说,很多次经济周期的教训应该让企业家明白,企业也要给自己留余地。【分析】好嘉利此时做电商,怕没那么容易与悄无声息的跑路相比,王伟庆在公开信中拿出了处理债务的6个方式,希望债权人能给他东山再起的机会。这些债务处理方式,主要就是做电商、产品众筹以及微店。可以说,这个方案很契合目前的“互联网+”潮流。但这也许只是王伟庆一厢情愿的美好想法,在很多淘宝店主都挣扎在生死线的时下,电商思路并不很讨喜,也没有风险投资基金愿意为他未来的事业蓝图“买单”。北京一家大型PE的合伙人曾在河南多年,在他看来传统烘焙企业欠下巨额债务,恐怕与之前盲目收购和扩张分不开。一个本来运营良好的线下烘焙企业转作线上尚有压力,好嘉利在这样的情况下做电商,艰难可想而知。【好嘉利的教训让我们明白这些】正如王伟庆所述,“一个好嘉利倒下去并不可怕,如果很多企业都遇到好嘉利同样的命运,会对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影响。”那么,对于眼下处于经济不景气状态中的众多中小企业来说,该从中吸取哪些教训?昨日,河南商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工商管理方面的专家,来听听他们的看法。政府适当入股,给企业“增信”张进才(河南省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好嘉利遇到的问题,可以说是这轮经济转型的缩影,从好嘉利的事情上就可以看出,这轮转型有多么痛苦。银行抽贷,民间借贷机构去企业闹事,其后果就是企业无法正常经营,没有办法产生现金流,其品牌、资产等也大打折扣,其实这样债权人损失才是巨大的。抽贷的问题,目前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阶段。遭遇抽贷的正是好嘉利这样的中型企业,他们规模在几亿到十几亿,因为太小的企业资金都是自行解决,而大型的企业是不能倒闭的。在新乡、许昌、郑州等地,都有企业遭遇抽贷,甚至一些企业经营正常,银行也会突然不再发放贷款。企业经营稍微遇到困难,银行有时候会对担保或是互保的企业强行扣除贷款,造成担保机构与企业矛盾尖锐,对企业伤害非常大。建议这时候对于尚能经营,有品牌和规模的企业,政府可以适当入股,给企业“增信”,以稳定银行和债权人的情绪,等到企业渡过难关,再由企业回购股权。这种做法,在美国金融危机的时候就使用过,当时美国政府入股花旗银行,对于稳定市场信心有很大的作用。渡过危机之后,花旗银行主动回购了股权。企业家要和企业共同进步刘汴生(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河南财经政法大学MBA教育中心主任)企业家也需要跟随企业共同成长,一个烘焙企业最终欠下数亿元的债务,应该是因为财务平衡没有做好。好嘉利在2009年前后发展很快,在规模做起来之后,也曾谋求上市以求更快发展。但这个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等都没有跟上,在市场变化后,企业未来的盈利模式等规划都没有跟上。这也给中小微企业主一个提醒,企业主要不断学习,跟不上企业进步的话对企业来说恐怕将是灭顶之灾。归根结底,要看产品和盈利模式陈光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好嘉利所在行业是食品行业,可以说是最不受经济周期影响的行业,和好嘉利一样,很多民营企业都说自己缺资金,但是,是什么原因导致缺资金却要仔细分析。有的,可能是因为店铺租金上涨,有的,是因为用人成本比较高,但归根结底还是要看产品以及盈利模式。如果没有好的产品,即使好嘉利做电商,也难逃经营困难的厄运。1445650663000责编:千帆大河网-河南商报144565066300011[]{"email":"qianfan@huanqiu.com","name":"千帆"}
好嘉利董事长王伟庆认为,是银行的抽贷、压贷造成了资金链困境 很多中小企业对此也有同感然而好嘉利迅猛发展、不留后手的做法也被认为不妥 作为创业者,能从中吸取什么教训?制图/郑萌河南商报记者陈薇王艳艳在好嘉利董事长王伟庆看来,抽贷、压贷成为好嘉利倒下的重要原因。尽管国家有关部门一再呼吁银行不要盲目抽贷,但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银行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还是会抽货、压货,很多中小微企业都遭遇了与好嘉利一样的资金链困境。那么除了王伟庆自己的认识,业界和工商管理方面的专家,对此商业案例如何评价?创业者又该从中吸取哪些教训?【控诉】银行抽贷、压贷,搞死了好嘉利?在公开信中,王伟庆将企业目前面临困境的原因归于银行的抽贷、压贷。他表示,从2012年开始,好嘉利就遭遇银行抽贷,后来依靠民间借贷继续经营,然而不到3年,民间借贷利息就高达7000多万元。 2013年底,3家银行又对好嘉利压贷5500万元,导致之前短期拆借的民间借贷无力偿还,这成为2014年好嘉利资金链全面断裂的导火索。银行抽贷、压贷问题在最近两三年非常普遍,甚至成为银行的一致性行动。谈及这个话题,很多中小微企业吐槽颇多,经济形势好的时候,银行都是上门求企业贷款,而经济不好的时候,银行扮演着落井下石的角色。对于抽贷、压贷问题,银监会也一直非常重视,中国银监会以及河南银监局相关人士就不止一次表示,银行业金融机构需守住风险底线,重点加强不良贷款等方面的风险管理,但与此同时,也要避免“一刀切”式的抽贷﹑停贷﹑压贷。