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OxfV china.huanqiu.comarticle台儿庄战役前川军将领的绝笔家书/e3pmh1nnq/e3pn60p0i川报观察慕陶家书。谨以此文,献给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为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献出生命的烈士!吴志维 川报观察客户端记者 李思忆“烽火连天日,家书抵万金”,70多年前,抗战期间,一封出自川军将领的绝笔家书曾经在抗战队伍中盛传一时,鼓舞了无数爱国青年弃笔从戎,奔赴战场。究竟这封家书中写了什么?家书成“遗书”,滕县守城川军舍身成仁1938年3月上旬,日军在邹县、兖州大量增兵。川军第41军124师奉命在山东省滕县守城,抗击日寇。时任124师参谋长的邹绍孟提笔写下一封寄给长子的家书:“幼时均一味说诳,长成亦必无所成就,对国家社会无补,国家何须有此国民,家庭何须有此子弟。望汝凡事立志向上,存极盛竞争心,不可一味贪玩,不温功课,以致每事均落人后,不知羞愤。” “因我身属军人,刻在前线抗战,万一不幸以身殉职,完我军人天职,则今后捍卫国家与复兴中华民族责任端在汝辈,而是否能肩此重任,则视汝等幼时之修养造诣如何。为盼。望汝细味此旨,不晓处请汝外祖父与汝解说,牢记勿忘。”邹绍孟一语成谶,这封家书,成为他殉国前的“遗书”。1938年3月14日,日军濑谷支队发起进攻,16日,日军一万余人在山炮10余门、飞机10余架的掩护下,集中火力猛攻,在滕县城墙上炸开缺口。17日黎明,日军以山炮、野炮及重炮50余门及飞机20余架对滕县猛烈轰炸,全城一片焦土……邹绍孟殉国。滕县守城将士全部成仁。但滕县川军的顽强抵抗,为国军集结反攻赢得时间,为台儿庄战役的最后胜利立下大功!1937年12月中旬邹绍孟将军由晋赴鲁南战场。家书刊出 无数青年弃笔从戎同年4月17日,成都《新新新闻》刊出了这封家书的全文。《新新新闻》写道:“三月十七日在滕县抗战与王铭章师长同时殉国之参谋长邹慕陶,牺牲悲壮长烈,足传后世……”建川博物馆副馆长吴宏远说:“一时间,在邹绍孟绝笔家书的影响下,川人争相报名入伍。尤其是以流亡的东北学生为多的绵阳国立六中,报名最为踊跃。” 时任124师留守处处长杨光明专门将这封家书翻拍,冲洗了数千张,赠予前来索要该信文本的人们。1938年邹绍孟被原国民政府追授陆军少将;1984年邹绍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为“革命烈士”;2005年,邹绍孟之小儿子邹汝祥搜寻当年固守滕县的五千英烈的完整名单;2010年秋,邹汝祥将翻拍的家书照片及固守滕县的部分英烈名单捐赠给建川博物馆。家书复原件捐赠给建川博物馆。他在家书中预言:未来的抗战要靠共产党建川博物馆还存有另一份绝笔家书,来自川籍抗日将领赵渭滨。“川军的枪等于零,重轻机枪均土造,不能连发,没奈何只有以血肉去与敌人机械化的部队机炮火碰……” 赵渭滨在信中写道。而他与共产党的亲近,在家书中也表露无遗。他写道:“红军之善战,红军之努力,真使东北军晋绥军陕军愧死!老百姓有三句话说,红军又会打仗又不扰民,中央军会打仗但是扰民,晋陕军又不打仗又扰民。”赵渭滨家书。赵渭滨还在家书中阐发了对中国前途的思考。他写道:“民国二十六年的总结算,恐怕快要到了!同时红军在民族抗战当中的一切一切,也就是共产党在中国民众心理上所建立的很大基础!未来的成功,未来的抗战,恐怕还是要靠共产党吧!”1937年时的红军力量还很弱小,而赵渭滨已经看到:未来中国的前途要靠共产党。寻亲启示三台抗战家书寻找家人近日,三台县国家档案馆在整理抗战资料时,发现了一批70多年前的川籍抗战将士们的家书。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城市变迁,这批抗战家书绝大部分已无法再联系上其家属。为帮忙寻找老兵后人,让家书“回家”,三台县国家档案馆委托川报观察公布部分家书内容。如果你有这些老兵家人的信息或联系方式,请给川报观察微信留言,或与三台县国家档案馆0816-5224028联系。(信息来源:三台县国家档案馆 制图:汪银)本文编辑:实习生 郭静雯1439553965000责编:千帆四川在线-川报观察143955396500011[]{"email":"qianfan@huanqiu.com","name":"千帆"}
