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Oje0lUW1A china.huanqiu.comarticle光耀太行·红土巨变 | 灵丘:从“红色热土”到“算力高地”/e3pmh1nnq/e3pra70uk【编者按】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是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见证。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了展示老区新时代的新成就、新面貌、新变化,央广网记者走进山西革命老区看发展,推出《光耀太行·红土巨变》融媒体系列主题宣传。央广网大同9月19日消息 大同市灵丘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地处五台山、太行山、恒山三大山脉余脉交接处,险要的地势让这里有了“燕云扼要”之称,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的喜讯从这里传遍神州大地,八路军出师抗日后的首场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鼓舞了全国抗战士气。80多年后,灵丘这片红色热土厚植发展动能,激活县域活力,在“大数据+新能源”“特优农业+乡村旅游”的“双轮驱动”下,跑出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亚洲最大的数据中心园区”渐行渐近灵丘县城东的大数据产业园区,占地9.93平方公里,园区道路笔直宽敞,两旁秦淮、京东、秦云等企业基地蔚为壮观。通过培植算力沃土,一批全国知名数据企业纷至沓来,成为灵丘县引来的“金凤凰”。灵丘大数据产业园吸引全国各大企业进驻(央广网发 灵丘融媒体中心供图)“建立大数据基地,对当地交通、气候、水资源、新能源等方面要求都很高,灵丘完美的符合了所有条件。”大同秦淮数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秦淮数据”)相关负责人郑卫洋告诉记者。作为产业园首批入驻的企业,2018年至今,秦淮数据累计已有9期项目投入运营,期间项目获评中国首个100%可再生能源稳定供给的信息技术产业基地。据悉,全部13期建成后,IT总容量将超过500MW,可承载服务器超100万台,这里将成为亚洲最大的数据中心园区。回忆数据基地建设的“灵丘速度”,郑卫洋告诉记者:“我们的项目在灵丘实现了迅速落户、迅速建设。比如1号、2号机房,从动工到交付仅用了7个多月时间,当地政府保质保量、快速高效的工作推进,为我们企业节约了成本。”2021年,秦淮数据为央视春晚提供网络数据支撑,项目设备经受住了全球流量汇入的“大考”,在灵丘县完善的软硬件服务保障下,出色完成了数据保障的“答卷”。灵丘大数据产业园(央广网发 灵丘融媒体中心供图)在当今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浪潮中,算力已成为新的核心生产力。近年来,灵丘县抢抓“东数西算”、数据要素产业发展等多重战略叠加机遇,高质量建设面向京津冀的数字经济先行地,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实现产业形态“由瓦特变比特”。2024年,灵丘大数据产业园上架服务器规模达到34.2万台,总容量突破300MW,主营业务收入58.43亿元,综合算力服务能力位居全省前列。红色资源助推全域旅游放光彩“这条沟叫乔沟,是平型关大捷主战场。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115师主力在此伏击日军,经过6个多小时的血战,歼敌1000余人,缴获了大批军用物资。”在平型关大捷纪念景区乔沟遗址前,络绎不绝的游客聆听着导游的讲解,在红色遗迹前久久凝望。游客们在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参观(央广网记者 张洁 摄)平型关大捷景区位于灵丘县西南,面积8.8平方公里。2005年被列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这里每年接待游客约50万人次。平型关大捷遗址-乔沟(央广网记者 张晋鹏 摄)除了平型关大捷遗址,灵丘县境内还有八路军359旅旅部旧址、白求恩特种外科医院旧址等红色革命遗址190余处,呈现出“点多、面广、量大,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格外突出”的特点。将红色资源“串珠成链”,灵丘先后推出“三五九旅是模范之旅”“沿着白求恩的足迹之旅”等主题旅游线路,让游客沉浸式感受红色文化魅力。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央广网记者 张晋鹏 摄)白崖台村、小寨村紧临平型关大捷景区,80多年前,这里的村民舍生忘死,为战役提供了坚实的后方支援;80多年后,这里的百姓乘着红色旅游的东风,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是真正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白崖台村组织村民30多人,以村中百姓支援八路军平型关大捷的故事为蓝本,自排自演了一部实景剧,每个周末进行演出;小寨村和景区一起打造了特色餐饮项目——‘庆功宴’,游客们在老乡家吃忆苦思甜饭,参与红歌合唱、投手榴弹等互动游戏,今年五一假期推出后,效果非常好。”平型关大捷景区副总经理聂金龙说。