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gWButHMy5 china.huanqiu.comarticle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唐复龙离世,享年90岁/e3pmh1nnq/e7tl4e309我们悲痛地获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唐复龙于2025年10月9日离世,享年90岁。 唐复龙(1935.5.11-2025.10.9) 因老茧 父亲被日军抓走杀害 1937年,唐复龙家住南京市朝天宫西街。日军侵占南京前,唐家逃进南京安全区。安全区里供应一天三顿稀饭。有一天,日本兵来检查人们手上有没有老茧。有老茧者就被认为是当过兵的。唐复龙的父亲唐紫鑫,以及大伯、两个姑爹、一个表哥五位亲人因此被抓走。唐复龙的母亲曾试图拽回父亲,日本兵不准,还在她大腿上戳了一刀。就这样,唐复龙的亲人们和其他数百名同胞一起,被日军赶至南京下关江边四号码头实施集体枪杀。 唐复龙的三姑爹因侥幸排在队伍最后,靠近码头边上,看到日军机枪“嗒嗒嗒”扫射,自己顺势先倒下,躲过一劫。等到天黑,周围没有动静后,三姑爹悄悄爬起来,躲到附近一艘外国人的船上。第二天天还没亮,船上人就让他赶快跑。三姑爹清晨跑回难民营。“他告诉我母亲,其他四位亲人都被日军枪杀,我母亲后来把情况告诉我。” 唐复龙说,那时候母亲一天到晚哭。 母亲咬牙带大三个孩子 熬过艰难岁月 “母亲不工作。父亲被杀后,我家就没了生活来源,三姑妈跟我母亲讲,‘你到外面要饭。有人家要小孩,你就弟兄三个中送走一个。’”唐复龙回忆,坚强的母亲始终坚持带着他们,靠打零工和外国教会的救济品,最终熬过了那段艰难岁月。 1949年,南京解放。次年,母亲帮人家做钟点工。“挣的钱,供我们吃饱。那年我15岁,母亲常叫我去买豆腐渣回来。”唐复龙记忆犹新。1953年,他考入南京机床厂技术工种,“100个学生中考了第一名”。他回忆,那年4月17日到机床厂报到,“厂里发了棉衣、洗脸盆,还发了36块钱。母亲拿着钱很开心。她说:‘今后我们不会吃豆腐渣了!’”两年后,唐复龙晋升5级工,每月挣63.6元工资,在当时属于高薪。 1965年,唐复龙与南京市青年越剧团的一位姑娘结婚。婚后两人先后育有一女一子。他后来辗转到武汉中心机床厂,又调至南京市轴承厂,1986年,51岁时病退。 纪念馆建馆后,曾先后三次大规模寻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唐复龙的母亲和他本人是首批被认证的幸存者。 幸存者身份证明上,唐复龙母亲的照片纪念馆遇难者名单墙上,镌刻着唐复龙父亲的名字 唐复龙记得,母亲曾坚决地对他说:“要给你父亲报仇。”但母亲在人生的最后几年里,忽然不再提报仇的事情,反而让孩子们放下仇恨,直到她九十多岁去世。“冤冤相报何时了。”母亲生前曾劝说唐复龙。 爱花的他 晚年过得很安稳 唐复龙晚年与老伴居住在纪念馆附近的一个小区。他平常喜欢侍弄花草。家里阳台上和院子里都是他精心培育的各种花草。唐爷爷生前喜欢侍弄他的花草他的孙子曾到部队当兵锻炼,退役回来后上了大学,假期常陪伴爷爷去医院看病抓药。女儿自己已有外孙、外孙女。一提到重孙重孙女,唐爷爷就笑得合不拢嘴。“女儿经常买菜来,儿子每天下班后,中午来给我们做顿午饭。过年过节,一大家子回来,很热闹。在这方面,很幸福。”2024年春节前夕,纪念馆工作人员前去看望时,唐爷爷说。今年5月11日,是唐复龙90周岁生日。5月9日下午,纪念馆和协会工作人员,以及紫金草志愿者,提前登门为唐爷爷庆生,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每次看望唐爷爷,他都要嘱咐大家:“好好工作、好好学习。现在国家强盛了,老百姓日子安稳了。” 唐爷爷安息! 1760182949991责编:张燕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176018294999111[]{"email":"zhangyanping@huanqiu.com","name":"张燕萍"}