李克强总理也在近日提到,银行要进一步改善续贷管理,对市场前景好、暂时有困难的企业不断贷、不抽贷,对破产重组企业提供必要资金支持。【调查】针对银行抽贷企业和政府都“非常厌恶”但是,抽贷的事情一再发生,对此,不仅企业深恶痛绝,地方政府也对银行的这种行为非常厌恶。河南省一地市招商部门的人士称,当地一家知名企业遭遇一家银行抽贷,最终政府出面协调其他银行贷款以及多种方式,才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我们不欢迎这家银行在我们这里设置支行网点。”上述人士说,这种银行实在太不负责任,艰难时刻抽贷,还不如当初就不要放贷。不过,银行作为企业,对于抽贷、压贷也有苦衷。一家国有大行信贷部门的人士说,尽管也知道一笔贷款对企业来说是救命钱,但总行不良贷款的压力促使银行抽贷、压贷。但他也提到,企业和银行其实是“合则两利,斗则俱损”的关系。【观点】不留后手的企业,怎么“东山再起”?5000多字的公开信,尽管入情入理,然而王伟庆却没有在这封信中道出,原本遍布郑州大街小巷的好嘉利,为什么会在一夜之间走到今天。和很多民营企业一样,王伟庆在企业快速发展的时候,可以说是倾囊而为。像王伟庆这样“没想过给自己留后手”,在企业快速发展之时并没有什么问题,反而有助于企业的扩张节奏。但是,经济是有周期的,一旦经济下行,企业发展没有预期的顺利,问题很快就来了。当银行防控风险,收缩信贷,很多银行业人士承认,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小微企业。“中小微企业一定要知道有经济周期,而且对于经济周期的变化要非常敏感。”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在日前接受河南商报采访时说,很多次经济周期的教训应该让企业家明白,企业也要给自己留余地。【分析】好嘉利此时做电商,怕没那么容易与悄无声息的跑路相比,王伟庆在公开信中拿出了处理债务的6个方式,希望债权人能给他东山再起的机会。这些债务处理方式,主要就是做电商、产品众筹以及微店。可以说,这个方案很契合目前的“互联网+”潮流。但这也许只是王伟庆一厢情愿的美好想法,在很多淘宝店主都挣扎在生死线的时下,电商思路并不很讨喜,也没有风险投资基金愿意为他未来的事业蓝图“买单”。北京一家大型PE的合伙人曾在河南多年,在他看来传统烘焙企业欠下巨额债务,恐怕与之前盲目收购和扩张分不开。一个本来运营良好的线下烘焙企业转作线上尚有压力,好嘉利在这样的情况下做电商,艰难可想而知。【好嘉利的教训让我们明白这些】正如王伟庆所述,“一个好嘉利倒下去并不可怕,如果很多企业都遇到好嘉利同样的命运,会对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影响。”那么,对于眼下处于经济不景气状态中的众多中小企业来说,该从中吸取哪些教训?昨日,河南商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工商管理方面的专家,来听听他们的看法。政府适当入股,给企业“增信”张进才(河南省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好嘉利遇到的问题,可以说是这轮经济转型的缩影,从好嘉利的事情上就可以看出,这轮转型有多么痛苦。银行抽贷,民间借贷机构去企业闹事,其后果就是企业无法正常经营,没有办法产生现金流,其品牌、资产等也大打折扣,其实这样债权人损失才是巨大的。抽贷的问题,目前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阶段。遭遇抽贷的正是好嘉利这样的中型企业,他们规模在几亿到十几亿,因为太小的企业资金都是自行解决,而大型的企业是不能倒闭的。在新乡、许昌、郑州等地,都有企业遭遇抽贷,甚至一些企业经营正常,银行也会突然不再发放贷款。企业经营稍微遇到困难,银行有时候会对担保或是互保的企业强行扣除贷款,造成担保机构与企业矛盾尖锐,对企业伤害非常大。建议这时候对于尚能经营,有品牌和规模的企业,政府可以适当入股,给企业“增信”,以稳定银行和债权人的情绪,等到企业渡过难关,再由企业回购股权。这种做法,在美国金融危机的时候就使用过,当时美国政府入股花旗银行,对于稳定市场信心有很大的作用。渡过危机之后,花旗银行主动回购了股权。企业家要和企业共同进步刘汴生(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河南财经政法大学MBA教育中心主任)企业家也需要跟随企业共同成长,一个烘焙企业最终欠下数亿元的债务,应该是因为财务平衡没有做好。好嘉利在2009年前后发展很快,在规模做起来之后,也曾谋求上市以求更快发展。但这个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等都没有跟上,在市场变化后,企业未来的盈利模式等规划都没有跟上。这也给中小微企业主一个提醒,企业主要不断学习,跟不上企业进步的话对企业来说恐怕将是灭顶之灾。归根结底,要看产品和盈利模式陈光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好嘉利所在行业是食品行业,可以说是最不受经济周期影响的行业,和好嘉利一样,很多民营企业都说自己缺资金,但是,是什么原因导致缺资金却要仔细分析。有的,可能是因为店铺租金上涨,有的,是因为用人成本比较高,但归根结底还是要看产品以及盈利模式。如果没有好的产品,即使好嘉利做电商,也难逃经营困难的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