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NoCfHmyAOL china.huanqiu.comarticle广州白云区山体滑坡3371人紧急转移,现场细节披露:事发前后山有大量黄泥水溢出,敲锣打鼓、敲门入户紧急疏散群众/e3pmh1nnq/e3pra70uk8月6日8时30分许,由于连日大雨造成山体滑坡,致广州市白云区大源街大源村黄庄片区有房屋受损,14人被困,多部门展开联合搜救。截至8月6日18时,消防救援队伍已救出8名被困群众,其中1人死亡7人受伤,仍有6人失联,搜救仍在进行中。 8月6日14时,记者抵达现场,见到多栋房屋受到损坏。白云区应急管理局四级调研员曹彬华介绍,截至8月6日14时,已统筹协调应急、消防、公安、供电、城管、水务等多部门联合处置,持续投入救援力量,调配生命探测仪、液压扩张机、挖掘机、运输车、无人机及通信应急保障车等专业设备参与救援。 大源街党工委委员谭华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针对此次暴雨引发的滑坡灾害,街道立即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以大源村委会作为集中疏散点开展群众服务工作;二是安排了两家酒店作为备用疏散点。大部分群众选择投靠亲友,其余人员均已妥善安置在酒店,街道正全力做好相关服务工作。街道持续对登记在册的地质灾害点进行排查监测。 南方电网广东广州白云供电局工作人员杨德尚告诉记者,当天上午接到滑坡情况报告后,供电局第一时间响应区应急部门要求,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勘察。为防范次生灾害,供电局主动对受影响区域实施了停电措施。同时,根据现场受灾情况,及时协调调配应急发电设备。杨德尚透露,在实施停电前,供电局已通过信息系统向所有受影响居民发送停电通知,详细告知相关情况。据了解,封闭区域内可疏散的居民均已安全转移。停电范围严格控制在政府划定的围蔽区域内,通过电网架构调整,已将影响范围降至最小。周边其他区域供电未受影响。 当天晚上,广州市白云区应急局发布情况通报称,8月6日18时左右,山体滑坡现场再救出一名被困人员,现场检查已无生命体征,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截至8月6日18时,14名被困人员中,已救出8人(其中1人死亡,7人受伤),其余失联人员正在搜救中。 当天晚上,白云区大源街党工委书记鲍晓玲对大源村山体滑坡整体情况进行复盘。鲍晓玲表示,广州市近期连降大雨,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白云区大源街道于7月30日至8月5日期间加大了对地质灾害隐患的排查力度。8月5日晚,街道全力组织人员转移了地质灾害点的群众共计125人,并妥善完成了安置工作。 8月6日7时43分许,大源村三社工作人员在巡查过程中发现颐雅苑后山有大量黄泥水溢出,察觉异常后,立即采取敲锣打鼓、敲门入户等方式紧急疏散群众,同时向大源村委会和街道办事处报告。8时20分许,街道分管领导彭志良带队抵达现场,迅速组织人员开展疏散工作。从发现异常到此时,已成功转移群众83人。 然而,在紧急疏散过程中,8时40分许突发房屋瞬间倒塌,导致彭志良左手骨折及韧带损伤,目前正在接受救治;另有大源村治保队员汤伟鹏在救援群众时被困。事件发生后,大源街道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在全力开展抢险救援的同时,对附近群众进行了紧急疏散,共疏散1047人,并在辖区范围内紧急排查削坡建房隐患点、地质灾害隐患点、临山房屋隐患点等。截至8月6日20时,全街范围内共动员转移群众3371人。 大源村转移群众邱奕松告诉记者,当天早上8时许,他听到打锣声和呼喊声,通知居民赶快撤离。打开门后,看到许多干部和村民都在外面,道路上也挤满了人。“他们告诉我们有紧急情况,要求立即撤离。我们一家七口当时还在睡觉,听到通知后什么都没带,直接离开了家。撤离时,我看到消防人员和公安已经赶到现场,正在积极抢修和救援。虽然有些懵,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为了安全,我们按照指示迅速行动。”邱奕松表示,整个转移过程虽然紧张,但秩序井然,救援力量的反应也很迅速。工作人员的服务很周到,为他们安排了食宿,缓解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还安抚他们的情绪,表示会尽快妥善解决问题,让他们能够早日回家。 大源村转移群众周锦彬告诉记者,当天早上8时许,他们听到了紧急疏散的通知。下楼后,工作人员告知他们房屋有倒塌风险,要求立即撤离。“我们连东西都没来得及收拾,就迅速带着家人离开了现场。我家共有五口人,住在倒塌区域右侧约100米的位置。在接到疏散指令后,我们没有丝毫耽搁,第一时间配合撤离。家人当时非常着急,毕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难免有些慌张,但是从收到通知到完全撤离,整个过程不到10分钟。”周锦彬说,“疏散后,我们被安置在大源村党群服务中心一楼的会议厅,工作人员提供了饮用水并安抚我们的情绪。中午12点,大家被安排到食堂用餐,之后还分发了被褥,并提供了房间休息。下午5时许,我们被转移到酒店入住,得到了妥善的安置。晚上我们打算早点休息,因为这件事让人身心俱疲。现在回想起来仍有些后怕,当时的场景确实令人震惊。我们期待这件事能早日过去,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钧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庄小龙 1754528076192责编:魏少璞广州日报175452807619211[]{"email":"weishaopu@huanqiu.com","name":"魏少璞"}