灵丘“红、古、绿”三色之旅融合发展效果显著(央广网记者 张晋鹏 摄)近年来,灵丘县点亮红色擦亮绿色,打造全域旅游新名片。“京西福地,山水灵丘”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花塔、沿河等一批特色乡村成为“诗和远方”的代名词,《黑神话:悟空》取景地觉山寺等历史古迹知名度飙升,“红、古、绿”三色之旅融合发展效果显著。灵丘先后被评为“中国最美生态宜居旅游名县”“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入选首批休闲旅游胜地。2021年,灵丘县旅游发展案例入选中国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发展案例。在绿水青山中打造有机农业“金字招牌”地处三大山脉余脉交接处,灵丘全县11个乡镇有10个在大山深处。清新的空气、适宜的温度以及优良的水质土壤,让这里成为有机旱作农业的天选之地。绿水青山中的车河村(央广网发 灵丘融媒体中心供图)在灵丘县红石塄乡车河村,规整的梯田里种植着蔬菜、杂粮,葱郁的山中放养着青背山羊、走地鸡,清澈的山泉水中游弋着虹鳟鱼、鲟鱼,“无论是地里种的、山上跑的还是水里游的,全部都是有机的。”车河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春告诉记者,“目前,村里的高标准有机农田有700多亩,农产品全部取得有机认证,主要销往京津冀地区,产品供不应求。”从2013年开始发展有机农业,车河村集体收入由最初的零元,增长到2024年的138万元,村民人均收入由2300元提高到24500元。中外有机农业专家汇聚的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如今已连续举办11届。用好产品在全国打响“灵丘有机”知名度(央广网记者 张晋鹏 摄)目前,灵丘县打造的平型关国家有机农业公园,是国内面积最大、相对封闭的连片有机农业园区。园区已建成有机农业示范基地4万亩,有机农业生产基地13个,48个品种获得绿色认证,103个品种获得有机认证,有机农业总产值达5亿元。灵丘已建立线上线下全方位营销体系,在全国打响“灵丘有机”知名度。大同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举办地(央广网发 灵丘融媒体中心供图)今年8月,“第三届世界有机示范区大会暨第十二届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在车河村盛大开启。以有机农业为契机,曾经“九分山水一分田”的革命老区,生动践行“两山”理论,正在发生从守护到盘活再到共享的巨大变革。总策划:韩文监制:张洁记者:张晋鹏 温雅慧 尹琳岑(见习)指导:中共山西省委网信办鸣谢:中共灵丘县委宣传部1758331512997责编:张燕萍央广网1758331512997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37be8a50d6f1475237b331ff7e6c293e.png{"email":"zhangyanping@huanqiu.com","name":"张燕萍"}
【编者按】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是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见证。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了展示老区新时代的新成就、新面貌、新变化,央广网记者走进山西革命老区看发展,推出《光耀太行·红土巨变》融媒体系列主题宣传。央广网大同9月19日消息 大同市灵丘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地处五台山、太行山、恒山三大山脉余脉交接处,险要的地势让这里有了“燕云扼要”之称,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的喜讯从这里传遍神州大地,八路军出师抗日后的首场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鼓舞了全国抗战士气。80多年后,灵丘这片红色热土厚植发展动能,激活县域活力,在“大数据+新能源”“特优农业+乡村旅游”的“双轮驱动”下,跑出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亚洲最大的数据中心园区”渐行渐近灵丘县城东的大数据产业园区,占地9.93平方公里,园区道路笔直宽敞,两旁秦淮、京东、秦云等企业基地蔚为壮观。通过培植算力沃土,一批全国知名数据企业纷至沓来,成为灵丘县引来的“金凤凰”。灵丘大数据产业园吸引全国各大企业进驻(央广网发 灵丘融媒体中心供图)“建立大数据基地,对当地交通、气候、水资源、新能源等方面要求都很高,灵丘完美的符合了所有条件。”大同秦淮数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秦淮数据”)相关负责人郑卫洋告诉记者。作为产业园首批入驻的企业,2018年至今,秦淮数据累计已有9期项目投入运营,期间项目获评中国首个100%可再生能源稳定供给的信息技术产业基地。据悉,全部13期建成后,IT总容量将超过500MW,可承载服务器超100万台,这里将成为亚洲最大的数据中心园区。回忆数据基地建设的“灵丘速度”,郑卫洋告诉记者:“我们的项目在灵丘实现了迅速落户、迅速建设。比如1号、2号机房,从动工到交付仅用了7个多月时间,当地政府保质保量、快速高效的工作推进,为我们企业节约了成本。”