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61iYlcchi china.huanqiu.comarticle两根石柱,见证湖南大学英勇抗战的烽火岁月/e3pmh1nnq/e3pn60p0i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少年生逢其时,要赓续红色血脉,树立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做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中国人,勇担民族复兴的时代大任。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教育部政务新媒体推出“教育强国,有我!”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之“青年说·传承篇”系列,挖掘高校里的红色记忆,展现青年师生的时代担当。今天,跟教育小微通过1个微视频和1个故事,共同回顾湖南大学师生英勇抗战的烽火岁月——这里是湘江之滨麓山脚下的湖南大学校碑旁,伫立着两根爱奥尼克式石柱曾是上世纪30年代中南地区最大图书馆湖南大学图书馆的组成部分“见证”了80多年前湖大师生英勇抗战的烽火岁月1937年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骤然爆发1938年4月10日27架日军战机对长沙狂轰滥炸湖南大学也历经浩劫三十余枚烧夷弹从天而降造成图书馆全部毁灭科学馆、学生宿舍等严重损伤师生死伤五六十人“全校精华,付之一炬”遭遇轰炸后湖大发表《告中外文化界宣言》通电海内外,揭露日寇暴行并迅速在轰炸后1周内复课“全体师生决本百折不回之精神誓与倭寇相周旋。”是湖大师生向日寇暴行发出的铿锵不屈之声1938年10月湖大师生被迫西迁辰溪办学在湘西办学的八年里纵使办学环境艰苦全校师生们仍读书著述、授课解惑、学术研究从未中断抗日救亡运动也如火如荼他们或投笔从戎,报名参军或以笔为刃,发出怒吼以百折不挠之气势坚持在抗战中办学在办学中抗战保留下湖湘文脉的种子1945年9月抗日战争迎来了伟大胜利9月15日在湖南大学红楼二楼东侧的一间教室内举行了抗日战争中国战区中国陆军第四方面军长衡岳地区受降仪式短短的数十分钟是向屈辱艰辛的告别也是向胜利明媚的招手湖南大学也成了唯一一所举办过抗战受降仪式的中国大学1945年底湖南大学成为全国最早一批迁回原址的高校为庆祝胜利光复师生们将回归后建设的临时宿舍命名为“复临舍”在2000年这个名字沿用到教学楼上它是一种纪念,更是一种传承今天的湖南大学始终弦歌不辍那段属于80多年前的抗战记忆不仅书写下一所大学的精神风骨更激励着新时代湖大人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民族的伟大事业之中笃学不倦、砥砺奋进以青春热血浇灌梦想之花在新时代的画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奋斗篇章策划 | 教育部宣传教育中心制作 | 教育融媒体创新创作基地湖南大学成黎明、范媛吉、周丹、罗立丹、李尹汝1756383721480责编:赵钰阳微言教育175638372148012[]{"email":"zhaoyuyang@huanqiu.com","name":"赵钰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少年生逢其时,要赓续红色血脉,树立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做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中国人,勇担民族复兴的时代大任。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教育部政务新媒体推出“教育强国,有我!”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之“青年说·传承篇”系列,挖掘高校里的红色记忆,展现青年师生的时代担当。今天,跟教育小微通过1个微视频和1个故事,共同回顾湖南大学师生英勇抗战的烽火岁月——这里是湘江之滨麓山脚下的湖南大学校碑旁,伫立着两根爱奥尼克式石柱曾是上世纪30年代中南地区最大图书馆湖南大学图书馆的组成部分“见证”了80多年前湖大师生英勇抗战的烽火岁月1937年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骤然爆发1938年4月10日27架日军战机对长沙狂轰滥炸湖南大学也历经浩劫三十余枚烧夷弹从天而降造成图书馆全部毁灭科学馆、学生宿舍等严重损伤师生死伤五六十人“全校精华,付之一炬”遭遇轰炸后湖大发表《告中外文化界宣言》通电海内外,揭露日寇暴行并迅速在轰炸后1周内复课“全体师生决本百折不回之精神誓与倭寇相周旋。”是湖大师生向日寇暴行发出的铿锵不屈之声1938年10月湖大师生被迫西迁辰溪办学在湘西办学的八年里纵使办学环境艰苦全校师生们仍读书著述、授课解惑、学术研究从未中断抗日救亡运动也如火如荼他们或投笔从戎,报名参军或以笔为刃,发出怒吼以百折不挠之气势坚持在抗战中办学在办学中抗战保留下湖湘文脉的种子1945年9月抗日战争迎来了伟大胜利9月15日在湖南大学红楼二楼东侧的一间教室内举行了抗日战争中国战区中国陆军第四方面军长衡岳地区受降仪式短短的数十分钟是向屈辱艰辛的告别也是向胜利明媚的招手湖南大学也成了唯一一所举办过抗战受降仪式的中国大学1945年底湖南大学成为全国最早一批迁回原址的高校为庆祝胜利光复师生们将回归后建设的临时宿舍命名为“复临舍”在2000年这个名字沿用到教学楼上它是一种纪念,更是一种传承今天的湖南大学始终弦歌不辍那段属于80多年前的抗战记忆不仅书写下一所大学的精神风骨更激励着新时代湖大人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民族的伟大事业之中笃学不倦、砥砺奋进以青春热血浇灌梦想之花在新时代的画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奋斗篇章策划 | 教育部宣传教育中心制作 | 教育融媒体创新创作基地湖南大学成黎明、范媛吉、周丹、罗立丹、李尹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