川报观察慕陶家书。谨以此文,献给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为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献出生命的烈士!吴志维 川报观察客户端记者 李思忆“烽火连天日,家书抵万金”,70多年前,抗战期间,一封出自川军将领的绝笔家书曾经在抗战队伍中盛传一时,鼓舞了无数爱国青年弃笔从戎,奔赴战场。究竟这封家书中写了什么?家书成“遗书”,滕县守城川军舍身成仁1938年3月上旬,日军在邹县、兖州大量增兵。川军第41军124师奉命在山东省滕县守城,抗击日寇。时任124师参谋长的邹绍孟提笔写下一封寄给长子的家书:“幼时均一味说诳,长成亦必无所成就,对国家社会无补,国家何须有此国民,家庭何须有此子弟。望汝凡事立志向上,存极盛竞争心,不可一味贪玩,不温功课,以致每事均落人后,不知羞愤。” “因我身属军人,刻在前线抗战,万一不幸以身殉职,完我军人天职,则今后捍卫国家与复兴中华民族责任端在汝辈,而是否能肩此重任,则视汝等幼时之修养造诣如何。为盼。望汝细味此旨,不晓处请汝外祖父与汝解说,牢记勿忘。”邹绍孟一语成谶,这封家书,成为他殉国前的“遗书”。1938年3月14日,日军濑谷支队发起进攻,16日,日军一万余人在山炮10余门、飞机10余架的掩护下,集中火力猛攻,在滕县城墙上炸开缺口。17日黎明,日军以山炮、野炮及重炮50余门及飞机20余架对滕县猛烈轰炸,全城一片焦土……邹绍孟殉国。滕县守城将士全部成仁。但滕县川军的顽强抵抗,为国军集结反攻赢得时间,为台儿庄战役的最后胜利立下大功!1937年12月中旬邹绍孟将军由晋赴鲁南战场。家书刊出 无数青年弃笔从戎同年4月17日,成都《新新新闻》刊出了这封家书的全文。《新新新闻》写道:“三月十七日在滕县抗战与王铭章师长同时殉国之参谋长邹慕陶,牺牲悲壮长烈,足传后世……”建川博物馆副馆长吴宏远说:“一时间,在邹绍孟绝笔家书的影响下,川人争相报名入伍。尤其是以流亡的东北学生为多的绵阳国立六中,报名最为踊跃。” 时任124师留守处处长杨光明专门将这封家书翻拍,冲洗了数千张,赠予前来索要该信文本的人们。1938年邹绍孟被原国民政府追授陆军少将;1984年邹绍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为“革命烈士”;2005年,邹绍孟之小儿子邹汝祥搜寻当年固守滕县的五千英烈的完整名单;2010年秋,邹汝祥将翻拍的家书照片及固守滕县的部分英烈名单捐赠给建川博物馆。家书复原件捐赠给建川博物馆。他在家书中预言:未来的抗战要靠共产党建川博物馆还存有另一份绝笔家书,来自川籍抗日将领赵渭滨。“川军的枪等于零,重轻机枪均土造,不能连发,没奈何只有以血肉去与敌人机械化的部队机炮火碰……” 赵渭滨在信中写道。而他与共产党的亲近,在家书中也表露无遗。他写道:“红军之善战,红军之努力,真使东北军晋绥军陕军愧死!老百姓有三句话说,红军又会打仗又不扰民,中央军会打仗但是扰民,晋陕军又不打仗又扰民。”赵渭滨家书。赵渭滨还在家书中阐发了对中国前途的思考。他写道:“民国二十六年的总结算,恐怕快要到了!同时红军在民族抗战当中的一切一切,也就是共产党在中国民众心理上所建立的很大基础!未来的成功,未来的抗战,恐怕还是要靠共产党吧!”1937年时的红军力量还很弱小,而赵渭滨已经看到:未来中国的前途要靠共产党。寻亲启示三台抗战家书寻找家人近日,三台县国家档案馆在整理抗战资料时,发现了一批70多年前的川籍抗战将士们的家书。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城市变迁,这批抗战家书绝大部分已无法再联系上其家属。为帮忙寻找老兵后人,让家书“回家”,三台县国家档案馆委托川报观察公布部分家书内容。如果你有这些老兵家人的信息或联系方式,请给川报观察微信留言,或与三台县国家档案馆0816-5224028联系。(信息来源:三台县国家档案馆 制图:汪银)本文编辑:实习生 郭静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