8月6日8时30分许,由于连日大雨造成山体滑坡,致广州市白云区大源街大源村黄庄片区有房屋受损,14人被困,多部门展开联合搜救。截至8月6日18时,消防救援队伍已救出8名被困群众,其中1人死亡7人受伤,仍有6人失联,搜救仍在进行中。 8月6日14时,记者抵达现场,见到多栋房屋受到损坏。白云区应急管理局四级调研员曹彬华介绍,截至8月6日14时,已统筹协调应急、消防、公安、供电、城管、水务等多部门联合处置,持续投入救援力量,调配生命探测仪、液压扩张机、挖掘机、运输车、无人机及通信应急保障车等专业设备参与救援。 大源街党工委委员谭华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针对此次暴雨引发的滑坡灾害,街道立即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以大源村委会作为集中疏散点开展群众服务工作;二是安排了两家酒店作为备用疏散点。大部分群众选择投靠亲友,其余人员均已妥善安置在酒店,街道正全力做好相关服务工作。街道持续对登记在册的地质灾害点进行排查监测。 南方电网广东广州白云供电局工作人员杨德尚告诉记者,当天上午接到滑坡情况报告后,供电局第一时间响应区应急部门要求,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勘察。为防范次生灾害,供电局主动对受影响区域实施了停电措施。同时,根据现场受灾情况,及时协调调配应急发电设备。杨德尚透露,在实施停电前,供电局已通过信息系统向所有受影响居民发送停电通知,详细告知相关情况。据了解,封闭区域内可疏散的居民均已安全转移。停电范围严格控制在政府划定的围蔽区域内,通过电网架构调整,已将影响范围降至最小。周边其他区域供电未受影响。 当天晚上,广州市白云区应急局发布情况通报称,8月6日18时左右,山体滑坡现场再救出一名被困人员,现场检查已无生命体征,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截至8月6日18时,14名被困人员中,已救出8人(其中1人死亡,7人受伤),其余失联人员正在搜救中。 当天晚上,白云区大源街党工委书记鲍晓玲对大源村山体滑坡整体情况进行复盘。鲍晓玲表示,广州市近期连降大雨,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白云区大源街道于7月30日至8月5日期间加大了对地质灾害隐患的排查力度。8月5日晚,街道全力组织人员转移了地质灾害点的群众共计125人,并妥善完成了安置工作。 8月6日7时43分许,大源村三社工作人员在巡查过程中发现颐雅苑后山有大量黄泥水溢出,察觉异常后,立即采取敲锣打鼓、敲门入户等方式紧急疏散群众,同时向大源村委会和街道办事处报告。8时20分许,街道分管领导彭志良带队抵达现场,迅速组织人员开展疏散工作。从发现异常到此时,已成功转移群众83人。 然而,在紧急疏散过程中,8时40分许突发房屋瞬间倒塌,导致彭志良左手骨折及韧带损伤,目前正在接受救治;另有大源村治保队员汤伟鹏在救援群众时被困。事件发生后,大源街道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在全力开展抢险救援的同时,对附近群众进行了紧急疏散,共疏散1047人,并在辖区范围内紧急排查削坡建房隐患点、地质灾害隐患点、临山房屋隐患点等。截至8月6日20时,全街范围内共动员转移群众3371人。 大源村转移群众邱奕松告诉记者,当天早上8时许,他听到打锣声和呼喊声,通知居民赶快撤离。打开门后,看到许多干部和村民都在外面,道路上也挤满了人。“他们告诉我们有紧急情况,要求立即撤离。我们一家七口当时还在睡觉,听到通知后什么都没带,直接离开了家。撤离时,我看到消防人员和公安已经赶到现场,正在积极抢修和救援。虽然有些懵,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为了安全,我们按照指示迅速行动。”邱奕松表示,整个转移过程虽然紧张,但秩序井然,救援力量的反应也很迅速。工作人员的服务很周到,为他们安排了食宿,缓解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还安抚他们的情绪,表示会尽快妥善解决问题,让他们能够早日回家。 大源村转移群众周锦彬告诉记者,当天早上8时许,他们听到了紧急疏散的通知。下楼后,工作人员告知他们房屋有倒塌风险,要求立即撤离。“我们连东西都没来得及收拾,就迅速带着家人离开了现场。我家共有五口人,住在倒塌区域右侧约100米的位置。在接到疏散指令后,我们没有丝毫耽搁,第一时间配合撤离。家人当时非常着急,毕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难免有些慌张,但是从收到通知到完全撤离,整个过程不到10分钟。”周锦彬说,“疏散后,我们被安置在大源村党群服务中心一楼的会议厅,工作人员提供了饮用水并安抚我们的情绪。中午12点,大家被安排到食堂用餐,之后还分发了被褥,并提供了房间休息。下午5时许,我们被转移到酒店入住,得到了妥善的安置。晚上我们打算早点休息,因为这件事让人身心俱疲。现在回想起来仍有些后怕,当时的场景确实令人震惊。我们期待这件事能早日过去,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钧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庄小龙