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P7k38FEZ1X china.huanqiu.comarticle老人在沿江空地“飙高音”,周边居民有点烦:关着窗都能听见/e3pmh1nnq/e3pra70uk“每晚都被这样的噪声折磨。”最近,杭州萧山陈女士向潮新闻·钱江晚报“记者帮”求助:萧山潘水地铁站附近的沿江空地,成了露天卡拉OK现场,每晚7点到9点准时开唱。 她说,音响声特别大——“隔着几百米都感觉耳边在开演唱会”,这个时间段正好孩子在读书学习,每晚这么大的动静,都影响孩子写作业了。 来露天卡拉OK的人络绎不绝,马路对面就是潘水苑小区。记者体验: 站在隔着马路的小区里 听老人们飙高音 11月10日晚上7点,记者刚走出潘水地铁站A2口,就有音乐声飘来。 顺着音乐的方向,沿着市心南路往北走几分钟,就来到了潘水桥。路边的沿江处,有一片开阔空地,放眼望去,活动的老人不少,光是跳广场舞的就有四拨人。 记者在广场舞方阵的边上,找到了这个露天卡拉OK——一辆三轮车车斗内,放着电脑和音响,电脑屏幕上开着播放器,旁边架起了一块投影幕布,播放着MV视频。 有老人拿着话筒,对着幕布放声高歌,边上还围着一圈人,年纪都不小,大多都在排队等着唱歌。 露天卡拉OK隔着双向六车道的市心南路,是老小区潘水苑,靠江一侧有三幢单元楼。 记者来到小区,还未靠近沿江的这几栋楼,人在小区的中央就可以清晰地听见对面传来的音乐声——有广场舞的声音,也有老人们飙的高音。 刚过饭点,小区里散步休憩的居民不少,聊起对面的露天卡拉OK,也都在诉说着自己遭遇的困扰。 居民们说,这个“露天卡拉OK”已经存在好多年了,只要不下雨,几乎每天晚上7点不到就开唱,一直要到晚上9点才结束。 “今天的声音算轻的了,以前的声音还要大,家里关了窗,照样可以听见。”何大伯对记者说。 “我们倒还好,就是苦了那些家里有小孩在读书的,晚上都要写作业,他们唱这么响,小孩都没法专心。”金阿姨说。 还有多位居民表示,为了噪声的问题,他们不止一次跟唱歌的老人们争吵,也报过警,但一直没有效果。 “其实老人们需要娱乐,需要丰富多彩的生活,但不能建立在周边居民的痛苦上,要唱歌,能不能小点声,或者换个地方。”居民吴女士也说。 老年歌手: 四只音箱减到一只 音量再低唱歌就没氛围了 露天卡拉OK的“主人”是一位70多岁的大伯。说起噪声扰民的事,他也有话说。 “我们老年人也需要娱乐和社交。”这位大伯也住在附近,在潘水桥头唱歌已经好多年了,平时最大的爱好也就是唱唱歌。 周大伯说,选择在潘水桥头唱歌,主要是因为这里也是附近居民经常活动的场所,地势比较空旷,一边靠着江,一边对着马路,跟居民区的距离也不算太近,对居民的影响算是最小了。 来这里唱歌的,很多都是住在附近的老年人,跟周大伯也成了老朋友。找他唱歌都是免费的,想唱什么歌,都可以让大伯帮忙点,然后过一把“歌王”瘾,大伯也不收任何费用,纯粹图个开心。 “我们每天就唱一两个小时,晚上9点以后就收摊不唱了。”周大伯说,这些年也有附近的居民反映过扰民的事,甚至还有人报警,让派出所过来劝阻,他也在尽可能减少对附近居民的影响,比如原先每晚出来会带四只音箱,现在只带了一只,而且还特地把音乐声调低了,“音量再低,唱歌就没氛围了。” 为何不去KTV?大伯说,去KTV要收费,偶尔去一次两次还可以,每天去吃不消。 对于记者反映的情况,他表示,以后会尽量注意。 记者从属地城厢街道获悉,关于附近居民反映的噪声扰民的问题,潘水社区已联动社区社工、志愿者及在辖区派出所的支持下,于相关区域开展夜间噪声劝导工作,保障居民夜间休息环境。 这项劝导工作也将推进至本月底,届时将全面评估劝导成效。若成效未达预期,社区将及时与派出所沟通对接,根据实际情况研究措施。 潮新闻记者 杨云寒 文/摄 1763017263563责编:王亚天潮新闻1763017263563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435c6dca30c8ad4d487eb763868904a4.png{"email":"wangyatian@huanqiu.com","name":"王亚天"}
