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97geidfha china.huanqiu.comarticle刚刚,上海连发预警:放学时段或有强对流!“神兽归笼”,朋友圈又乐了;“史上最长学期”是个误会/e3pmh1nnq/e3pra70uk开学啦!今天(9月1日) 上海182万中小学生 元气满满开启新学期! 新民晚报现场直击 ▽ 金山区海棠小学2025学年秋季开学典礼 庄毅 摄 松江区方塔小学四年级自然智慧开学第一课《走近科学》在新建成的自然智慧实验室正式开讲。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 上海市实验小学的学生在大课间体验“烽火征程”游戏棋。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 在上海市卢湾中学,学校为孩子们准备了特别的礼物,为每位孩子送上了智慧之“蔬”,每一种蔬菜都有美好的寓意,祝愿学子们在新学期学业进步。 静安区万航渡路小学两个校区也分别迎来了一年级到五年级的新生。孩子们穿着校服,向迎接的老师鞠躬,并接过学长们递来的新学期小卡片,走进校园。学校大门口还放着象征各种职业的人形立牌,供学生和家长们拍照留念。 新民晚报记者 周馨 摄 进才实验学校联洋小学门口早早迎来了返校的学生与送学车辆。为保障开学首日校园周边交通顺畅有序,浦东公安分局交管支队二大队提前部署,在学校门口安排4名警力值守,现场开展交通疏导与秩序管理工作。民警辅警们不仅为送学车辆开辟临时停车区域,引导车辆“即停即走”减少拥堵,还联合学校老师、家长志愿者维持秩序,加快学生进校流程,有效提升了早高峰时段的交通通行效率。 新民晚报记者 张龙 摄 神兽归笼 朋友圈里已经充满了 孩子开学的快乐气息 注意! 放学时段可能出现 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等 强对流情况! 上海中心气象台今天12时19分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预计今天半夜以前全市大部地区将发生雷电活动,可能会造成雷电灾害事故,请注意防范。 上海中心气象台今天12时33分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预计今天半夜以前,本市大部地区将出现7-9级的大风,请注意防范大风对高空作业、交通出行、设施农业等的不利影响。 上海今天和明天处在副热带高压北部边缘,受高空槽东移影响,是多云到阴有时有阵雨或雷雨的天气。降雨主要出现在今明天的午后到夜里,北部、西部和中部等地降水较明显,局部雨量可达大雨到暴雨,可出现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等强对流情况,请及时关注最新的预警信息,放学和下班路上注意交通安全。 今天白天以西到西南风为主,有利于气温上升,上海中心气象台于10时45分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最高气温可达35℃。明天气温有所下降,在26~32℃,可以算是近期的低点。 周三起副热带高压再度加强北抬,特别是周五和周六,上海处在副高中心附近,高温重现,仍需注意防范“秋老虎”天气。下周副热带高压有所减退,上海雨水增多,热力下调。 “史上最长学期”属误读! 跟着学校节奏,学习不用慌乱 今天新学年开学,有家长和学生居然多了份莫名焦虑。他们听闻传言,称2025学年第一学期的上学天数是“史上最长的”。据新民晚报记者向教育部门证实,此说纯属以讹传讹。而且,我国中小学实行的春秋两学期制度,年度总教学周数都是相同的,每个年级的教学总量也是每年不变的。 根据上海市中小学2025学年校历,秋季学期从9月1日开始至2026年1月30日结束,共22周。而外省市有些地方的秋季学期要持续到明年2月7日,足足23周,共159天。由于全国中小学新学年是同一天开学的,而且2026年春节因为受到前一年闰六月的影响,要到2月17日才正月初一,因此,不仅上海,全国很多地方都出现有学生吐槽遭遇了“史上最长学期”的情况。还有的家长则因为孩子在校的“超长待机时间”而平添烦恼。 有上海的教育界人士表示,今秋学期“史上最长”其实是误读,2006学年的秋季学期比今年更长,多达23周,当时也并没出现过什么学生大面积“不适应”或“焦虑”的状况。