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NxipcoxVGj china.huanqiu.comarticle尺素金声 | 从13.9亿人持卡看“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e3pmh1nnq/e7tl4e309“全国持社保卡人数达13.9亿人!”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新闻发布会上的这个数字引人注目,披露了我国民生网底建设的最新进展。民生改善连着国家发展。社保卡也是观察中国发展成效、发展理念的一扇窗。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们在14亿多人口的大国成功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网,实现98.9%的社保卡覆盖率,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印证着“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透过“13.9亿”,能看到量的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围绕覆盖全民、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我国稳步推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71亿人、2.45亿人、3亿人,同比均稳中有增。 尤其是紧随新业态、新职业发展,快递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空白”加快补齐。截至今年6月,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省份累计参保人数达1234万人。7月1日起,试点工作在原有7个省份的基础上扩围新增河北、辽宁、福建等10个省份。近期,京东、美团等平台也帮不少外卖骑手缴纳了社保,灵活就业人员“漏保”“脱保”“断保”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透过“13.9亿”,更能看到质的提升。从个人看,获得感明显增加。自2005年以来,国家连续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高,2023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平均基本养老金已比2012年增加一倍。今年上半年,我国共为1479万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为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等768亿元。前不久又有新政策明确,今年基本养老金上调2%,且重点向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中低收入群体倾斜。放到全国看,协同性持续增强。2022年起,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启动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对各地基金结余进行合理调剂,有力支持了困难省份的养老金发放。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国统筹,有利于增强社保公平性、可持续性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的适应性。时间维度看,安全性更有保障。今年6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三项社保基金累计结余9.83万亿元,基金运行总体平稳。我国不仅实现了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收支平衡,还储备了一定规模的养老保险基金。2024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7.1万亿元,相当于养老保险基金一年多的支出量。同时,全国社保基金还有超过2.6万亿元的战略储备。另外,中央层面还划转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保障未来有较强支付能力。社会保障网何以越织越密?这背后,离不开改革持续发力。从统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启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到完善企业年金制度、出台个人养老金制度,党中央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推进一系列改革探索,逐步构建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框架。不分城乡、地域、性别、职业,人们在面对年老、疾病、工伤、残疾等风险时都有了相应制度保障。“13.9亿”何以高效运转?这背后,离不开治理能力的显著提升。13.9亿持卡人中,有10.97亿人用上了电子社保卡。短短7年多,我国电子社保卡就从1增加到近11亿人领用,无论是求职就业、公共出行还是个人政务,都能提供丰富便捷的服务,成为数字化民生服务的基础性载体。如今,电子社保卡逐步推进跨业务、跨地区、跨部门业务互通,已开通上百项全国服务,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现代化建设成果将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755519105912责编:李莹莹人民日报客户端175551910591211[]{"email":"liyingying@huanqiu.com","name":"李莹莹"}
“全国持社保卡人数达13.9亿人!”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新闻发布会上的这个数字引人注目,披露了我国民生网底建设的最新进展。民生改善连着国家发展。社保卡也是观察中国发展成效、发展理念的一扇窗。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们在14亿多人口的大国成功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网,实现98.9%的社保卡覆盖率,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印证着“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透过“13.9亿”,能看到量的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围绕覆盖全民、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我国稳步推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71亿人、2.45亿人、3亿人,同比均稳中有增。 尤其是紧随新业态、新职业发展,快递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空白”加快补齐。截至今年6月,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省份累计参保人数达1234万人。7月1日起,试点工作在原有7个省份的基础上扩围新增河北、辽宁、福建等10个省份。近期,京东、美团等平台也帮不少外卖骑手缴纳了社保,灵活就业人员“漏保”“脱保”“断保”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透过“13.9亿”,更能看到质的提升。从个人看,获得感明显增加。自2005年以来,国家连续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高,2023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平均基本养老金已比2012年增加一倍。今年上半年,我国共为1479万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为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等768亿元。前不久又有新政策明确,今年基本养老金上调2%,且重点向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中低收入群体倾斜。放到全国看,协同性持续增强。2022年起,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启动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对各地基金结余进行合理调剂,有力支持了困难省份的养老金发放。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国统筹,有利于增强社保公平性、可持续性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的适应性。时间维度看,安全性更有保障。今年6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三项社保基金累计结余9.83万亿元,基金运行总体平稳。我国不仅实现了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收支平衡,还储备了一定规模的养老保险基金。2024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7.1万亿元,相当于养老保险基金一年多的支出量。同时,全国社保基金还有超过2.6万亿元的战略储备。另外,中央层面还划转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保障未来有较强支付能力。社会保障网何以越织越密?这背后,离不开改革持续发力。从统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启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到完善企业年金制度、出台个人养老金制度,党中央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推进一系列改革探索,逐步构建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框架。不分城乡、地域、性别、职业,人们在面对年老、疾病、工伤、残疾等风险时都有了相应制度保障。“13.9亿”何以高效运转?这背后,离不开治理能力的显著提升。13.9亿持卡人中,有10.97亿人用上了电子社保卡。短短7年多,我国电子社保卡就从1增加到近11亿人领用,无论是求职就业、公共出行还是个人政务,都能提供丰富便捷的服务,成为数字化民生服务的基础性载体。如今,电子社保卡逐步推进跨业务、跨地区、跨部门业务互通,已开通上百项全国服务,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现代化建设成果将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