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PGjXdMqBXF china.huanqiu.comarticle文坛痛失巨匠!茅盾文学奖得主王火逝世,享年103岁/e3pmh1nnq/e7tl4e30911月23日晚,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王火(本名王洪溥)在四川省人民医院逝世,享年103岁(虚岁)。王老最后的公开亮相,定格于2025年10月18日天府书展上的“百年火铸·文心永续——《火铸文心:王火传》新书发布会”,这场汇聚情谊的发布会,成为文学界永远的温暖记忆。 这部传记由中国现代文学馆贺同越执笔,著名作家阿来专为其作序《文心诗魂,火铸乃成》,他被王火改名“火”的深意触动——“黑暗中是光亮,寒冷时是温暖,绝望中是希望”,更盛赞先生在浮躁时代“是风起云涌中使人心神安定的榜样”。此前阿来还特意嘱托川观新闻记者将打印的序言专程送达王火家中,这份跨代际的文学敬意传为美谈。 发布会当天,103岁的王老在家人陪伴下坐着轮椅亲临书展现场。活动现场,王火与96岁老友李致重逢——两辆轮椅缓缓靠近,布满岁月纹路的双手紧紧相握,两人凑在耳边低声絮语,眼角均泛起泪光,这份42年的深厚情谊让全场动容。 王火(右)与李致(左) 从抗战岁月记录真相的记者,到以笔为剑书写民族史诗的作家,再到秉持“出好书、出人才”理念的出版人,王老用八十余年的坚守践行“背对文坛,面向生活”的理念,其《战争和人》三部曲斩获多项大奖,留下七百余万字的文学财富。天府书展上的这场新书发布会,不仅是他与文学事业的深情告别,更定格了一代文人的风骨与温情。 听闻王老去世的消息,因公务在宜宾出差的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川观新闻记者进行确认,言谈中带着悲伤。“明天,我一定要赶回去送送王老。”他想起为传记写序时,反复揣摩“火,黑暗中是光亮,寒冷时是温暖,绝望中是希望”的深意,“那时只觉字字千钧,如今再念起,却满是痛惜。先生的'火',燃了一个世纪,照亮了文坛的路,也温暖了后辈的心。这束火或许熄了,但它曾点亮的光,早已刻进每一个被他影响过的人心里,永远不会熄灭。” 王火,原名王洪溥。江苏如东人。中共党员。194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历任四川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四川文艺出版社书记、总编辑,编审;山东省第四、五届政协委员,四川省第五、六届政协委员,省作协名誉副主席,中国作协第六、七届名誉委员。20世纪40年代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协,著有《战争和人》三部曲等30余部作品,《战争和人》获茅盾文学奖、国家图书奖等,《血染春秋》获全国首届乌金奖。199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23年2月获川观文学奖(2021年度)终身成就奖,授奖词盛赞其以笔为戈还原历史,彰显对文学的赤诚与对真善美的守护。川观新闻记者 肖姗姗 文/图1763953424509责编:樊羽玮四川日报176395342450911[]{"email":"fanyuwei@huanqiu.com","name":"樊羽玮"}
11月23日晚,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王火(本名王洪溥)在四川省人民医院逝世,享年103岁(虚岁)。王老最后的公开亮相,定格于2025年10月18日天府书展上的“百年火铸·文心永续——《火铸文心:王火传》新书发布会”,这场汇聚情谊的发布会,成为文学界永远的温暖记忆。 这部传记由中国现代文学馆贺同越执笔,著名作家阿来专为其作序《文心诗魂,火铸乃成》,他被王火改名“火”的深意触动——“黑暗中是光亮,寒冷时是温暖,绝望中是希望”,更盛赞先生在浮躁时代“是风起云涌中使人心神安定的榜样”。此前阿来还特意嘱托川观新闻记者将打印的序言专程送达王火家中,这份跨代际的文学敬意传为美谈。 发布会当天,103岁的王老在家人陪伴下坐着轮椅亲临书展现场。活动现场,王火与96岁老友李致重逢——两辆轮椅缓缓靠近,布满岁月纹路的双手紧紧相握,两人凑在耳边低声絮语,眼角均泛起泪光,这份42年的深厚情谊让全场动容。 王火(右)与李致(左) 从抗战岁月记录真相的记者,到以笔为剑书写民族史诗的作家,再到秉持“出好书、出人才”理念的出版人,王老用八十余年的坚守践行“背对文坛,面向生活”的理念,其《战争和人》三部曲斩获多项大奖,留下七百余万字的文学财富。天府书展上的这场新书发布会,不仅是他与文学事业的深情告别,更定格了一代文人的风骨与温情。 听闻王老去世的消息,因公务在宜宾出差的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川观新闻记者进行确认,言谈中带着悲伤。“明天,我一定要赶回去送送王老。”他想起为传记写序时,反复揣摩“火,黑暗中是光亮,寒冷时是温暖,绝望中是希望”的深意,“那时只觉字字千钧,如今再念起,却满是痛惜。先生的'火',燃了一个世纪,照亮了文坛的路,也温暖了后辈的心。这束火或许熄了,但它曾点亮的光,早已刻进每一个被他影响过的人心里,永远不会熄灭。” 王火,原名王洪溥。江苏如东人。中共党员。194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历任四川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四川文艺出版社书记、总编辑,编审;山东省第四、五届政协委员,四川省第五、六届政协委员,省作协名誉副主席,中国作协第六、七届名誉委员。20世纪40年代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协,著有《战争和人》三部曲等30余部作品,《战争和人》获茅盾文学奖、国家图书奖等,《血染春秋》获全国首届乌金奖。199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23年2月获川观文学奖(2021年度)终身成就奖,授奖词盛赞其以笔为戈还原历史,彰显对文学的赤诚与对真善美的守护。川观新闻记者 肖姗姗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