而且,对于这个略微长些的新学期,孩子们的“盼头”还是蛮多的。首先是开学一个月后就将迎来国庆和中秋的8天连休,到了明年元旦还会放3天小长假,“喘口气”的机会并不少。其二,很多中小学一般会在上半学年里安排学农、秋假、校外考察等社会实践活动,而且秋季学期里没有升学考试,学习相对轻松些,也是开展校园文体比赛的重要时段,所以,同学们并不会因为这个学期多了十来天而“坐不住”。 需要提醒的是,2026年春季学期的开学日是定在3月2日,至6月30日结束,只有18周。这其中还要度过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等国定假期,整个学期会有一种被“切碎”的感觉。而且,从教学日程来看,春季学期恰是升学季,尤其是小升初以及初三、高三毕业班的同学,会普遍感到时间紧、压力大。就拿2026届中考生来说,明年开春后要备战多门科目的笔试以及实验考试、英语听说考试和体育考试等,那么,学校该怎么为同学们的备考计划做好统筹安排呢? “就在昨天的教研组长会议上,老师们纷纷对初三的教学提前做了周密安排。”上海市尚师初级中学副校长颜红介绍,一是提前做好了学年的整体规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分阶段进行教学规划,以周为单位时间设置了适应期、知识构建期、巩固提升期、总结评估期。二是加强集体备课,重点研究新教材、新课程背景下的命题趋势,构建高效课堂。三是建立各学科的分层题库,编制针对性的训练,从而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她说:“一个学年里上下两个学期的时长略有差异,这是教学周期中的常见情况,学校在制定规划时已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从而确保进度不受影响。同学们只要紧跟学校的教学节奏,保持平稳的心态,就能有效减少外界因素干扰,从容应对明年的升学考试。” 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周馨 张龙 蒋美青 陆梓华 王蔚),综合学堂有名堂、上海天气发布、@上海市天气、小新的朋友圈1756706083302责编:魏少璞新民晚报175670608330211[]{"email":"weishaopu@huanqiu.com","name":"魏少璞"}
开学啦!今天(9月1日) 上海182万中小学生 元气满满开启新学期! 新民晚报现场直击 ▽ 金山区海棠小学2025学年秋季开学典礼 庄毅 摄 松江区方塔小学四年级自然智慧开学第一课《走近科学》在新建成的自然智慧实验室正式开讲。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 上海市实验小学的学生在大课间体验“烽火征程”游戏棋。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 在上海市卢湾中学,学校为孩子们准备了特别的礼物,为每位孩子送上了智慧之“蔬”,每一种蔬菜都有美好的寓意,祝愿学子们在新学期学业进步。 静安区万航渡路小学两个校区也分别迎来了一年级到五年级的新生。孩子们穿着校服,向迎接的老师鞠躬,并接过学长们递来的新学期小卡片,走进校园。学校大门口还放着象征各种职业的人形立牌,供学生和家长们拍照留念。 新民晚报记者 周馨 摄 进才实验学校联洋小学门口早早迎来了返校的学生与送学车辆。为保障开学首日校园周边交通顺畅有序,浦东公安分局交管支队二大队提前部署,在学校门口安排4名警力值守,现场开展交通疏导与秩序管理工作。民警辅警们不仅为送学车辆开辟临时停车区域,引导车辆“即停即走”减少拥堵,还联合学校老师、家长志愿者维持秩序,加快学生进校流程,有效提升了早高峰时段的交通通行效率。 新民晚报记者 张龙 摄 神兽归笼 朋友圈里已经充满了 孩子开学的快乐气息 注意! 放学时段可能出现 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等 强对流情况! 上海中心气象台今天12时19分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预计今天半夜以前全市大部地区将发生雷电活动,可能会造成雷电灾害事故,请注意防范。 