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FG5H作者:李圣依china.huanqiu.comarticle香港青联主席:年轻人成“占中”最大受害者/e3pmh1nnq/e3pmh1obd【环球网综合报道】“年轻人怀着理想及热诚参加这次运动,却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占中总有一天会过去,面对后占中时代的来临,特区政府应就香港青年的现状进行详细统计,并整合成可量化的数据,既让本港各青年团体有所参考,也为做好青年工作提供基础。”——香港青年联会主席霍启刚据香港中评社10月15日报道,“占中”运动进入第三周,示威人士仍然不愿散去,当中不少是年轻人。香港青年联会主席霍启刚表示,推动特区政制及民主发展是社会共同愿望,不接受以非法手段争取诉求,占领运动由学界罢课衍生而来,大量年轻人成为占领各区的主力。大部份年轻人怀着对社会的热诚投身占领运动,主动为社会发声,却成为最大的受害者,而今声音已被全世界听到,呼吁年轻人尽快平和散去,“回到自己的家园中”。希望社会以客观态度和包容之心看待和分析事件,不要过分怪责他们,而应真正了解年轻人的所需所求所想,以便更有效率地为他们提供帮助,“知道未来的路该怎么走。”霍启刚指出,“占中”总有一天会过去,面对后“占中”时代的来临,特区政府应就香港青年的现状进行详细统计,并整合成可量化的数据,既让本港各青年团体有所参考,也为做好青年工作提供基础,又希望特区政府与各青年团体能够透过各种活动,培育年轻人的国际视野,以令香港青年可从国际视野看香港目前面对的各种问题;年轻人亦需保持危机感,提前建设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为“没有危机便是最大的危机”。 现任香港青年联会主席霍启刚直言,这是特区回归17年以来最大的一次社会运动,是香港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在“一国两制”之下,特区政制发展既是香港的事,也是国家的事,甚至涉及国家管治的核心问题,因此必须依据既定宪制框架,在基本法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的基础上,以循序渐进的原则加以推进;一切脱离现实,不符程序要求、法律规定及政治考量的诉求都不能成立,也不可能得到实现。他续称,法律和法治是香港社会的基石,一切以非法手段所争得的回报都没有法理根据,亦不会长久,民主制度要向前行,社会就应以客观态度,平心静气寻求出路,化危为机,“2017年普选行政长官的机会近在眼前,为什么要放弃?”香港青年联会10月14日连同本港多个青年团体就是次占领运动举行研讨会。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前香港青年联会主席容永祺表示,从占领运动的各项诉求来看,大部份参与者仅从香港自身角度看待特区政改,却没有看到特区政制发展对于国家的意义。他指出,特区实行高度自治而不是完全自治,香港实现普选需要符合特区与国家的宪制关系,保证国家领土完整及安全,也要顺应特区发展的需要。人大决定为特区实现普选设定前提,强调了中央并未剥夺特区普选的权力,而若不由中央信任且爱国爱港人士出任特首,对于香港发展及维护“一国两制”制度亦全无好处,希望社会能给年轻人传递客观、中立而持平的观点。他同时指出,以占领运动表达诉求,不仅违背法治,破坏秩序,也打击中央对港信心,更加不利特区民主发展。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特别顾问陈光明认为,在“一国两制”的制度下,特区推动政改,实现民主普选,既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步,也是构筑中国民主新基石的第一步,更是为全国13亿人迈出一大步,“香港在做一件伟大的事”。他说,这次占领运动,大部份年轻人心怀理想,愿意站出来表达诉求,但也应“在激情过后展示成熟”,回归理性讨论,真正推动特区民主发展向前。141333684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陈超环球网141333684000011["9CaKrnJFG1L","9CaKrnJFFZ2","9CaKrnJFFYj","9CaKrnJFFXR","9CaKrnJFFWw"]{"email":"chenchao@huanqiu.com","name":"陈超"}
【环球网综合报道】“年轻人怀着理想及热诚参加这次运动,却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占中总有一天会过去,面对后占中时代的来临,特区政府应就香港青年的现状进行详细统计,并整合成可量化的数据,既让本港各青年团体有所参考,也为做好青年工作提供基础。”——香港青年联会主席霍启刚据香港中评社10月15日报道,“占中”运动进入第三周,示威人士仍然不愿散去,当中不少是年轻人。香港青年联会主席霍启刚表示,推动特区政制及民主发展是社会共同愿望,不接受以非法手段争取诉求,占领运动由学界罢课衍生而来,大量年轻人成为占领各区的主力。大部份年轻人怀着对社会的热诚投身占领运动,主动为社会发声,却成为最大的受害者,而今声音已被全世界听到,呼吁年轻人尽快平和散去,“回到自己的家园中”。希望社会以客观态度和包容之心看待和分析事件,不要过分怪责他们,而应真正了解年轻人的所需所求所想,以便更有效率地为他们提供帮助,“知道未来的路该怎么走。”霍启刚指出,“占中”总有一天会过去,面对后“占中”时代的来临,特区政府应就香港青年的现状进行详细统计,并整合成可量化的数据,既让本港各青年团体有所参考,也为做好青年工作提供基础,又希望特区政府与各青年团体能够透过各种活动,培育年轻人的国际视野,以令香港青年可从国际视野看香港目前面对的各种问题;年轻人亦需保持危机感,提前建设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为“没有危机便是最大的危机”。 现任香港青年联会主席霍启刚直言,这是特区回归17年以来最大的一次社会运动,是香港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在“一国两制”之下,特区政制发展既是香港的事,也是国家的事,甚至涉及国家管治的核心问题,因此必须依据既定宪制框架,在基本法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的基础上,以循序渐进的原则加以推进;一切脱离现实,不符程序要求、法律规定及政治考量的诉求都不能成立,也不可能得到实现。他续称,法律和法治是香港社会的基石,一切以非法手段所争得的回报都没有法理根据,亦不会长久,民主制度要向前行,社会就应以客观态度,平心静气寻求出路,化危为机,“2017年普选行政长官的机会近在眼前,为什么要放弃?”香港青年联会10月14日连同本港多个青年团体就是次占领运动举行研讨会。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前香港青年联会主席容永祺表示,从占领运动的各项诉求来看,大部份参与者仅从香港自身角度看待特区政改,却没有看到特区政制发展对于国家的意义。他指出,特区实行高度自治而不是完全自治,香港实现普选需要符合特区与国家的宪制关系,保证国家领土完整及安全,也要顺应特区发展的需要。人大决定为特区实现普选设定前提,强调了中央并未剥夺特区普选的权力,而若不由中央信任且爱国爱港人士出任特首,对于香港发展及维护“一国两制”制度亦全无好处,希望社会能给年轻人传递客观、中立而持平的观点。他同时指出,以占领运动表达诉求,不仅违背法治,破坏秩序,也打击中央对港信心,更加不利特区民主发展。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特别顾问陈光明认为,在“一国两制”的制度下,特区推动政改,实现民主普选,既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步,也是构筑中国民主新基石的第一步,更是为全国13亿人迈出一大步,“香港在做一件伟大的事”。他说,这次占领运动,大部份年轻人心怀理想,愿意站出来表达诉求,但也应“在激情过后展示成熟”,回归理性讨论,真正推动特区民主发展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