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j4BPDUwSV china.huanqiu.comarticle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组在安徽省明查暗访发现:多个行业领域存在问题隐患/e3pmh1nnq/e3pra70uk近日,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第三组(以下简称考核巡查组)对安徽开展安全生产明查暗访。考核巡查组深入安庆市,对矿山、建筑施工、消防、交通、工贸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抽查检查,发现部分行业领域存在现场冒险作业、安全管控松懈、安全基础薄弱等问题。建筑施工冒险作业现象较突出考核巡查组来到桐城市龙眠河两岸供排水管道综合整治工程一处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刚走进工地,一处没有支护的基坑就引起专家的注意。“工人站在下面,万一基坑塌下来怎么办?”专家在现场发现,基坑的开挖方式为掏挖,存在坑壁局部塌陷、倒悬的情形,基坑土方超挖时未采取有效措施。 在随后的检查中,考核巡查组发现其专项施工方案中对于放坡系数没有明确,对基坑支护方式的描述仅为必要时采取钢板桩方式进行施工。“什么是‘必要时’?刚才现场那种情况算不算‘必要’?”专家表示,施工方案对于开挖方式的边界条件必须明确。根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第9.1.3条规定,土石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和施工方案相一致,并应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小开挖、小沟槽’施工未能引起足够重视,方案编制、审批不严格,沟槽和基坑不按施工方案坡率开挖,掏挖、超挖等冒险作业现象较为突出。”专家表示。对于考核巡查组指出的问题,施工单位当场表示立即整改。考核巡查期间,专家还发现高处作业隐患较为突出,脚手板未满铺及固定的现象较为普遍,多个项目存在“外脚手架与结构外表面之间贯通未采取水平防护措施”的现象,容易埋下重大事故隐患。例如,太湖县普贤路综合楼项目,1号楼外脚手架与墙体结构外表面间隙现场实测为240毫米,4层上下贯通未采取水平防护措施,人员可能会从间隙中坠落,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水上运输安全基础薄弱近年来,随着水路运输的快速发展和水域开发利用力度的加大,水上交通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考核巡查组在检查水上交通时发现,望江县杨湾镇曾墩渡口部分渡船存在灭火器失效、救生衣数量不足、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记者了解到,曾墩渡口是杨湾镇丰大村村民前往杨湾镇曾墩村上学、购物的便捷通道,渡船乘客以学生居多。但专家在船上检查时,却发现未成年人救生衣数量明显配备不足。考核巡查组还发现,驾驶舱内2具干粉灭火器均已过期失效,且缺少1具泡沫灭火器,不符合《船舶消防管理和检查技术要求》和《消防设施通用规范》相关规定要求。“你们有航行日志吗?有安全培训计划吗?开展过应急演练吗?”面对专家的提问,曾墩渡口相关负责人难以给出肯定的回答和相应的记录资料。该渡口安全管理制度存在明显缺失。“虽然航行的距离很短,但乘客主要是未成年人,一定要重视这些问题,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专家强调。露天矿“逆序作业”隐患多考核巡查期间,专家临时选点,历经近3小时车程来到位于安徽和湖北交界的太湖县北中镇王氏石料厂建筑石料用片麻岩矿开展检查。“边坡几乎都是垂直的,一定要让边坡平缓一些。”在该露天矿采场,专家告诫该矿负责人,目前边坡角度过大,直接影响作业安全。专家与该矿负责人讨论边坡稳定性的时候,回头往平台下一看,发现了更大的问题。“你们怎么能从下往上开采呢?现在是上面和下面一起开采的?”面对专家的质询,该矿负责人慌忙保证,今年一年都不会再开采了。专家指出,从下往上开采会使整个边坡形成安全隐患。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第5.2.1.1条规定,露天开采应遵循自上而下的开采顺序,分台阶开采。但该矿在上部台阶开采未结束的情况下,进行下部台阶部分开采,显然违反了规定。考核巡查组还发现该矿存在边坡稳定性分析报告未依据现状进行分析、运输道路安全标识设置不规范、露天采场内台阶未设置排水沟、台阶留设不规范等隐患。据悉,考核巡查组已将此次检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和突出问题隐患移交安徽省安全生产委员会,要求其责成有关部门和单位落实整改责任,坚决整改到位。最新消息10月13日,记者从安庆市获悉,该市坚持动态跟踪,对隐患整改情况实行周调度,严格落实属地政府和行业部门“双指导、双验收”工作机制,对重大事故隐患整治实施举一反三,在行业内实行全排查、全整治。同时,该市安委办将整改情况纳入综合督导重点内容,对已整改隐患随机抽检,确保隐患整改落地有效。截至目前,考核巡查组反馈的96项问题隐患中,已完成整改89项,其余问题隐患均已落实整改措施,整改工作在有序推进中。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社记者、编辑:时宜1760448255604责编:王怡中国应急管理176044825560411[]{"email":"wangyi@huanqiu.com","name":"王怡"}