上海中心气象台今天12时33分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预计今天半夜以前,本市大部地区将出现7-9级的大风,请注意防范大风对高空作业、交通出行、设施农业等的不利影响。 上海今天和明天处在副热带高压北部边缘,受高空槽东移影响,是多云到阴有时有阵雨或雷雨的天气。降雨主要出现在今明天的午后到夜里,北部、西部和中部等地降水较明显,局部雨量可达大雨到暴雨,可出现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等强对流情况,请及时关注最新的预警信息,放学和下班路上注意交通安全。 今天白天以西到西南风为主,有利于气温上升,上海中心气象台于10时45分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最高气温可达35℃。明天气温有所下降,在26~32℃,可以算是近期的低点。 周三起副热带高压再度加强北抬,特别是周五和周六,上海处在副高中心附近,高温重现,仍需注意防范“秋老虎”天气。下周副热带高压有所减退,上海雨水增多,热力下调。 “史上最长学期”属误读! 跟着学校节奏,学习不用慌乱 今天新学年开学,有家长和学生居然多了份莫名焦虑。他们听闻传言,称2025学年第一学期的上学天数是“史上最长的”。据新民晚报记者向教育部门证实,此说纯属以讹传讹。而且,我国中小学实行的春秋两学期制度,年度总教学周数都是相同的,每个年级的教学总量也是每年不变的。 根据上海市中小学2025学年校历,秋季学期从9月1日开始至2026年1月30日结束,共22周。而外省市有些地方的秋季学期要持续到明年2月7日,足足23周,共159天。由于全国中小学新学年是同一天开学的,而且2026年春节因为受到前一年闰六月的影响,要到2月17日才正月初一,因此,不仅上海,全国很多地方都出现有学生吐槽遭遇了“史上最长学期”的情况。还有的家长则因为孩子在校的“超长待机时间”而平添烦恼。 有上海的教育界人士表示,今秋学期“史上最长”其实是误读,2006学年的秋季学期比今年更长,多达23周,当时也并没出现过什么学生大面积“不适应”或“焦虑”的状况。而且,对于这个略微长些的新学期,孩子们的“盼头”还是蛮多的。首先是开学一个月后就将迎来国庆和中秋的8天连休,到了明年元旦还会放3天小长假,“喘口气”的机会并不少。其二,很多中小学一般会在上半学年里安排学农、秋假、校外考察等社会实践活动,而且秋季学期里没有升学考试,学习相对轻松些,也是开展校园文体比赛的重要时段,所以,同学们并不会因为这个学期多了十来天而“坐不住”。 需要提醒的是,2026年春季学期的开学日是定在3月2日,至6月30日结束,只有18周。这其中还要度过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等国定假期,整个学期会有一种被“切碎”的感觉。而且,从教学日程来看,春季学期恰是升学季,尤其是小升初以及初三、高三毕业班的同学,会普遍感到时间紧、压力大。就拿2026届中考生来说,明年开春后要备战多门科目的笔试以及实验考试、英语听说考试和体育考试等,那么,学校该怎么为同学们的备考计划做好统筹安排呢? “就在昨天的教研组长会议上,老师们纷纷对初三的教学提前做了周密安排。”上海市尚师初级中学副校长颜红介绍,一是提前做好了学年的整体规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分阶段进行教学规划,以周为单位时间设置了适应期、知识构建期、巩固提升期、总结评估期。二是加强集体备课,重点研究新教材、新课程背景下的命题趋势,构建高效课堂。三是建立各学科的分层题库,编制针对性的训练,从而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她说:“一个学年里上下两个学期的时长略有差异,这是教学周期中的常见情况,学校在制定规划时已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从而确保进度不受影响。同学们只要紧跟学校的教学节奏,保持平稳的心态,就能有效减少外界因素干扰,从容应对明年的升学考试。” 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周馨 张龙 蒋美青 陆梓华 王蔚),综合学堂有名堂、上海天气发布、@上海市天气、小新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