我们悲痛地获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唐复龙于2025年10月9日离世,享年90岁。 唐复龙(1935.5.11-2025.10.9) 因老茧 父亲被日军抓走杀害 1937年,唐复龙家住南京市朝天宫西街。日军侵占南京前,唐家逃进南京安全区。安全区里供应一天三顿稀饭。有一天,日本兵来检查人们手上有没有老茧。有老茧者就被认为是当过兵的。唐复龙的父亲唐紫鑫,以及大伯、两个姑爹、一个表哥五位亲人因此被抓走。唐复龙的母亲曾试图拽回父亲,日本兵不准,还在她大腿上戳了一刀。就这样,唐复龙的亲人们和其他数百名同胞一起,被日军赶至南京下关江边四号码头实施集体枪杀。 唐复龙的三姑爹因侥幸排在队伍最后,靠近码头边上,看到日军机枪“嗒嗒嗒”扫射,自己顺势先倒下,躲过一劫。等到天黑,周围没有动静后,三姑爹悄悄爬起来,躲到附近一艘外国人的船上。第二天天还没亮,船上人就让他赶快跑。三姑爹清晨跑回难民营。“他告诉我母亲,其他四位亲人都被日军枪杀,我母亲后来把情况告诉我。” 唐复龙说,那时候母亲一天到晚哭。 母亲咬牙带大三个孩子 熬过艰难岁月 “母亲不工作。父亲被杀后,我家就没了生活来源,三姑妈跟我母亲讲,‘你到外面要饭。有人家要小孩,你就弟兄三个中送走一个。’”唐复龙回忆,坚强的母亲始终坚持带着他们,靠打零工和外国教会的救济品,最终熬过了那段艰难岁月。 1949年,南京解放。次年,母亲帮人家做钟点工。“挣的钱,供我们吃饱。那年我15岁,母亲常叫我去买豆腐渣回来。”唐复龙记忆犹新。1953年,他考入南京机床厂技术工种,“100个学生中考了第一名”。他回忆,那年4月17日到机床厂报到,“厂里发了棉衣、洗脸盆,还发了36块钱。母亲拿着钱很开心。她说:‘今后我们不会吃豆腐渣了!’”两年后,唐复龙晋升5级工,每月挣63.6元工资,在当时属于高薪。 1965年,唐复龙与南京市青年越剧团的一位姑娘结婚。婚后两人先后育有一女一子。他后来辗转到武汉中心机床厂,又调至南京市轴承厂,1986年,51岁时病退。 纪念馆建馆后,曾先后三次大规模寻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唐复龙的母亲和他本人是首批被认证的幸存者。 幸存者身份证明上,唐复龙母亲的照片纪念馆遇难者名单墙上,镌刻着唐复龙父亲的名字 唐复龙记得,母亲曾坚决地对他说:“要给你父亲报仇。”但母亲在人生的最后几年里,忽然不再提报仇的事情,反而让孩子们放下仇恨,直到她九十多岁去世。“冤冤相报何时了。”母亲生前曾劝说唐复龙。 爱花的他 晚年过得很安稳 唐复龙晚年与老伴居住在纪念馆附近的一个小区。他平常喜欢侍弄花草。家里阳台上和院子里都是他精心培育的各种花草。唐爷爷生前喜欢侍弄他的花草他的孙子曾到部队当兵锻炼,退役回来后上了大学,假期常陪伴爷爷去医院看病抓药。女儿自己已有外孙、外孙女。一提到重孙重孙女,唐爷爷就笑得合不拢嘴。“女儿经常买菜来,儿子每天下班后,中午来给我们做顿午饭。过年过节,一大家子回来,很热闹。在这方面,很幸福。”2024年春节前夕,纪念馆工作人员前去看望时,唐爷爷说。今年5月11日,是唐复龙90周岁生日。5月9日下午,纪念馆和协会工作人员,以及紫金草志愿者,提前登门为唐爷爷庆生,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每次看望唐爷爷,他都要嘱咐大家:“好好工作、好好学习。现在国家强盛了,老百姓日子安稳了。” 唐爷爷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