近日,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第三组(以下简称考核巡查组)对安徽开展安全生产明查暗访。考核巡查组深入安庆市,对矿山、建筑施工、消防、交通、工贸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抽查检查,发现部分行业领域存在现场冒险作业、安全管控松懈、安全基础薄弱等问题。建筑施工冒险作业现象较突出考核巡查组来到桐城市龙眠河两岸供排水管道综合整治工程一处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刚走进工地,一处没有支护的基坑就引起专家的注意。“工人站在下面,万一基坑塌下来怎么办?”专家在现场发现,基坑的开挖方式为掏挖,存在坑壁局部塌陷、倒悬的情形,基坑土方超挖时未采取有效措施。 在随后的检查中,考核巡查组发现其专项施工方案中对于放坡系数没有明确,对基坑支护方式的描述仅为必要时采取钢板桩方式进行施工。“什么是‘必要时’?刚才现场那种情况算不算‘必要’?”专家表示,施工方案对于开挖方式的边界条件必须明确。根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第9.1.3条规定,土石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和施工方案相一致,并应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小开挖、小沟槽’施工未能引起足够重视,方案编制、审批不严格,沟槽和基坑不按施工方案坡率开挖,掏挖、超挖等冒险作业现象较为突出。”专家表示。对于考核巡查组指出的问题,施工单位当场表示立即整改。考核巡查期间,专家还发现高处作业隐患较为突出,脚手板未满铺及固定的现象较为普遍,多个项目存在“外脚手架与结构外表面之间贯通未采取水平防护措施”的现象,容易埋下重大事故隐患。例如,太湖县普贤路综合楼项目,1号楼外脚手架与墙体结构外表面间隙现场实测为240毫米,4层上下贯通未采取水平防护措施,人员可能会从间隙中坠落,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水上运输安全基础薄弱近年来,随着水路运输的快速发展和水域开发利用力度的加大,水上交通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考核巡查组在检查水上交通时发现,望江县杨湾镇曾墩渡口部分渡船存在灭火器失效、救生衣数量不足、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记者了解到,曾墩渡口是杨湾镇丰大村村民前往杨湾镇曾墩村上学、购物的便捷通道,渡船乘客以学生居多。但专家在船上检查时,却发现未成年人救生衣数量明显配备不足。考核巡查组还发现,驾驶舱内2具干粉灭火器均已过期失效,且缺少1具泡沫灭火器,不符合《船舶消防管理和检查技术要求》和《消防设施通用规范》相关规定要求。“你们有航行日志吗?有安全培训计划吗?开展过应急演练吗?”面对专家的提问,曾墩渡口相关负责人难以给出肯定的回答和相应的记录资料。该渡口安全管理制度存在明显缺失。“虽然航行的距离很短,但乘客主要是未成年人,一定要重视这些问题,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专家强调。露天矿“逆序作业”隐患多考核巡查期间,专家临时选点,历经近3小时车程来到位于安徽和湖北交界的太湖县北中镇王氏石料厂建筑石料用片麻岩矿开展检查。“边坡几乎都是垂直的,一定要让边坡平缓一些。”在该露天矿采场,专家告诫该矿负责人,目前边坡角度过大,直接影响作业安全。专家与该矿负责人讨论边坡稳定性的时候,回头往平台下一看,发现了更大的问题。“你们怎么能从下往上开采呢?现在是上面和下面一起开采的?”面对专家的质询,该矿负责人慌忙保证,今年一年都不会再开采了。专家指出,从下往上开采会使整个边坡形成安全隐患。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第5.2.1.1条规定,露天开采应遵循自上而下的开采顺序,分台阶开采。但该矿在上部台阶开采未结束的情况下,进行下部台阶部分开采,显然违反了规定。考核巡查组还发现该矿存在边坡稳定性分析报告未依据现状进行分析、运输道路安全标识设置不规范、露天采场内台阶未设置排水沟、台阶留设不规范等隐患。据悉,考核巡查组已将此次检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和突出问题隐患移交安徽省安全生产委员会,要求其责成有关部门和单位落实整改责任,坚决整改到位。最新消息10月13日,记者从安庆市获悉,该市坚持动态跟踪,对隐患整改情况实行周调度,严格落实属地政府和行业部门“双指导、双验收”工作机制,对重大事故隐患整治实施举一反三,在行业内实行全排查、全整治。同时,该市安委办将整改情况纳入综合督导重点内容,对已整改隐患随机抽检,确保隐患整改落地有效。截至目前,考核巡查组反馈的96项问题隐患中,已完成整改89项,其余问题隐患均已落实整改措施,整改工作在有序推进中。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社记者、编辑: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