2021年,秦淮数据为央视春晚提供网络数据支撑,项目设备经受住了全球流量汇入的“大考”,在灵丘县完善的软硬件服务保障下,出色完成了数据保障的“答卷”。灵丘大数据产业园(央广网发 灵丘融媒体中心供图)在当今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浪潮中,算力已成为新的核心生产力。近年来,灵丘县抢抓“东数西算”、数据要素产业发展等多重战略叠加机遇,高质量建设面向京津冀的数字经济先行地,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实现产业形态“由瓦特变比特”。2024年,灵丘大数据产业园上架服务器规模达到34.2万台,总容量突破300MW,主营业务收入58.43亿元,综合算力服务能力位居全省前列。红色资源助推全域旅游放光彩“这条沟叫乔沟,是平型关大捷主战场。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115师主力在此伏击日军,经过6个多小时的血战,歼敌1000余人,缴获了大批军用物资。”在平型关大捷纪念景区乔沟遗址前,络绎不绝的游客聆听着导游的讲解,在红色遗迹前久久凝望。游客们在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参观(央广网记者 张洁 摄)平型关大捷景区位于灵丘县西南,面积8.8平方公里。2005年被列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这里每年接待游客约50万人次。平型关大捷遗址-乔沟(央广网记者 张晋鹏 摄)除了平型关大捷遗址,灵丘县境内还有八路军359旅旅部旧址、白求恩特种外科医院旧址等红色革命遗址190余处,呈现出“点多、面广、量大,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格外突出”的特点。将红色资源“串珠成链”,灵丘先后推出“三五九旅是模范之旅”“沿着白求恩的足迹之旅”等主题旅游线路,让游客沉浸式感受红色文化魅力。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央广网记者 张晋鹏 摄)白崖台村、小寨村紧临平型关大捷景区,80多年前,这里的村民舍生忘死,为战役提供了坚实的后方支援;80多年后,这里的百姓乘着红色旅游的东风,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是真正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白崖台村组织村民30多人,以村中百姓支援八路军平型关大捷的故事为蓝本,自排自演了一部实景剧,每个周末进行演出;小寨村和景区一起打造了特色餐饮项目——‘庆功宴’,游客们在老乡家吃忆苦思甜饭,参与红歌合唱、投手榴弹等互动游戏,今年五一假期推出后,效果非常好。”平型关大捷景区副总经理聂金龙说。灵丘“红、古、绿”三色之旅融合发展效果显著(央广网记者 张晋鹏 摄)近年来,灵丘县点亮红色擦亮绿色,打造全域旅游新名片。“京西福地,山水灵丘”的名气越来越响亮,花塔、沿河等一批特色乡村成为“诗和远方”的代名词,《黑神话:悟空》取景地觉山寺等历史古迹知名度飙升,“红、古、绿”三色之旅融合发展效果显著。灵丘先后被评为“中国最美生态宜居旅游名县”“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入选首批休闲旅游胜地。2021年,灵丘县旅游发展案例入选中国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发展案例。在绿水青山中打造有机农业“金字招牌”地处三大山脉余脉交接处,灵丘全县11个乡镇有10个在大山深处。清新的空气、适宜的温度以及优良的水质土壤,让这里成为有机旱作农业的天选之地。绿水青山中的车河村(央广网发 灵丘融媒体中心供图)在灵丘县红石塄乡车河村,规整的梯田里种植着蔬菜、杂粮,葱郁的山中放养着青背山羊、走地鸡,清澈的山泉水中游弋着虹鳟鱼、鲟鱼,“无论是地里种的、山上跑的还是水里游的,全部都是有机的。”车河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春告诉记者,“目前,村里的高标准有机农田有700多亩,农产品全部取得有机认证,主要销往京津冀地区,产品供不应求。”从2013年开始发展有机农业,车河村集体收入由最初的零元,增长到2024年的138万元,村民人均收入由2300元提高到24500元。中外有机农业专家汇聚的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如今已连续举办11届。用好产品在全国打响“灵丘有机”知名度(央广网记者 张晋鹏 摄)目前,灵丘县打造的平型关国家有机农业公园,是国内面积最大、相对封闭的连片有机农业园区。园区已建成有机农业示范基地4万亩,有机农业生产基地13个,48个品种获得绿色认证,103个品种获得有机认证,有机农业总产值达5亿元。灵丘已建立线上线下全方位营销体系,在全国打响“灵丘有机”知名度。大同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举办地(央广网发 灵丘融媒体中心供图)今年8月,“第三届世界有机示范区大会暨第十二届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在车河村盛大开启。以有机农业为契机,曾经“九分山水一分田”的革命老区,生动践行“两山”理论,正在发生从守护到盘活再到共享的巨大变革。总策划:韩文监制:张洁记者:张晋鹏 温雅慧 尹琳岑(见习)指导:中共山西省委网信办鸣谢:中共灵丘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