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2V0WKc926 china.huanqiu.comarticle济南考古又有重要发现,出土器物120余件/e3pmh1nnq/e3pra70uk近日,由济南市考古研究院主持发掘的高新区谢家村遗址考古发掘工作顺利完工,并通过专家验收。 此次发掘历时5个月,发掘面积1500平方米,清理出东周至明清各时期相关遗迹,包括春秋时期灰坑、墓葬、窑址等遗迹274处,战国时期墓葬12座,汉代墓葬、陶窑、沟等19处,宋元时期灰坑、灶等57处,明清时期墓葬、沟等9处。出土完整及可复原器物120余件(组),器形包括铜剑、铜戈、陶鬲、陶盂、陶豆、陶耳杯、陶案、瓷缸、铜镜、铜钱等。 春秋时期遗存中未发现房屋,遗迹主要是灰坑和灰沟等,发现少量墓葬,部分灰坑形制规整,壁、底有加工及烧烤的痕迹,应为窖穴。同时发现多个动物骨架摆放整齐的灰坑,推测其用途或与祭祀有关。 遗物主要是生活用的陶器,基本组合较为简单、稳定,为鬲、盆、盂、豆、罐,表现出明显的地方特点,如发现的素面鬲和圜底盂等,在鲁北其他地区如章丘宁家埠、孙家东南、马安及青州凤凰台等遗址和墓地发现较多,而在鲁南地区少见或不见。 汉代的两座陶窑,从其排列布局及烧造产品来看,应是一处私营陶窑作坊。同时清理出与陶窑密切相关的取土坑、蓄水设施及疑似房灶等遗迹,对研究济南地区汉代制陶作坊的形制和布局具有参考意义。 汉代墓葬为多室画像石墓,结构完整,画像较为精美。清代墓葬均为甲字形券顶砖室墓,墓室有单室和多室之分,门楼结构保存较好。 此次发掘丰富了济南地区东周、汉代、宋元及明清时期相关考古学研究资料,为研究各时期社会、经济、文化、丧葬习俗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来源:新黄河客户端 记者钱欢青 通讯员胡允港 1756016455087责编:王亚天济南时报175601645508711[]{"email":"wangyatian@huanqiu.com","name":"王亚天"}
近日,由济南市考古研究院主持发掘的高新区谢家村遗址考古发掘工作顺利完工,并通过专家验收。 此次发掘历时5个月,发掘面积1500平方米,清理出东周至明清各时期相关遗迹,包括春秋时期灰坑、墓葬、窑址等遗迹274处,战国时期墓葬12座,汉代墓葬、陶窑、沟等19处,宋元时期灰坑、灶等57处,明清时期墓葬、沟等9处。出土完整及可复原器物120余件(组),器形包括铜剑、铜戈、陶鬲、陶盂、陶豆、陶耳杯、陶案、瓷缸、铜镜、铜钱等。 春秋时期遗存中未发现房屋,遗迹主要是灰坑和灰沟等,发现少量墓葬,部分灰坑形制规整,壁、底有加工及烧烤的痕迹,应为窖穴。同时发现多个动物骨架摆放整齐的灰坑,推测其用途或与祭祀有关。 遗物主要是生活用的陶器,基本组合较为简单、稳定,为鬲、盆、盂、豆、罐,表现出明显的地方特点,如发现的素面鬲和圜底盂等,在鲁北其他地区如章丘宁家埠、孙家东南、马安及青州凤凰台等遗址和墓地发现较多,而在鲁南地区少见或不见。 汉代的两座陶窑,从其排列布局及烧造产品来看,应是一处私营陶窑作坊。同时清理出与陶窑密切相关的取土坑、蓄水设施及疑似房灶等遗迹,对研究济南地区汉代制陶作坊的形制和布局具有参考意义。 汉代墓葬为多室画像石墓,结构完整,画像较为精美。清代墓葬均为甲字形券顶砖室墓,墓室有单室和多室之分,门楼结构保存较好。 此次发掘丰富了济南地区东周、汉代、宋元及明清时期相关考古学研究资料,为研究各时期社会、经济、文化、丧葬习俗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来源:新黄河客户端 记者钱欢青 通讯员胡允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