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NvRPYj1npk作者:倪浩china.huanqiu.comarticle克服短期冲击,展现强劲韧性,中国经济7月数据保持稳中有进/e3pmh1nnq/e7tl4e309【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付凌晖15日在国新办发布7月经济数据时表示,国际环境复杂严峻,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影响持续,国内部分地区出现高温、暴雨洪涝等极端天气,对经济运行造成了短期冲击。但随着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的加紧实施,以及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纵深推进,7月,中国经济生产需求持续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新动能成长壮大,经济运行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宏观政策发力显效”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加8.4%,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服务业增势较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8%。此外,7月份,消费和投资保持增长,外贸韧性持续彰显,发展新动能稳步成长。 民生证券15日在报告中分析称,从总量上看,7月工业增加值和服务业生产指数分别录得5.7%和5.8%的同比增速,意味着三季度开局的GDP增速仍在5%以上。付凌晖表示,“总的来看,7月份宏观政策发力显效,国民经济克服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和国内极端天气等不利影响,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活力。” “消费扩大态势没有改变” 7月份社会销售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增速比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但服务市场销售总体稳定,1—7月份服务零售额增长5.2%,与1—6月份基本持平。付凌晖分析说,如果将商品和服务零售合并,初步测算,1—7月份同比增长5%左右,今年以来整体保持稳中有升,表明消费扩大态势没有改变。 付凌晖表示,扩大消费是做强国内大循环、持续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推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了消费潜力的释放,促进经济平稳运行。香港《南华早报》称,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是中国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以优化经济发展的结构并抵消美国关税冲击带来的影响。上个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强调改善民生、发展服务业等方式,重申了扩大内需这一发展目标。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洪勇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决策层近期加力出台支持措施,力求通过扩大内需托住经济基本盘。7月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密集出台了包括消费贷款贴息、“以旧换新”、发放消费券、鼓励服务业经营主体扩大投资、推动文化旅游体育消费等一揽子政策,不仅针对短期消费热点精准刺激,还注重培育新型消费场景与服务供给,从而形成更持久的内需增长动能。洪勇说,这些政策真正落地落实,将有助于增强居民中长期消费信心,使消费真正发挥经济“主引擎”作用,不仅可以对冲外需下行压力,还将为全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提供更稳固的支撑。 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 付凌晖表示,展望下阶段,尽管经济运行中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但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宏观政策发力显效,各方面积极作为,市场需求扩大,新质生产力发展,市场活力提升,将有力支撑经济平稳运行,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付凌晖提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8个百分点,反映出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在增强。他认为,扩大的内需、积极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以及宏观政策持续显效,是中国经济下半年平稳运行的重要支撑因素。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马泓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超过市场预期,为全年5%左右增长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下半年,宏观政策将保持连续性、稳定性,新的增量政策如财税减免、降息降准等将适时出台,经济工作重心进一步向服务消费、改善民生、反内卷、防风险等结构调整方向倾斜。随着政策落地显效,加之中美关税“休战”再延90天,多重因素将力保实现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1755281627627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李雨童环球时报175529744362711[]{"email":"liyutong@huanqiu.com","name":"李雨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付凌晖15日在国新办发布7月经济数据时表示,国际环境复杂严峻,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影响持续,国内部分地区出现高温、暴雨洪涝等极端天气,对经济运行造成了短期冲击。但随着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的加紧实施,以及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纵深推进,7月,中国经济生产需求持续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新动能成长壮大,经济运行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宏观政策发力显效”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加8.4%,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服务业增势较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8%。此外,7月份,消费和投资保持增长,外贸韧性持续彰显,发展新动能稳步成长。 民生证券15日在报告中分析称,从总量上看,7月工业增加值和服务业生产指数分别录得5.7%和5.8%的同比增速,意味着三季度开局的GDP增速仍在5%以上。付凌晖表示,“总的来看,7月份宏观政策发力显效,国民经济克服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和国内极端天气等不利影响,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活力。” “消费扩大态势没有改变” 7月份社会销售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增速比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但服务市场销售总体稳定,1—7月份服务零售额增长5.2%,与1—6月份基本持平。付凌晖分析说,如果将商品和服务零售合并,初步测算,1—7月份同比增长5%左右,今年以来整体保持稳中有升,表明消费扩大态势没有改变。 付凌晖表示,扩大消费是做强国内大循环、持续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推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了消费潜力的释放,促进经济平稳运行。香港《南华早报》称,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是中国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以优化经济发展的结构并抵消美国关税冲击带来的影响。上个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强调改善民生、发展服务业等方式,重申了扩大内需这一发展目标。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洪勇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决策层近期加力出台支持措施,力求通过扩大内需托住经济基本盘。7月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密集出台了包括消费贷款贴息、“以旧换新”、发放消费券、鼓励服务业经营主体扩大投资、推动文化旅游体育消费等一揽子政策,不仅针对短期消费热点精准刺激,还注重培育新型消费场景与服务供给,从而形成更持久的内需增长动能。洪勇说,这些政策真正落地落实,将有助于增强居民中长期消费信心,使消费真正发挥经济“主引擎”作用,不仅可以对冲外需下行压力,还将为全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提供更稳固的支撑。 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 付凌晖表示,展望下阶段,尽管经济运行中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但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宏观政策发力显效,各方面积极作为,市场需求扩大,新质生产力发展,市场活力提升,将有力支撑经济平稳运行,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付凌晖提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8个百分点,反映出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在增强。他认为,扩大的内需、积极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以及宏观政策持续显效,是中国经济下半年平稳运行的重要支撑因素。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马泓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超过市场预期,为全年5%左右增长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下半年,宏观政策将保持连续性、稳定性,新的增量政策如财税减免、降息降准等将适时出台,经济工作重心进一步向服务消费、改善民生、反内卷、防风险等结构调整方向倾斜。随着政策落地显效,加之中美关税“休战”再延90天,多重因素将力保实现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