“每晚都被这样的噪声折磨。”最近,杭州萧山陈女士向潮新闻·钱江晚报“记者帮”求助:萧山潘水地铁站附近的沿江空地,成了露天卡拉OK现场,每晚7点到9点准时开唱。 她说,音响声特别大——“隔着几百米都感觉耳边在开演唱会”,这个时间段正好孩子在读书学习,每晚这么大的动静,都影响孩子写作业了。 来露天卡拉OK的人络绎不绝,马路对面就是潘水苑小区。记者体验: 站在隔着马路的小区里 听老人们飙高音 11月10日晚上7点,记者刚走出潘水地铁站A2口,就有音乐声飘来。 顺着音乐的方向,沿着市心南路往北走几分钟,就来到了潘水桥。路边的沿江处,有一片开阔空地,放眼望去,活动的老人不少,光是跳广场舞的就有四拨人。 记者在广场舞方阵的边上,找到了这个露天卡拉OK——一辆三轮车车斗内,放着电脑和音响,电脑屏幕上开着播放器,旁边架起了一块投影幕布,播放着MV视频。 有老人拿着话筒,对着幕布放声高歌,边上还围着一圈人,年纪都不小,大多都在排队等着唱歌。 露天卡拉OK隔着双向六车道的市心南路,是老小区潘水苑,靠江一侧有三幢单元楼。 记者来到小区,还未靠近沿江的这几栋楼,人在小区的中央就可以清晰地听见对面传来的音乐声——有广场舞的声音,也有老人们飙的高音。 刚过饭点,小区里散步休憩的居民不少,聊起对面的露天卡拉OK,也都在诉说着自己遭遇的困扰。 居民们说,这个“露天卡拉OK”已经存在好多年了,只要不下雨,几乎每天晚上7点不到就开唱,一直要到晚上9点才结束。 “今天的声音算轻的了,以前的声音还要大,家里关了窗,照样可以听见。”何大伯对记者说。 “我们倒还好,就是苦了那些家里有小孩在读书的,晚上都要写作业,他们唱这么响,小孩都没法专心。”金阿姨说。 还有多位居民表示,为了噪声的问题,他们不止一次跟唱歌的老人们争吵,也报过警,但一直没有效果。 “其实老人们需要娱乐,需要丰富多彩的生活,但不能建立在周边居民的痛苦上,要唱歌,能不能小点声,或者换个地方。”居民吴女士也说。 老年歌手: 四只音箱减到一只 音量再低唱歌就没氛围了 露天卡拉OK的“主人”是一位70多岁的大伯。说起噪声扰民的事,他也有话说。 “我们老年人也需要娱乐和社交。”这位大伯也住在附近,在潘水桥头唱歌已经好多年了,平时最大的爱好也就是唱唱歌。 周大伯说,选择在潘水桥头唱歌,主要是因为这里也是附近居民经常活动的场所,地势比较空旷,一边靠着江,一边对着马路,跟居民区的距离也不算太近,对居民的影响算是最小了。 来这里唱歌的,很多都是住在附近的老年人,跟周大伯也成了老朋友。找他唱歌都是免费的,想唱什么歌,都可以让大伯帮忙点,然后过一把“歌王”瘾,大伯也不收任何费用,纯粹图个开心。 “我们每天就唱一两个小时,晚上9点以后就收摊不唱了。”周大伯说,这些年也有附近的居民反映过扰民的事,甚至还有人报警,让派出所过来劝阻,他也在尽可能减少对附近居民的影响,比如原先每晚出来会带四只音箱,现在只带了一只,而且还特地把音乐声调低了,“音量再低,唱歌就没氛围了。” 为何不去KTV?大伯说,去KTV要收费,偶尔去一次两次还可以,每天去吃不消。 对于记者反映的情况,他表示,以后会尽量注意。 记者从属地城厢街道获悉,关于附近居民反映的噪声扰民的问题,潘水社区已联动社区社工、志愿者及在辖区派出所的支持下,于相关区域开展夜间噪声劝导工作,保障居民夜间休息环境。 这项劝导工作也将推进至本月底,届时将全面评估劝导成效。若成效未达预期,社区将及时与派出所沟通对接,根据实际情况研究措施。 潮新闻记者 杨云寒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